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菊花石,逐層深入,謹慎小心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系統不正經

  瀏陽菊花石的發現,已有260多年歷史。

  據《瀏陽縣志》記載,清乾隆五年(1740),瀏陽永和鎮秀才歐陽錫藩,在砌芙蓉河堤時,發現了異常。

  他在河底采石,偶然發現石頭中有晶瑩潔白的花紋。

  這種花紋形如菊花,大小不一,姿態萬千,無比美麗。

  他如獲至寶,拿回家中,細細琢磨。

  最后依照花形,精雕細琢成一方菊花石硯臺。

  這件硯臺看著高雅別致,俊俏可愛,一時傳為奇物,被選為皇家貢品。

  于是,菊花石藝術品便與瀏陽結下了千絲萬縷的不解之緣。

  清光緒年間,菊花石雕廣受歡迎,品種花樣百出。

  做成花卉盆景惟妙惟肖,壺觴文玩精巧雅致,是當時人們應酬饋贈的獨一無二的特產佳品。

  瀏陽人陽長厚抓住商機,開設了第一家菊花石雕作坊。

  當時的石雕藝人有黃家權等20余人,主要作品有硯臺、水池、筆架、筆筒、鏡屏等。

  這一時期工藝菊花石雕藝為線刻、平面雕,以實用型文房用品類為主要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后來發現的彩色菊花石礦,是上世紀末發現的世界唯一彩色菊花石礦。

  所以被稱之為人間奇葩,巧奪天工!

  菊花石雕特殊之處,在于先要找出“花”的所在,再依據“花”的結構設計造型。

  與石頭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藝人,可以依據筋道、紋路、硬度判斷“花”的位置。

  對他們來說,尋“花”是一場刺激的尋寶過程。

  誰也不知道,“花”會以何種姿態藏在石頭中,等待著人們去發現、去雕琢。

  “花”也是有聚有散,聚時距離寸許,散則相距盈尺。

  運氣好的話,遇到“花”數朵重疊,層次錯落,張力自然。

  一塊好的料,在一尺見方之內能有花10朵以上。

  這就是鬼斧神工,根本不需要雕刻。

  但更多時候,工匠需要在“花”找出來后,根據“花”的位置、層次進行構思和設計。

  石塊邊角露小朵花,則適宜做硯池;

  石塊平面其花,分布均勻可作座屏;

  小塊石料,有小朵活潑花紋,則更適于做印章等小件作品……

  構思完成后,用毛筆墨線直接在石料上勾繪草圖,何處需虛,何處需實。

  一一標明之后,形成設計初胚,然后據此雕刻出整體輪廓,進行打磨調整。

  菊花石雕的工藝看似簡單,其實很繁雜。

  經過采料、選料、開花、粗磨、造型設計、雕刻、上漆、制作底座等多道工序,方能雕刻出一座精美的作品。

  在這些工序中,光雕刻部分就涉及到平雕、浮雕、圓雕、透雕、線刻、鏤空刻、立體刻、綜合刻等雕刻技法。

  雕琢的過程中,處處彰顯著雕刻工藝的精妙與嚴謹。

  下刀需環環相扣,逐層深入,謹慎小心,稍微偏差幾毫米就會破壞作品的完整性。

  經過工匠精心雕琢后,石雕被配上實木底座,成為一件光彩奪目的藝術品,以新的面貌被人觀賞、解讀、。

  這樣的寶貴財富,自然需要好好保護,要不然資源枯竭之時,就會后悔莫及。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人們看到秀美的菊花石能帶來可觀收入,一時間菊花石原產地涌入大量采石人。

  無序開采導致造假、浪費等行業亂象,敗壞菊花石美譽的同時還損害整個行業。

  一方面壟斷菊花石原材料礦的老板,無節制開采,并進行大批量、工藝水平低下的生產;

  另一方面是大多數菊花石作坊原材料奇缺,很多藝人改行,傳承數百年的工藝后繼無人。

  國家級傳承人到現在還有,他們跟菊花石打了一輩子交道。

  而對于他們來說,自認為最得意的一件作品,就是帶出了的徒弟。

  可是這些傳承人最年輕的徒弟,也是四十開外的人了。

  沒想到,陳文哲在這里意外看到了這種特殊的奇石手藝,可以說是一次意外收獲。

  此時他才真正意識到,石雕可不是他原來想象的,就是用花崗巖、漢白玉等雕刻各種作品。

  石材當中,還真有一些其他的寶貝。

  除了菊花石,還有不少地方有著珍貴的石材。

  當然,像是菊花石這種特殊的石材,還是少數,而更多的還是花崗巖,比如胡建惠安。

  惠安雕藝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技藝巧奪天工,久負盛名,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素有“中華一絕”之美稱。

  早在1600多年前的晉朝,惠安石雕作為永久性的藝術已被應用。

  建國后,惠安石雕工藝精益求精、日臻完善。

  建國初期神都十大建筑物、著名僑領的集美鰲園等,都閃爍著惠安石雕的藝術光輝。

  惠安石雕源于黃河流域的雕刻藝術融中原文化、閩越文化、海洋文化于一體。

  這種技藝汲晉唐遺風、宋元神韻、明清風范之精華。

  形成精雕細刻、纖巧靈動的南派藝術風格。

  與建筑藝術交相輝映,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

  惠安石雕分為圓雕、浮雕、沉雕、影雕等幾大類。

  沉雕主要用于建筑墻面的裝飾及碑塔、牌坊、摩崖石刻、匾額、宅居楹聯等。

  以線的造型為主要特色,要求線條勁挺有力,柔順暢達。

  代表作有,金陵雨花臺紀念館《日月同輝》的大型石雕。

  浮雕指圖像浮突于石料表面,用于大型紀念性建筑物、高檔府第、民宅的石質裝飾。

  代表作有民國初年,金陵中山陵的華表、光華亭的金魚池等。

  惠安石雕的技藝,一傳入就有相當高的水平。

  現存惠安境內最早的石雕作品,是唐末威武節度使王潮墓的石雕。

  這些石雕有文官、武士、虎、馬、羊等園雕和蓮花浮雕。

  宋代雕就,距今已有1100多年,其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宋代的陽洛橋遺存的石將軍、橋墩石塔的佛像雕刻、中亭的題詞沉雕,無論采石、石雕都說明其時的技術水平很高。

  而陽洛橋修建的領導者蔡襄,其母親為惠安人盧氏。

  陽洛橋則是距青山十五華里的一座,由石條疊成橋墩用海礪作固定物,長達3華里的跨海大橋。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