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一十四章 SpaceX入局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星火

  關于嫦娥五號的“挖礦大計”,其實陳念也沒有考慮太多。

  他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在第一次登月之后,取回足夠完成聚變小型化實驗的氦3元素。

  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每立方米月壤中所含有的氦3原子最多也10到20個之間。

  要達到聚變標準,其實根本就沒有普通人想象的那么容易。

  但說到這里,前世的經驗再一次發揮了作用。

  因為陳念知道,月球上的氦3并不是均勻分布的。

  實際上,在上一世嫦娥五號取回的月壤樣本中,我們曾經發現過一種氦3元素富集的特殊鈦鐵礦,被稱作“氦3泡沫”。

  借助機械粉碎法,從泡沫中提取氦3變得極為簡單。

  而這種鈦鐵礦僅僅在月球表面的蘊藏了就達到了數百萬噸,對應的氦3儲量則達到驚人的26萬噸。

100噸的氦3發電量就足夠現在的全人類用一年,這26萬噸,足夠用到人類在月球上建立大規模的前哨基地了  到時候,隨著“月球工業體系”的成熟,運輸氦3原料的難度會急劇下降,從而進一步加速人類能源革命的進展。

  不過,現在最緊要的任務,還是想辦法把嫦娥五號做的大一點、更大一點。

  要不然的話,它恐怕塞不下那么多的設備。

  這一點,就交給李炳忠團隊吧。

  他們的TBCC項目,也該進化到下一階段了.

  與此同時,長安,李炳忠的辦公室里。

  “.目前長征9號項目的進展還是相對比較順利的,在確定使用新型火箭發動機之后,預計LEO運載能力可以達到190噸,GTO運載能力大約在22噸,而如果進行地月工程改型,長征9號乙型的TLI運載能力可以做到80噸。”

  “相比起當年阿波羅11號的118噸LEO、43噸TLI,我們的效率更高。”

  “當然,這主要還是得益于TBCC技術的加持,但客觀的來講,我們的發動機還沒有充分發揮出新型燃料的潛力。”

  “目前使用的煤油液氧方案所能提供的推力遠遠達不到實驗中金屬氫全氮陰離子鹽方案的效果,如果從綜合運載力上講,起碼還有著三到四倍的差距。”

  “也就是說,如果能全面換裝新燃料發動機的話,我們甚至可以用一發火箭干三發火箭的事情。”

  “這個前景很有誘惑力啊.但為什么上級就是不看好呢?”

  羅文一邊看著眼前被打回來的幾個方案,一邊疑惑地說道。

  對面的李炳忠搖了搖頭,回答道:

  “你現在看到的只是優點,沒看到缺點。”

  “按照目前的設計方案,金屬氫燃料只能走固態方案路線,而固態方案是有天然短板的。”

  “比沖問題因為有新燃料,我們就不做考慮了,但推力調控問題怎么解決?重復點火問題怎么解決?回收裝填問題怎么解決?”

  “固態火箭就是一個大炮仗,放完了就沒有了,拿來做洲際導彈的推進方案倒是合適,但問題是,我們做的是空間飛行器。”

  “這不是一錘子買賣,你把東西送上月球,總是要再飛回來的,怎么固態火箭穩定點火,也是個大麻煩。”

  “我們現在優勢本來就很大,與其再去追求突破,還不如求穩,先做液態方案。”

  “畢竟,長征9號目前的運載能力,實際上也已經很夠用了。”

  聽到這里,羅文不由得嘆了口氣。

  “但不管怎么樣,總是覺得還有點遺憾——萬一我們能解決回收裝填問題呢?那其他的問題,其實壓根就不算個事兒了吧。”

  “也沒說不搞,快舟項目、長征十一項目搞得不就是固態方案嗎?最近有一個軍民融合的雙曲線項目,方向還是沖著固態復飛去的呢。”

  “不過雙曲線用的好像是三固一液的方案,跟你心目中的理想方案還有距離。”

  “差距太大了,低配版都算不上,只能算閹割版。”

  說到這里,羅文無奈地合上了手里的報告,似乎已經接受了這個他心里的“不完美的計劃”。

  但才過了短短幾秒鐘,他突然又開口問道:

  “伱說,我們要不要再努力一下?”

  “現在上級暫時不愿意去走金屬氫路線,無非就是因為一個性價比的問題。”

  “但不管怎么樣,這一步總是要跨出去的。”

  “就好像做生意要試錯一樣,搞研發我們也要試錯。”

  “現在虧和以后虧,結果都是一樣的。”

  “如果我們能在現在就把該蹚的渾水蹚完,不也是對未來的一種資源節約嗎?”

  聽到他的話,李炳忠不由得一愣。

不得不說,這個思路倒是挺清奇的  但問題是,跟上級去溝通,你不可能就愣頭愣腦地拿著一個“想法”過去,還得拿出具有可行性的方案。

  同時,這個方案中還必須包括一個可以預見的遠期收益,這個收益必須要大于繼續使用煤油液氧方案所帶來的收益。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兩個條件還真就沒那么好實現。

  不過,試試又有何妨?

  反正在TBCC項目結束之后,項目組的資金充裕得很,可以分出一部分來去嘗試一些新的方向。

  就像羅文說的那樣,試錯嘛。

  想到這里,李炳忠果斷開口說道:

  “也不是不行,我們可以去做一做。”

  “不過,哪怕是要做,也得是有個章程,不能一股腦地撲上去。”

  “我的建議是,我們選擇一個相對比較小的方向,先達成技術突破,把成果拿給上級去看。”

  “如果能通過,再繼續往下走。”

  “這樣一來,無論是我們項目組,還是上級,所面臨的壓力都會比較小。”

  “至于選擇什么方向.”

  李炳忠皺起了眉頭。

  實際上,金屬氫燃料發動機所面臨的技術難點比起煤油液氧發動機來實在是要多不少,高強、高韌、耐高溫殼體技術、高藥重比燃燒室技術、噴管沖質比技術、固態多級點火技術、推力控制技術.

  基本上每一個,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試驗和測試。

  并且,每一個的難度都不低,選擇哪一個,都不能一勞永逸。

  “要不,我們試試固液轉化技術?”

  羅文插話問道。

  “這是我們現在面臨的最核心的問題,耐高溫材料問題材研所那邊是可以解決的,噴管和燃燒室技術之前已經有了積累,多級點火和推力控制這個領域偏向于固體燃料,如果能實現固液轉化,這兩問題就不用考慮。”

  “能搞定這一點,金屬氫燃料發動機的障礙也就基本掃除了。”

  李炳忠緩緩點頭,若有所思地說道:

  “沒錯,這個方向很有想法——金屬氫燃料本身,實際上也是具有固液轉化的天然優勢的。”

  他當機立斷地拍了拍桌子,開口說道:

  “那就往這個方向走!你通知下去,拉一個項目組出來。”

  “只要能搞定這一點,以后我們的路子,就會好走很多了。”

  “22噸GTO?我們搞個220噸出來!”

  海的另一邊,NASA總部。

  今天的局長納爾遜的辦公室里迎來了一個并不算太陌生、卻也絕對不常見的客人,而他就是SPACEX的創始人,艾隆·馬斯克。

  他大大咧咧地坐在納爾遜的對面,似乎對眼前這個位高權重的男人所說的任何話題都不感興趣,只是默默地喝著咖啡,眼神飄忽地掃試著辦公室的布局,腦子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納爾遜對他的表現也是無可奈何,在聊完了有關下一季度財政扶持的話題之后,他終于忍無可忍地中斷了話題,正視著馬斯克說道:

  “艾隆,我希望你給我一點基本的尊重。”

  “你知道,你的公司之所以能發展到這一步,至少有一半的功勞應該歸屬于NASA。”

  “如果不是我們在關鍵時期的注資,SPACEX在2008年的時候就應該已經倒下了。”

  “現在你能坐在這里,甚至可以說是聯邦政府的一種仁慈。”

  “哪怕你覺得我所說的話題很無聊——雖然我自己也同樣這樣認為,但至少,你應該稍稍裝得認真一點!”

  聽到他的話,馬斯克終于回過神來。

  他攤了攤手,滿臉無辜地回答道:

  “納爾遜,你知道的,我始終到把你當成是最親密的伙伴、也是生活中最好的朋友之一。”

  “我的態度不是對你,而是對整個NASA、對國會。”

  “這種無聊的報告有什么好聽的反正我們早就已經知道了,下一季度的預算會大幅縮減,所有從業者、包括我們公司在內都將進入寒冬。”

  “既然這樣,你還指望我能有什么好臉色嗎?”

  “我沒有心情去聽你們的遠大計劃,也沒有心情跟你們一起去‘韜光養晦’了——那個詞是這么說的吧?”

  “現在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怎么多賣幾輛電動車,趕上華夏人造出來的新能源風口,維持住SpaceX的基本運轉。”

  “我就直說了吧,除非你能說服國會給我更多投資,要不然,其實我們根本就沒有必要見面的.”

  “你以為我不想嗎?”

  納爾遜的語氣變得有些急促,事實上,他比馬斯克更擔心SpaceX的經營狀況。

  要知道,在這家商業公司上押注從一開始就是他的主意,并且本來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果。

  重型液態火箭技術取得了重大的進展,火箭回收技術的開發也一切順利,光明的未來就在眼前,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資金斷流了。

  原本稀松平常的測試都成了奢侈,別說進一步去開發重型火箭了,連已經進展到發射階段的火箭回收測試也被迫叫停。

  如果照這個方向繼續發展下去,不僅SpaceX的前景堪憂,自己在NASA的地位,很明顯也不可能保住了。

  所以,他迫切地想要尋找一個機會,重新扭轉極度困難的局面。

  而這,也正是他今天約見馬斯克的目的。

  想到這里,他重重地呼出一口氣,隨后重新穩定下情緒,繼續開口說道:

  “艾隆,我們并不是沒有機會。”

  “之前跟你聊的,都是例行公事。”

  “但現在,我將要跟你說的事情,一定會是你這輩子將要做出的最重要的決定。”

  “比我買下特斯拉還重要嗎?”

  馬斯克略有些調侃地說道。

  雖然他從未在公眾面前承認“特斯拉并不是他所創建的”,但在朋友面前,他卻并不避諱這一點。

  “比那還要重要得多。”

  納爾遜故意停頓了片刻,在確定馬斯克的好奇心已經被吸引起來之后,才繼續說道:

  “因為,我需要你賣掉特斯拉。”

  “賣掉特斯拉?你在跟我開什么玩笑?!”

  馬斯克的表情驟然一變,豁然起身道。

  “冷靜,冷靜。”

  納爾遜連忙安慰:

  “這并不是一個強制性的要求——當然,跟近期的并購潮也沒有關聯。”

  “我只是在給你提供一個選擇,和一種潛在的可能性。”

  “如果我說,賣掉特斯拉,可以讓你登上月球呢?”

  這話一出口,馬斯克的動作瞬間停滯下來。

  他是個聰明人,所以自然是在第一時間明白了納爾遜話里的意思。

  “重返月球項目?你能給我?”

  納爾遜點點頭,回答道:

  “資金很困難,我們正在尋找外包合作方。”

  “目前競爭的公司很多,但我對他們都不信任。”

  “如果你能提供足夠的資金、足夠的現金流,我想,SpaceX將會是最好的選擇。”

最好的選擇  馬斯克在心里默默地重復著這幾個單詞。

  是的,SpaceX當然會是最好的選擇。

  有足夠的技術儲備,有長期合作的經驗,更重要的是,SpaceX的研究方向,與NASA公開的重返月球計劃極為吻合。

低成本,大載荷,重復利用  其實在納爾遜開口之前,他就曾經考慮過這個項目,但問題是,項目的體量太大,成本太高,自己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的資金。

  可現在,納爾遜提供了一個更加激進的策略。

  賣掉特斯拉,allin月球。

  這值得嗎?

  而此時,納爾遜還在循循善誘。

  “你仔細想想,時代已經變了。”

  “未來最大的增長點不可能是電動車——華夏人擁有超導技術,他們會比你做得更好更快,成本也更低,你只能在跟他們的競爭中慢性死亡。”

  “既然這樣,為什么不給自己換個方向呢?”

  “去太空吧,那里還是無人探索的藍海。”

  “只要重返月球計劃能取得成功,后續你想做的一切,都將不再困難。”

  “星鏈、火星勘測、深空探索.你真的不想嘗試一下嗎?”

  “我想。”

  馬斯克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但問題是,這實在是太冒險了。”

  “你人生中的冒險還少嗎?”

  納爾遜的語調極為誘惑,此刻的他就仿佛是一條坐在礁石上引誘船員下水的美人魚。

  馬斯克也知道這一點,但不得不說.他確實愿意冒這個險。

  “你確定我能拿到重返月球項目?”

  “百分之一百。”

  納爾遜肯定地說道。

  “好!”

  馬斯克伸出手。

  隨后,兩人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

  納爾遜的眼睛里閃過一絲竊喜。

不管馬斯克能不能成功,但至少,自己在退休之前,一定不會失敗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