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26章 某處高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要做太孫

  “額,不知道先生有何緊要之事?”蜀王朱椿問道。

  “唉……”

  方孝孺重重地嘆了一口氣,反問道:“周報殿下已經讀過了,可有從上面讀出什么要緊的是嗎?”

  朱椿只得硬著頭皮說道:“小王愚鈍,覺得不過就是一份尋常的周報罷了,與以往的沒什么不同,所以……并沒有看出什么端詳……”

  “就是覺得倭奴國使臣對咱們的大明官員行叩拜禮,未免有些不體面……呵呵呵,還有好笑……”

  看著朱椿,方孝孺露出了“孺子不可教也”的神情,耐著性子講解說道:“殿下,倭奴國使臣確實不體面,可這只不過是一樁小事罷了,重要的是他們向朝廷的請求!”

  “請求?什么請求?”

  朱椿伸手撓了撓自己的腦袋,露出一臉迷茫的樣子,好像自己真的不知道一樣。

  “殿下,就是請倭奴國請求大明出兵,援助他們清剿叛逆的事啊!”

  方孝孺不由得湊近了朱椿,滿臉憂愁的說道:“殿下,據我所知這場戰事是由他們南朝的人所挑起的,并不是錯在北方,因此叛逆之事還有待商榷……

  還有,他們請求大明出兵,我大明泱泱大國、禮儀之邦,豈可干涉別國的政事,這非王道啊……”

  朱椿聽得頭皮發麻!

  這話自己可不敢說!

  弄不好,指不定會擔上什么罪名呢!

  所以不敢讓他再說下去,趕緊打斷他的話道:“方先生多慮了,倭奴國是我大明的藩屬國,發生了叛亂之事,那么出兵協助清剿也在情理之中吧……”

  “再說了,倭奴國使臣固然有所請求,但現在朝廷還沒有決議,出不出兵還在兩可呢。”

  “朝中有滾滾諸公,又有陛下英明神武之決斷,必然處理的極為妥貼,所以小王根本沒有示好擔心,方先生,也只管安心便是。”

  可是這樣的話,方孝孺沒卻沒有聽在耳中。

  “殿下,倭奴國是大明的藩屬國不假,可我中原王朝,從來都不出兵海外,去往他國,這可是歷朝歷代的慣例呀……”

  方孝孺道:“此時,大明周報把這件事告知天下百姓,并且話里話外都嚴明倭奴國是發生了叛亂,這難道不是在誤導天下百姓?”

  “真要等到朝廷有了決議,殿下再出言上奏制止就晚了!”

  一句話嚇得朱椿心里不由得一顫!

  自己出言制止?

  就算自己出言,就能制止得了?

  你還真看得起我這個藩王啊!

  我還想多活幾年,做個太平藩王呢!

  “額,方先生……”

  朱椿無奈的扶額說道:“倭奴國的事,小王實在不了解,究竟有沒有叛亂我也不知道,想來邸報和大明周報上都如此說,應該是不假的……”

  “小王遠在四川,距離京城數千里之遙,既沒有見過倭奴國使臣,現在說話就如同盲人摸象一樣,太過片面了……”

  一臉真誠的看著方孝孺,朱椿道,“嗯這樣吧,改日小王親自前去先生的草廬請教,如何?”

  出了蜀王府,坐上馬車。

  方孝孺眉頭緊鎖,雙手緊握,滿眼憂慮。

  他何嘗不知道蜀王只是托詞而已,他并不想管這件事!

  但這件事就像石頭一樣壓在方孝孺的心頭,讓他覺得特別壓抑,心里也非常煩躁。

  妻子見他那樣,便勸了幾句,可沒有任何果效。

  晌午吃飯的時候,他也只是索然無味的用了幾口,便擱下碗筷把自己關在書房里面。

  “老爺,您的學生們都到了,正在草廬里等候老爺……”

  晌午過后,下人站在緊閉的書房門口稟報道。

  “嗯,知道了……”

  從里面傳出一個沉悶的聲音。

  整理了一下衣冠,方孝孺拉開房門,前去草廬授課。

  他除了擔任漢中府的教諭之外,收的還有徒弟,于是便在自己的家中還修建了一座草廬,用以在這里教授自己的徒弟。

  “學生見過先生……”

  方孝孺一來到草廬,學生們便立即起身行禮。

  回過禮,方孝孺坐在前面的椅子上,學生們都席地坐在蒲團上,抬頭仰視自己的老師,以示尊敬。

  因為此時正值夏季,所以天氣炎熱,盡管草廬四周有一些大樹遮陰,還是難免有些暑氣。

  方孝孺的眼睛一直盯著遠處,許久默默無聲,對于下面那些期盼的眼神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自己老師的異樣,學生們都看在眼中。

  時間一長,難免會有所擔心。

  有個學生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來到他身旁彎腰行禮,輕聲喚道:“先生?”

  方孝孺這才收回目光。

  這個學生問道:“先生,不知今日先生要講什么題目?”

  方孝孺的目光一一掃過自己的學生,望著那一個個心地單純,與渴慕尋求真理的目光,心里不由得生出一份責任來,

  緩緩開口道:“今日講《孟子·梁惠王下》,高成,你來背誦。”

  “是,先生!”

  那位學生站在方孝孺身旁,轉向學生們背誦道:“《孟子·梁惠王下》,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

  “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等到他背誦完畢退到一旁,方孝孺這才說道:“以天下人的樂為樂,以天下人的憂愁為憂愁,這就是孟子在這一篇里的主張。”

  “后來希文先生在《岳陽樓記》中有所引用,“先天下知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希文,就是范仲淹的字。

  方孝孺又道:“希文先生言,我等讀書人需要修身養性,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過單純的修身養性不過是小道而已,并不是圣人教誨之真諦。”

  話未說完,可是卻停住了。

  有學生問道:“先生,那么何為圣人教導的真諦?”

  聞言,方孝孺回答道:“答案就在這句話之后“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

  “當你們學會了憂慮,為天下黎明百姓憂慮,為君王憂慮的時候,也就參透了圣人的思想和學術,從此以后無論是讀書,還是悟道,都會得心應手,融會貫通……”

  另有一學生問道:“先生,您的意思是讓學生常懷愛民忠君之心嗎?”

  點點頭,方孝孺道:“我輩讀書人,當以天下為己任,天下的黎明百姓都應該放在我們的心上,體貼百姓疾苦,顧念百姓,這才是讀書的意義!”

  說完了這話,又看著一位學生問道:“馬泰,為師請問伱,你近日對于百姓,對于天下,亦或是對于君王,有何憂慮?”

  那位被點名的學生臉上頓時一紅,趕緊站起身來,躬身行禮道:“回稟先生,學生愚鈍……覺得如今天下太平,沒有什么大的災殃,百姓生活安穩,所以,所以并無憂慮……”

  看著他,方孝孺不由得搖了搖頭。

  這樣的動作讓馬泰更加覺得羞愧……

  看著自己的學生們,方孝孺問道:“你們與馬泰也有相同的看法吧?”

  底下的學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有的覺得愧對老師的教誨,慚愧的低下了頭,有的則點頭承認自己的短缺,

  方孝孺并沒有責怪他們,而是說道:“以前我沒有講過,你們有所不知,沒有學到,可以原諒……”

  又說道:“即便是天下太平,百姓生活還算尚可,也并不代表沒有可憂慮之事。

  毒瘡尚未顯露之時,毒素已經在人的肌膚里面了;災害未到之前,必然已經有所征兆,只是人們未曾察覺罷了。”

  “真要等到毒瘡發作,災禍降臨,危害天下百姓,到那個時候再去心急火燎、想方設法的籌備救災,那就晚了!

  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會遭害,有多少百姓會流離失所,會失去摯愛親人……”

  眼睛盯著自己的學生,方孝孺極為鄭重的道:“比如眼下,正有一件極其兇險之事,需要我等讀書人為天下百姓憂慮,為君王憂慮!”

  “我等愚鈍,不明白先生所說的為何,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學生們坐在蒲團上行禮道。

  捋了捋自己的胡須,點點頭,方孝孺吸了一口氣說道:“近期周報上所載,倭奴國使團聲稱國內出現亂成賊子,發動叛亂,請求大明朝廷出兵倭奴國一事,正是我等需要憂慮的!”

  接著方孝孺就把自己內心的憂慮,把自己所猜想的結果告訴了學生們。

  在自己的學生面前自然無所顧忌,說話也越發豪邁,越發激起自己里面的責任和擔當!

  就像人在朗誦演講的時候,能把自己感動的淚流滿面一樣!

  此時的方孝孺覺得胸膛里面憋了一口氣,實在不吐不快!

  而自己身為大明官員,身為一個讀圣賢書的人,更是覺得自己絕不能袖手旁觀,致使天下生亂!

  所以說到最后,方孝孺便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又是慷慨激昂一番,

  接著說道:“擅自興兵,擅開兵事,此乃取災之道,此乃亂民之法!我等一定要一力阻止!”

  學生們聽罷之后,自然無不受感、都被自己先生的那份真誠和慷慨所感動,里面也生出效法跟隨賢者之心,

  于是一個學生問道:“先生大德,學生佩服!只是不知道該如何阻止?”

  人群當中一位學生聽的心潮澎湃,話憋在自己里面像是快要爆炸了一般,實在不吐不快!

  此時也顧不得禮儀了,高聲喊道:“我等可以上書!陳明此事的危害,以此來勸諫陛下,警醒朝中滾滾諸公!”

  “正該此理!”

  “該當如此!”有學生表達贊同道。

  “我等還可以去到知府衙門,去到布政使司,去到監察御史衙門,甚至可以去蜀王府,陳明我等到意愿!”

  “我愿一同前去!”

  “算上在下,一同前去!”

  “在下愿意一同前往!”

  面對學生們紛紛建言獻策,方孝孺不由得露出了滿意的神情,心中覺得特別安慰!

  自己的學生果然都是忠義之士啊!

  伸手壓下學生們的聲音,方孝孺眼睛之中露出幾許光彩道:“你們方才的聲音,你們心中的意愿,為師聽在耳中,看在心里,實在大得安慰!”

  話鋒一轉,又道:“只不過在如何做事上,你們還要有所學習……上書勸誡固然可以,去到知府衙門去布政使司都可,

  但你們要知道,蜀中遠離朝堂,很多消息我們根本無法得知,我們的意愿和心中的憂慮,朝堂之上的人也無法清楚知曉……”

  看著學生們,方孝孺下了一個極為重大的決定,開口道:“所以我決定只身前往京城,將此事的危害告訴百姓,告訴朝中文武!陳明給陛下!”

  “先生!學生愿意跟隨先生一同前去!”

  “為了國家社稷,我等讀書人自當前往!學生愿意追隨先生!”

  “學生愿意追隨先生一同前往!”

  “學生愿意追隨先生一同前往!”

  學生們躬身深深的一戢,說出懇求姿態。

  “好!”

  眾位學生們鼎力支持,一往無前的跟隨之下,方孝孺不由得心潮澎湃、難以自抑起來,

  “那我們就為了天下正道,一同前去!”

  “一同前去!”

  學生們齊齊大喊一聲,心中也是特別激動。

  處理完一天的朝政,朱允熥在乾清宮歇息了一二,到了傍晚時分便前去坤寧宮用飯。

  豈料剛一到坤寧宮,就看到宮女們端著一盤盤殘羹剩飯走出來。

  “臣妾拜見陛下,陛下圣安!”

  “免禮起來吧,你今日怎么這么早用膳?”見過禮之后,朱允熥問道。

  徐妙錦便道:“陛下,臣妾今日餓的早了一些,所以便早些命人傳膳了,還請陛下勿怪。”

  話都說到這里了,朱允熥只能表示理解。

  豈料徐妙錦又道:“明珠那里已經備好了晚膳,正在恭候陛下,不如請陛下移步……”

  哦,怪不得這么早吃飯呢!

  “有些……可比飯食好吃多了……”

  朱允熥明白她這是要把自己往外面推,所以便露出一抹都懂得的笑容,

  眼睛盯著某處高聳……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