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官搭民燒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系統不正經

  剛剛得到青花象首方足軍持這件寶物的時候,陳文哲只是了解什么是軍持,什么是凈瓶。

  畢竟他的記憶力好,看過的東西,都記著呢!

  可是,就算是他也很難想象,剛開始找到這種瓷器的時候,國內的無數專家,居然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干什么用的。

  這就是考古,也只有考察、研究,最終才能確定,這玩意到底是干什么的。

  而這樣的事情,在考古界經常發生。

  比如之前陳文哲買到的那個古代剪指刀,如果不是在另外一座古墓的壁畫之中發現了用途,你能想象到古人的生活水準會那么高?

  這件軍持也是一個樣,不認真研究一下,你還真不了解古人的奇思妙想。

  因為這件軍持共有兩個口,矮口為進水口,高口為出水口。

  使用時瓶底朝下按壓在水中,使水面沒過進水口,灌滿后即可取出。

  此時軍持已經裝滿了水,為了防止液體濺出,還可以在進水口處塞一團棉布。

  而出水口卻無需擔心,因為軍持中的水無論再顛簸,也不會灑落出一滴。

  除非在喝水的時候,將其傾斜至大于90度,如此方能讓軍持中的水順利流出。

  由此來說,我們真的要感謝考古,若是沒有專家們求知探索的精神,“軍持”的身份依然還是一個謎團,更談不上揭開古代佛教中的秘密。

  考古不僅僅是打開歷史之門的金鑰匙,同時也是茫茫史海中一盞明燈。

  像是萬歷號,還有陳文哲發現的這艘萬歷時期沉船一樣,其上都有著不少明代的經典之物。

  而這一切,都是歷史原因造成的。

  明朝中期以后,國勢日衰,再難有財力支撐起像“鄭和下西洋”那樣的壯舉,鼎盛一時的朝貢貿易體系也逐漸解體。

  而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葡萄牙人在海上的積極活動,令澳城一躍成為全球性的貿易中心,并促進了天主教與我國本土文化的初步接觸。

  至明隆慶元年(1567),明帝國有限度地解除“海禁”,民間貿易再度興盛,并帶來持續的貿易順差。

  同時,歐洲人開始遍布海絲沿線,并開啟了從美洲跨越太平洋的新航線,天主教隨著歐洲殖民者迅速傳播。

  海上絲綢之路,不可避免地逐漸擴展為具有真正全球意義的海路。

  萬歷年間,顯然是明代外貿最活躍的時期。

  像是陳文哲的發現,并不是偶然,根據國內的一些專家研究史料,南海地區的至少有6艘沉船,屬于萬歷時期。

  粵省博物館藏的明代中后期沉船,就有不止一艘。

  其內的陶瓷來自于兩艘沉船,像是“南澳I號”及“萬歷號”,均屬于萬歷時期的商船。

  其內出水的瓷器也有不少,其中經典像是明萬歷漳州窯青花“糧”字大盤。

  漳州窯青花“糧”字大盤高8.7、口徑33.0、底徑13.0厘米,于“南澳I號”發現。

  還有明萬歷景鎮窯青花封侯爵祿圖“富貴佳器”款盤,它高4.2、口徑18.519.1、底徑12.0厘米,也是于“南澳I號”發現。

  “南澳I號”,沉沒于粵省南澳縣三點金海域。

  學界對于“南澳Ⅰ號”的年代認識有萬歷年間、萬歷三十六年以后、隆慶開海之際幾種看法。

  但總體而言,“南澳Ⅰ號”的青花瓷年代,指向為明代晚期。

  “南澳Ⅰ號”船載瓷器,主要為胡建漳州窯系和景鎮窯系產品。

  其中漳州窯系瓷器,達2萬件以上;

  景鎮窯系達5000件以上,有青花和五彩兩個品種。

  從此可以看出,“南澳Ⅰ號”的船載瓷器,以漳州窯的青花瓷器為大宗,青花大盤和帶蓋缽是代表物。

  這些青花瓷器的瓷胎和釉質比較厚重,青花顏色發灰或者較為暗澹。

  其上繪制的人物或花鳥圖桉比較隨意,底足粘有細砂,也就是所謂的“砂足器”。

  很顯然,陳文哲發現的這一艘沉船之內的瓷器,也是來自這兩個地方。

  所以他發現的瓷器,即有胡建那邊的,也有景鎮的青花瓷。

  一般來說,出海的瓷器,肯定是就近采購。

  于這一點來說,肯定是采購胡建這邊的瓷器更加合理。

  要知道只是一個運輸,就可以節省大筆費用。

  還有胡建的德化窯也是名窯,出品的瓷器,肯定不比景鎮那邊的差。

  但是,這也要看官窯參與的程度,而景鎮那邊,可是有官民共建的窯廠。

  這一點也是證明了的,因為粵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經赴景鎮考察了官窯遺址,湖田窯遺址和觀音閣遺址。

  通過比對沉船和窯址產品,推斷“南澳Ⅰ號”出水的景鎮窯系瓷器,來自于觀音閣遺址第四期,年代約為萬歷早中期。

  《景鎮觀音閣明代窯址發掘報告》中指出,在觀音閣遺址第三期,即嘉靖時期,發現一件刻有“◆◆嘉◆◆制”款的白釉大盤和青花五爪龍紋碗的殘片。

  這一切都證明,觀音閣窯址,是“官搭民燒”的窯址。

  不用說,這種方法燒制出來的瓷器,品質肯定更好。

  畢竟有官窯參與,制作出來的瓷器,就不可能跟民窯一個樣。

  到了此時,隨著大批文物出水,這批瓷器的整體情況,陳文哲已經十分清楚。

  他這一次出海,雖然耗費時間很長,但是幾艘沉船之中是那個,都保存有大量青花瓷器。

  不說其他,只是一個明代沉船,出水的瓷器總數估計就在萬件以上。

  這部分瓷器,十分容易辨認,因為部分器物底部有“大明年造”款。

  從出水文物上判斷,沉船年代基本確定為明萬歷年間。

  在已發現的文物中,有部分為景鎮窯口出品的青花瓷。

  其中有花鳥、人物和一些簡約又大氣的寫意青花瓷。

  只不過,這些瓷器之中,也不全是精品。

  也許是因為購買的數量太大,所以里面不可避免的,有很多青花瓷都是來自景鎮民窯的產品。

  而這些民窯的產品,卻又都像是觀音閣瓷窯的。

  觀音閣要是有官窯股份,那么這個窯口就有著官窯的技術,自然也就能夠燒制出高品質的瓷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