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斯獎現場,分成了四大陣營。
  媒體陣營,這些人不只是來報道的也是來等待誰最終會獲得普利斯新聞獎的。
  作家陣營,作家獎項過于多了,所以提前已經公布過獲獎者了,當然了,是在內部公布,并沒有面向公眾公布。
  社交陣營,這群人是扭約最吃得開的人中和普利斯獎有關的人士,或許是出版社,或許是媒體,或許是書商,或許是電商。
  還有一群人是職業書評人,這一群人,非常難搞。
  而且其中還有人兼任劇評人影評人。
  當然,不是電視劇那個劇,是話劇歌劇那個劇。
  現場,一個獎項一個獎項的公布。
  “獲得普利斯2023年度童話獎的是……”
  “獲得普利斯2023年度科幻獎的是……”
  很快,來到了一個小重頭戲。
  “獲得普利斯2023年度暢銷書獎的是,《貝茨的時空穿梭》作者,安德魯!”
  帶著禮帽的安德魯走上了舞臺。
  他稍微有一些些胖,所以帶帽子可能更好看點?
  登上舞臺的安德魯,接過了獎杯,靠近話筒:“哇哦,我曾經很多次幻想過舉杯,不過沒想到這個獎杯這么重。”
  然后用滑稽的舉杯動作,將獎杯舉了起來,似乎獎杯非常重似的。
  不過,這明顯的雙關,現場沒人聽不懂,大家都在笑。
  安德魯這才正經過來:“感謝書迷的支持,我才能獲得這個獎項。”
  “也感謝評委慧眼識珠。”
  “感謝業內前輩的一些幫助。”
  “感謝我的妻子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的寫作,還要感謝我的女兒,給了我創作的靈感。”
  “說實話,我一開始沒想到能夠得到這個獎項,我以為我可能能沖擊一下普利斯文學獎,沒想到居然獲得了暢銷獎。”
  “我以為我這本書挺有文學意味的。”
  又是個美式笑話,以低比高,現場不少人都在笑。
  安德魯:“要是我拿普利斯文學獎,競爭對手就是我非常崇拜的一位大作家,蘭比斯。”
  “沒想到,我沒能拿到文學獎,而蘭比斯也沒拿到。”
  “哇哦,算是打個平手!”
  臺下的人都在笑,只有韓舟看向了這個看起來老實巴交,實際上已經偷偷撇過自己四次的米國胖墩。
  安德魯:“在我從事這個行業后,對于文學藝術有一些自己的了解,可能和絕大多數人了解的都差不多。”
  “在我看來,文學,是給人力量的藝術,是想象力和現實的碰撞。”
  “我們經常說一句話,就是,除了人名地名,其他都是真的。”
  “所以,我更傾向于,現實世界中發生過或者時常發生的那些事情,被作家的筆描寫出來后,感人肺腑,從而給人非常深刻的印象。”
  “沒想到,今年的文學獎得主,另辟蹊徑,寫了一些別的東西。”
  高情商,另辟蹊徑。
  低情商,不是藝術。
  臺下很多人都覺得奇怪。
  你一個暢銷書作家,怎么得獎的時候,大談文學藝術?
  幾個意思?
  達爾夫壓低了身子:“蘭比斯那個老混蛋笑的可真開心。”
  韓舟站了起來。
  是的,韓舟在頒獎禮上,有人發表獲獎感言的時候,站了起來。
  因為韓舟坐的太靠前了,想不被看到都不行。
  臺上的安德魯也看向了韓舟,眼睛微瞇了一下。
  韓舟不只是站了起來,還把右手舉的很高:“我問個問題。”
  安德魯微笑:“請說。”
  還真當你在講課呢?
  韓舟:“文學藝術需不需要有嚴肅性?”
  安德魯愣了一下:“嚴肅性……”
  韓舟:“就是說,文學藝術需不需要反應社會現實,反應殘酷的社會現實,反應巨大的貧富差距,反應苦難者更苦難,優渥者更優渥。”
  安德魯沉默了。
  這話,他不敢接茬。
  文學藝術,走下去,永遠會走到同一條路上。
  前世,柯南道爾,也就是《福爾摩斯》的作者,不只是偵探開山怪,也是大科幻作家,同時,也是嚴肅文學的首創者。
  但是,這東西在米國,好像和社會是沖突的。
  韓舟笑了,這不敢接茬?
  就嚴肅文學這種東西這點強度,你都不敢接?
  伱敢跟我左手左手一個左動作嗎?
  看安德魯不說話,韓舟:“你對文學的追求就是你描述的這樣吧?還有沒有什么條件了?”
  “就這?”
  現場的新聞媒體,仿佛嗅到了鮮血氣息的鯊魚,眼冒金光。
  很明顯,他們再看不懂也看懂了。
  安德魯,借著自己發言的機會,痛踩韓舟。
  因為《無人生還》是一個巧思,而不是一個真實故事。
  因為現實中很難出現這樣的故事,這樣的人。
  在《無人生還》中,島上所有人都是惡人,而這個陷阱之中,所有人都死在了島上。
  最后只有附近的海岸邊,有人撿到了一個漂流瓶知道了可能的真相。
  島上有一個人其實是一位法官。
  他在漫長的審判別人生命的職業生涯中,漸漸迷上了病態的審判思維。
  雖然他審判奪走別人生命,是公義的。
  但是他自己知道,自己只是在滿足自己的殺人欲望,而不是公義。
  最后,他決定把一群犯過罪卻逃脫了審判的人聚集在島上。
  然后用《印第安童謠》挨個送走他們。
  他一開始假死,在最后送走了所有人后,自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樣一個故事,非常的精妙,讓看得人毛骨悚然,靈魂震顫。
  但,這不是一個有關現實的故事。
  而現在安德魯挑釁的提出了現實故事。
  那韓舟就有問題要問了。
  你敢提現實故事的事兒,敢不敢只寫現實的痛苦?
  好!你要是敢接茬嚴肅文學的事兒,韓舟就要提出GM文學,也就是左翼的文學了。
  安德魯在大門口就閉上了嘴。
  韓舟只能表示,就這?
  嚴肅文學的出現,的確是世界文壇文學藝術的巨大進步,后來很多文學獎,都是因為這種文學而獲獎的。
  包括《百年孤獨》一類的。
  但是,他們有一個巨大的缺陷。
  那就是妥協性!
  嚴肅文學,只敢提出階層壓迫,只敢說出苦難故事,卻不敢硬鋼到底。
  而在嚴肅文學后,左翼的文學毫無疑問才是正經的真正的文學。
  在國外,這種文學被稱作左。
  而在國內,這就是正。
  所以,實際上,在華國,嚴肅文學是偏右的,是軟弱的。
  不過,最近幾年,貌似有人想要改掉嚴肅文學的定義,比如百科就已經給人改掉了,有人想把偏右的軟弱和妥協,改成正。
  雖然如此,嚴肅文學畢竟要比蘭比斯之流寫的富人的絢爛生活,層次要高出太多了。
  這種東西,韓舟腦子里要多少有多少。
  你敢接茬我就敢寫。
  就算你敢接,敢加點砝碼?那韓舟也還有兩手絕殺。
  一個海明威,一個魯先生。
  現在韓舟失望極了,安德魯不敢接茬:“就這?”
  說完,韓舟就坐下了。
  現場的媒體很失望啊,就這就結束了?
  一個敢提問,另一個不敢接茬?
  然后就沒了?
  然而,坐下的韓舟,打開了手機打了幾個字,然后轉頭看向達爾夫:“這個寫字太慢了。”
  達爾夫:“要電腦嗎?”
  韓舟:“有打字機嗎?”
  達爾夫轉頭看去,就看到了新聞記者群體中有的人正在用打字機進行現場紀實:“有,有錢,什么都有。”
  很快,一臺打字機被送了過來。
  而新聞區那邊的大牛們也都蒙了。
  作家區那邊,有人買了一個打字機過去,十萬美刀買一個打字機。
  這不賣不是大傻子嘛?!
  但是,誰要了個打字機過去,要打字機干什么?
  現場,一個一個的獎項頒發著。
  到了晚上九點整的時候,三大獎之二的普利斯文學獎終于要公布了。
  主持人在臺上看著手卡,微笑:“獲得2023年度普利斯文學獎的是《無人生還》,作家,han,jiu!”
  韓舟站起身來。
  此時,周圍的目光都聚集了過來。
  這些人,對于韓舟,是好奇,是觀望。
  而韓舟周圍幾個座位的人,看韓舟的眼神,就像是在看神靈。
  韓舟手里握著一張油墨還散發著氣息的稿紙,走上了臺。
  拿到獎杯,韓舟順手就把獎杯放到了一旁。
  低頭看著手上剛打出的稿子,念了起來:“《最后一片藤葉》。”
  韓舟根本懶得理會任何人的抹黑或者挑釁。
  不過,韓舟也難得準備獲獎感言。
  既然這樣,那干脆就用歐亨利式結尾,給這個世界的文學,一點點震撼吧。
  歐亨利,前世的米國短篇作家,世界三大短篇作家之一。
  他有三大代表作,其中《最后一片藤葉》更是各路文青爭相模仿的行為。
  甚至于到了后來,都有樂子人開始玩兒這個了。
  有人在一片長青植物的葉子上寫著‘這片葉子掉了我就戒煙’,大家無力吐槽。
  長青葉子上寫戒煙,你就是不想戒煙對吧?幸好這片葉子已經枯了。
  然而,鏡頭一抬,這株長青植物已經幾乎枯光了,每一片葉子上都寫著一句‘這片葉子掉了我就戒煙’。
  這就是典型的用歐亨利式的結局玩兒歐亨利的梗。
  韓舟在臺上讀著稿子。
  并不是聲情并茂的朗誦,而是很平淡的讀著。
  觀眾卻很迷茫。
  什么意思,他在干什么?
  這個故事其實不長,也不難懂。
  就是一個小女孩,得了肺炎,她說自己就像窗外的樹。
  現在冬天了,樹葉開始掉落了。
  估計樹葉掉光時,自己的生命也會像樹葉一樣消逝吧?
  而老畫家就鼓勵她,繼續勇敢的活下去。
  時間一天一天流逝,那片樹葉依舊蒼翠。
  臺下的觀眾又不是傻子,這么明顯的暗示,都明白了過來。
  老畫家去畫了一片樹葉!
  樹葉不凋零,小女孩就不會死去!
  這就是文人的浪漫嗎?
  臺下的記者區,很多人都呼吸急促。
  他們感覺,一篇驚世名作要誕生了!
  然而故事依舊在繼續。
  時間過去很久,小女孩活了下來。
  護士告訴她,你快要好了,不像樓下那個已經活不了的老畫家。
  此話一出,全場都有不好的預感了。
  歐亨利式的結局,給這個世界初次震撼。
  那個畫了一片樹葉鼓勵小女孩的老畫家,也得了肺炎。
  只用了兩天,他就死了。
  現場,作家們傻了。
  記者們,傻了。
  這是……什么?!鬼?!
  等一下,怎么又好像充滿了諷刺意味一樣?
  其實,這篇文章,可以從很多角度解讀。
  可以說,《最后一片藤葉》中的常青藤,代表了希望,鼓勵了小女孩。
  也可以說,生命的力量來自于無知,因為老畫家可以畫一片樹葉騙小女孩堅強的活下來,卻沒法說服自己去克服同樣的疾病。
  也可以說,老人對于小孩的勸導說教是好的,只要按照老人說的來,一切就會好起來。現在的問題是,老人家自己只是說說罷了,自己并不相信什么希望。
  歐亨利式的結尾,意味著可以讓每一個人瘋狂的去思考,去理解。
  哪怕,不想動腦子,他也是一個絕佳的諷刺小故事。
  而如果你考慮久了,你就會感覺。
  我以為我在第二層,他在第一層,現在我才看到他在第五層,實際上他可能在大氣層。
  只要思考的足夠多,他們腦子里的韓舟就越是恐怖。
  對于不動腦子的人來說,韓舟就是個才思敏捷才華橫溢的作家。
  對于喜歡動腦子的人來說,韓舟就是套娃之主·大腦宕機制造者。
  ‘想不清楚……他太強了!’
  ‘這就是大佬認知的世界嗎?’
  韓舟放下稿子,拿起獎杯,走向了臺下。
  達爾夫站起身來,瘋狂鼓掌:“韓神!!”
  “噶得!!!”
  “文學界永遠的神!!!”
  韓舟本來都走向臺下了,又回頭,捏著話筒:“說實話,挑釁是無趣的,根本沒有挑戰性,提不起興趣。”
  “不過我有興趣挑戰全球的所有作家,如果有興趣,你也可以試試寫寫這種短篇故事。”
  “又或者是其他風格的短篇故事,都可以。”
  臺下,坐在位置上,抱著獎杯的安德魯,錯愕了。
  聽完這個故事,安德魯知道,自己這輩子都不可能觸及韓舟的十分之一。
  自己剛剛應該提點更難的東西的。
  可是,如果我提了更難的東西,也許現在我就只剩下韓舟的百分之一了?
  不是……我……他媽的,這篇故事狗屁不通,嗯,這就對了!
  安德魯的智商和精神狀態很快達成了微妙的平衡狀態。
  旁邊的一位作家:“恐怖,太恐怖了,世界上居然還有人能這么寫故事?!”
  “這篇故事不出一天,就會流傳整個世界!!”
  安德魯轉過頭來,剛剛腦子里達成的微妙平衡,轟然崩塌。
  用一個指點玩兒平衡術,平衡十根疊起來的椅子不倒,本來就是不可能的。
  安德魯使勁的往懷里隱藏,想要把腦子都藏進去。
  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剛剛干了什么蠢事,得罪了什么樣的人懷疑了什么樣的大作家。
  今天之后,所有的書友,網友,會嘲諷死我的!
  下臺的韓舟,從新入座,將獎杯丟給達爾夫。
  達爾夫笑瞇瞇:“送我了?”
  韓舟:“幫我拿一會兒。”
  達爾夫:“好呢,榮幸至極!!!”
  現場,怎么可能安靜的下來,大量的記者,都在討論《最后一片藤葉》。
  這是,這個人,剛剛,寫出來的?!
  更多人在討論這個故事到底要講什么。
  是一種諷刺,還是一種對于希望的渲染,疑惑著就是一個現實故事?
  說實話,哈姆雷特做不到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歐亨利式的東西,有時候真有這個效果。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其中,最瘋狂的還屬書評人。
  此時,整個扭約的書評人劇評人都在這里。
  每個人都眼冒金光。
  他們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年沒看到過這么精彩的故事了。
  而更關鍵的是,一般的好故事,只能讓一部分書評人如此瘋狂。
  而這個故事,讓全體書評人都瘋狂了。
  這起碼是足以在全世界流傳的世界級作品啊!
  當然了,這還有短篇的緣故。
  短篇更容易流傳,更容易讓更多人看到。
  同樣對比,如果對比寫長篇或者中篇的,比如魯先生或者托爾斯泰或者海明威,那么歐亨利就要矮一檔了。
  但是,看過他們一部完整作品的人,肯定不如看過歐亨利一篇完整作品的人多。
  因為這種短篇,幾分鐘就看完了。
  就算出現在課本上,也是學生追著看的有趣故事,而不像中篇長篇的選節,看的云里霧里看不懂。
  一個深水炸彈,就這樣被丟在了這個會場。
  如果說這種情況還不算瘋狂的話,那么真正引爆這個現場的情況馬上就來了。
  2023年度最佳勵志作品獎得主在臺上讀獲獎感言:“很感謝評委會的鐘愛,感謝書迷的支持,感謝我的妻子兒子,感謝……”
  “得到這個獎,我也很驚訝,這種驚訝不亞于……不亞于……不亞于聽到《最后一片藤葉》這個故事時的驚訝。”
  現場一片哄笑。
  他們都以為這是一個現掛包袱。
  擱這兒講相聲呢。
  然而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位作家是個癡兒,是那種作家中很常見的偏執狂。
  提到《最后一片藤葉》后,他的思維就發散到了思考上。
  “我在想,其實老畫家用善意的謊言騙了小女孩,卻沒有騙過自己,他可以用畫給人希望,而他的畫給自己的卻是絕望,是對于死亡的不斷提醒,是對于殘酷現實的描繪。”
  “那片葉子對于小女孩來說是真實的希望。”
  “而對于老畫家來說是個殘酷的現實?”
  “很多書迷看到韓的作品,就像是看到了真實的希望,看到了文學的希望。”
  “但是,看到韓的作品,對我們作者來說,真的是殘酷的現實,因為我們很清楚,自己寫不出這種文章。”
  “我……以后不再寫書了,封筆。”
  “謝謝大家。”
  現場一片嘩然。
  一個剛剛得獎的作家,被搞瘋了?
  不賺錢了?不沖擊更高的獎項了?
  就這么退行了?
  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了嗎?
  韓舟聳肩一臉無辜。
  你這個老鴿子,自己要鴿了,居然用我當擋箭牌?!
  挺會玩兒啊!
  而這戲劇性的一幕,不正是文學在追求的東西么?
  很多記者現場寫起了稿子,寫起了今天有趣的讓人驚訝的見聞。
  以至于最后,普利斯新聞獎的得主,記者多米尼克最后也鬼使神差的:“我希望,最求真實新聞,可以帶給這個世界希望。”
  “就像老畫家給與小女孩希望一樣。”
  “哪怕是最后我像老畫家一樣殉道,都在所不惜。”
  現場掌聲轟然響起。
  多米尼克:“今天我有一種沖動,成為一個作家。”
  “我用了七年時間調查非洲偷獵案,終于有了結果。”
  “或許,我應該關注更多的東西了,我……在得到這個獎項后,想進行的第一個工作,就是采訪韓舟,不知道您能不能接受我的采訪?”
  韓舟歪頭:這些人怕不是有毛病吧。
  等一下,這貨是個得了普利斯新聞獎的記者,從今天開始,他的社交媒體恐怕會被大量的人關注,是最出名的記者之一了。
  自己要到米國的話,還缺一個舌頭。
  或許,這個多米尼克,可以是這個舌頭?
  韓舟起身:“擇日不如撞日。”
  “就這會兒了。”
  多米尼克眼睛一亮:“再次感謝大家的抬愛,感謝!”
  說完急匆匆的下臺了。
  而韓舟也起身,和多米尼克匯合,帶著達爾夫等人,一起離去了。
  臺上主持人尷尬上臺:“那么今年……普利斯獎頒獎禮,圓滿結束!”
  “有參加普利斯晚宴舞會。”
  “大家,來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