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十四章 鴻鈞觀誅仙九德現長乘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仙靈妖神記

  那一口寶劍一晃,好生利害!雖是鴻鈞,頂上還飄飄落下一朵蓮花來。

  鴻鈞進了陷仙門,里邊又是一層,名為陷仙關。鴻鈞從正西向南上往里走,至正東,又在正北看了一遍。鴻鈞作一歌以笑之,歌曰:

  “好笑羅睺有厚顏,空將四劍掛中間。

  枉勞用盡心機術,獨我縱橫任往還。”

  .....................................

  二人戰在誅仙陣內,不分上下,敵斗數番。正是:

  邪正逞胸中妙訣,水清處方顯魚龍。

  話說二位準圣戰在陷仙門里,兩人各自施威。那陣內四面八方雷鳴風吼,電光閃灼,霧氣昏迷。怎見得,有贊為證:

  風氣呼嚎,乾坤蕩漾;雷聲激烈,震動山川。電掣紅綃,鉆云飛火;霧迷日月,大地遮漫。風刮得沙塵掩面,雷驚得虎豹藏形,電閃得飛禽亂舞,霧迷得樹木無蹤。那風只攪得通天河波翻浪滾,那雷只震得地裂山崩,那電只閃得誅仙陣外眾仙迷眼,那霧只迷得眾人失了感官。這風真是推山轉石松篁倒,這雷真是威風凜冽震人驚,這電真是流天照野金蛇走,這霧真是彌彌漫漫蔽九重。(有刪減,原文在章尾。)

  ......................................

  羅睺大笑,“你我道魔雙生,知根知底,纏斗已有數萬萬年,大小打斗不計其數,我豈不知你已臻至準圣中期?

  若是之前幾次爭斗我還忌憚你三分,可我不久前也突破至準圣中期,業已斬卻二尸,又練成此劍陣,你能我奈我何?”

  “要破此陣最少須得四位如你我般力量的大能者,你那里破得?只是白忙活罷了!”

  鴻鈞聞言,也不戀戰,出了陷仙門,眾人迎接。

  準提道人問曰:“今日入陣,道兄見里面光景如何?”

  鴻鈞道人道:“此陣有四門,得四位有力量的方能破得。此劍我卻不怕,別人怎么經得起?”

  “我和羅睺前后腳踏入準圣中期,昊天道友為大羅大圓滿,接引、準提、金母、鯤鵬四位道友俱是大羅中、后期之間,你等和魔王羅睺實力相差懸殊,卻是難辦!”

  正此時,又有一先天神祇到來,此神著紫衣,狀如人而犳尾,名長乘(1),是天之九德(2)也!

  眾人紛紛行禮,打過招呼。

  此神雖然只是大羅金仙初期境界!卻是天的九德之氣所化生,品德高尚,為生靈所尊敬!

  “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這九種美德就是指的長乘神!

  不知為何,鯤鵬總覺得長乘神似乎多看了自己幾眼,似有不明意味!

  ......................................

  “雖是有所差距,若妥善安排,也可功成!”

  鴻鈞道人沉思片刻,做出安排,“吾當破陷仙闕(兌宮,西)。”

  鴻鈞望向昊天,目光閃動,“昊天道友乃天地昊然(3)之元氣所化,有大羅大圓滿實力,在各位當中修為最為深厚,又有昊天鏡昊天塔可攻可守,當可破絕仙闕(坎地,北)。”

  鴻鈞再面向接引、準提,“兩位道友雖是大羅中后期(接引稍勝一籌),卻一體同生,跟腳深厚,可合破誅仙闕(震方,東)。”

  鴻鈞又看西王金母、鯤鵬,鯤鵬不由心中一緊。

  鴻鈞大有深意的看了鯤鵬一眼,緩緩對兩人開口道:“金母道友乃先天陰氣所化,大羅中后期;鯤鵬道友是逍遙之士,也為大羅中期,你二人合力,可破戮仙闕(離宮,南)。”

  鴻鈞道人最后取出一寶貝給與長乘神:“你站在空中,若羅睺往上走,你可把定海珠往下打,他自然著傷。一來也知我道法無邊。”

  鯤鵬一看,不由內心震蕩,赫然正是二十四顆定海珠!

  鴻鈞道人吩咐完畢,眾人各自領命,不言。

  .......................................

  ps:原文:怎見得,有贊為證:

  風氣呼嚎,乾坤蕩漾;雷聲激烈,震動山川。電掣紅綃,鉆云飛火;霧迷日月,大地遮漫。風刮得沙塵掩面,雷驚得虎豹藏形,電閃得飛禽亂舞,霧迷得樹木無蹤。那風只攪得通天河波翻浪滾,那雷只震得地裂山崩,那電只閃得誅仙陣眾仙迷眼,那霧只迷得蘆篷下失了門人。這風真是推山轉石松篁倒,這雷真是威風凜冽震人驚,這電真是流天照野金蛇走,這霧真是彌彌漫漫蔽九重。

注釋1:嬴母之山,神長乘司之,是天之九德也。山海經·西山經  蠃母山,天神長乘主管這里,他是天的九德之氣所生。這個天神的形貌像人卻長著犳的尾巴。

  水經·河水注記載,大禹向趕路,到了洮水附近時,他遇到了長人,此人賜予了大禹一塊墨玉(現在更多的水經注版本認為,長人授予大禹的是墨玉書,而非墨玉),清代著名的訓詁學家郝懿行猜測,當時大禹所遇的長人,便是這位叫作長乘的神。然后,史記所講述的大禹受墨玉的故事,則是另外一個版本。史記稱墨玉為玄珪,是舜賞賜于大禹之物,用以表彰大禹治理水患,造福天下人的偉大功績。

  注釋2:古謂賢人所具備的九種優良品格。九德內容,說法不一。

  書·皋陶謨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載采采。’禹曰:‘何?’皐陶曰:‘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彰厥有常,吉哉!’

  孔傳:“言人性行有九德以考察,真偽則可知。”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心能制義曰度,德正應和曰莫,照臨四方曰明,勤施無私曰類,教誨不倦曰長,賞慶刑威曰君,慈和徧服曰順,擇善而從之曰比,經緯天地曰文。九德不愆,作事無悔。”

  逸周書·常訓:“九德:忠﹑信﹑敬﹑剛﹑柔﹑和﹑固﹑貞﹑順。”

  注釋3:昊然昊然是指大的樣子,是用來形容的天的廣闊無邊的。

  昊:大(指天)。

  昊天:廣大的天。

  .................................................

  感謝邊荒這兩天的40票支持。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