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聯軍率先發動了沖鋒。
  在他們看來失去堅固城墻的庇護,這些中原人就像是一群兩腳羊一樣不堪一擊。
  他們只要發起一波沖鋒,就能把安西軍全部沖散。
  城中空間有限不利于騎兵沖鋒,不然他們的攻勢還能更加凌厲一些。
  劉霖怒目圓睜,仇恨的火焰幾乎填滿了眼睛。
  巷戰最是慘烈,因為在有限的空間之內沒有太多的變陣可言。
  “大都護,他們似乎在繞開陌刀手。”
  “嗯…”
  劉霖也意識到了這點。
  敵軍在沖鋒的過程中是有意避開陌刀手的。
  這些西域聯軍長時間和安西軍相處,對安西軍的情況摸得很清楚。
  他們很清楚陌刀手是安西軍精銳中的精銳,王牌中的王牌。
  他們的實力不足以和陌刀手死磕,所以避開敵軍最強大的存在而猛攻薄弱環節才是當下最合適的選擇。
  短兵相接的那一刻只聽到兵刃相碰的鏗鏘聲,聽到甲胄相撞的砰砰聲,聽到從肺腑傳來的嘶吼聲。
  在這一刻他們像野獸一樣互相搏殺,遵循大自然最原始的準則。
  適者生存,弱肉強食。
  戰爭從來不會同情弱者,弱者永遠會是失敗的那一方。
  瘋狂的嘶吼聲中幾乎每個人的情緒都被徹底引燃。
  此時此刻沒有懦夫,所有人想的都是如何盡可能的殺死對方。
  這種時候戰術都顯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勇氣。
  狹路相逢勇者勝,只有勇者能夠活到最后。
  “破敵,破敵!”
  陌刀手自然也注意到了敵人的異樣。
  敵人在刻意躲著他們,他們卻不會任由敵人如愿。
  雖然他們移動不如其他袍澤靈活,但還是努力的朝敵軍聚集的地區涌去。
  一名陌刀手高舉陌刀狠狠的朝下砍去。
  這蓄足氣力的一刀直接砍在一名胡兵的脖子上,然后順勢往下一滑,斜著將這名西域胡兵砍成了兩段。
  西域胡兵到死也不敢相信自己被生生砍成了兩段,雙目圓瞪猶如牛鈴一般。
  這名陌刀手再次揮動手中陌刀,這下直接把一名胡兵的腦袋給砍了下來。
  鮮血從脖頸噴涌而出猶如噴泉一般。
  無頭的尸體靠著慣性向前走了幾步,隨即撲通一聲撲倒在地,揚起無數塵土。
  那顆腦袋隨即滾落在地,被人狠狠踩上一腳,又被人踢來踢去猶如一枚藤球。
  安西將士的熱血被點燃,沙洲士兵也不是孬種。
  他們的職責就是守衛沙洲城,哪怕敵軍已經進城,他們也不會有絲毫的猶豫。
  安西軍的兇悍遠遠超出了合延沃爾的想象。
  城門失守,敵軍夜襲。
  在這種情況下還能保持冷靜,列陣迎敵,滿是血性的血拼,著實有些讓人佩服。
  如果對方不是敵人的話,合延沃爾甚至想要把他們收至麾下。
  可惜安西軍終歸是敵人。
  是敵人最多只能抱以敬意,最終還是要擊殺之。
  在合延沃爾的命令下,西域三十六國聯軍開始了更為迅猛的攻勢。
  至于倒戈的涼州軍則和沙洲軍開始捉對廝殺。
  沙洲軍直是恨死了這些白眼狼叛徒。
  若不是放這些“涼州援軍”進城,沙洲城也不會這么輕松告破。
  “弟兄們,把這些養不熟的玩意宰了!”
  “對,他們不配做大周軍人,把他們身上的那一層皮扒下來!”
  “殺了他們!”
  短兵相接,白刃血戰。
  這自然是殘酷無比的。
  沒有人能夠保證自己不會戰死。
  最好的保命方式就是無畏的上前。
  根據老兵們總結出的經驗,在戰場之上越慫的人死的越快。
  反倒是那些勇猛無畏的將士會活到最后。
  因為他們表現出來悍不畏死的氣質,凡是與他們對上眼的對手都會被他們所表現出的氣質所震懾。
  這種情況下,自然戰斗力衰減,甚至會落荒而逃。
  在戰場之上把后背交給對手是無比愚蠢的行為,因為對手可以輕易的追上你揮動長刀收割。
  即使一刀沒有傷到要害令人當場斃命,一刀開的大口子也會令流血不止。
  在戰場之上得不到及時救治的情況下,士兵多會因為失血過多而死。
  而此刻涼州軍的士兵們便表現出了恐懼。
  那是一種從骨子里表現出的恐懼,做不得假。
  “這些家伙怎么如此拼命?”
  “廢話,戰敗了就要被割了腦袋掛在城墻上示眾,換你你也會拼命。”
  這場戰斗對雙方而言確實不可同日而語。
  涼州軍若是輸了還可以退出城去,從頭再來。
  若是沙洲軍輸了,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
  面對死亡的恐懼讓他們生出來無比的勇氣,所有的士兵集合在一起,對著涼州軍宣戰。
  兩名士兵扭打在一起。他們的兵刃都已經丟了,便赤手空拳的打了起來。
  他們生著一樣顏色的皮膚,頭發,也都是中原人的長相。很可能他們還是鄉黨。
  但在此時此刻他們是敵人,是必須血拼到底的敵人。
  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這是將軍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他們引為信條。
  要想活下去要想不被人殺,就得學會殺人。
  這是戰場生存的第一準則。
  他們用拳頭砸,用腦袋撞,用牙齒咬。
  他們聽憑自己的生存本能,像一只野獸一樣求生。
  野獸捕獵靠的是尖牙利齒。
  雖然他們的牙齒退化,爪子退化已經不適合搏殺,但在失去兵刃的情況下這仍然是殺死對手的最簡單直接的方式。
  “去死吧!”
  “你才該死!”
  這兩個士兵沒有一個人放棄活下去的希望,他們瘋狂求生,為此使出渾身解數。
  戰斗持續了足足幾個時辰,從天黑戰至天亮。
  在整個作戰過程中,優勢方幾經易轉,時而是安西軍、沙洲軍占優,時而是西域聯軍、涼州軍占優。
  但最終還是沙洲軍、安西軍的韌性更強一些。
  他們在雙方只剩下一口氣的情況下最終堅持到了最后,戰勝了對手。
  落敗的西域聯軍、涼州軍則只能狼狽的逃出城去。
  “媽的,這些家伙怎么如此能打,我大意了。”
  何春單手挽著馬韁,啐出一口黃色的濃痰,眼神之中滿是不甘。
  他們占盡先機,卻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碎,最終落敗。
  換做是誰也接受不了。
  同樣接受不了的還有合延沃爾。
  作為聯軍的統帥,是他一再的堅持讓諸部軍隊最終留下來。
  他們想要干一票大的,可結果卻差強人意。
  他們距離勝利只有一步之遙,但最終被安西軍趕了出來。
  這份屈辱讓合延沃爾覺得難以跟聯軍交代。
  “不行,不能就這么算了!”
  合延沃爾眼神之中的怒火都要噴了出來。
  “復仇,一定要復仇才行!”
  “是啊,大將軍,我們還有機會復仇的。”
  何春咽下一口唾沫,順著對方的話頭說道:“他們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無非靠著一口氣在吊著。我們屆時只要再殺一個回馬槍,就一定能夠拿下沙洲城。”
  合延沃爾并沒有立即作出回應。
  沉默讓何春覺得有些尷尬。
  良久之后合延沃爾方是清了清嗓子道:“或許我們該換個思路。”
  “換個思路?”
  何春愣了一愣:“大將軍不妨明示。”
  好家伙,合著在這里打啞謎呢。
  “既然沙洲是塊硬骨頭,我們不啃也可以。”
  合延沃爾頓了頓道:“我們繞過去直奔涼州。”
  “直奔涼州…”
  何春跟著念了一遍,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
  這完全不在他的計劃之內。
  但沙洲計劃的失敗同樣也在他們的意料之外。
  如果一切順利,當然沒有必要改變計劃。
  可現在行動失敗,只有改變計劃才有可能達到原先的目的。
  在一棵樹上吊死絕對不是明智的選擇。
  “讓我想想…”
  何春之所以猶豫是因為他不具備獨斷的權力。
  這一次領兵出征他的身份也不過是代理主帥。
  換句話說他的權力是魏王賦予他的。
  但魏王只叫他聯合西域胡族拿下沙洲。之后再發兵涼州。
  可現在情況有變,是不拿下沙洲的情況下和西域聯軍直奔涼州。
  兩者的差距還是相當大的。
  他有這個權力自己決斷嗎?
  事后魏王殿下會不會怪罪于他?
  這些都是何春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作為魏王的門客、死士、心腹,何春的身上打有深深的魏王烙印。
  他跟魏王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
  所以他要考慮的不僅是魏王會不會怪罪他,還有魏王的大業會不會因為這個臨時的決定而受到影響。
  說好聽了這是清君側,本質上就是造反。
  若是失敗了,那就得抄家滅族。
  一想到這里,何春就本能的打了一個冷顫。
  “萬一我們被兩頭夾擊了怎么辦?”
  何春提出來一個擔憂。
  沒拿下沙洲的隱患就是他們前往涼州后,沙洲軍和安西軍很可能反應過來,隨后揮師東進與長安軍隊合圍他們。
  雖然涼州在魏王手中,可到了那時就變成涼州被兩面夾擊合圍了。
  如果拿下沙州,則情況完全不同。
  他們是進可攻退可守。
  一個小小的不同會引起完全不同的連鎖反應。
  “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留下一小部分軍隊來拖住他們。”
  合延沃爾顯得有些不耐煩,大手一揮道:“如今他們剛剛經歷一場大戰,已經是草木皆兵。”
  頓了頓后合延沃爾接道:“只要他們看到城外有軍隊駐扎就不敢貿然出城。”
  “可是紙終究包不住火啊。”
  何春嘆息道:“他們自然不會傾巢而出,但只要派出一些斥候就能起到偵查的效果。若被他們發現我們只是在虛張聲勢,那…”
  “瞻前顧后,成不了大事!”
  合延沃爾這下徹底怒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究竟怎樣你才能滿意?要不我率領聯軍返回西域,你們則返回涼州,我們至此一拍兩散!”
  合延沃爾的威脅讓何春嚇了一跳。
  他連忙道:“額,有話好說,有話好說嘛。大將軍,就依著玫模我們直接發兵涼州。”
  何春心道現在一定不能惹毛了合延沃爾,要穩住他才行。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順著對方,對方說什么是什么。
  合延沃爾心道這還差不多。
  這些中原人真的是一群賤骨頭。
  稍微給他們一些好臉,他們就蹬鼻子上臉。
  就得對他們厲聲呵斥,才能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合延沃爾現在有些期待去往涼州了。
  在他看來去到涼州并不是目的,他只是把涼州當做是一塊跳板。
  他真正的目標是長安。
  他只聽往來絲綢之路的商賈們提起過長安。
  在這些商人口中,長安城是一座無比繁華的城池,遍地皆是黃金。
  只需要拿鑿子在地上那么一鑿,就能弄出一塊金磚來。
  長安城的人口有超過兩百萬,是西域三十六國總人口的一半。
  合延沃爾很難想象一座城池究竟有多大才能擠得下這么多的百姓。
  這座城池一定富饒到了令人難以想象的地步。
  只要把這座城池中的財富劫掠走,他們不僅能夠在西域稱王稱霸,甚至可以跟大周共分天下。
  跟魏王的合作?
  合作的前提是建立在雙方戰力相當的情況下的。
  若是他們的實力遠遠超出對方,合作自然也就沒有了必要。
  至于信用…
  在合延沃爾看來根本不值一提。
  史書只會記錄強者,只會按照強者的意愿記錄他們的豐功偉績。
  史官們會抹去那些不光彩的部分,留下的都是精華。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只要能夠問鼎中原,合延沃爾不惜短暫的背上罵名。
  而他的這些心思愚蠢的魏王和他的心腹必定全然不知。
  從沙洲往涼州方向一路東進,途中要經過瓜州。
  有了攻打沙洲的慘痛經歷后,西域三十六國聯軍以及涼州軍自然吃一塹長一智,沒有了攻打瓜州的欲望。
  不論是和延沃爾還是何春都很清楚他們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低調再低調。
  盡可能的不要引起沿途駐軍的注意。
  畢竟若是瓜州駐軍真的意識到了什么,及時往沙洲軍報信,那里的大軍也會意識到西域聯軍和涼州軍主力已經不在沙洲。
  那個時候沙洲軍發兵來攻,和瓜州軍集合到一起里外夾擊,屆時西域聯軍和涼州軍的處境將會十分的艱難。
  他們可不希望好端端的就被夾了個透心涼。
  至少在抵達涼州之前,低調都是最好的選擇。
  至于抵達涼州之后的選擇,那就再看具體情況而定了。
  涼州城,魏王府。
  酒宴之上,魏王李璉作為絕對的主角發表了一通講話。
  講話的核心內容是歡迎欽差慰問團來到河西,來到涼州城。
  作為駐守涼州的藩王,他會給予欽差慰問團的一眾官員們最熱情的接待。
  而以吳真卿為代表的欽差慰問團官員則對魏王表達了感謝。
  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趙洵是很討厭這種商業互吹的,但這在朝廷之中便是最司空見慣的事情。你便是不想接受也沒有辦法。
  趙洵只能做好自己,至于別人他無法管也管不了。
  “大周尚武,本王也有替天子駐守邊關的決心。既然諸位來了河西,自然要領略一番河西的特色。”
  說罷魏王李璉拍了拍手掌,只見兩名劍客小跑著從月門穿過。
  “參見魏王殿下。”
  “嗯,你們給大家表演一番舞劍吧。”
  相較于刀,貴族顯然更喜歡劍。
  因為刀在他們看來是粗魯的野蠻的,相較之下劍就要顯得高雅許多。
  而舞劍則是貴族最喜歡欣賞的一種藝術形式。
  那兩名劍客在沖魏王行禮致意之后便開始舞劍。
  若是以前的趙洵,還真說不定會認真瞧瞧。
  可現在他已經是修行者,還是品級不低的修行者,自然對于這種小兒科的舞劍提不起多少興致。
  這兩名劍客舞著舞著,其中一名劍客竟然突然暴起,朝趙洵的位置刺來。
  突然出現如此變故,酒宴賓客一時間皆是大驚。
  可趙洵卻沒有絲毫的慌亂。
  因為對于一個六品修行者來說,對方的動作實在太慢了,趙洵簡直就像是體驗慢動作一樣。
  靠著這樣的速度想要來殺我?這有點搞笑吧?
  趙洵冷笑一聲,他連六品的特有保護罩都不用召喚,那樣相當于是殺雞用牛刀了。
  趙洵直接逼出真氣,拔出鳴鴻刀,輕輕一挑就把對方手中的寶劍挑飛。
  隨即趙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刀架在了這名劍客的脖子上。
  從一開始趙洵就察覺到了異樣,可他不敢肯定對方的真實意圖,所以一直在暗中觀察。
  在確定了對方確實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后,趙洵就做好了這一步的準備。
  這就像是雙方在下棋,對手還在第一層,趙洵已經在第十層了。
  這棋還怎么下?
  這名劍客注定必輸無疑。
  趙洵淡淡笑道:“想做刺客,死士你未免太嫩了一些。專業業務水平不行啊。”
  魏王李璉面色鐵青,可他這個時候還得硬著頭皮出來替這名劍客解圍。
  只見他輕咳了一聲,湊近幾步道:“哈哈,趙大人誤會了,他不過是想要給趙大人展示一番舞劍的究極藝術,用力過猛了。是不是啊?”
  那名劍客早已嚇得抖若篩糠,聽了魏王這話才如夢方醒一般。
  “對,對。魏王殿下說的極是。某剛剛沉醉于表演舞劍,一時間用力過猛,還望趙大人恕罪。”
  趙洵本來也沒有想取這名劍客性命,只是想要借機羞辱魏王一番,便將寶刀收回,但收刀的時候順帶割掉了這名劍客的腰帶。
  這名劍客只覺得兩腿一涼,低頭看去只見褲子已經掉下,瞬間面色漲的通紅。
  在大庭廣眾之下如此出乖賣丑,這名劍客恨不能找個地縫鉆進去。
  他連忙提起褲子一溜煙小跑跑掉了。
  這時最尷尬的莫過于是魏王李璉了。
  趙洵剛剛此舉看似是在羞辱那名劍客,實則是在羞辱魏王李璉。
  偏偏魏王又不能表現出怒意,因為這樣就坐實了他殺趙洵的心。
  “愣著做什么,接著奏樂接著舞。”
  為了緩解尷尬,魏王只得沖樂師們下令以轉移注意。
  樂師們收到命令立即開始接著奏樂,酒宴的氛圍算是拉了回來。
  趙洵身旁坐著的就是本次欽差團的欽差大臣吳真卿。
  他著實被方才兇險的情形嚇到了。
  魏王和趙洵有宿怨,他是知道的。
  可他怎么也不會想到魏王敢在王府之中動手,安排刺客以舞劍的名義刺殺趙洵。
  趙洵若真的被刺,魏王該如何收場?
  大概是直接處死這名刺客滅口吧?
  這魏王真的是好狠毒的心腸啊。
  酒宴結束之后,欽差團的大臣們陸續散去。
  回到了住處,吳真卿立刻把趙洵叫到房間。
  關好門窗,確認無人偷聽后,吳真卿方是壓低聲音道:“趙大人,剛剛真的是兇險無比啊。沒想到魏王竟然敢在王府之中行兇。不過那刺客似乎完全不是你的對手。”
  “因為我是山長弟子,自然是修行者咯。”
  趙洵知道這種時候藏是肯定藏不住了,索性直接攤牌。
  “那名劍客頂多就是八品,九品的樣子。在我看來就是不入流的存在。”
  趙洵淡淡道:“所以這廝根本就不是我的對手。我想要殺他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之所以我沒有殺他而只是羞辱了他一番,就是顧忌到了欽差團。如果只是我一個人,他已經死了一萬次了。”
  趙洵的這番話讓吳真卿感動不已。
  “趙大人深明大義,本官佩服不已。這件事就此作罷吧,我們盡快離開這是非之地。”
  吳真卿生怕魏王不甘心再起殺意,便想著盡快離開涼州這是非之地。
  趙洵本人倒是無所謂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他就不信魏王能有多大的能量。
  一個失寵的藩王而已,即便身邊有門客也不會有多少高手。
  退一萬步講,就算是魏王身邊真的有武術高深的門客,還能比書院的師兄師姐們高?
  真以為這個世界的修行者像是大白菜一樣不值錢嗎?
  當然,既然吳真卿這么說了,趙洵也得給他這個面子。
  畢竟吳真卿是這次欽差慰問團的團長,而且還是教授趙洵畫符的老師。
  加之趙洵也不希望橫生事端,畢竟魏王好歹也是個皇子,趙洵若是在魏王府把魏王給宰了,以顯隆帝那個老陰比的性格肯定是跟趙洵不死不休了。
  趙洵覺得還沒必要到那一步,所以就先讓魏王的腦袋在脖子上寄存一段時間咯。
  一夜無話。
  翌日一早,欽差團的官員們便在別院里用早飯。
  早飯的供應還是很豐盛的,花樣繁多也很精致,就是跟長安的早點口味上有不少的區別。
  但比起一路上吃的干糧,這已經是極大的提升了,官員們個個大快朵頤起來。
  便在趙洵和吳真卿談笑之際,吳真卿的貼身仆從一路小跑著來到他的面前,面帶苦色道:“老爺,魏王請您過府一敘。”
  “什么?”
  吳真卿顯得很是錯愕。
  按照他原先的計劃,吃過早飯之后他們就會離開涼州,不會再在涼州做過多的停留。
  這自然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畢竟以魏王和趙洵之間的恩怨那肯定是干柴烈火一點就著的。
  魏王府中的劍客行刺或許只是一個開始,真要是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可不是吳真卿希望看到的。
  魏王在這個時候要見他,還是單獨見他,究竟是想做什么?
  吳真卿腦子飛速運轉算計著。
  思來想去,他還是覺得想不出理由拒絕。
  畢竟魏王是藩王,他雖然是欽差還是矮了半頭。
  公然拒絕藩王的命令那不是鬧著玩的。
  “咳咳,這樣趙大人,你們先在別院等著。本官去一趟魏王府,去去就回。”
  “好。”
  趙洵也不覺得這會有什么問題。
  冤有頭債有主,魏王即便要尋仇那也肯定是沖著趙洵來的,不會對吳真卿下毒手。
  大不了就等一等好了。
  涼州城外。
  西域聯軍和涼州軍在城外扎營。
  何春親自帶著一干親隨來到城門處叫門。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城門竟然沒有打開。
  哪怕他喊破了嗓子,城頭上的士兵就跟木頭人一樣,絲毫反應都沒有。
  何春不由得大怒。
  好歹他也算是魏王殿下的心腹,這些大頭兵丘八是不要命了嗎?
  “速速打開城門!”
  這一次何春把聲調提到了最高,仿佛是在咆哮。
  “回稟大人,魏王殿下有令,任何人不準進出涼州城。”
  這一次城頭之上的大頭兵終于給出了回應。
  這下輪到何春愣住了。
  這是什么意思?
  好端端的為什么不讓進出城池?
  “你去報與魏王殿下,就說何春回來了!”
  何春只能隔空喊話,肺都要氣炸了。
  “諾!”
  士兵點點頭,隨即飛身而去。
  魏王府。
  魏王李璉和吳真卿坐在書房之中長談。
  李璉毫不遮掩的表明了態度,希望吳真卿能夠把趙洵交給他處置。
  對此,吳真卿自然是不可能接受的。
  且不說他和趙洵頗聊得來,便是趙洵與他沒有什么交情,他也不可能做出這種出賣同僚的事。
  讓吳真卿沒有想到的是,魏王竟然如此大膽,敢公然謀殺朝廷官員。
  “魏王殿下不必多說了,今日的事情下官就當做沒有聽到過。告辭!”
  吳真卿抱了抱拳,就要轉身離去。
  卻聽得魏王李璉冷笑一聲道:“慢著!吳大人聽了本王這番肺腑之言還想走,是以為本王是三歲小孩嗎?”
  吳真卿勃然色變:“魏王殿下這是什么意思,下官聽不明白。”
  “聽不明白?”
  李璉冷冷道:“實話跟你說罷,本王給你兩個選擇。其一是交出趙洵,隨后使團可以繼續西行。其二,你們一個都別走了。”
  面對李璉的威脅,吳真卿卻是沒有被嚇破膽。
  他哈哈大笑一聲道:“我們乃是朝廷命官,是陛下委任的欽差,魏王殿下扣押我們,是要謀反嗎?”
  “放肆!”
  魏王李璉聞言大怒,斥責道:“你信不信我現在就治你一個不敬藩王之罪。”
  便在氣氛緊張到頂點的時候,一名王府小太監進了屋在李璉耳旁低語了一番什么。
  隨后李璉面色鐵青。
  “把他看好了,本王去去就回。”
  何春怎么也不會想到,魏王的回應是從城頭之上縋下一個竹筐。
  城門沒有打開,只有一個縋下的竹筐。
  這意思是很明顯了,魏王只讓他一人坐在竹筐之中,隨后讓士兵們把竹筐提起來提到城頭。
  何春簡直要氣的昏了過去。
  為何會如此?
  魏王殿下莫不是中了什么邪祟?
  他內心在激勵的掙扎著,是遵命還是抗命?
  遵命犧牲掉的是尊嚴。抗命犧牲掉的是魏王的信任。
  在經過一番權衡利弊之后,何春最終還是放棄尊嚴。
  作為臣子而言,無外乎就是選擇給誰做狗。
  從他拜入魏王府,成為魏王門客的那一刻起,他就沒有其他的選擇。
  “來呀,把我拉上去。”
  城頭之上的士兵們合力拉起繩子,一點點的把竹筐提了上去。
  竹筐在緩緩上移的過程中不停的搖晃,嚇得何春是閉上了雙眼。
  他本就是王府屬官中的文官,之所以擔任涼州軍的統帥,是因為這件事很重要,魏王只能選擇心腹,所以被趕鴨子上架。
  真正統兵打仗他是一竅不通,至于勇氣自然也是沒有多少的。
  能夠做到這個地步,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何春只覺得這個時候時間過的很是緩慢,仿佛靜止了一般。
  不知過了多久一直搖晃的竹筐方是停了下來。
  何春睜開眼睛一瞧,發現自己已經來到了城墻之上。
  他小心翼翼的伸出腳,腳掌踩在地面上的那一刻他才長松了一口氣。
  何春知道涼州城中此刻一定發生了大事。
  不然以魏王殿下的性格不會如此的謹慎。
  魏王殿下那可是恣意隨性無比的啊。
  此刻何春只想要快些見到魏王殿下,弄清楚究竟發生了什么。
  卻說何春從馬道一路狂奔而下,便朝魏王府而去。
  自打魏王就藩涼州以來,何春便一直追隨。
  所以他對魏王府的位置那可以說是輕車熟路。
  一路小跑疾馳來到了魏王府中后,何春是直奔魏王書房而去。
  以他對魏王殿下的了解,魏王通常會在書房接見官員。
  果不其然,何春抵達書房之后,魏王正在飲茶。
  “屬下拜見殿下。”
  何春麻溜的跪倒在地,推金山倒玉柱行了大禮。
  “你怎么回來了?”
  魏王李璉卻沒有讓何春起身的意思,而是冷冷的質問道。
  這一問著實問了何春一個透心涼。
  “殿下,屬下是想念殿下啊。”
  憋了良久何春方是憋出了一句話。
  “哦?這么說來沙洲是拿下了?”
  魏王李璉的聲音自帶一股殺氣,寒意逼人。
  “呃”
  丑媳婦總要見公婆,何春知道這一天是不可避免的,便盡可能的壓低聲音道:“回稟殿下,沙洲那邊出了一點意外。”
  “什么!”
  李璉聞言暴怒,一個箭步沖到了何春的面前,沉聲質問道:“你說什么,什么意外?”
  “殿下,聽屬下解釋.”
  何春雖然嚇破了膽,可還得硬著頭皮強撐著把沙洲之戰的經過向李璉復述了一遍。
  當然,何春會把自己多么足智多謀的在沙洲城中縱火,又如何率部突圍的英勇事跡添油加醋一番講給魏王聽。
  魏王李璉想聽得當然不是這些。
  他只關注結果,而眼下,這個結果顯然不是他想要聽到的。
  “這么說來,你是把本王的話當做耳旁風了嗎?本王不是對你說過,如果沒能拿下沙洲,就不用回來了嗎?”
  面對魏王的質詢,何春直是嚇破了膽,連忙叩首道:“魏王殿下恕罪啊。屬下已經盡力了,可是敵眾我寡,屬下是拼死才率部突圍成功的。不過屬下雖然沒能拿下沙洲,卻勸說了西域胡族的聯軍與屬下同行。如今他們就駐扎在涼州城外。殿下的大計不會受到影響的。”
  “你說什么!”
  聽到這里,魏王李璉的怒意方是壓下去了幾分。
  但他轉念一想,又覺得哪里有些不對勁。
  “可如此一來沙洲甚至是瓜州的軍隊如果反應過來前來追擊,那可如何是好?”
  “殿下請放心。”
  何春努力的使自己的心情平復下來,隨后沉聲道:“屬下已經考慮到了這點,所以特地命一支偏師駐扎在沙洲城外,給城中軍隊一種我們并未走遠的假象。短時間內他們肯定反應不過來。等到他們反應過來我們已經殺到長安了。”
  何春很清楚魏王的真正目的是長安,此先的一切都只是鋪墊。
  既然如此,只要這個主線沒有受到太大的干擾就問題不大。
  魏王李璉背負雙手開始在書房踱起步來,氣氛一時有些緊張壓抑。
  良久之后,魏王李璉方是嘆息一聲道:“為今之計也只有如此了。不過眼下得先解決一個麻煩。”
  “殿下請示下。”
  “除掉趙洵。”
  李璉冷冷的說道。
  吳真卿很久都沒有返回別院,趙洵覺得情況有些不妙。
  以他對魏王的了解,這廝應該不會這么輕易的咽下這口氣。
  他肯定會找機會報復,找回面子。
  只是趙洵沒有想到魏王會選擇吳真卿作為突破口。
  當真是連臉都不要了。
  預料到很快會有大事發生,趙洵覺得保險起見還是應該提前知會一聲師兄師姐們。
  畢竟師兄師姐們就在距離趙洵不遠的地方。
  他們一路隨行,趙洵總歸不能無視他們的好意。
  “有教無類,皮皮蝦,我們走。”
  趙洵喊了一句口訣,白蛟龍便從棋盤空間中飛了出來。
  趙洵猛的一躍跳到了白蛟龍的背上,隨即揚長而去。
  “什么,魏王想要殺你!”
  三師兄龍清泉聽到這句話后一時間暴怒。
  “誰給他的膽子?真以為他是皇子就可以為所欲為的嗎?”
  “對啊小師弟,你和這個魏王到底是什么仇怨啊。”
  六師兄盧光斗也追問道。
  趙洵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這個嘛恐怕是不死不休的那種。”
  趙洵只得把自己和魏王的過節一五一十的和諸位師兄師姐們說了一遍。
  “好家伙”
  三師兄龍清泉一臉震驚。
  “原來你們還有這樣一段過往。也難怪這魏王要置你于死地了嗎?”
  雖然龍清泉無心關注朝政,但他也清楚對于這些皇子皇孫,王孫貴胄來說權力是最重要的。
  但凡有一絲一毫爭奪皇位的機會,這些皇族成員應該都不會放棄。
  而趙洵一次陰差陽錯的墜樓使得魏王徹底失去了競爭皇位的機會。
  魏王如何能夠不氣?
  怕是生撕了趙洵的心都有了。
  如果站在魏王的角度,這么做確實沒有問題。
  可做人都是有立場的啊。
  而龍清泉的立場自然是保護趙洵,一切以趙洵的利益為上。
  如今魏王想要殺趙洵,那么就是與書院作對。
  作為書院的三先生,龍清泉第一個不答應。
  魏王?皇子?算個屁?
  “小師弟你放心,這廝若是真的動手,我們便取了他的狗命。”
  “多謝三師兄。”
  趙洵沖龍清泉抱了抱拳道:“但現在當務之急是把吳大人營救出來。吳大人如今困于王府之中,怕是被魏王扣押了。”
  “嗯,那我們現在就動手救人。”
  趙洵騎著白蛟龍返回了涼州城。
  至于一眾書院師兄師姐則是御劍飛行。
  倒不是他們刻意耍帥,而是擔心壓壞了白蛟龍。
  畢竟這些人加在一起也有幾百斤了,白蛟龍還是個少年蛟龍,真不一定扛得動這么多人。
  回到了別院之后,趙洵發現別院已經徹底被涼州的軍隊封鎖,遂從皮皮蝦的背上跳了下來,闊步走上前去質問道:“你們是要做什么?”
  那些奉命前來的涼州士兵本就是要捉拿趙洵的,見趙洵不在他們才封鎖了整個別院,禁制任何欽差團的人員出入。
  現在趙洵竟然又回來了,這讓他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簡直就是想睡覺,就有人遞枕頭啊。
  “來人啊把他拿下!”
  趙洵冷笑一聲:“不自量力。”
  他拔出鳴鴻刀,浩然之氣灌注在鳴鴻刀的刀身之上,輕巧的一拍靠著強大的罡氣就把這些士兵震飛。
  趙洵徑直走近一名被震飛的涼州軍士兵前,提著他的衣領生生將其提了起來。
  “說,吳大人現在何處?”
  “我我不知道。”
那名涼州軍士兵顯然嚇尿了,聲音里已經是帶著哭腔。谷簌  “應該還在王府里”
  旁邊另一名涼州軍士兵小聲嘟囔道。
  趙洵本來也沒有想要為難這些士兵,他知道這些也都是打工仔。
  冤有頭,債有主。
  趙洵即便要報仇那也是找魏王報仇。
  原本趙洵是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可現在看來有的時候人不能太忍讓。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你的善意會被人認為是軟弱,從而變本加厲的壓榨欺負你。
  “哦,那我便去魏王府,把吳大人救出來。擋我者死。”
  此刻的趙洵霸氣無比,眼神中滿是殺意。
  魏王府。
  魏王李璉在一眾王府護衛的簇擁下來到了大門前。
  見趙洵身后只有幾人,李璉放聲大笑道:“就這?”
  此刻他已經不想再作任何的掩飾,冷笑連連道:“趙洵,你沒有想過自己也有今天吧。你把本王害的如此之慘,今日本王便要讓你連本帶利全部還回來。”
  趙洵只覺得好笑,沖著魏王比了一個中指道:“搞笑呢吧?你覺得你是受害者?我還覺得我是受害者呢。而且,讓你提前就藩的是陛下,這么說來你是不是也得找陛下算賬?”
  “你!”
  魏王被趙洵嗆了一番,卻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他總不能真的抱怨是顯隆帝的問題吧。
  即便他起兵,即便他聯合西域胡族那也是打著清君側的口號。
  他絕不可能公然叫囂反他的老子,因為那樣他就失去了繼位的合法性。
  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這才是封建王朝權力更迭的核心要義。
  “好一個牙尖嘴利的家伙,本王便要把你大卸八塊,看看你倒是還能嘴硬不成。”
  “你怕是對自己的實力有什么誤解。”
  趙洵搖了搖頭道:“你以為就憑你手下的這點蝦兵蟹將,能夠奈何的了我?”
  “張狂,繼續張狂。”
  魏王李璉咬牙道:“本王要把你的皮扒下來,做成一面鼓,每日捶打。”
  “你恐怕還不知道吧,如今整個涼州城都被包圍了。”
  “包圍?”
  “你是說城外的那些軍隊?”
  趙洵出城的時候曾經看到城外有不少軍隊駐扎,但魏王的那句包圍是什么意思?
  “西域三十六國的聯軍已經到涼州了。正好被你們撞上了,你覺得你們還有活路嗎?”
  李璉滿是得意的說道。
  “西域三十六國聯軍?你的意思是你和西域胡族狼狽為奸?”
  趙洵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魏王是受到顯隆帝之命到涼州就藩鎮邊的。
  涼州乃是重鎮,又是河西走廊東端的重要節點,魏王非但沒有起到自己藩王的責任,反而和外敵相勾結。
  王忠益死的冤枉啊,明明什么都沒有做卻被顯隆帝認定為通敵叛國,被生生千刀萬剮于西市。
  而顯隆帝的好兒子,魏王李璉竟然跟西域胡族狼狽為奸,不惜出賣自己的國家和百姓。
  “是借兵清君側。”
  李璉毫無廉恥之心的說道:“當今朝中有奸人蠱惑天子,本王是要清君側,還大周一個朗朗乾坤。”
  李璉的這個舉動徹底觸怒了趙洵。
  一開始趙洵還在思考要不要傷及魏王的性命。
  但現在看來,已經沒有考慮的必要了。
  如果只涉及個人恩怨,那趙洵還有留他一命的可能。
  但現在是涉及了國仇家恨。
  趙洵覺得他今日有必要替天行道。
  “畜生!”
  趙洵毫不猶豫的罵道:“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輩。你簡直就是個畜生。你以為自己是皇子就可以把百姓視為豬狗嗎?我今日便要讓你明白,你大錯特錯了。”
  趙洵猛然暴起,飛身朝魏王探去。
  魏王李璉雖然暴怒,可還是明白以他的實力不足以和一個修行者對抗,向后退了幾步。
  魏王府的修行者護衛們便一擁而上,組成了一道人墻。
  他們食的是魏王的俸祿,自然要盡力保護好魏王。
  這些魏王府的護衛有數百人,修為品級從高到低不等。
  修行等級最高的一名修行者名叫陶成蔭,修的是武道,足足有三品。
  武夫體系的三品乃是武靈境。
  武靈境界的特質是可以召喚一位武夫體系的大將軍。
  這個大將軍可以是遠古時期的也可以是大周朝的,只要是有史書記載的皆可以召喚。
  召喚出來的這個大將軍可以存續一炷香的時間,一炷香之后會自動消失。
  但是現在他顯然沒有出手的意思。
  因為他能夠感受到對方的修為品級只有六品。
  但是他無法確定對方的修行種類是什么。
  有些像武夫體系,有些像讀書人的文宗體系,又有些像道門體系。
  如果走的是儒家文宗體系,六品恰恰可以創造出一個近乎無敵狀態的保護罩。
  在一炷香的時間內這個修行者就是無敵的。
  這恰恰可以完美避開武夫三品召喚出來的大將軍。
  所以陶成蔭打算等一等。
  如果其他的王府修行者護衛能夠逼出趙洵的保護罩,他再過一段時間出手,能夠確保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這樣趙洵就必死無疑。
  他要向魏王殿下獻殷勤,最好的方式就是取下趙洵的人頭。
  從起兵的那一刻起,魏王殿下就沒有了回頭路。
  趙洵和一干欽差團的官員撞了上來簡直就是送死,屬于白給。
  陶成蔭深知斬草要除根,所以除了趙洵其他的欽差團官員也必須全部斬殺一個不留。
  趙洵雖然修行品級只有六品,但是經歷過無數次的實戰,作戰經驗可謂十分的豐富。
  魏王府的這些修行者護衛則是魚龍混雜,一些實戰經驗豐富,一些則是樣子貨。
  “滄浪刀法,起!”
  一瞬間附著了浩然正氣的滄浪刀變大了數倍。
  一刀劈開生死路,這刀法講究的是一個霸道。
  這些王府修行者從未見識過如此強大的刀意,被罡氣紛紛震開,口吐鮮血。
  “就這?能不能一起上?就沒一個能打的,沒意思。”
  論裝逼,趙洵從沒有輸過。
  何況是面對老冤家。
  魏王這家伙就和他的老子顯隆帝一樣不做人。
  趙洵短時間內沒有辦法奈何顯隆帝,但要收拾他的兒子魏王還是受到擒來的。
  只要魏王叛亂的罪名坐實,趙洵完全可以斬殺之。
  屆時顯隆帝便是為了朝廷的顏面也不可能對趙洵下死手。
  因為這樣就說明朝廷承認魏王的叛亂是合法的。
  顯隆帝就是心里再不爽,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只能忍氣吞聲的認了。
  顯隆帝不爽,趙洵就會很爽。
  陶成蔭則是有些看不下去了。
  這些兔崽子著實太不讓人省心了。
  罷了,既然如此他就提前出手了。
  陶成蔭乃是三品武靈境,除了可以召喚出一個遠古大將軍作為召喚獸戰斗,還擁有極致的速度和敏捷。
  他迅速的來到趙洵的身后一掌朝趙洵拍去。
  這一掌他運足了真氣,若是拍實則趙洵內臟皆會被震碎,絕無存活的可能。
  可趙洵就像是腦后生眼一般,一個閃躲生生避開了。
  “這么快!”
  陶成蔭完全沒想到趙洵的動作會這么快,他甚至沒有看清趙洵閃躲的路線。
  照理說一個六品修行者不會有這么快的速度的。
  “去死吧!”
  陶成蔭只覺得自己被玩弄,被羞辱。
  修行者相差一品都是巨大的差距,何況相差了三品。
  他不能再忍受下去了,必須速戰速決。
  只見陶成蔭暴喝一聲,隨即身上出現一只巨大的白虎。
  “他的本命鎮守物是白虎。”
  每一個四品以上的修行者都擁有自己的本命鎮守物,和本命物不同,本命鎮守物可以獨立搏斗。
  白虎在本命鎮守物中是相當兇狠的猛獸,攻擊范圍極廣,而且可以在短時間內制敵于死地。
  它會狠狠的咬住敵人的脖子直到敵人窒息。
  這一點倒是很符合大型貓科動物的習慣。
  在野外捕獵的時候大型貓科動物就會盡可能的伏擊獵物,他們會先盡可能的靠近獵物,在確認獵物在自己的攻擊范圍之后會一躍而起撲向獵物,狠狠的咬住獵物的脖子。
  趙洵自然是知道這些細節的,你有本命鎮守物,我有靈獸。
  一對一的情況下白蛟龍未必劣勢。
  趙洵大喝一聲:“皮皮蝦,攔住它。”
  白蛟龍有靈,在聽到了趙洵的呼喚之后第一時間就趕來。
  它見到白虎的一瞬間就明白發生了什么,兇猛的一尾掃去。
  白虎嚇得連忙往后退了幾步,這才避開這一擊。
  它隨后便亮出了獠牙開始哈白蛟龍。
  這也是貓科動物的特質之一。
  陶成蔭見狀直是嚇了一跳。
  他怎么也沒有想到趙洵身邊還有這樣一只靈獸。
  白蛟龍在靈獸當中的等級那是相當高的,一般情況下靈獸之間的搏殺先看的是等級,其次才看個體差異。
  當然,靈獸和本命鎮守物之間的格斗又是完全另一回事了。
  白蛟龍很是兇猛,顯然沒有打算給白虎調整的機會。
  它得勢不饒人,接二連三的朝著白虎的要害咬去。
  對于這種猛獸的搏斗,誰先咬到對方的要害誰就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主動的一方也需要避免被對方撿漏。
  畢竟優勢也不等于勝勢,不到最后一刻誰也不知道究竟會發生什么。
  這邊白蛟龍和白虎殺的難解難分。
  那邊陶成蔭也不打算閑著。
  他知道遲則生變,這個趙洵明顯是有備而來,天知道究竟會發生什么,還是提早終結比較好。
  陶成蔭直接召喚出大秦國的一位遠古大將曹康適。
  這位曹將軍又號稱曹人屠,當年曾經統帥二十萬大軍推平了唐國。
  唐國十五萬大軍被曹康適坑殺在東海郡。
  史書上就此多了一個曹人屠。
  但是更多的人只知道他領兵打仗厲害,卻鮮有人知曹康適也是一個頂級的修行者。
  雖然那個時候尚且沒有九品的修行體系劃分。
  但據陶成蔭估計曹康適的等級至少是一品。
  一品武夫!
  只見一個金色圣像出現在了陶成蔭面前。
  “殺了他!”
  陶成蔭下令道。
  召喚出來的遠古大將軍沒有自己的思想,只能完全的聽命于他人,說是提線木偶也不為過。
  渾身散發著金色光芒的曹康適遂朝趙洵撲去。
  “臥槽,又召喚,不講武德。”
  見陶成蔭接二連三的使用召喚術,趙洵忍不住爆出了粗口。
  既然你不講武德,那就休要怪我了。
  “變!”
  趙洵大喝一聲,隨即周身出現了一個金色的保護罩。
  這是六品讀書人的特有本領。
  在一炷香的時間內,他們召喚出來的保護罩可以保證他們毫發無損,近乎于無敵。
  “有本事你進來啊。”
  趙洵繼續開始嘴炮。
  此刻一直在觀戰的書院師兄師姐們明白是時候他們出手了。
  三師兄龍清泉第一個站了出來。
  “劍來!”
  龍清泉高呼一聲,葬花劍便出鞘自動落在了他的手中。
  葬花劍法強調的是細節,穿針引線之間可以展露出最大的威力。
  陶成蔭顯然意識到了龍清泉的凌厲劍意,第一時間拔劍應戰。
  只有劍客最懂劍客。
  陶成蔭知道他面前的這個劍客修為等級尚且在他之上。
  至于雙方的實力差距究竟有多少得打過才知道。
  兩劍相碰的那一刻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
  隨后陶成蔭覺得自己虎口裂開,鮮血從虎口滲了出來。
  “好強大的真氣。”
  對方的境界最少也有二品。
  陶成蔭心中一沉。
  修為等級差了一整級,這真的打的贏嗎?
  修行者之間的對決講究是個氣勢。
  在占據絕對氣勢的情況下,很難翻盤成功。
  所以修為品級才顯得那么重要。
  因為修為品級較高的那一方心理上占據了不小的優勢。
  而劣勢的那一方會被滾雪球,越打越覺得劣勢,越打越覺得難以翻盤。
  陶成蔭此刻便有這種感覺,在和龍清泉交手幾次之后他發現自己不管怎么努力,似乎也贏不了面前的這個男人。
  打不過怎么辦?
  最好的處理方式自然是跑路。
  可是現在陶成蔭不能跑。
  因為他是魏王的門客。
  若是他跑路了,魏王殿下怎么辦?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既然他是魏王的門客,就得替魏王做事。
  現如今僅僅靠他自己的實力很難和魏王相抗衡。
  所以他需要調動召喚出來的秦國大將軍曹康適去攻擊龍清泉。
  反正曹康適面對著躲在保護罩里的趙洵也無可奈何,而召喚出來的召喚物只能持續一炷香的時間,總歸要利用這段時間做點事情的。
  “一品武夫。”
  龍清泉能夠感受到這個召喚大將軍的氣息,第一時間給出了評估。
  “一品武夫又如何,難道你不知道書院弟子可以越境殺人嗎,何況你只是一個召喚物。”
  召喚物雖然強大,但畢竟不是真人,不但有持續時間的限制,在實戰之中的發揮仍然會打折扣。
  因為修行者之間的戰斗很考驗臨場應變,而召喚物是不會臨場應變的。
  “葬花劍法!”
  龍清泉催動葬花劍,先是畫了一個圈,隨后閃到了曹康適的身后。
  他輕巧的畫了一個十字標記,隨后又閃了回來。
  龍清泉表現的像是一個刺客,閃轉騰挪反復橫跳。
  曹康適則屬于力量型的武者。
  哪怕是當年曹康適本人也屬于一力降十快的類型。
  可現在他不過是一個召喚物,各項指數都有下降。
  反應力更是弱了不少。
  說白了他現在就是被龍清泉玩弄。
  “這狗賊在拖時間”
  陶成蔭氣的頭皮發麻。
  他打不過龍清泉,龍清泉打不過曹康適,而曹康適是召喚物有持續時間。
  這就像是一個死循環。
  而越拖越對陶成蔭不利。
  但他有什么辦法呢?
  魏王李璉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了。
  哪怕他不是修行者也看得懂局勢的。
  眼下他的門客陶成蔭頹勢盡顯,如果不能在一炷香的時間內解決戰斗,后果不堪設想。
  如果是在撕破臉皮之前,李璉是不會那么慌的。
  可他現在已經跟趙洵徹底撕破了臉,趙洵也知道了他的真實目的,所以只能死扛到底。
  輸者是沒有權力發聲的。
  “殿下,要不我們還是撤吧。”
  “是啊殿下,現在情況有些不對,保險起見,我們還是撤吧。”
  面對門客這些稍顯聒噪的勸說,李璉面色鐵青。
  這種時候叫他怎么撤?
  他若是撤了,不就是等于承認自己不如趙洵了嗎?
  這簡直是讓他自己狠狠的扇自己的嘴巴子。
  李璉是一個很要面子的人,他實在是做不到。
  “休要再說這些了,如今本王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跑?跑的到哪里去?”
  李璉攥緊拳頭道:“今日不是他死,就是我活。”
  “揍他,揍他!干得漂亮!”
  趙洵在保護罩內看著三師兄龍清泉胖揍魏王府的門客,只覺得爽的飛起。
  看來他帶書院的師兄師姐們來是真的帶對了。
  有他們在趙洵就相當于是多了一張護身符,不論面對多劣勢的局面都不會感到慌張,因為隨時都可能翻盤。
  書院方面直到目前為止還只派出了三師兄龍清泉。
  至于大師姐、二師姐、六師兄、十師兄等一票高手還沒有出手。
  陶成蔭自然也意識到了自己已經處于窮途末路。
  召喚物馬上就要消失,一旦召喚物消失他就必死無疑。
  此時不撤更待何時。
  之前他考慮的是榮譽,顧及到這點不能拋棄魏王。
  可現在如果他不跑,丟掉的就不止是榮譽而是性命了。
  在面臨是自己死還是魏王死的情況下,陶成蔭毫不猶豫會選擇讓魏王死。
  死道友不死貧道,那可不是說說而已。
  他的敏捷點是加滿的,只要他想跑,龍清泉肯定追不上來。
  何況現在還有召喚物拖著龍清泉。
  只見陶成蔭腳下生風一樣,直接飛起向遠處跑去。
  遠處的魏王李璉一雙眼睛瞪得猶如牛鈴一般,簡直不敢相信面前發生的一切。
  “就這么跑路了?”
  魏王覺得自己養了一只白眼狼。
  陶成蔭已經是他能夠招募到的最頂級的修行者門客了。
  所以魏王一直給予陶成蔭優待,甚至不惜禮賢下士,給陶成蔭最好的待遇。
  可現在.
  果然人在這個世上不能選擇相信別人,只能選擇相信自己。
  但是趙洵顯然沒有打算放走陶成蔭的意思,他大喊一聲:“皮皮蝦,終結他。”
  白蛟龍有靈聽懂了趙洵的意思,立即追上前去。
  陶成蔭的輕功本領了得,一般人還真不一定追的上他。
  可是白蛟龍不是人,而是靈獸。
  靈獸的速度那絕對是超出常人的。
  陶成蔭怎么也沒想到他跑出去這么遠還能被追上。
  回頭一瞧,見是一只張開血盆大口的白蛟龍他人都要嚇尿了。
  在失去本命鎮守物,召喚物的情況下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劍客。
  普通的劍客是無法跟靈獸尤其是高等級純正血統的靈獸對抗的。
  他現在打又打不過,跑又跑不掉,心中別提有多絕望了。
  白蛟龍完全不給他反應的機會,一口咬了上去。
  陶成蔭想要閃躲,但在白蛟龍的面前絲毫沒有可能。
  白蛟龍一口咬住陶成蔭,奮力撕咬之下直接把陶成蔭撕成了碎片。
  臥槽!
  趙洵見狀吃了一驚。
  在他印象中皮皮蝦一直屬于萌寵,沒想到卻是猛獸。
  一個三品修行者被皮皮蝦生撕,這足以體現出白蛟龍的實力。
  猛獸到底是猛獸,不是一般人能夠比擬的。
  “接下來就要清理垃圾了。”
  趙洵望向魏王的方向,冷冷說道。
  陶成蔭一死,魏王府剩下的門客都是土雞瓦狗一般。
  這下魏王李璉真的慌了。
  他一開始是不想跑,現在想要跑了發現跑不掉了。
  趙洵從保護罩中走出,一步步的走到李璉的面前。
  趙洵抬手,狠狠的一巴掌朝李璉的臉上抽去。
  隨著一聲清脆的聲響,魏王李璉的面頰上出現了一個十分明顯的巴掌印。
  李璉只覺得面頰滾燙灼燒,仿佛在被火烤一樣。
  “你敢打本王?”
  直到此刻,李璉也不敢相信趙洵敢打他。
  要知道他可是堂堂的大周親王,而趙洵不過是個國公世子而已。
  一個國公世子敢打藩王?
  “打你怎么了?”
  趙洵冷笑一聲,隨即又是揮動了巴掌。
  “啪啪啪啪啪啪啪!”
  趙洵左右開弓,一通操作直是把魏王抽成了豬頭。
  李璉被抽的七葷八素,整個人都要暈了。
  “你知道你這輩子做過最錯誤的一件事是什么嗎?”
  趙洵貼到魏王李璉的面前,壓低聲音問道。
  “什么.”
  魏王本能的問道。
  “就是把我從酒樓之上推了下去。原來的趙洵死了,我附身到了趙洵的身上。”
  “你不是趙洵?”
  魏王李璉如夢方醒,他剛想要高呼,下一刻趙洵便用鳴鴻刀抹過了他的脖子。
  被切斷聲帶的李璉根本發不出任何的聲響,鮮血從他的脖頸噴了出來。
  “呃,呃呃.”
  他拼命的用雙手堵住傷口,可鮮血還是從他雙手之間的縫隙流了出來。
  “勸你去了陰曹地府多說點好話,爭取投個好胎,下輩子不要再投胎皇家了,你這點智商在宮斗里活不過三章。”
  隨后趙洵奮力揮刀一砍,直接把魏王李璉的首級砍了下來。
  無頭的尸體向前砰的一聲砸在了地上。
  趙洵提著魏王李璉的首級沖著一干王府門客、護衛呵斥道:“魏王李璉意圖謀反,已被本官誅殺。余者立刻放下兵刃,否則當場格殺。”
  這些王府護衛都嚇傻了。
  他們怎么也不敢相信魏王殿下竟然就這么被殺了。
  如今魏王都死了,他們還戰斗個什么勁?
  一眾護衛紛紛丟下了手中的兵刃。
  隨后他們跪倒在了地上。
  趙洵知道這只是第一步,戰斗還遠遠沒有結束。
  涼州城外有數十萬大軍,其中有一部分是涼州軍,但更多的還是西域聯軍。
  涼州軍看到魏王李璉的人頭后多半會丟盔棄甲,但西域聯軍就說不定了。
  還有一種可能是涼州軍自知已經上了絕路,會一條道走到黑。
  若是這種情況趙洵等人面對的壓力那不是一般的大。
  當然,對趙洵來說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趕快把吳真卿營救出來。
  再怎么說吳真卿也是這次欽差慰問團的領頭人。
  有吳真卿坐鎮主持大局,局面還是要穩一些。
  趙洵還是適合做個打手搞事情,而論收買人心,還是這些官場老油條比較擅長。
  趙洵提著魏王李璉的人頭一路上了涼州城頭。
  涼州城的守軍看到這景象直是嚇尿了。
  “擋我者死!”
  趙洵王霸之氣四溢,感覺自己就像是網文主角一般自帶光環。
  趙洵很快登上了城頭,隨即把魏王李璉的人頭掛在了城墻之上。
  之后他利用真氣把聲音擴大了數倍:“某乃趙洵,魏王李璉勾結蠻族造反,如今已被本官誅殺。凡是涼州軍者速速放下兵刃,可從輕發落。冥頑不顧者,必被誅殺。”
  趙洵知道這種時候一定要擊潰這些普通士兵的心理防線。
  越多的人投降他們屆時面臨的壓力就會越小。
  有很多普通士兵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他們只是聽命于自己的直屬上司,只是單純的聽命行事而已。
  趙洵只要給了他們選擇的機會,他們多半會放下兵刃投向大周這邊。因為他們本來也是大周人。
  “什么,魏王殿下死了?”
  “不會吧?”
  “魏王殿下乃是親王,怎么可能死的?”
  “你沒聽說嗎,魏王謀反被誅?”
  “一個臣子敢殺親王?”
  “這個可不是一般人,他是趙洵啊。你們難道沒聽說趙洵的事跡嗎?他可是最強大的新晉不良人。京師無數的案子都是趙洵破獲的。后來趙洵還去了江南道和妖獸大戰,靠著一己之力大破妖獸,端是還了江南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嘖嘖,怪不得,原來是趙洵趙明允啊。我聽說啊這趙洵乃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后來被書院山長收入門下為徒。你們想想山長那是怎樣的人物,那可是天下第一強者。他老人家看中的人物會差嗎?”
  “那倒也是。而且不僅山長,就連國師袁天罡也認了趙洵作義子。這也是超品強者啊。果然大佬的眼光都是一樣的。”
  “趙洵怎么會來涼州呢?”
  “你沒聽說嗎,他也是欽差團的成員。這次來應該是慰問河西將士的吧。”
  “可是再怎么說,他也不能殺魏王殿下啊。”
  “魏王叛亂,就不再是親王,你可以理解為趙洵趙大人殺了一個叛賊。”
  趙洵的一番話無疑在一眾涼州軍士兵心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他的刻意引導之下,涼州軍的軍心已經散了。
  他們意識到自己是在給一個叛國賊賣命。
  哪怕這個叛國賊是魏王又如何?那不還是一個叛國賊?
  他們效忠的是大周是朝廷,又不是魏王。
  魏王既然是叛賊,又已經被誅殺,他們還有什么理由執行魏王的命令?
  “我們應該將功贖罪。”
  “對,我們應該將功贖罪!”
  “趁現在還來得及,趕緊回頭吧。”
  “不要再杠頭下去了。”
  一眾涼州軍士兵恍然醒悟,開始和西域聯軍切割。
  西域聯軍當然也意識到了這個變化,不過他們并沒有加以阻止。
  因為此時此刻他們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
  和延沃爾此刻腦子里在天人交戰。
  他當初之所以愿意繞過沙洲前往涼州,是因為在涼州有魏王這個接應點。
  他們可以用涼州做跳板,接下來再合力進攻長安。
  拿下長安血賺,拿不下來也不虧。
  可現在局勢完全不同了。
  因為魏王被誅殺的緣故,涼州軍再次倒戈。
  只不過這一次他們是投向了大周朝廷的那邊。
  如果西域聯軍再不撤離,很可能面臨里外夾擊的不利局面。
  他們本就是孤軍深入,是沒有后續的。
  和延沃爾決定還是及時撤軍比較合適。
  長安就像是一塊肥肉一樣,雖然誘人但不是那么容易獲得的。
  為了吃肉搭上性命絕不是聰明人做出的選擇。
  “嗚嗚嗚,嗚嗚嗚”
  低沉的號角聲響起,西域聯軍撤軍了。
  涼州軍并沒有追擊。
  一來他們現在群龍無首,二來他們數量上也處于絕對的劣勢。
  眼下當務之急是趕快返回涼州城中。
  他們丟下了手中的兵刃表示自己絕無惡意。
  隨后城門打開,他們陸陸續續進城。
  面對幾萬降兵,如何處理絕對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趙洵在和吳真卿商議了一番之后,選擇了把他們暫且安置在城中。
  但這些降兵中的軍官必須要處理。
  他們或多或少知道去沙洲的目的,可還是毫不猶豫的選擇遵命照做,這和毫不知情的涼州士兵是兩個性質。
  趙洵命人將這些軍官全部緝拿斬首,幾百顆人頭悉數掛在城墻上示眾。
  閃電般的處理了涼州之變,總算是穩住了局勢。
  失去了軍官的蠱惑后,這些涼州士兵不可能再做出謀反的事情。
  接下來就是給朝廷寫奏疏說明情況了。
  這才是真正令人腦殼痛的事情。
  就算顯隆帝再怎么不待見魏王,但李璉也是顯隆帝的親兒子,不是妃子跟隔壁老王生的。
  虎毒不食子,當初魏王李璉和趙洵在酒樓之上爭斗失手把趙洵推下樓去,致使趙洵“身亡”,顯隆帝也只是責斥了魏王一番,提前把他打發到了封地就藩。
  從這一點就足以說明顯隆帝的態度。
  如今趙洵干脆利落的砍下了魏王李璉的腦袋,爽確實是爽了,但也得考慮到顯隆帝接下來的雷霆震怒。
  當然了,趙洵是占著理字的。
  畢竟魏王李璉公然勾結西域胡族謀反,想要率部進京清君側篡位。
  這個是無數人在場證實的,有這么多人證在,顯隆帝即便是想要耍賴不認也不可能。
  但趙洵還是要做好備選方案。
  那就是一旦顯隆帝發瘋針對他,他該怎么做?
  不回長安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可是如此一來他的家人們怎么辦?
  所以不管怎樣,他還是要回到長安的。
  有山長在,有國師在,有青蓮道長在,趙洵也沒什么可懼怕的。
  思定之后趙洵便寫好奏疏,請三師兄龍清泉動用傳送術將奏疏傳至長安城。
  長安。
  大明宮,紫宸殿。
  顯隆帝正在有滋有味的用著晚膳。
  御膳房今日別出心裁的做了一道紅燒獅子頭。
  和一般的紅燒獅子頭不同,這道紅燒獅子頭乃是取的剛剛出生的小羊羔的頭做成,遠比用肉糜攢成的丸子更有口感。
  顯隆帝夾起一塊肉來送入口中細細咀嚼著,一時間龍顏大悅,便要下旨賞賜做這道菜的御廚。
  便在這時內侍監鄭介捧著一份奏疏,急匆匆的從外踱步而來。
  “陛下,涼州急奏。”
  “哦大伴啊,奏疏放那邊吧。你快來嘗嘗御膳房做的這道紅燒獅子頭。味道真是絕了,鮮的很啊。”
  顯隆帝的心情顯然很不錯,但他并不想看這份所謂的涼州急報。
  涼州是魏王的封地,自己的兒子什么德性自己最清楚。
  顯隆帝很清楚魏王李璉無才無德,屬于爛泥扶不上墻的類型。
  所以他才打發魏王去涼州。
  涼州別看荒涼,但地處河西走廊的東端,蠻子輕易打不到。
  又因為涼州并不富庶,所以隨便魏王去折騰,顯隆帝也不心疼。
  涼州急報?涼州能有什么急報?
  難不成蠻子打過來了?
  笑話!
  “陛下,這份急報是動用傳送術傳來的。”
  見顯隆帝一副無所謂的架勢,鄭介只得強調道。
  “嗯?”
  這下顯隆帝總算是有了一點興趣。
  傳送術并不是一個可以輕易動用的法術,因為動用一次傳送術對于修行者的法力消耗相當大,用過之后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恢復。
  所以一旦動用傳送術來傳遞信息,說明這件事十分重要,到了不得不用的地步。
  顯隆帝當然是能夠分得清輕重緩急的。
  這種情況下即便他再不想看這份奏疏也得硬著頭皮看了。
  “拿來吧。”
  顯隆帝淡淡的吐出了三個字。
  “遵旨。”
  鄭介恭敬的把奏疏高高舉過頭頂送到顯隆帝面前。
  伺候了顯隆帝這么多年,鄭介十分清楚這位主子有多么的看重所謂的儀式感。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不可越雷池一步。
  顯隆帝從鄭介的手中接過奏疏輕輕展開來看。
  可他只看了一眼就怔住了。
  “魏王死了.”
  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再三確認之后才敢相信他的這個兒子魏王李璉真的死了。
  還是被趙洵手刃的……
  “陛下,您說什么.”
  同樣感到震驚的還有內侍監鄭介。
  奏疏雖然是他手把手呈遞給顯隆帝的,但此前他從沒有偷看過,所以對于奏疏的內容是一無所知。
  “魏王被趙洵那個畜生殺了!”
  顯隆帝一陣雷霆暴怒,整個人都處于癲狂的狀態之中。
  “朕要殺了他,uu看書朕要殺了他!”
  “陛下,可否讓奴婢看看。”
  “你自己看吧!”
  顯隆帝都快要被氣炸了,將奏疏往鄭介身上隨意一丟。
  鄭介連忙小心翼翼的接過奏疏展開來看。
  他越看越驚,及到最后已經是冷汗直流。
  “陛下,魏王殿下這是勾結胡族謀反啊。趙洵似乎.似乎做的也沒有問題。”
  “你放屁!”
  處于憤怒失智狀態的顯隆帝顯然無法接受這個結果,厲聲責斥道:“魏王謀反沒謀反該由朕來定,他一個臣子憑什么替朕做決斷。他斬殺藩王就是死罪,朕要治他的罪,朕要治他的罪!來人啊,傳朕旨意,捉拿趙洵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