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零四章 用螞蟻的速度爬向月球?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星火

  兩天之后,陳念回到了成都。

  超導工業、聚變工業的基礎已經基本建立,接下來將要去發展的,就是一系列下游產業和衍生技術了。

  對于這一點,陳念倒是并不著急。

  事實上,哪怕是在華夏這樣成熟的技術積累和強大的動員能力下,想要在短時間內實現這兩項新技術的全面鋪開也是不可能的。

  他自己的心理預期是10年。

  10年之內,實現絕大部分技術領域的全面替代,初級成果普及率、覆蓋率達到100。

  在這個基礎上,二十年內完成整個社會形態的轉向,到那個時候,整個華夏,才算是真正進入快車道了。

  坐在自己的辦公室里,陳念放松地舒了一口氣。

  果然,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自己也已經習慣了在這個城市的生活了。

  雖然他的行動軌跡一年四季都是辦公室、家、實驗室三點一線,但只要一回到這里,就有種“被保護起來”的安全感。

  這種感覺與真正意義上的“保護”當然沒有任何關聯,而是某種心理舒適區。

  看來,是時候把父母也接過來了?——

  還是算了。

  上次打電話他們還催婚來著,住在一起恐怕更麻煩。

  革命尚未成功,哪有心思談什么兒女情長?

  想到這里,他重新坐直了身子,開口對沙發上的陳果說道:

  “陳教授,喬麥的事情你幫著安排好吧,她打算是要去卡塔爾的,必要的時候,給她一些便利。”

  “放心,已經安排好了。”

  陳果點頭回答。

  其實在他心里,喬麥算是一個去解決陳念的“個人問題”的好方向,但通過幾次試探,他也確定了陳念暫時沒有這個想法,所以哪怕是對話里提到,他也不會不識趣地去延伸話題。

  “那就行。喬麥在液壓領域還是比較有天賦的,我估計再過十年,她可能會成為領域內的技術領軍人物。”

  “趁著年輕的時候,得讓她多鍛煉鍛煉,改給的資源也要給到。”

  聽到陳念的話,陳果不由得笑了起來。

  “你這話說的老氣橫秋!”

  “說真的,你們在AH見面的時候,伱跟她不會也是這樣說話的吧?”

  “那倒不至于。”

  陳念連忙擺手。

  雖然說在很多人的偏見里總喜歡把學霸啦、科研人員啦、理工科天才啦之類的描述成某種“智商高、情商低”的形象,但其實事實根本就不是如此。

  什么叫情商?

  其實無非是對“人情”這一套邏輯的理解程度,它本身也是有跡可循、有理論支撐的。

  智商高的人會理解不了這種東西嗎?

  至少陳念自己是能理解的。

  所以,哪怕沒有前一世的經驗,他也不可能干出來在別人面前擺譜開官腔的事情。

  “那就好,你們畢竟先是朋友,才是同志,關系上沒必要太生疏。”

  “我知道的——不聊這個了,我回來的路上收到消息,說老美準備重啟探月計劃了?”

  陳果立刻點頭,回答道:

  “是的,剛剛放出的小道消息,官方還沒有正式公布計劃。”

  “但大概率,這次他們是玩真的,而且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沖著氦3去的。”

  陳念的眉頭微微皺起。

  用氦3來取代氘元素作為聚變反應物本身并不是一個多么離奇的想法,事實上,在聚變理論誕生之后,學術界普遍都認為相比氘,氦3是更適合的反應物。

  原因很簡單,氦3與氦3之間的聚變反應是一種更高效的聚變過程,其反應釋放的能量比氘氘聚變的能量高要得多。

  同時,氦3聚變產生的中子數目較少,相對能量損失也較低,這對于控制反應堆中的輻射損失和材料損傷有著極大的優勢。

  之所以它沒有成為主流研究方向,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這玩意兒在地球上的存量太低,倒是在月球上儲量豐富。

  現在的技術環境下,人類維持個近地空間站的運轉都費勁,更別說登月還要實現商業化運輸了。

  當然,對華夏來說,這是必然要邁出的一步。

  后續無論是使用太空電梯、還是以大規模空中平臺為跳板去做多級發射,都是可行的方案。

  可老美??

  在沒有常溫超導材料打底的情況下,他們要搞大規模登月,似乎是有點過于癡人說夢了吧。

  “你覺得他們能成嗎?”

  陳念開口問道。

  “不好說,畢竟登月這事情,幾十年前他們就已經做過了,現在無論是航天、電子還是機械領域,技術都有極大幅度的提升,他們想要再復制一次,恐怕也不會太難。”

  “唯一的問題就是,登月是一項專有程度極高的技術——或者我們叫特異性技術。”

  “特異性技術本身是非常容易失傳的,而當年他們的載人登月全套系統也壓根沒有達到‘量產’的標準。”

  “別說現在已經過去了40多年,哪怕就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他們所有的技術人員都還活著的情況下,實際上登月技術都已經到了失傳的邊緣。”

  “如果現在他們想再搞一次的話,一句話:沒有作業可抄,從頭再來。”

  陳果說完了自己的判斷,對面的陳念也是點頭贊同。

  “跟我的想法一樣。”

  “用大炮上月球,和用火箭上月球,技術路徑畢竟還是不一樣的。”

  “不過話說回來,他們那次登月,成果到底怎么樣?”

  “我們相信他們是取得了不錯的成果的。”

  陳果模棱兩可地回答道。

  “.好吧。”

  陳念沒有繼續追問下去,不過他倒是清楚地記得,在自己的前一世,那臺按照老美標準設計的玉兔一號探月車,可是在月球表面上吃過不少虧的。

  直到采用了國產技術替代,玉兔二號才算是平穩地走了下去。

  至少從這個角度來說,照搬他們的經驗并不合適。

  “不管怎么樣,他們決定要自己啟動登月計劃,就意味著我們此前預計的用一部分核聚變技術來換取對方全套航天工業成果的打算已經破產了吧?”

  “他們手上就剩那么點籌碼了,還打算要賭到底,也真的是把自己的民族性展現得淋漓盡致了.”

  陳果有些好笑地搖了搖頭,回答道:

  “也沒那么夸張.按照他們現在的水平,一次登月加返回最多也就是兩年到三年的時間。”

  “他們不但不是在賭,反而是相當謹慎了。”

  “畢竟,在兩年到三年之內,我們的航天工業不可能達到他們的水平,到時候他們如果失敗了,也還有反悔的余地.”

  “沒有了。”

  陳念打斷了陳果的話。

  “兩年到三年,我們確實不可能實現航天技術的全面超越,但搞出一兩個典型項目來,還是不難的.”

  “畢竟,不就是上個月亮嘛倒也沒什么難的.”

  送走陳果之后,陳念并沒有立刻離開辦公室,而是順著剛才的話題,立刻開始著手梳理探月計劃所需要的技術。

  實際上,他說“上個月亮沒什么難的”還真不是吹牛逼,別說現在有系統這個大殺器在了,就算沒有又怎么樣?

  上一世,華夏在2007年首次發射了嫦娥一號探月衛星,隨后在短短的6年時間之內,先后發射了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并且成功實現了第一次月球軟著陸。

  那才是2013年,距離第一枚探月衛星發射才過去了6年!

  而在這一世,華夏探月工程的進度相比上一世還要快一些,嫦娥二號的發射時間提前到了2009年底,而嫦娥三號項目主體建造和準備工作也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順利的話,在今年年底到2013年內上半年,就可以實現登月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到月亮上去”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個問題。

  問題在于,怎么上月亮上去,并且帶回來足夠的樣本,為后續的大規模采礦做準備。

  在這個過程中,核心其實包括兩個部分:

  第一個是實現問題,要用什么樣的技術,把大重量的探測和采掘設備送上月球,并保證其能順利返回。

  第二個是成本問題,以什么樣的設備形態,盡可能壓低地月往返成本。

  對于前一個問題,陳念其實沒打算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畢竟大力出奇跡,金屬氫可不僅僅是超導體,還是一種極其恐怖的含能材料。

  再加上此前TBCC發動機的技術積累,新發動機新燃料,送個小型挖掘機上去都不是太大的問題。

  關鍵還是在于成本部分。

  去月球的目的是為了挖氦3,挖氦3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聚變反應堆的效率。

  而如果采掘成本高于效率提高的收益,那就純粹是得不償失了。

  陳念輕輕地敲著桌子,思考著可能實現的技術路線。

  根據他的經驗,在短期內能夠實現的、大規模降低航天成本的技術無非就是那么幾個,主要就是火箭回收、航天飛機、高空輔助發射、磁彈射、高空飛行器捕獲這幾個方向。

  其中火箭回收在上一世發展得最成熟,跟現有的技術路線也最貼合,毫無疑問地,陳念把它放在了最高優先級上。

  而航天飛機這方面,在有了火箭回收技術之后,它本身應該說是比較雞肋的,但巧就巧在華夏提前點出了TBCC技術,導致航天飛機的前景一下子就變得廣闊了起來。

  至于高空輔助發射,這玩意兒原本的路線是用高空氣球去輔助發射,穩定性差的離譜,本來應該是第一個被淘汰的,但就那么巧,華夏正在搞空中平臺項目,這讓它一躍成為了想象空間最大的技術。

  緊接著是磁彈射,超導體電磁軌道技術給了它實現的空間。

  高空飛行器捕獲——大型運輸機、TBCC發動機打下了技術基礎。

  一圈看下來,居然每一個方向,都是好方向!

  陳念不由得扶額。

  不整理還好,一整理下來他才發現,在這不到10年的時間里,華夏打下的基礎,還真是比他想象的要更牢固.

  選擇恐懼癥犯了,誰懂啊?

  老美怕是完全沒有這種煩惱吧.

  猶豫了良久,陳念也沒有最終敲定下方向,更扯淡的是,這幾個方向所對應的核心設備,在系統里解析所需要的源點數量都差不多,都是在500點上下浮動。

  完全沒辦法抉擇。

  他嘆了口氣,仰頭靠倒在椅背上,心里暗暗想著:

不如就搞個航天飛機算了,還能把空間航線提前開起來,以后自己也能蹭蹭,上太空去看看  不過還是想搞高空輔助發射啊。

  大就是好,懸浮島才是男人的浪漫好嗎?

南天門項目能不能快點  正當他在心里默默糾結的時候,辦公室的門突然被敲響,隨后,李想推門走了進來。

  看到他這副愁眉苦臉的模樣,李想好奇地問道:

  “遇到什么難題了?”

  陳念搖搖頭,回答道:

  “沒什么難題,選擇太多,沒法挑了。”

  他把自己的考慮給李想大致一說,后者也是哭笑不得。

  “你這真的是夠得了便宜還賣乖了.不過說真的,既然其他技術路線都已經有積累了,你干嘛不直接開個新的路線?”

  “新路線?”

  “對啊,搞個別的東西,技術不重疊,說不定還能拉動其他方向發展呢。”

  聽到李想的話,陳念倒是也回過味來。

  確實,是個好思路。

  但問題是,搞啥啊?!

  “那你說搞啥?”

  陳念目光炯炯地看向李想。

  他不怕對方說出天馬行空的點子來,就怕他沒有想象力。

  李想略微沉思片刻后,開口說道:

  “其實我之前一直在疑惑,為什么火箭發射的初速度一定要那么高。”

  “按直觀感受來看,只要向下的推力大于重力,我拿個無人機吊著自己,也是能飛到太空的吧?”

  “是這樣沒錯的。”

  陳念點點頭,回答道:

  “理論上說,只要推力夠,你就算是用螞蟻爬的速度,也能爬到月球。”

  “之所以要高速,是因為必須突破第一宇宙速度——你可以把火箭想象成炮彈,打出去就不管那種,就很好理解了。”

  “不過,現在的火箭發射也不是一錘子買賣,中間是要經歷多級加速的哎?”

  陳念眼睛一亮,突然明白了李想的想法。

  而李想也順勢接話道:

  “所以如果把這個加速過程改成勻速.也是可行的?”

  “成飛不是已經準備去搞電力航發項目了嗎.這玩意兒能行嗎?”

  陳念猛地點點頭,回答道:

  “有搞頭!”

  這時候的他腦子里已經冒出了一個此前從未設想過的畫面:

一個攜帶著太陽能面板和金屬氫電池的飛行器從居民樓頂緩緩升空,然后以每秒一米的速度慢慢爬向太空,在進入外空間之后點燃小小的煙花火箭,把自己送入太空  這個畫面還可以再優化。

  等氦3被大規模采集回來以后,聚變堆小型化再也沒有難度。

  如果能搞出無工質發動機的話,那就真的是全新的時代了.

  (本章完)

  請:wap.ishuquge.la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