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夜驚四方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神話大漢,冠軍兵圣

  “鋒矢陣!”

  “快!快!沖進去!”

  深夜長街,蹄聲如雷。

  復陸支一身校甲,策騎高居馬上,手握青銅戰矛,麾下部眾在身后風暴般卷入城中。

  稍后方,姚招也輕啐了一聲,這倆王八蛋搶著進城。

  復陸支讓部眾用鋒矢陣殺進去,在攻城的巷戰當中,完全不考慮防守,很容易被對手依仗地形,建筑,形成沖擊。

  姚招無奈,只能采取方形陣隨行,幫復陸支擦屁股,省的他遭到沖擊,增加消耗。

  趙安稽則帶領麾下,直接從城頭上方走的。

  月黑風高。

  姚招進城時抬頭看了一眼。

  趙安稽在建筑上方縱躍如飛,帶人一路往王城中央殺去,已走出老遠的距離。

  復陸支也策馬狂奔,手中大矛翻飛,管殺不管埋。

  實際上,到此刻大宛軍還是懵逼的狀態,沒能組織起成規模的有效反擊。

  變故來的太快就像龍卷風。

  前后不過一刻鐘,漢軍已經入城。

  城內的守軍只聽到蹄聲如雷,意識到出了問題,還沒弄清楚具體原因。

  復陸支在街道上橫沖直撞,一馬當先。

  他身后的部眾以他為鋒芒,形成一個又一個錐子型的鋒矢陣。

  無數小型的鋒矢陣,又組合成一個巨大的鋒矢沖擊陣列,像一道道利箭刺入城內。

  他們在遇到相對狹窄的街道時,會迅速收攏合并成一字長龍陣,速度不減,風馳電掣。

  馬蹄聲刨擊在地上,青銅馬掌和鋪設著石塊的地面接觸,迸發出一道道火星。

  但凡有城內守軍沖出,漢軍便會弩箭齊發,勁射形成火力壓制。

  沒被射死的敵軍躲開箭雨時,漢軍已迎面沖到近處。

  復陸支臉上,短疤抽動,以小臂的青銅護甲,去抽擊格擋對面刺來的攻勢,同時一矛貫出,狂潮般的力量,將一個大宛將領模樣的人,連胸甲一起刺破,灌入其腹腔。

  他獰笑一聲,戰矛高舉,將敵將穿胸挑在馬上,身后部眾迅速前推和大宛軍展開廝殺。

  復陸支看了眼上方:“趙安稽這貨一肚子壞水,耍詐。”

  趙安稽從房頂上推進,城中遇襲,大宛軍組織應對,火力都被復陸支和姚招的隊伍吸引。

  趙安稽在房頂,借助鉤鎖等物破空前行,迅速逼近中央王城。

  月移中天。

  建筑上方,身穿青銅甲的趙安稽,獵豹般迅捷移動。

  他麾下部眾散開,殺入城內各處縱火,形成亂象四起的局面。

  這是惑敵的手段,讓對手不知該從哪里應對,虛實莫測,散敵之勢,掩護自己真正的作戰目標。

  趙安稽身后追隨的一小隊人,像一只展開羽翼的大雁,前行突進。

  和復陸支等人作戰時,將領在前沖鋒陷陣的方式正好相反,趙安稽這支隊伍,是部眾在前突擊,他作為‘頭雁’,窩在小隊兩側的雁翼當中。

  但凡遇敵,兩側雁翼收攏,會變化成一個剪刀陣。

  部眾負責阻敵,殺敵,和敵人糾纏。

  保證趙安稽始終高速推進,絲毫不停。

  貴山城方圓不足三里,依山而建,形狀并不規則,穿過一棟棟建筑,趙安稽很快來到王城附近。

  他蹲伏在一處建筑上方,遠眺大宛王城。

  此時有另一支提前潛入城內的部眾,過來匯合:“趙校尉。”

  “情況如何?”

  “城內已經徹底亂了,王城內的守軍兵馬,正在組織,準備去增援城門。”

  “這彈丸小國,也敢和我大漢爭鋒,真特么可笑!”

  “這王城也太小了,跟咱們大漢的皇宮可沒法比,還沒侯爺的府邸大。”

  幾個部眾壓低聲音交談,氛圍輕松,大宛軍并未給他們提供足夠的壓力。

  “噤聲。”趙安稽輕喝道。

  大宛王城的城門開啟,一隊隊兵眾馳騁而出,往城門方向急奔增援。

  某種意義上,復陸支,姚招也是趙安稽的誘餌,用來吸引守軍,調走王城兵馬。讓其防守相對空虛,為他們的斬首計劃,直搗黃龍提供便利。

  這都是訓練時,霍去病親自傳下來的戰略戰術。

  趙安稽揮了下手,身后隊伍立即行動。

  他們取出一柄帶有弧線,宛若弓臂的大型青銅桿。

  另一側則取出一跟兒臂粗的絞索,塞入卡扣,霎時組合成一張巨弓。

  這是墨家新研究出來的器物,專門給趙安稽這支隊伍使用,叫射城弩。

  不是用來殺敵的。而是通過簡易組合,用來潛入作戰的輔助工具。

  “這東西不利于攜帶,太長了,且組合過于浪費時間,回去讓墨家那邊再改改。”趙安稽催促。

  組合后的巨弓,由四名部眾蹲坐在建筑頂端,伸腿,用腳蹬上弦,將大弓拉滿。

  中間位置,趙安稽親自握持著一根船錨般帶有繩索的大箭。

  弓臂,箭矢,箭桿上祭刻的咒文,緩緩發光。

  他們瞄準的位置,是王城內臨近中央區域,最高的一處尖頂,如塔狀的華麗建筑。

  但趙安稽并未急于射出。

  他在等待另一邊的配合。

  忽然間,王城另一端,爆發出一聲巨響。

  同一刻,趙安稽松手,射出了手中巨箭。

  大箭離弦。

  箭鋒前端的虛空幾乎被穿透,漣漪涌動,橫跨近百丈距離,砰然穿入目標建筑,墻壁炸裂。

  那箭簇前方,咒文閃爍,隨即彈開形成一個卡扣,卡住墻壁,非常穩固。

  而射襲破墻的動靜,和安排在另一端爆發的聲音重合,被掩蓋。

  不過事先的計劃再周密,還是難免意外。

  有守軍察覺異常,抬頭頓時發現了王城上方多出一條長索,示警的聲音大作。

  建筑頂端,趙安稽等人發力拉動,繩索被抖得筆直,利用腰間環扣,紛紛滑落,空降沖入王城。

  下方的守軍,事先并未料到有人會從天上殺進來。

  且漢軍在滑索過程中,取出弩箭,連續射襲,箭矢紛飛。

  埋伏在其他方向的趙安稽麾下,亦是陸續發動。

  試想一下,王城周邊,頃刻間混亂起來,四面八方,戰火驟起。

  而王城內的守軍,剛調走一部分,去援助城門。

  這種混亂形勢下,趙安稽利用滑索,成功在王城中央的一棟建筑上落下來。

  所有的布置,周邊的廝殺,其實都是為了掩護趙安稽。

  唯獨他為首的七名精銳組成的小隊,沒和任何守軍糾纏。

  他們登上滑索潛入王宮的同時,還動用瞞天過海的兵策計簡,全程隱匿,無聲無息。

  落入王城后,趙安稽又使用另一枚計簡,渾水摸魚,隱藏的愈發小心謹慎。

  這時,王城周邊的漢軍部眾,和守軍全面接戰。

  天上的長索,亦不斷有漢軍滑落,王城內外,戰火熊熊。

  趙安稽親自帶領的小隊,卻是在王宮內持續深入,避開了短兵相接的過程。

  王宮生亂,宮廷護衛聚集勤王。

  他們移動守護的方向,就是大宛國主所在位置。

  趙安稽等人居高臨下,盯著王宮里的部眾,視線落向稍遠處的一座庭院。

  那是大宛國主的寢宮!

  國主毋寡被城內的廝殺聲驚醒時,近侍正腳步迅快的趕過來,惶恐匯報:“大王,城內多處位置突起大火,還有敵軍殺入城內。”

  “敵軍?”

  “是……好像是漢軍!”

  “胡說,漢軍怎么可能入城?”

  毋寡喝道:“漢軍只千余人,若真是他們,來送死嗎。傳令下去,殺漢軍者皆有封賞,讓各部奮勇迎敵。”

  近侍領了王命,出去奔走傳告,并繼續探查情況。

  不久之后,近侍回來再次報告:“大王,漢軍正在逼近王城。”

  “漢軍……如此快就殺到了王城?”

  毋寡又驚又怒,還有些不敢置信,怒氣沖沖地披上外袍,來到所在殿宇高處的一條連廊,登高眺望。

  夜色下,王城內外,喊殺聲隱然可聞。

  “大王,王宮守衛出去增援,和漢軍在街上遭遇,被漢軍沖潰,一支漢軍正往王宮殺來!”又有近侍前來匯報。

  毋寡也有些亂了陣腳。

  壞消息一條接一條。

  關鍵是漢軍來的太快了,根本沒給他反應的時間。

  毋寡的面色在夜幕下,隱然發白。

  短短的時間,形勢全面失控!

  “大王!”

  一個大宛將領快步跑到近處:“有一支漢軍打到王宮外了,我們撤吧!”

  這名大宛將領,是毋寡一手提拔,名丘歧多。

  其平素十分驍勇,擔當大宛王庭守衛軍的首領。

  這次漢軍使節過來,眾多大宛將領,臣屬當中,以丘歧多態度最強硬,力主將漢使驅逐出城,不懼和漢軍一戰。

  但眼前的丘歧多臉色慘然,肩胛染血,眼瞳深處帶著惶恐和驚懼。

  他亦是沒想到漢軍兵鋒犀利至此,破城而入,推進之快,匪夷所思。

  他麾下自詡精銳的部眾,和漢軍交手,節節潰退。

  喊殺聲越來越近,漢軍顯然在往宮廷深處殺來。

  “大王,快走,再遲就來不及了!”丘歧多頻頻眺望喊殺聲傳來的方向。

  就在此刻,毋寡忽然心頭一緊,扭頭看去。

  一個矯健的身影,神兵天降般從房檐上翻身躍下,與他們不過四五丈距離。

  其人在半空,已抽出一柄漢刀。

  連其手中刀刃,居然也暗淡無光,像是涂抹了特殊的遮光材料。

  國主毋寡身畔,沖上去兩個近侍,霎時被融入夜色的刀光劃過,角度刁鉆,穿透咽喉。

  而伴隨著刀光的,還有射下來的弩箭。

  周邊建筑的制高點,已被一支漢軍小隊占據。

  機扣輕響,弩箭如電。

  “大王小心……”

  丘歧多撲上來,將毋寡推到一旁。

  兩人連滾帶爬,避開一支弩箭的同時,想要大喊招呼守軍來救駕,就見對面那個跳下來的人,動若獵豹,橫臂前指,小臂處的短弩,寒光森然。

  毋寡駭然下,身形因驚栗而微微顫抖,一聲呼喝,頓時又咽了回去。

  丘歧多抽出腰上彎刀,準備和對方廝殺。

  嗤嗤嗤!

  數支弩箭射落。

  丘歧多竭力避開弩箭之際,那個跳下來的身影趁機逼近,刀光電閃雷奔。

  丘歧多和對方碰了一擊,手上一震,彎刀險些脫手。

  他旋即感覺腰腹巨疼,被對方小臂處的短弩,近距離射出的一支小箭射中。

  面前寒光閃逝,丘歧多頸部被利刃劈開,所有力氣都在此刻泄盡般,身形慢慢軟倒在地。

  那跳落的人影縱身,橫刀壓在了想趁亂逃走的毋寡咽喉處。

  月光下,從殿頂翻下來,完成了敵后斬首的正是趙安稽:“讓你的人停手,給你個晚點死的機會,不然現在就殺了你。”

  “完了,輸了一個月的俸祿!”

  復陸支緊趕慢趕的從城外殺過來,聽到趙安稽留在王城外的部眾說,趙安稽都進去一刻鐘了。

  漢軍閃擊大宛,一夜奪下貴山城。

  消息利用千里傳訊的同心蓮葉,當天凌晨就送回長安,遂被各方所知。

  同時收到消息的,還有與大宛比鄰的大月氏和康居。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