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張黑女,未有可比肩者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系統不正經

  供養人中唯一史籍有載者,為“中大夫行別駕鄭國公魏膺”。

  《舊唐書·魏徵傳》云:“神龍初,繼叔玉子膺為鄭國公。”

  魏徵,太宗時封鄭國公。

  其子魏叔玉,其孫魏膺均封鄭國公。

  以此推斷,神龍年間(705707)或稍后建此幢。

  或認為圖中的皇帝、皇后為唐中宗李顯和韋皇后。

  此幢座較大,其幢身亦應高大宏偉,刻經應為《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按常例,幢身除刻經文外,應有詳細的題記。

  記載建幢的原因、姓名、年月等。

  可惜缺失,留下了未解之謎,有待新材料的發現和深入的研究。

  不過,陳文哲可不管這些,因為這么復雜的石刻,已經被人復制出來,而且放到了他的眼前。

  看著這些精美的時刻,陳文哲感覺,只要買回去,立即就可以形成一家精品時刻展覽館。

  看著周圍的其他石刻,種類較多,如漢代石席鎮、唐代石香熏、元代石龜硯、清代石座鼓等,也都雕刻精美,富有意趣,具很高的觀賞價值。

  這么多精美石刻,怎么就沒有賣出去呢?

  這些絕對不可能是量產的產品,難道是價格太貴?

  或者是因為這些是老板的心血,所以是非賣品?

  看著略顯荒蕪的工廠,陳文哲一臉的若有所思。

  這里不像是工廠,反而有點像是一家露天博物館。

  “咦?這里連墓志也仿?”

  陳文哲看到了一塊羅沖墓志,這是唐顯慶三年的東西。

  近年來,很多人開始注重碑刻類的,很顯然這里仿制了有多方墓志。

  墓志具有歷史文獻價值,同時又有書法藝術價值,日益為人們所重視。

  如《北周宇文賢墓志》《隋杜粲墓志》《唐羅沖墓志》等。

  唐代的墓志有不少,如姚珽墓志,這是唐開元二年的東西。

  如果說那件最好,這里的墓志當中,應該屬《唐姚延墓志》價值最高。

  此志形體較大,高、寬各0.9米余,共2000余字。

  其上詳細記載了姚珽的家族、世襲、歷官、生平事跡。

  姚珽,京兆萬年人,其祖姚思廉為唐初著名史學家,曾與魏徵合撰《梁書》。

  姚珽自幼苦學,舉明經,武周時任定州等五州刺史,以善政間名。

  中宗時封宣城郡公、后宮歷太子詹事、秘書監、戶部尚書。

  開元二年(714)卒,享年七十四歲。

  有《漢書紹訓》四十卷,文集二十卷,新舊《唐書》有傳。

  墓志撰文者劉知柔,為唐代著名史學家劉知幾之兄,亦為高官名流。

  此志書法布局嚴謹,字體秀麗,近于小楷,仍存唐初楷書道勁之風。

  此志石四側及志蓋刻滿了各種紋飾,在連續的蔓草紋間,刻有各種翼獸、飛鳥,造型奇特,飛動流暢,綿密繁麗,為碑志紋飾中的精品。

  另一方值得珍視的是《唐封紀王慎第六女歸順縣主制》,內容是封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子紀王李慎第六女為歸順縣主。

  唐制,皇帝女兒號公主,太子女兒封郡主,親王女兒封縣主,“食實封”為其經濟來源。

  唐代實行三省制,詔制由中書省擬定,門下省審核,尚書省實施。

  此石刻詔書完整地再現了唐代詔制的公文形式,并有三省相關負責官員的官銜和名字。

  唐代詔制一般用麻紙書寫,宣奉存檔,極少保留下來。

  此制是歸順縣主為了紀念和影顯自己的身份復制刻石,葬于墓中,是研究唐代詔制的珍貴實物資料。

  其他一些比較有名的還有張黑女造像碑,這一塊碑好像是隋代的東西。

  這個可不簡單,特別是張黑女墓志,其上的文字號稱魏碑極品,精美遒古,峻宕樸茂。

  《張黑女墓志》,“黑女”念作hè/rǔ。

  原名《南陽太守張玄墓志》,又稱《張玄墓志》。

  張玄字黑女,因避清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名諱,故清人通俗稱《張黑女墓志》。

  此碑刻于北魏普泰元年(公元五三一年),出土地無可考,此志原石已亡佚,現僅存清何紹基藏剪裱孤本。

  楷書二十行,每行二十字,共三百六十七字。

  志文書法精美遒古,峻宕樸茂,結構扁方疏朗,多參隸意,頗帶質拙。

  此墓志雖屬正書,行筆卻不拘一格,書風駿利疏朗,風骨內斂,自然高雅。

  筆法中鋒與側鋒兼用,方圓兼施,以求剛柔相濟,生動飄逸之風格。

  以方筆為主,兼以圓轉,橫畫或圓起方收,或方起圓收,長捺一波三折,轉角含分隸遺意,不少用筆有行書意。

  結字微扁,體含動勢。

  既承北魏神韻,又開唐楷法則;

  既有北碑俊邁之氣,又含南帖溫文爾雅,堪稱北魏書法之極品。

  清書法家何子貞評之曰:“化篆分入楷,遂爾無種不妙,無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者”。

  我們現在所熟視的第四套人民幣上的“中華人民銀行”就屬于“張黑女體”。

  魏碑,上承漢晉,下啟唐宋,在我國書法史上地位尤殊。

  其筆法渾穆、點畫峻厚、意態奇逸、骨法洞達。

  清康有為曾譽魏碑:血肉豐美,結構天成。

  舉凡墓志、造像、碑版、塔銘、刻經等,其數量之多或以千萬計。

  其結構之奇、氣勢之強、變化之大是其他書體所不能比擬的。

  而當我們漫步在無數碑刻之間,每每感到歷史的滄桑、文化的厚重。

  觀賞一件件雕刻藝術品,仿佛時光凝固,將我們帶進了那個時代。

  陳文哲喜歡碑刻及石刻,對石刻文物有種自然的崇敬心和親切感。

  他也從來沒有想到過,國內還能有這么多古老的石雕、石刻。

  原來他參觀過長安碑林,那里的碑刻已經不少。

  他也知道西山裴氏祖墳那里有不少碑刻,還有五岳獨尊的泰山之上,石刻、碑文眾多。

  但是,這些地方不管碑刻有多少,都十分很慘是,沒有聚集在一起。

  而眼前呢?這么多碑刻,這么多朝代的碑刻聚集在一起,還真是蔚為壯觀。

  最主要的是,這么多碑刻,如果沒有見過真品,這里的老板又是怎么復制出來的?

  還有,這里還有一些是古董啊!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