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04章美國報紙行業現狀9/10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美利堅財富之路

  《紐約觀察家》原老板亞瑟·卡特,主營房地產。

  老美與天朝國情不同,這邊的房地產商能出富豪。

  卻出不了首富,連前百名都排不上那種。

  老美這邊,并沒有那種全國性的房地產公司。

  一個再成功的房地產商人,一般就只在幾個大城市。

  或者干脆就只在他所在的那個州有影響力,出了自己的地盤就沒什么人知道了。

  D·特德·勒納除外。

  這位性格愛炫,除了這個地產商以外。

  他還是個電視商人,特別愛上節目當評委那種。

  這是因為兩國國情不同。

  造就的結果,就是地產商在美國這邊實在算不了什么。

  畢竟美國的地產行業,從鍍金時代開始算的話。

  已經發展了一百多年,什么階段都經歷過了。

  華夏那邊,真正地產行業出現的時間。

  到亞伯重生之前,都還沒過三十年。

  不成熟的市場,有特色的市場,自然容易造就不一樣的情況。

  所以別以為地產商卡特很有錢,其實亞瑟·卡特資金鏈一直很緊張。

  要不也不會一直想賣《紐約觀察家》,且價格越來越便宜了。

  “亞瑟·卡特,他的資金比較緊張。”

  看著兩個總編輯,亞伯說:“現在你們的老板是我。在資金這一塊,你們再也不用擔心。”

  “雖然你說的沒錯,迪蘭。但我覺得,《紐約觀察家》總歸是要做一些改變。”

  “例如在每一期里,增加一個名人專訪的欄目怎么樣?”

  “您的意思是?”迪蘭不確定的道。

  “顧名思義咯。”

  亞伯說,“就是每一期報紙,找一個名人作訪問,將訪問的內容刊登出來。”

  在媒體行業特別成熟的美國,名人專訪并不是什么首創。

  一百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紐約觀察家》先前也有過類似的欄目,不過并不是常駐欄目。

  偶爾才會有一些名人,接受《紐約觀察家》的采訪。

  并且大部分還是地產商人,少部分才是其他名人。

  亞伯現在的意思是,要把這個欄目常駐化。

  用各個行業的名人,用他們的專訪,來提高《紐約觀察家》對社會精英的吸引力。

  “史密斯先生,我知道您的意思了。”

  總編輯迪蘭苦笑:“可是這個可能沒那么容易。我們沒有那么多的名人可以訪問。”

  《紐約觀察家》在紐約還有些名氣,但也僅僅只是有些而已。

  并沒有達到《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那樣的地步。

  《紐約觀察家》的專訪,會有很多人愿意接受,但同樣的也會有很多人不是很在乎。

  偏偏那些愿意接受的人,在地位和名聲上也就一般般。

  《紐約觀察家》看不大上那種。

  比如D·特德·勒納不管哪家報紙采訪他,只要不是沒名氣的小報。

  這位什么都懂的先生,都會屁顛顛的同意,并且非常的配合。

  久而久之,現在都沒什么真正的媒體,樂意采訪這位愛放炮的懂先生了。

  亞伯也明白《紐約觀察家》與迪蘭的難處。

  要是這招有用,估計先前亞瑟·卡特早就用了。

  “先這樣做著吧。我會給伱一個名單,這名單上的人,我會特意邀請他們。”

  “在我邀請過后,這些人大概率會樂意接受采訪。”

  亞伯想了想,認為先開一個好頭,后面這種情況可能就會好一點。

  他打算先讓《紐約觀察家》,去專訪一下布隆伯格。

  布隆伯格現在正在準備參加明年的紐約大選,正是最需要曝光的時候。

雖說布隆伯格自己有強大的彭博社  但正向曝光度這種東西,對政客來說,向來是多多益善的。

  再加上自己和他的一點人情,布隆伯格應該不會拒絕。

  布隆伯格之后,可以再找NRA的拉皮埃爾。

  拉皮埃爾現在因為亞伯想捐助,并且捐助額很大的原因。

  估計也不會拒絕。

  拉皮埃爾之后嘛.

  不是還有那幾家大公司的巨頭嗎?

  比如查理·沙夫等人,讓史密斯資本出面,應該也可以請來幾個。

  再之后,還可以請紐約警.察局總局.長這樣的人物。

  和拉皮埃爾一樣,看在那么多捐助的份上。

  想必也不會拒絕。

  后面還有IRS的幾位大佬,也可以找機會邀請。

  等這些人專訪完,差不多是十期,甚至更久以后了。

  到了那個時候,《紐約觀察家》這個專訪的欄目,名聲應該也有了。

  那時候再去邀請其他行業的名人,也有了一定的吸引力。

  這種良性循環,只要開頭可以循環下去。

  后面會越發展越好,大部分節目都是這樣的。

  對于《紐約觀察家》這種精英向的報紙,亞伯目前能想到的辦法。

  暫時也就這樣了。

  他又不是精英出版人,對這個行業也不熟悉。

  后續倒是可以走上互聯網,但那大概是明年和后年的事情了。

  現在的美國互聯網哀鴻一片,破產倒閉無數。

  那些未來的巨頭,也還在跌跌不休。

  要到明年年中,這種狂跌的姿態才會好一點。

  明年九月,大概率還會有那件特殊事件發生。

  兩年兩次大打擊。

  美國的互聯網,真正復蘇要到03年,甚至04年去了。

  換句話說,現在的納斯達克還沒真正觸底。

  這也是亞伯,還沒對它們出手的原因。

  明年年底,才是最佳時機。

  聊完了《紐約觀察家》,接下來是日報《紐約太陽報》。

  “太陽報要先改一個名字。”看著總編輯路易斯,亞伯直接說:“取消紐約兩個字,把紐約太陽報,改名成美國太陽報。”

  太陽報這個名字,在全球有很多張取這個名字的報紙。

  比如英國有一張太陽報,印度也有一張太陽報,澳大利亞也有一張太陽報。

  甚至西班牙,也一樣有一張太陽報。

  美國這邊,其實也有好幾家太陽報。

  只是大部分都與《紐約太陽報》一樣,都是地區性報紙。

  其中紐約太陽報,已經算是名氣比較大的了。

  面對亞伯的要求,總編路易斯并沒有太堅持。

  《紐約太陽報》這個名字,都已經二十多年沒用了。

  前幾年才拿出來用,也沒見有多少效果。

  現在改個名,路易斯覺得也沒什么不好的。

  “沒有問題,稍后我就可以讓人改。”路易斯回答的很干脆。

  “除此以外,新的《美國太陽報》,在主報之外。我要求再增加一份小報,并且這份小報必須是免費的。”

  亞伯又提出了自己的一個想法。

  那就是免費報紙。

  美國是世界上的報業大國,但最早的免費報紙卻并不是出現在美國,而是出現在瑞典。

  盡管在2000年之前,美國的免費報紙也早已有之。

  但這些免費報紙,大多是些發行量不大,面向社區的小型報,并未形成氣候。

  看著在自己提出免費小報之后,欲言又止的路易斯。

  亞伯直接說:

  “我這邊有數據。數據來自華爾街,真實可靠。這是一些關于美國報紙行業的數據。”

  “這些數據顯示,在1999年,18至34歲的人群中,每天有規律地閱讀一份日報的人數比例,從3年前的36下降到了28。”

  “而18至29歲每天閱讀報紙的人數比例,從47下降到了18。”

  “在這么一個發行量持續下降的年代,任何報紙都在為自己讀者數量的減少而憂慮。”

  “連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這些報紙,全都不例外。”

  “連這些巨頭都這樣了,太陽報又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路易斯,你告訴我,年輕人們越來越不喜歡看報紙,這件事你不知道嗎?”

  面對老板的質問,路易斯無言以對。

  作為行業中的老人,路易斯怎么可能不知道這件事。

  這是整個行業的擔憂。

  只不過路易斯人小位卑,太陽報就只是一份中小型報紙。

  這種行業危機,他覺得還是讓道瓊斯這些巨頭去擔心好了。

  但是現在,老板直接擺數據,把危機都給挑明了。

  路易斯就沒辦法混過去,也沒辦法不回答了。

  “那老板您的意思,就是辦免費報紙?”路易斯問道。

  亞伯點點頭,開口道:“就像我說的那樣,在主報太陽報之外,再增設一份免費報紙。”

  “這份免費報紙,要先鎖定目標人群。目標讀者,是那些18歲到25歲左右的青年人。”

  “前期可以先定為周刊,內容與主題,必須全部圍繞著適合青年人口味的、能讓他們感興趣的東西。”

  “比如體育、娛樂、戶外運動、時尚等等等。”

  和《紐約觀察家》不同,亞伯對即將改名的《紐約太陽報》的這個要求。

  并不是拍腦袋就想出來的辦法,而是他讓史密斯資本做過相關調查。

  并且上輩子,剛好他也看過一篇關于美國免費報紙的文章。

  不管是調查的資料,還是上輩子的記憶。

  都顯示美國新一代的免費報紙,在再次出現以后。

  發展的勢頭就很猛,后續報紙行業的巨頭們。

  比如甘尼特公司、紐約時報公司、華盛頓郵報公司、論壇報公司、納特·里德公司等。

  這些美國最大的報業公司,在接下來幾年,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免費報紙。

  這些巨頭們都可以這么做,沒道理剛成立的AB史密斯報紙不行。

  而面對老板的要求,《太陽報》總編路易斯也沒有絲毫堅持的意圖。

  “明白了。BOSS,我們將會馬上開始調研,一定會在下個月之前,增加這樣一份免費小報。”

  反正公司又不是自己的,且多一份小報,相應的也會增加一些經費。

  這對路易斯這個總編輯來說,也不是什么壞事。

  亞伯點點頭,提出了自己最后一個對《太陽報》的想法。

  這個想法,就讓路易斯和迪蘭都很驚訝了。

  因為在歷史上,美國任何報紙,都從來沒有像老板這么做過。

  路易斯和迪蘭,當場都表示了懷疑。

  但亞伯堅持命令,讓他們執行。

  還表示,就算虧錢,那也是他的事。

  迪蘭和路易斯無奈,也只能下去籌備。

  然后亞伯就讓這兩個人出去工作,辦公室里剩下他與梅里奧。

  沒有外人以后,梅里奧臉上露出稍微帶一點討好,又不會讓人感到惡心油膩的微笑:

  “BOSS,沒想到您在資本市場之外,也有這樣的特長。

  相信接下來,這兩份報紙,一定會讓市場大吃一驚。”

  “好了。梅里奧。”亞伯還挺喜歡梅里奧的,畢竟昏君旁邊總得有一兩個會拍馬屁的臣子吧?

  大衛·梅隆能干,也能開玩笑。

  可梅隆不會拍馬屁。梅里奧會,并且很擅長。

  還是那種不動聲色,光是簡單的語氣和動作,就可以讓被拍者愉悅的能力。

  這也算是梅里奧的特長,和他在職場生存的能力了。

  “我昨天讓你做的事情,聯系的怎么樣了?”亞伯嚴肅道。

  看到老板這種表情,梅里奧連忙表情認真的起來。

  “就像昨天我對您說的那樣。”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大報紙,它們都拒絕了。”

  “不過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還有其他幾家紐約之外的大報紙,倒是表示會給一個比較偏僻的角落。”

  “而在這些大報紙之外,那些中小型的報紙,都非常有興趣。只不過這些家伙們,他們需要潤筆費。”

  亞伯點了點頭,表示認可,“我們要請人辦事,當然要花點錢。至于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會拒絕,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人家的總部就在曼哈頓,就在羅伯特·莫根索可以影響的區域中。

  這些巨頭雖不怕羅伯特,可多少要給些面子。

  在利益不大的情況下,它們不配合也是正常的。

  要是利益比較大,有吸引力了。

  別說是羅伯特了,就連住在白房子里的它們也照干不誤!

  資本是務實的,人情只看利益夠不夠。

  “我也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已經聯系好了那些文筆比較好的編輯、專欄作者了。”

  梅里奧說:“他們很多人都表示,已經寫好了文章。”

  “就等我這邊宣布,他們就會把文章發上去了。”

  “做的很好。”亞伯對梅里奧這種做事方式和做事速度,表示滿意。

  “再等兩天。等卡洛琳那邊給出反饋,再配合一起發布。”亞伯說。

  “明白,一切都聽您的。”梅里奧恭敬地說。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