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院子內,陳言手中拿著一張圖紙。
  盤水鎮偵緝隊駐地平面圖。
  大火從值班室開始蔓延,整整燒了一個晚上。
  值班偵緝員張羽林犧牲,唯一關押的盜竊自首嫌犯金南生失蹤。
  偵緝隊里的監控損毀,所以當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么,沒人知道。
  第一,如果這是一場純粹的意外事件,那么有幾個問題。
  金南生是怎么失蹤的?
  盤水鎮偵緝隊的駐地,是一聯排的平房。
  只有正門一個出口。
  而值班室,就挨著大門。
  關押金南生的禁閉室,則是最里邊的一間房子。
  從禁閉室出來,要經過三間辦公室,一間證物室,還有槍械室。
  之后才是值班室。
  大火從值班室燃燒,可以說第一時間就阻斷了里面的人出來。
  第二,張羽林為什么在死亡的時候沒有絲毫掙扎的痕跡。
  尸檢報告陳言剛剛已經看過。
  張羽林的尸體沒有任何明顯外傷,沒有機械窒息導致死亡,而后毀尸滅跡在火災中的痕跡。
  從尸檢報告看,張羽林就是死于煙霧窒息。
  可是,這不符合常理啊。
  張羽林當天并沒有飲酒,體內也沒有檢測到任何迷藥成分。
  那么,就算火災發生的第一時間,他沒有被驚醒,之后呢?
  煙霧導致的窒息,一定會嗆醒張羽林。
  而只要張羽林醒來,肯定會逃生。
  就算當時無法逃生,多少也會有點掙扎的痕跡吧?
  最起碼,不會躺在床上,還蓋著夏涼被等死吧。
  第三,引發火災的電熱水壺。
  陳言剛剛讓人拿來了一個一模一樣的電熱水壺。
  這種電熱水壺,是半自動的。
  設定好水溫之后,要把開關打開,電熱水壺才會工作。
  等里邊的熱水被加熱到設定溫度,電熱水壺就會自動斷電,但是開關并沒有斷開。
  “等到里邊的水,低于設定溫度10攝氏度,電熱水壺會重新啟動加熱。”
  負責采購電熱水壺功能的內勤偵緝員在給陳言介紹。
  “如果水燒干了,會怎么樣?”
  “水壺里有感應裝置,水燒干了,會自動斷電,而且不會再啟動。”
  用采購人員的說法,這種電熱水壺的銷量非常大。
  沒聽說有什么安全質量隱患。
  因為電熱水壺導致電路起火,從而引發火災……
  這種可能性并不大。
  但是,熱水壺早就燒成了渣渣,沒有辦法做技術鑒定。
  而從起火點來看,消防給出的結論就是電熱水壺短路,引發電氣火災。
  呼……
  長長吐出一口濁氣。
  陳言和王敏離開了失火現場。
  “王哥,關于這個案件……你有什么推論?”
  推論?
  車上,王敏眉頭微皺:“根據案發現場的情況看,有兩種推論。”
  “第一,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
  “金南生不知道用什么辦法,打開了門鎖,逃離偵緝隊。”
  “之后,意外發生了火災,毀滅了一切證據。”
  “當然,這個推論,只是肉眼所見的結果,里邊有很多問題。”
  “比如,金南生為什么要逃走,他本來就是自首進來的。”
  “從那天的情況來看,金南生就是故意找茬躲進盤水偵緝隊的。”
  “既然是故意躲進來的,他晚上為什么還要跑?”
  “再比如,張羽林死亡時,沒有任何掙扎的痕跡,這更不對勁……”
  聽王敏的分析,陳言也在點頭。
  王敏說得對,這些問題,也是陳言的疑惑。
  “王哥,另一個推論呢?”
  “另一個推論……”
  王敏看向窗外,眼神微瞇:“那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惡性案件。”
  “金南生故意進入盤水鎮偵緝隊,一定是有原因的。”
  “比如,躲避什么仇家。”
  “但是,對方在金南生進入偵緝隊后,并沒有放棄。”
  “在晚上,劫走金南生后,策劃了這起意外火災,殺了張羽林,而且毀滅了所有證據。”
  “不僅如此,林剛到來后,應該是調查到了什么關鍵線索。”
  “所以,他們又策劃了那場意外交通事故。”
  陳言聽后……
  重重點頭。
  王敏的推論,和陳言心中的推論,方向基本一致。
  電熱水壺引發火災,與其說是意外,不如說是為了毀尸滅跡。
  還有林剛的拿起車禍。
  意外的假象,已經被陳言識破。
  對方通過在紅綠燈控制箱上做手腳,精心策劃了交通事故。
  導致案件中的核心人物金南生當場死亡。
  發現重大線索的林剛,重傷昏迷。
  “林哥那邊,當天前往雷公山,應該就是為了見金南生。”
  “只不過,對方早有預謀,路上導演了這場車禍。”
  “王哥……”陳言想了想,看向王敏:“我有個要求。”
  “嗯?”
  “什么要求,你說。”
  “我要重新對張羽林和金南生驗尸!”
  重新驗尸?
  王敏微微一愣,看向陳言的目光滿是驚奇:“你小子還懂驗尸?”
  尸體檢驗,可不是雖然上去捏兩把,看一看,就行的。
  這是一個專門的學科。
  需要非常豐富的經驗。
  有的時候,經驗甚至要比技術還重要。
  陳言的履歷,王敏看過不知道多少次了。
  甚至,總隊那邊專門有人去警校調查過陳言在警校時期的表現。
  否則,你以為華國偵緝總隊的聘書那么好拿的。
  九大偵緝組的組長后備人員,是那么好當的?
  可是,沒聽說這小子在警校學習過尸體檢驗啊。
  一看王敏的表情,陳言就知道王敏在想什么:“在連城市學習了一些。”
  “張羽林犧牲時候的情況,非常不對勁。”
  “我想自己看一看,也許有什么收獲也不一定。”
  “這個當然沒問題。”
  王敏雖然驚訝,但是也沒有提反對意見。
  云省偵緝大隊,安排給張羽林做尸檢的偵緝員,雖然是這邊的大拿人物。
  但是,陳言的細致觀察力,王敏那都是無比佩服的。
  別的不說,就是上午在紅綠燈控制箱里的發現。
  王敏親自勘察過那個控制箱。
  每一個細節,每一個開關,每一個螺絲或者按鈕。
  王敏這種老偵緝,怎么會出現錯漏的低級錯誤。
  可是,保險盒上保險按鈕被動過的痕跡,王敏是真的沒有發現。
  而陳言就能發現。
  之后,岳城偵緝隊那邊,有人找來放大鏡,仔細觀察研究了十幾遍,才發現有問題的那個保險按鈕,上面的光澤,細微的灰塵附著物,確實和其他的保險按鈕不一樣。
  一時間,岳城偵緝隊和云省偵緝隊重案組的人員,對陳言是驚為天人。
  尤其是重案組里的成員,有兩個人,本身就在昆市偵緝隊任職。
  上次陳言在昆市偵辦詭異自殺案的時候,就跟著陳言辦過案子。
  下午2點,陳言和王敏來到了岳城殯儀館。
  “張羽林同志的遺體,儲存在3號冷柜。”
  “金南生的尸體,儲存在7號冷柜。”
  案件沒有偵辦,尸體自然沒有火化。
  拉開冷凍柜,寒氣撲面而來。
  打開尸袋,張羽林解剖后,又重新縫合的遺體,出現在陳言和王敏面前。
  尸體呈現焦狀,因為大火的焚燒,現在已經面目全非。
  胸前,y字形尸檢切口已經被縫合。
  尸體檢驗,是有非常嚴格的流程的。
  在哪里下刀,切什么樣的刀口,用什么樣的線進行縫合,都是有規矩的。
  系統獎勵給陳言的驗尸技能專精,對這些都有著詳細的介紹。
  陳言一眼看去,就知道給張羽林做尸檢的是個高手。
  無他,刀口縫合。
  驗尸的刀口,一般是從兩側鎖骨開刀,至胸骨后,向下。
  之后,再進行后續的操作。
  比如對內臟進行病理分析,藥理分析,甚至是毒物分析等等。
  而縫合的時候,也非常講究。
  因為尸體的皮膚脆弱,沒有彈性。
  所以,縫合尸體檢查用的縫合線,和普通的的醫用縫合線是不一樣的。
  從張羽林驗尸傷口的縫合上來看,負責驗尸的偵緝員非常仔細。
  每一針的距離都相同,力度掌控的非常好。
  既讓刀口縫合,又沒有對皮膚造成二次傷害。
  即便張羽林的遺體,已經被大火損毀,但是,陳言從細節上能夠看到,負責尸檢的偵緝員,不僅非常愛惜張羽林的遺體。
  技術同樣極為高超。
  反觀從7號冷柜取出的金南生的尸體,僅僅是從縫合痕跡來看,就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針腳寬度不均,力度不勻……
  新手。
  因為冷凍保存的原因,陳言不可能直接進行驗尸。
  但是,解剖驗尸,僅僅是只是驗尸中的一種手段。
  通常用來確定死因,查證死者是否中毒等。
  關于這一點,陳言是相信原本的尸檢報告的。
  但是,即便不解剖,只通過外表的檢查,其實也能有很多發現。
  比如《洗冤集錄》中記載的一些驗尸方法。
  就和和中醫看病一樣。
  尸體,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會說話的。
  陳言帶上手套,開始仔細觀察。
  和驗尸報告上的結論一致。
  張羽林身上有纖維焦炭,是所蓋夏涼被被焚燒后的殘留物質。
  開啟視覺基因鎖,陳言一寸一寸的掃過張羽林遺體。
  手上,也在遺體表面輕輕摸索。
  面容損毀……
  口腔內有煙霧顆粒……
  后腦沒有傷痕……
  脖頸沒有折斷痕跡……
  側放遺體,陳言開始觀察遺體背部。
  因為張羽林死亡時,是平躺在床上的。
  背部貼合床板,所以并沒有被大火燒焦。
  陳言微微一怔,一個小小的,幾乎肉眼不可見的黑點,吸引了陳言注意。
  “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