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步止住,月光輝映著流水。
  許元遲遲沒有說話。
  這個問題即便他答了也沒用。
  因為李玉成只問了半句話。
  那你呢?
  那你手下的家臣們呢?
  相國府若只是一個地方軍閥,即便再龐大也興許有著回旋的余地。
  以裂土封王的形式。
  但可惜相國府直接盤踞在大炎的心臟之上,已然沿著大炎血管骨髓蔓延到了皇朝的每一個角落。
  矛盾無解。
  現在沒爆發只是因為還有著宗門。
  一旦宗門之禍被平息,剩下便是皇相之間的八角籠。
  許元深吸一口氣,沒有正面回答,道:
  “因噎廢食可不是一個好習慣,我今夜前來不是為了與你商議此事。”
  李玉成收回了輕拍許元的手掌:
  “居高位,萬事皆需未雨綢繆。
  “孤知曉你今夜來此是為了征求一個皇族與相府之間繼續合作的可能,在宗門覆滅前繼續合作的可能。”
  李玉成繼續抬步向前。
  伴隨著潺潺溪流水花,
  他走得很慢,聲音也很輕。
  沿著靜謐河谷走出數十米,李玉成回眸,一雙星眸中帶著倦怠,微笑:
  “你想要追求與皇族的“和平”,應當去北城外尋昭淵,孤做不到。”
  許元眼角跳了跳,一股被耍了的無名怒火開始在心底升騰:
  “太子,此話可不能亂說。”
  身著金蟒鱗袍的中年男子卻只是以平靜而坦然的眼神與他對視。
  被立為儲君六十載,監國上萬日夜。
  時間,讓李玉成經歷了太多太多。
歲月,讓他不再年輕,也讓他心境不再狂傲,傲慢,謙虛,驕狂,氣餒的經歷于眼前如煙而過  他于無數人的歌頌中誕生,于繁重的學業中成長,源自血脈的讓他從記事便承擔著繁重的責任,身邊的人告訴著他,他未來將坐在那個九鼎之位上,背負皇朝興衰的主宰。
  但如今他早已過了知天命的年歲。
  權力在他指尖如流沙般消逝。
  所謂的九鼎之位距離他也越來越遠。
  在這些日夜中,他恐慌,他畏懼,他試圖找到破局的辦法鞏固自己的地位,但卻恍然的發現自己的結局,似乎從出生起便已然被定下。
  他的一生皆是為了父皇而活,但在其大限將至之際卻成為棄子。
  不過他卻是知道在當初那個時間節點,那位父皇確確實實是將他視作未來國主培養。
  李玉成真的不怪那位父皇,
只是事到如今  “孤有些累了,三公子。”
  壞了。
  話音一出,許元從這太子的眼中看到了濃濃的疲倦,沒有任何猶豫,他立刻說道:
  “太子,如果你愿意合作,我可以向你保證,保證清焰能夠站在你這邊。”
  李玉成聞言略顯訝異:
  “讓清焰助我?”
  許元略微斟酌用詞,問道:
  “太子,你了解你的這位胞妹多少?”
  李玉成思忖少許,轉而笑道:
  “說來慚愧,對清焰的了解,孤應當還不及三公子你。”
  許元抬眸遠眺了一眼那佇立在九龍山巔的朱紅宮墻,道:
  “清焰是一名討厭軟弱,厭惡無能的女子。”
  李玉成挑了挑眉,不溫不火的反問:
  “所以三公子之見,清焰并非是倒向昭淵,而是認為孤軟弱無能?”
  “不。”
  許元看著面前鬢角生白的中年人,很是認真的說道:
  “太子您能監國如此之久,已然說明了您的才能與器量,但與李詔淵相比,你缺少了一份重要的性情。”
  李玉成耷拉著眼皮,回道:
  “你所言之物是魄力,氣吞山河的魄力,對么?”
  話語被接,許元眼神略顯訝異。
  李玉成輕笑著說道,語氣平淡,沒有表露任何被提及缺陷的急躁,依舊如春風般和煦:
  “何必如此驚訝?孤活了這么多載,若連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都不清楚,那就太可悲了。”
  許元啞然。
  他發現自己好像有點欣賞這位太子了。
  沉默少許,他方才開口道:
  “既然知曉,那爭取清焰的支持便容易了。”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本性難移,但可偽裝。”
  “可偽裝一時,卻偽裝不了一世。”
  聽著對方的言語,許元心中逐漸升起了一絲不妙,直接說道:
  “偽裝一時,已然足矣助太子你登上那九鼎之位。”
  “是,可然后呢?”
  許元忽然蹲下了腳步。
  李玉成也停了下來,側眸微笑。
  對視之間,
  許元的面色一點點的變得陰沉,一字一頓:
  “本公子現在有點不明白你這話的意思了,可以解釋一下么?”
  李玉成的神色寵辱不驚,依舊掛著那令人如沐春風的微笑:
  “字面意思,孤登上了那寶座又能如何?”
  許元聲音的溫度略微下降:
  “太子,你今夜是在耍我?”
  他怎能不懂李玉成話中的意思。
  這太子,似乎已經放棄奪嫡了。
  李玉成并沒有在意許元的眼神,背著手端然前踏,步履沉穩,聲音中帶著淡然而灑脫的笑:
  你似乎誤會了一些事情。
  “孤今夜約見的是筠慶,而你只是意外來客。”
  許元瞬間意識到對方言語之意,瞳孔微縮,張了張嘴,但還未說話,李玉成已然回眸望來:
  “你想的沒錯,今夜約筠慶前來,想于將一切托付于他。”
  身著金蟒袍服的中年人半瞇著眼眸,復雜的聲音帶著嘆息:
  孤想了很久很久,為何作為儲君的自己會淪落到這個地步,最后得到答案是不合適。
  “父皇讓孤所學之道,讓孤所養成的性情并不適合當下的國情。
  “孤懂制衡,懂人心,懂百姓想要什么,但卻缺少了當下最重要的殺伐兇戾。”
  “這種東西可以演一時,但卻無法演一世。
  “既然如此,
  “為何孤不灑脫一些,將這儲君之位讓給那更合適的胞弟呢?”
  許元緊盯著李玉成的神色,看著他每一絲每一毫的變化:
  “但李筠慶已經離開了。”
  李玉成的聲音嘆息:
  “很早之前孤其實便意識到了自身的不足,但卻因為自身的欲望而一直緊攥著這儲君之位,如今筠慶已走,方才徹底放下,真是造化弄人。”
  “我是說你接下來的打算。”
  “應該只有昭淵了。”
  許元安靜少許,聲音肅然的凝重,問:
  “距離你期待了數十年的九鼎之位僅有一步之遙,你真的舍得么?”
  李玉成沒有絲毫猶豫,直接搖頭:
  “當然不舍得。”
  “那為什么.”
  這個問題,孤已經回答過。”
  李玉成打斷了許元話語。
  說話之間,
  許元發現眼前之人周身氣勢驟然一變。
  那是獨屬于大炎儲君的高傲。
  迎著灑落塵世月輝,
  已然韶華不復的蟒袍中年人盯著眼前的華服青年,一字一頓,沉聲道:
  “因為,孤是一位皇族。”
  “.”許元沉默。
  李玉成則笑了,笑得很開心:
  “三公子你執著與孤合作的原因無外乎兩點。
  “一是厭惡昭淵的手段、忌憚昭淵的能力。
  “二是因為孤的缺陷,孤更方便掌控。
  “既然如此,
  “作為一名皇族,孤自然不能遂了你愿。
  “縱使身死,
  “亦不能遂了你們相府的愿!”
  對視無言,
  夜風拂過林稍,卷落枯黃枝葉入水飄蕩。
  許元看著面前颯然輕笑的監國太子。
  敬佩么?
  有點。
  但他現在更想罵娘。
  如果太子愿意合作,
  讓他登基,相府能夠省下很多很多的精力。
  李玉成是一個內政制衡MAX的人。
  缺陷同樣明顯,登基之后他很難以雷霆手段即刻整合旗下皇黨。
  這個時間差,足夠相府做很多的事情。
  李詔淵不同。
  他是從地獄里一步步爬上來的。
  若他登基,有李耀玄于大限將至前的配合,他必然能在第一時間將一切權力牢牢的抓在自己手上。
  而且隨著時間流逝,
  這種控制力會逐步加強到李耀玄的地步。
  他媽的。
  不是說天家無親情么?
  不是說為權者自私么?
  怎么到了這個節骨眼上,
  這些皇族子嗣一個個的都他媽這么惡心人?
  心中這么想著,但看著對方坦然笑意,許元卻只是輕輕呼出了一口氣,半開玩笑的吐槽道:
  “那我還是去把李筠慶逮回來吧,那小子應該還沒來得及下海。”
  李玉成微微一笑:
  “若是你能做到的話,孤方才之語絕不食言,不過三公子你若真的想這么做的話,還請盡快,因為時間真的不多了。”
  說到這,
  李玉成話鋒一轉,輕聲問道:
  “你似乎真的很厭惡昭淵,但若要挑選面對宗門的同袍,昭淵應當是最合適的人選,比起筠慶都要更合適的人選。”
  “確實如此。”
  許元沒有否認。
  他可以厭惡李詔淵腳下的血海枯骨,
  但卻不能否認李詔淵的那可怖的器量與能力。
  李玉成思索了少許,忽地說道:
  “那孤可以問一下你不愿與他合作的原因么,是因為忌憚?”
  “不,是膈應。”
  “什么?”李玉成一愣。
  “因為膈應,所以厭惡,這個理由還不夠么?”
  “.呵。”
  李玉成先是低笑了一聲,
  隨即像是聽到什么好笑的笑話一般放聲大笑。
  失了太子尊儀,像是普通的中年人。
  笑夠了,
  李玉成方才深吸了一口氣,輕聲道:
  你如此厭惡昭淵的手段,真的難想象你與年前向孤提出那馭民五策的王公子是同一人。”
  當初假死時,許元曾以假身份見過這太子一面,不過他倒是沒想到,這李玉成居然在事后勘破了他的身份。
  許元聳了聳肩,道:
  “當初我也已說明,那馭民五策是一個和尚告訴我的,叫商鞅。”
  李玉成不置可否,只是輕聲道:
  “好,就當是他所言,不過當夜之言孤是無法實現了,只是期望三公子您日后不要以那商君的毒計馭民了。”
  許元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反問調侃:
  “太子你這話說的,像是在默認我相府會走到最后?”
  李玉成搖了搖頭,瞇眼笑道:
  “誰告訴你,孤只對你說過這話?”
  許元瞇了瞇眼。
  這太子看著溫和雅然,但心果然也臟。
  說著不用,結果還是要用,只是不想自己來背后世的罵名。
  不過現在也不是計較這些時候了。
  許元輕聲問道:
  “太子您真的心意已決?”
  李玉成頷首微笑:
  “自然,如若成為亡國之君,死后孤有何顏面去見那皇室先輩們?”
  許元長嘆了一口氣,道:
  “那我只希望能把李筠慶那小子逮回來,不然今夜本公子可就是在浪費時間了。”
  說罷,
  許元抬手拍了拍身側蟒服太子的肩膀:
  “政務繁忙,告辭了。”
  李玉成瞥了一眼自己肩頭的手,
  下一刻,
  它直接消失了。
  原本靜立一旁的華服身影瞬間出現于數十丈外。
  李玉成看著那不斷閃爍著遠去的背影,忽地開口傳音:
  “你先前所言能夠說服清焰的魄力具體是指什么?”
  聞言,那道已然逐漸遠去的身影瞬時頓住了腳步。
  立于一顆百米榕樹之巔,
  許元緩緩回眸,視線跨越百丈,帶著些許疑惑:
  “不是太子,我才醞釀出對你的尊敬之情,你現在鬧著出,不會顯得自己的決心很廉價么?”
  李玉成不置可否,輕笑著說道:
  “孤只是單純好奇,清焰在等一個什么樣的君主,你也可以不回答。”
  許元輕輕笑了,遙遙傳音道:
  “算了,也無所謂了,你若改變主意對于我相府而言是有利的,最近朝堂之上呈遞上了很多關于西漠事變的奏折,對么?”
  李玉成思索少許,做出判斷,回音道:
  “這應當與清焰無關。”
  許元理所當然的說道:
  “所以我并非是指這件事情本身,而是它延伸出的動蕩。”
  李玉成略微皺眉:
  “那些諫言宗門應當與民平稅的奏折?”
  “是。”
  許元聲音不疾不徐,聲音幽然陰冷:
  “如果太子你想要得到清焰的支持,便用監國之權將那奏折過了。”
  忽然沉默。
  良久,
  李玉成方才幽幽的說道:
  “可如此一來,戰端真的就止不住了,而且父皇”
  “未來國主若連承責之膽都沒有,還談什么氣吞山河?又憑什么爭取到清焰的支持?又憑什么得到圣上的認可?”
  許元輕笑著瞥了一眼這位太子殿下,擺了擺手,身形瞬息消失于月夜之下,唯余一句傳音回蕩:
  “三日后,
  “本公子會因西漠事變上朝受封,屆時會親自呈遞平稅新法。
  “望太子殿下慎重。”
  待到許元的氣息徹底消失,李玉成依舊靜立原地,望著清澈的月輝,回想著對方臨走前的話語。
  良久,
  李玉成輕輕的嘆了口氣,垂眸看著自己微顫的手掌:
  “果然.不行么?”
  手掌猛然攥緊,李玉成轉過了身,負手朝著庭院走去,望著九龍山巔,唇角劃過一抹微笑:
  “但若為皇族未來鋪路,偽裝一時應能做到,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