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亮,在親兵的侍候下,用冷水洗漱完,秦易正吃著干糧,也就是粟米餅,突然聽到了腳步聲。
只見茅力夫急奔入帳,面帶欣喜,“王爺,耀城守將派人前來,說是愿意獻城投降!”
秦易訝異了一下,旋即笑道,“如此甚好!”
這樣一來,就不用花時間去攻城了。
突然,又有一名親兵奔入進來,“王爺,興澤城送來一封書信,表明愿意臣服!”
“王爺,隙城城守親自前來,在營前單膝跪地,說是愿意俯首稱臣!”第三名親兵奔入帳中,歡聲匯報。
秦易聞言,不由輕笑。
這些城守,還挺識時務的嘛,招式也玩得挺花的。
“既如此,那就出營受降吧。”秦易微微笑著,起身說道。
就在這時,又有幾名親兵奔入帳中,傳來某某城守愿意臣服的消息。
天色剛亮,就有六名城守乞降,這情況,讓秦易頗為驚訝,畢竟以往,都是他兵臨城下,眾多城守無可奈何,方才獻城投降。
而如今,他兵馬未動,這些城守就紛紛投降,看來這些家伙,很懂得什么叫做大勢難擋。
接下來的幾日,秦易一直忙碌于接收城池、調換官員、安撫民眾、安排城防等等,直接從武將,變成了文官。
可謂是上馬打天下,下馬治天下。
城守派三大城守敗亡,剩下的城池,都已明白流康變天,乃大勢所趨,非他們所能抵擋。
因此,不論是否心悅誠服,不論是否甘愿,二十城城池,僅有三座頑抗,其余城守,無不獻城投降。
第五日,秦易便已帶著重兵,來到了流康最北邊的城池,隙城。
隙城城守,也就是玩得最花的城守,大晚上不睡覺,得知三大城守覆滅,就從流康最北邊,一路南奔,直至天色大亮,才風塵仆仆地出現在秦易營前。
或者說,準時地跪在秦易營前。
而如今,秦易率領重兵,跨過流康全境,自南往北,來到了最北邊的隙城,得到了隙城人民的熱烈歡迎。
在隙城城守的安排下,不少百姓出城迎接,如此模樣,秦易差點以為這隙城城守,是臨瞻派去的臥底。
當然,熱情歸熱情,程序還是得照常,隙城城守再如何拍馬屁,也得調換到其他城池,從小吏做起。
接收完隙城之后,流康六十一座城池,已從名義和實際上,全部歸屬于秦易,由其一人統轄!
而流康王朝,也在這一日,瞻慶六年八月十一日,徹底消無,被臨瞻所吞并!
臨瞻的疆域,直接從一朝之地,變成了坐擁兩朝!
如今,在疆域和實力上,臨瞻已今非昔比,也非大離所能比擬!
它再也不是當初那個,任由大離肆意欺辱的王朝了。
直接從臨瞻小弟,變成了臨瞻大老,從一朝之地,變成了臨瞻加巒國加流康。
而這一切,由秦易一手締造!
可以說,秦易當初的宏愿——創下不世功勛,已經完成了!
接下來,便是全力發展民生,強兵強國,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同時,也得積蓄國力。
畢竟忘戰必危,沒有人能確保,象戎不會危及臨瞻。
縱使象戎無法入侵臨瞻,但如果,象戎未能解決大離的話,秦易不介意做大離終結者。
畢竟這個王朝,乃是臨瞻宿敵,雙方必須分出個你死我活。
此世不決,定會遺禍千年,殃及后代!
因此,往后還有戰爭,是秦易以及麾下,都存有的共識。
弄妥了流康六十一城的管治之后,秦易率領兵馬,回返康都。
安頓下來后,他便給瞻京傳去文書,讓吏部開始派遣官員,前來管治流康六十一城。
這龐大的疆域,該劃分為多少府縣,該派遣多少知府,多少縣令,需要多少官員,這些燒腦的問題,秦易全部交給吏部來安排。
吏部中養了一大批官員,就是用來做這事的,秦易豈會白白消耗自己的腦力。
畢竟流康不同于巒國,巒國小,直接劃分為一個巒府即可,而這流康,約有臨瞻的三分之二大小,估計得分成四五個府才行。
官吏派遣之事,交給吏部即可,但軍事方面的任命,秦易直接上手,這方面他熟,就無須交給兵部了。
與流康北部接壤的,僅有大荊和天佑,戰力一個比一個差,且都與臨瞻關系不錯,所以流康疆域中,無須設置太多兵馬。
秦易便決定,將康都改造成軍鎮,名喚平流軍鎮!
而這鎮帥任命,他也未曾糾結,早已有了合適的人選,孫興棱!
此人對王朝以及對他,都是忠心耿耿,且隨他立功許久,理應得到升遷。
再加上,孫興棱為人穩重,不莽撞,守成有余,在康都戍守半年,熟悉流康及康都的情況,乃是最佳人選。
自己人,信得過!
做出這個決定后,秦易召集眾將,說出了這個安排,頓時引來眾人的驚詫。
愣了片刻,眾人回過神來,紛紛望向孫興棱,眼中盡是濃濃的羨慕!
極其羨慕!
跟隨秦易,他們起初是為了立功,畢竟秦易戰無不勝,跟著他,能夠盡快積累戰功。
但到了后面,女帝失蹤,秦易成為新帝的不二人選,眾人心中,就多多少少有了跟隨秦易,立下從龍之功的想法。
這會讓他們受益無窮!
而如今,沒想到,孫興棱會是第一個收益者!
因為跟隨秦易,而獲得了如此巨大的提升,說是一步入青云,也絕不為過!
畢竟鎮帥,可是二品大將!
而鎮帥,又遠超普通的二品大將。
唯有深得天子信任,才能被封為鎮帥,掌管一鎮之兵馬,負責數府之安危。
此乃眾多武將,夢寐以求的職位!
“興棱,恭喜你啊!”
“孫將軍,大喜啊!”
“將軍,如此喜事,你可得請客,請我們吃頓好的啊!”
眾人紛紛道喜,臉上都有著揮之不去的羨慕。
而孫興棱卻愣住了,眼眶逐漸泛紅。
沉默寡言的他,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心中的感謝!
當初,他家境潦倒,遭受鄧煊欺壓,心灰意冷,準備求死之時,是秦易救了他。
是秦易給了他希望,也是秦易帶著他,一路建功立業。
秦易對他的重用與信任,他看在眼里,也記在心里,無以為報,只能盡忠職守,以此報答知遇之恩。
瞻京失陷,秦易率兵南下,將康都,一座王朝帝都,交于他手。
將十數萬兵馬的掌管權,也悉數交于他,這份信任與重擔,讓孫興棱矜矜業業,縱使衣帶漸寬,也不敢稍有馬虎,只擔心毀了秦易的心血。
如今,秦易竟然直接,將他提拔為二品大將,成為臨瞻屈指可數的鎮帥,這個職位,他從來不敢奢望過!
這份恩遇,讓他滿心感動,喉嚨哽咽,完全說不出話來!
帶著無盡的感激,孫興棱起身,朝著秦易,倏地單膝跪下,極其用力,且鄭重地說道,“末將,定不負王爺!”
一如既往的言簡意賅,但這,卻是他的承諾!
秦易上前,伸手扶起了對方,“無須多禮,往后,希望你繼續為王朝,為臨瞻蒼生,恪守職責,勠力效勞!”
孫興棱鄭重點頭,才緩緩坐回原位。
緊接著,秦易望向眾多將領,說道,“各位隨本王征戰,立下不少功勞,回京之后,本王定會論功行賞!”
此話并非客套,這些將領,乃是臨瞻棟梁,自然需要好好培養,也應有功就賞。
就如慕浩壤,以他的能力,待到年老將領卸任后,封個鎮帥也不為過。
眾將聞言,頓時欣喜,連忙拜謝起來!
又在康都待了幾日,待到一切弄妥,秦易便傳下命令,收拾行囊,準備回返。
十六萬兵馬,他只帶走其中一萬易字營,剩余的十五萬兵馬,留在平流軍鎮,歸孫興棱管轄,鎮守流康疆域。
此外,他也賜封了幾名將領,個個皆是官升一級,輔左孫興棱,留守平流軍鎮。
而后,秦易便準備出發,可著甲之時,他突然想到一些問題,便派人去叫孫興棱,準備在離開前,將事情盡量安排妥當。
不多時,孫興棱疾步趕來,拱手行禮道,“末將拜見王爺!”
秦易點了點頭,囑咐道,“無須多禮,你往后駐守此處,須記住,安撫民眾的同時,也須盡快讓黎庶百姓,接受流康并入臨瞻的事實,減輕他們的抵觸感。”
“待到融合的差不多了,便可開始從流康疆域征集兵馬,數量不可多,十萬左右便可,新兵訓練妥當之后,可與臨瞻士卒混編。”
“當然,一切以改善民生為主,畢竟經過長期的戰火殃及,此地疲敝不堪,得輕徭薄賦,休養生息……”
“改善民生之事,我會讓往后上任的知府去做,你好好戍守即可,若是有不軌之人生起叛亂,須盡快鎮壓。待到民生改善之后,你覺得時機妥當,便寫封奏折,送回瞻京,征得允許,即可開始征兵練兵。”
畢竟流康疆域不小,而平流軍鎮僅有十五萬兵馬,并不太夠,秦易才生起如此想法,特意囑咐孫興棱。
孫興棱連忙點頭,恭敬說道,“末將謹遵王爺教誨!”
停頓片刻,他繼續說道,“末將恰好有事,想要問詢王爺,康都北側三十里,有一處舟船建造營,其中有眾多工匠,不知該如何處置,還請王爺示下。”
秦易沉吟片刻,旋即答道,“這些工匠若肯臣服,就繼續聘用,我軍也應有水師,畢竟海外有島國,我軍若無水師,難以抵御。”
孫興棱當即點頭,“末將遵命!”
安排妥當后,秦易便著甲上馬,帶著些許將領,以及親兵和易字營,在留守將士的恭送下,出了康都,朝著南方急馳而去!
出征數月,如今,已是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