(文學度)
幾日后,臨潢府。
今日的臨潢烏云滿天,卻一滴雨也沒下,一縷微弱的陽光穿過厚厚的云層灑落下來,將皇宮大內映照得不明不暗。耶律賢坐在御書房中,一邊端詳著桌案上的地形圖,一邊嘆息躊躕。他身體一向不佳,近日又謀劃著再度入主中原,故而朝上朝下勞心勞力之處比以往更多,誰也不知道他羸弱的身體能否經得住這般折騰。
耶律賢的目光一直在代州附近打轉,口中不斷重復著“雁門關……雁門關……”,卻似乎始終沒有下定決心。畢竟這一戰對于大遼的國力、大遼的士氣極為重要,如真能攻克天險雁門關,大遼便可在幾年內消滅宋國,徹底成為天下最大的霸主。可此戰一旦失敗,遼國的士氣勢必遭受重創,出師無名更會引起天下非議。
正在這時,一名小宦官慌慌張張的跑進房中,撲通一聲跪倒在耶律賢面前。耶律賢見此不由一驚,咳嗽幾聲,問道:“咳咳……咳咳……怎么了,何時如此驚慌?是宮中出事了,還是宋國出兵,又來攻打我大遼了?”
小宦官搖頭,道:“稟……稟報陛下,俊……俊才殿下他……他……”
耶律賢正色道:“快說,俊才他怎么了?”
小宦官硬著頭皮,道:“俊才殿下他被宇文延懿害死了!”
“俊才……俊才!”耶律賢高呼幾聲,只覺眼前一黑,喉頭發甜,一口鮮血險些噴將出來。小宦官見此嚇得一個勁兒磕頭,頭上冷汗滴滴答答的流淌下來,生怕耶律賢會一怒之下把自己拉出去砍了。
耶律賢緩了半晌,才道:“宇文延懿在宋國為將時,便曾殺死我大遼無數鐵血兒郎,如今他竟膽敢殺死朕的侄兒,實在太藐視我大遼了!只是,他為何無緣無故潛入我國,殺死朕的皇侄,你可知曉?”
小宦官戰戰兢兢的道:“不……不知,不過蕭撻凜大人似乎知道整件事的始末緣由,陛下可召他前來問話。”
耶律賢點頭,道:“好,你去把蕭撻凜給朕找來!”
小宦官應了一聲,倒退著出了御書房,一溜煙似的去找蕭撻凜了。沒過多久,他便引著蕭撻凜,又返回了御書房。耶律賢見蕭撻凜來了,語氣略微緩和了一些,問道:“駝寧,你可知曉宇文延懿為何殺害朕的皇侄?如果知道,速速講來。”
蕭撻凜愧疚的跪倒在地,沉痛的道:“陛下,末將和耶律沙將軍接到北院樞密使耶律休哥大人的命令,前往宋國刺殺宇文延懿。想那宇文延懿于公是我大遼一大勁敵,于私是意圖殺害恩師欺師滅祖的逆賊,末將與耶律沙將軍自然要奉命殺死此人。我們去時原想著宇文延懿下野已久,身邊必無高手相助,想殺他易如反掌。誰料我們動手當夜,慕容云瑤突然出手相助此賊,致使我們計劃落空。我們只得暫時撤回京都,待來日機會成熟之時,再度下手不遲。誰料,慕容云瑤恃勇斗狠,居然從老君山一路追趕我們到了霞云嶺。幸虧末將急中生智,這才設下圈套,擒住慕容云瑤。后末將有意以慕容云瑤為誘餌,引誘宇文延懿前往無慮山救人,好借機殺掉此賊。怎奈,末將一著不慎,計謀被奸賊識破,非但沒有第一時間誘騙此賊上山,反而逼得此賊殺害了俊才殿下,并易容成俊才殿下的模樣上山行兇。如無恩師出手相助,不僅俊才殿下遇害身死,就連耶律師妹也險些死于非命。此事說來說去,都是末將之責,還望陛下處死末將,為俊才殿下償命!”
耶律賢聽蕭撻凜說完,雖于細枝末節處仍有些疑惑,大體上卻聽得七七八八。他凝視了蕭撻凜許久,眼中憤恨、責怪、理解、同情諸般情感一一浮現,最終他走到蕭撻凜面前,把他扶了起來,“駝寧,此事不能怪你,是宇文延懿太過奸狡,方有今日之事。朕的身體一直不好,只愿在朕百年之前,能有入主中原的一天。如今俊才不在了,朕這個做伯父的雖痛心疾首,卻不得不承認此為滅宋興遼的最佳時機。眼下,朕如果殺了你,豈非失了一員大將,對伐宋之事多有不利。朕雖不才,這等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卻是斷然不會做的。”
蕭撻凜深施一禮,道:“多謝陛下不殺之恩!依末將看,此時不如修書一封,讓趙光義交出宇文延懿和慕容云瑤。末將聽聞慕容云瑤曾救過趙光義一命,宇文延懿又曾是他麾下大將,如果他肯將兩人交出,無論是朝廷還是江湖都勢必不齒于趙光義的行徑,無需我大遼出兵,宋國自亂。如果他不肯交出兩人,我們便以為俊才殿下報仇為名出師伐宋,如此也算出師有名,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耶律賢點頭,道:“蕭將軍所言甚是,朕這就寫下一封國書,叫趙光義交人。同時,你去知會耶律休哥將軍一聲,如果趙光義膽敢拒絕交出殺害皇侄的兇手,便發大兵從雁門關攻取宋國,讓千千萬萬的宋人為朕的侄兒抵償對命!”
沒過幾日,遼國的國書便送至東京。
此刻,趙光義正在垂拱殿與群臣議事,王繼恩手捧國書步入殿中,“啟稟官家,遼國國主耶律賢修來國書,讓您務必在五日內交出宇文延懿和慕容云瑤,否則遼國便要派重兵前來伐宋了!”他說著將國書恭恭敬敬的呈給趙光義御覽。
趙光義拆開書信,草草的看了一遍,臉色立刻變得又急又惱,一拍龍書案道:“可惡!可惡至極!”
見此情形,不論是薛居正、沈倫、盧多遜、王侁等諸多文臣,還是曹彬、高懷德、田欽祚等諸多武將,無一不是對此深感訝異。盧多遜和王侁對視了一眼,似在彼此確定什么,很快又幾乎同時微微搖頭,眾人都把精力放在了這封國書上面,竟無一人注意到兩人細微的動作。
薛居正身為文班之首,率先開口道:“官家,不知遼主此舉乃是何意?”
趙光義把國書遞給王繼恩道,“繼恩,你把這封國書拿去給眾位卿家看看。”
“是!”王繼恩雙手接過國書,將這封國書依次遞給各位大臣觀看。眾人起初臉上還都浮現著疑惑的神情,待逐一看完國書后,臉上無不流露出憤慨之情。等眾人都看完后,盧多遜最先開口道:“官家,這封國書上面的事有幾分為真,幾分為假,誰都不清楚。如果我們貿然將人交給遼國,非但百姓不會心服口服,還會引得遼邦笑我大宋無人!微臣認為,眼下只有與遼軍血戰一場,絕了他們試圖滅宋之心,不然貽害無窮!”
緊接著,王侁道:“臣附議!眼下如果不給遼軍一個教訓,而是任由他們提出這些無禮的要求,日后未準他們還會做出什么更過分的事來!”
曹彬也道:“官家!末將認為,此事實屬遼主捕風捉影,意欲以此為借口,向我大宋開戰!遼人如果真的出兵,無外乎有兩條路可走,一為滿城,一為雁門。如今潘美、楊業兩位將軍駐守雁門,相信遼軍再強,也斷無突破雁門,直抵東京之理。至于滿城,有李繼隆將軍布防于此,遼軍亦難攻占寸土。若官家仍不放心,末將愿意親率重兵前往支援,哪怕馬革裹尸而還,也定保邊疆不失!”
趙光義點點頭,目光掃視著在場眾人,一字一頓的問道:“諸位,誰有異議盡可明言,若無異議朕即刻下旨,派遣李繼隆、潘美、楊業三員大將分兩路抵抗遼軍,曹卿家留守東京時刻準備接應!”
滿殿群臣聞言,紛紛附聲道:“臣等沒有異議!若茍且偷生,大宋必頹,唯奮力一戰,方能壯我國威!”
趙光義自登基以來,很少在大事臨頭之際,滿朝文武似這般同心同德過。他望著殿中群臣,又凝望向遠方的天際,他仿佛透過烈日高天,看到了千里之外大宋將軍浴血廝殺、為國爭光的壯景,心中涌現出不屬于他這個年紀的悸動。文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