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理來講,青銅材質頗為堅固,光線是不可能穿過整面銅鏡的。
即便反射,也是相對平整的鏡面出現的自然現象;
說到這或許有朋友開始亂猜了,是不是這面銅鏡擁有上古魔法,又或是古人特殊工藝制成的?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還得從史料中尋找答案。
據史料記載,銅鏡最早出現在戰國,興盛于西漢。
尤其到了漢代,“圈帶銘文鏡”成了西漢青銅器中的一個主要門類;
單以“圈帶銘文鏡”為例,大抵以環狀銘文為主要裝飾紋樣,分單圈銘文鏡與重圈銘文鏡。
古代的銅鏡,按銘文內容又可分為昭明鏡、日光鏡、清白鏡、銅華鏡、日有熹鏡等。
其中常見的多為昭明、日光二種,多為漢尺六寸以下的小鏡,目前發現的數量最多,流傳分布也最廣。
就制作技藝來講,古銅鏡多為圓形,照面打磨相對光滑平整,背面常鑄花紋;
單以背面來看,戰國古鏡多以幾何或動物圖案為主。
東漢中期至魏晉時,出現浮雕神獸鏡和畫像鏡。
唐代出現了平脫鏡,螺鈿鏡等。
背面紋飾也出現了人物故事、花蝶、鳥獸等。
再往后發展,除圓形制式外,還出現了菱花形和方形等。
到了宋代,還出現了有握柄的手持鏡。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想說明,歷代青銅鏡的制作都差不多。
而且漢以后的花飾,還會越來越繁雜,其制作自然也要比漢代更為復雜;
關鍵點就在這里,雖然在工藝、花飾上漢代古鏡略顯“簡單”。
但是能透光的青銅鏡,卻僅出現在漢代。
以大海博物館為例,目前的古銅鏡有上萬枚之多。
但能呈現透光效果的僅有四枚,而且都是漢代產物。
其中尤以“見日之光”鏡保存最好,效果也最為明顯。
或許又有朋友問了,是不是只有現代專家發現了古鏡的透光效果?
如果是現代專家發現的,很可能只是古代工匠鑄造中的偶然現象。
其實專家也曾有過這樣的問題,但查閱資料后發現,原來古人早已發現了這種“神奇”銅鏡。
而且千年來,還將其看作“神物”;
千年來的“科學家”,都曾對透光古鏡有所研究。
最最主要的是,人家還研究出來了。
這一點現代人可是研究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研究明白的。
而在沒有研究明白的時候,一度還認為這種青銅鏡就是一種魔鏡,是一種珍寶。
這一點,真的得學習一下古人。
比如如宋人沈括,他著寫的《夢溪筆談》中,就有詳細解釋。
《夢溪筆談》中記載“此為鑄時薄處先冷,唯背文差厚,后冷而銅縮多,文雖在背,而鏡面隱然有跡,所以于光中現”。
除此之外,清代學者鄭復光也有過類似解釋。
當然,現代專家對“見日之光”鏡同樣有過研究,似乎還揭開了困擾古人千年的透光迷霧;
簡單來講,“見日之光鏡”背面的銘文和圖案部分,相對較厚。
沒有銘文或圖案的地方,就相對較薄。
也正是因為厚薄不均勻,結果造成銅鏡產生了鑄造應力。
并且在磨鏡時發生彈性變形,因此厚處曲率小,薄處曲率相對較大。
說明一下,這里的厚薄,或者曲率差都非常細小,肉眼很難發現,乍一看似乎仍是平整狀態;
曲率差異與紋飾相對應,當光線照射到鏡面時,曲率較大的部分反射光就比較分散,投影也就較暗。
而曲率較小的地方反射光比較集中,投影就比較亮,這就形成了從反射圖像中,看到有較亮的銘文字跡或花紋顯現出來。
這么說似乎更顯“復雜”了,總之,現代專家的研究結果和《夢溪筆談》的闡述大致相同。
簡單的可以理解為“冷卻凝固的時間不同,厚薄曲率就發生了差異,從而形成青銅透光現象”;
奇妙的是,雖然專家給出了“科學”解釋,但以今天的科技仍造不出類似效果的青銅鏡。
說到這或許有朋友不服氣了,專家都已經解釋了,況且現代科技遠比古代發達,怎么可能造不出來呢?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不僅現代難以復制,其實千年來的科學家都曾進行仿制;
用專家的話說:一千多年來,這種神奇現象吸引了古今中外的眾多學者。
但沒人能用實驗的方法,證實自己的猜測。
或者更確切地說,沒有人真正復制出與西漢透光古鏡完全相同的鏡子來。
這么說,多少有些“玄奇”了。
但也顯示了古代先民的智慧和高超技藝,這或許就是它為什么被稱為“魔鏡”的主要原因;
目前“見日之光”鏡就珍藏在大海博物館,陳文哲自然不能拿來研究一下,甚至他看一眼的機會都沒有。
如果想看,肯定要搭上一份人情。
但是,這根本就沒必要。
因為一次意外,陳文哲卻發現,這南河陽洛這邊,卻有一面破損的透光鏡。
種種原因,造成了他這一次的南河之行,而這一次出門,還真沒有白辛苦。
其他都不說了,只是學到了八大細金工藝,就是一份大收獲。
當然,如果能夠得到那面被修復的鏡子,他就不止是能夠學到古人的工藝,就連修復青銅器最頂級的現代工藝,他也可以學到。
要想找到那面十分珍貴的鏡子,陳文哲首先想到的就是博物館。
可惜,博物館中沒有,所以他就只能另外想辦法。
最后,他來到了一家私人展覽廳,這里展覽的就有不少青銅鑒。
早就知道國內古代的青銅鏡有很多種,留到現在的也很多,可是,他還真沒想到,一次能夠看到那么多品種的青銅鏡。
而且我國最頂級的古代青銅鏡,最貴的號稱一個億一面的,這里也有。
青銅鏡是一種古老的由青銅所制的使用器物,也是精美的工藝品。
據史料記載,自商周時代起,古人就用青銅磨光做鏡子,光亮可照人,背面雕有精美紋飾。
到戰國時已很流行,漢、唐時更加精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