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95章 宗主與藩屬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要做太孫

  朱元璋也皺了皺眉頭,瞟了一眼旁邊的司禮監太監慶童。

  慶童會意,高聲說道:“日本國來使,大明于爾并非宗藩,大明已經拒絕貴國前來朝貢,為何你們不尊上諭,執意如此!”

  慶童這話,可謂是表明了朱元璋的態度,也表明了兩國之間的關系。

  要知道只有中方之間才會用“朝貢”二字。

  朝貢,又稱進貢,是一方將財富以某種形式給予另一方,以表示順從或結盟,尤其是君主國里臣民獻上禮物給君主,或藩屬國也會向宗主國獻上禮物。

  這些禮物稱為貢品。朝貢是地方臣服于中央統治者,或者屬國臣服于宗主國的表示。

  據《禹貢·疏》載:“貢者,從下獻上之稱,謂以所出之谷,市其土地所生異物,獻其所有,謂之厥貢。”

  由此可見可見,貢賦之物,乃是一地“所生異物”,也就是特產之物。

  《武帝本紀》記載,元狩二年秋,“匈奴昆邪王殺休屠王,并將其眾合四萬余人來降,置五屬國以處之。”

  《武帝本紀》顏師古注曰:“凡言屬國者,存其國號而屬漢朝,故曰屬國。”

  正使小松說道:“大明泱泱大國,乃天國大邦,我們日本仰慕已久,愿奉大明為宗主國,以附尾翼,大明皇帝垂憐我等一片赤誠之心,也彰顯大皇帝之文成武德。”

  朱元璋冷冷的說道:“嗯!你們日本國先是殺我使者,后來又頻頻騷擾大明沿海邊境,開想成為大明的藩屬國,何等可笑!”

  小松急忙行禮:“請大明皇帝明鑒,殺害天使,縱容盜賊這并非出于日本國王,之前日本正處于南北朝分裂的時期,九州乃是南朝所管轄之地,不在北朝墓府管轄之列,因此難以約束……”

  “南朝懷良不過是亂臣賊子而已,而室町幕府,小松國王和足利義滿將軍才是真正的日本君主和幕府……”

  這些話并不是日本使者的推脫,或者狡詐之言,因為事實就是如此。

  在洪武朝的時候,日本就已經進入南北朝分裂時期,各地封建諸侯,大明幕府之間征戰不已。

  一些戰敗的封建諸侯大名,因為無法在日本立足,就組織武士、商人和浪人,乘船來到大明東南沿海地區,進行搶劫燒殺。

  一三六八年年開始的,也就是洪武元年,這是大明初建的第一年,日本的倭寇就大舉進攻蓬州,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朱元璋派遣使者赴日本,第一是告訴日本,元朝已經滅亡,

  第二個就是讓日本從此向大明朝貢。

朱元璋就是想要借著建立宗屬國,來確立雙方關系,解決倭寇犯邊的問題。嗯嗯嗯  可是沒有想到,朱元璋派出的使團卻被倭寇在中途殺害。

  當時朱元璋非常震怒,畢竟這雖然不是日本國的意思,但是倭寇猖獗到這樣的地步,也是他們的容許縱容!

  于是朱元璋派出了以楊載為首的使團,這次成功的到達了日本,見到了日本的盤踞在九州島的懷良親王。

  當時懷良看了詔書,也是很不屑。

  詔書的內容大概內容,就是元朝已經被覆滅了,如今大明朝已經建立,日本應該趕快前來朝貢,以大明為宗主國。

  第二層的意思,也是告訴他們要管好自己的臣民百姓,不要放縱我后來到大明為非作歹。

  所以這一次朱元璋雖然生氣,但是畢竟明朝建立之初,政局不穩,敵人還有很多。

  所以對他們還是比較寬容的,如果當時懷良親王就同意奉大明為宗主國,那現在足利義滿就不會相方設法要與大明建立關系了。

  自高自大,愚蠢無知的懷良親王殺掉了大明使團中的五個人,將楊載囚禁三個月之后才放回大明。

  朱元璋文員之后頓時大怒,不過鑒于當時朱元璋的最大敵人是北元殘敵,所以只能捏鼻子認了。

  可是一三七六年,倭寇犯邊依舊,根本沒有任何收斂。

  此時的明朝江山設計已經比較穩固了,所以朱元璋再次修書去日本,警告他們說明朝派遣艦隊五天就可以抵達,如果他們死不悔改,那就要動武了!

  可是人在自高自大的時候,很難認清自己,否則也沒有“夜郎自大”這個詞了……

  面對朱元璋的警告,懷良親王根本就沒有當做一回事,甚至當成笑話看待!

  就給朱元璋回了一封信,寫了《日本國王懷良回書》,充滿了對大明的蔑視和輕看,

  甚至還想和朱元璋開拍手腕子!

  其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相聚于賀蘭山前,聊以博戲,臣何懼哉?”

  “博戲”只不過說起來好聽罷了,這和三國演義里面“會獵于東吳”有什么差別?

  這簡直就是要約架的節奏啊!

  而且約架的地點還放在了“賀蘭山”!

  要知道賀蘭山就是今天寧夏和內蒙的交界處!

懷良的意思一面是表達大明不堪一擊,另外一層意思是警告朱元璋你還有蒙古敵的敵人  !如果他們連起手來,肯定會把大明給打穿的!

  這一下可把朱元璋給氣壞了,如果你真是人口眾多,糧草充足,實力龐大,那也就算了。

  可你就是一個小國,連元朝你都肯歸順,卻要向我開戰!

  你這不是看不起人,你這是侮辱人啊!

  所以朱元璋在氣急敗壞之下,命令東南沿海地區制造海船,整軍備戰,準備馬上就要征討日本。

  可是在當時遭到文武大臣的反對,因為當時大明畢竟立國不久,根基還很薄弱。

  再加上北元蒙古勢力還沒有清除,威脅依然很大,指不定什么時候他們又率兵南下了。

  再加上當初蒙元攻打日本的時候,在海上遭遇了臺風,以至戰船傾覆,士卒落海,導致損兵折將。

  還有就是當時的中原人對日本的看法,就覺得那是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物資匱乏,地處偏僻,根本不值得費那么大的功夫。

  朱元璋在反對聲中接受了朝臣們的意見,不過仍然認為日本將來會成為大明的隱患,所以對他們很不待見。

  賬雖然不準備打了,可是面子卻不能丟!

  沒事朱元璋繼續派萊州府同知趙秩等人出使日本。

  趙秩經過了一番險象環生的周旋,還有一番唇槍舌戰,想懷良親王陳明厲害,當然也有軍事上的威脅。

  估計懷良一看大明朝是來真的,也不敢再態度強硬了,否則人家真的打過來那可不是玩的!

  況且懷良也只是九州島上的諸侯而已,在日本還有很多敵人,如果明朝真的聯合其他諸侯攻打他。

  懷良肯定覺得自己扛不住,因此對待大明使者的態度也稍微緩和了一些。

  于是就把幾十個被倭寇們掠奪的沿海人口還給了明朝,讓使者帶回去。

  并且還派遣了使者出使明朝,表示要“奉表稱臣”。

  反正又不損失什么,稱臣有什么關系?

  而且還有可能獲得明朝的支持,如果明朝承認自己的正統地位,那對于懷良在日本很有好處。

  朱元璋很高興,還設宴招待了日本使者,上次給他們大量的財物。

  不過倭寇卻沒有任何的收斂,因為當時的日本仍舊處于諸侯紛爭,懷良根本就約束不了其他諸侯。

  直到日本室町幕府第三任將軍足利義滿上任,他主動向明朝提出朝貢,進行貿易。

不過這個時候朱元璋卻拒絕了他的懇求,因為在朱元璋看來,認為懷良親王這  一派才是真正的日本君王,室町幕府不過是“亂臣賊子”。

  足利義滿卻沒有死心,朱元璋駕崩之后他再次派遣使者來到大明。

  建文皇帝估計也想要建立自己的聲望,就接受了他的懇求,還冊封他為“日本國王”!

  后來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成功奪取皇位,登上了帝王的寶座,成為大明的主宰者。

  朱棣要求足利義滿協助明朝抓捕騷擾邊境的倭寇,足利義滿還真殲滅了一批,將二十個倭寇的人頭送給了明朝。

  不過他說街面的倭寇,是不是他的政敵敵,那就不好說了。

  朱棣就賜給了足利義滿一枚金印,上面刻著“日本國王”,

  足利義滿上書自稱臣,說“日本國王,臣源義滿”。

  朱元璋不想就是否答應日本成為藩屬國的問題在大殿上多說,于是便說道:“朕知道了,你們暫且退下吧。”

  因為今日文武百官都在,況且他們懇求歸屬也是一番好意,所以朱元璋按耐住心中的不快,沒有表現出不耐煩。

  小松抬頭看了一眼,心中竊喜,以為朱元璋真的會認真考慮,

  于是趕緊說道:“啟稟大明皇帝陛下,足利義滿將軍已經結束了日本國的南北之爭,平息了各個幕府和大名之間的爭斗。”

  “后小松即為成為新的日本國王,現在日本可謂四方平定,沒有戰事,并且小松國王和足利義滿將軍在國內休養生息,恢復國力民生,各項事物欣欣向榮,必然能夠重現榮光……”

  頓了一下,小松深吸一口氣,高聲說道:“日本國愿意奉大明為宗主,亦愿意傾全國之力,向懇求大皇帝能夠求娶郡主,以為日本王后,請大皇帝陛下成全……”

  三五第一_www.35wx.la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