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八百八十四章西漢多金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系統不正經

  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各類金器,純度也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只不過總重量只有100多公斤。

  其中最珍貴的有大馬蹄金、麟趾金、金餅。

  尤其是那24塊金板,每塊重達一公斤左右。

  那是迄今我國漢墓考古發現金器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一次。

  有專家估計,這些金器如果上拍,其價格在10億元之上。

  另外,在墓室北部回廊中,還集中出土了約200萬枚10余噸的五銖錢,重達10余噸。

  就是這樣一個只在位27天的西漢皇帝,死后卻擁有如此巨大的財富,西漢時代的富裕程度,簡直令人難以想像。。

  那么,問題來了,劉賀的這些巨額財富,是怎么來的呢?

  要知道,這可是一個廢帝,連他都可以得到這么多財寶陪葬,那么其他王侯呢?帝王呢?將相呢?

  看著眼前的黃金,陳文哲也十分好奇。

  其實,只要是研究過漢代歷史的,都應該不用驚奇。

  因為這樣的事情,在漢代還真是不算稀奇。

  只要研究國漢代的歷史,你就會發現,漢代的黃金,好像真的就是隨處可見!

  這個問題,史料中有記載,甚至可以追溯到楚漢爭雄的時代。

  公元前205年冬天,楚漢爭雄正處于僵持狀態。

  楚霸王項羽著急贏得戰爭,但一時之間又不能將劉邦徹底覆滅,于是不斷騷擾漢軍的糧道,試圖讓劉邦不戰而滅。

  自古計毒莫過絕糧,項羽這招著實厲害,劉邦愁得整日寢食不安,就在此時,帳下陳平出了一則離間計。

  說起這離間計也挺簡單,劉邦拿出4萬斤黃金,一半收買楚軍散布謠言,說項羽帳下最重要的大將之一鐘離昧,意圖叛楚自立。

  項羽聽到謠言后,逐漸不信任鐘離昧,

  至此霸王折一臂膀。

  還有數萬斤黃金,

  陳平送給了項羽的使者,

  并做了一桌豐盛的酒席。

  等到項羽使者來了,陳平先命人將美味佳肴端到使者住處。

  在進門的時候,假裝說道:“我以為是亞父范增派來的使者呢!”

  緊接著,

  就將酒席換成了粗劣的食物。

  這啥意思?明擺著說:在劉邦眼里,項羽的另一位大謀士范增,

  比楚霸王的地位還高嘛!

  至此,

  項羽又對范增起了猜忌。

  霸王雙臂盡折的結果是什么?想來不用繼續講了。

  這里暫且不討論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等歷史故事,

  單說這4萬斤黃金。

  某種角度看,劉邦用4萬斤黃金打敗了項羽,

  強大的漢王朝也是由黃金開創的,殊不知,漢代的黃金儲備更是多得驚人。

  據《魏晉南北朝史》記載,

  西漢初年,

  其國庫中有黃金百萬斤,

  就算換算到今天也是248噸。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

  2020年,我國早已國富民強,

  科技發達,那時的黃金儲備也才1600噸。

  兩千多年前,先是秦王掃六合、又是修長城、修驪山陵、滅秦之戰、楚漢爭雄等。

  連年戰事不斷的情況下,

  漢王朝的黃金儲備,居然還能達到了248噸,

  這在常理上,怎么也解釋不通。

  其實這些還不止,

  《漢書》中記載了許多西漢帝王賞賜黃金的案例,而且是動輒百斤、千斤的出手。

  這實在令人驚詫,

  難道漢朝的黃金,像蘿卜白菜一樣平常,多見嗎?

  因此,如今有專家就推測,漢代的黃金,并不是今天的黃金,那時的金指的應該是青銅。

  乍一看似乎有點道理,

  但海昏侯墓里成堆的黃金就擺在那里,青銅說幾乎是不攻自破。

  對此很多專家又從歷史角度入手,并作出了相對合理的解釋。

  首先,春秋、戰國各地諸侯,

  有不少地方盛產黃金,比如考古發現中的楚國“郢爰”。

  秦王掃六合之后,各地諸侯積累了數百年的黃金,盡歸始皇帝。

  之后滅秦,又盡歸了項羽和劉邦。

  當然,項羽的黃金,最后又歸了漢劉邦。

  如此天下黃金盡歸漢王,這就促成了西漢在一段時間內,黃金儲備達到了前所未有,甚至是后無來者的巔峰。

  其次,隨著漢武帝之后鐵器的出現,西漢采礦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黃金的產量也在不斷增加。

  還是那句話,黃金自古就是稀有金屬,有了鐵器的幫助,民間參與采金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所以,采金的人多了,金礦的數量,自然也在成倍的增加。

  史料記載,西漢百姓為了采金,甚至將田地荒蕪。

  為此,漢元帝甚至出臺了一條特殊法令:罷采珠玉金銀!

  直白點解釋,漢代采礦業出現了嚴重的產業過剩,以至于連皇帝都嫌黃金太多了。

  除了這些,西漢多金還有第三個理由,那就是傳承至今的絲綢之路。

  古絲綢之路與如今的絲綢之路肯定是有區別的,但本質基本一樣,都是為了貿易;

  想來絲綢之路不用過多解釋,中土的絲綢、瓷器的緊俏,也自不必說。

  據史料記載:僅每年絲綢換回來的黃金,每年就達五噸之重。

  總的來說,現代很多專家就是以這三個理由,來解釋漢代多金的。

  仔細想想似乎合情入理,但還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有人提出疑問,如果說漢代科技發達、貿易頻繁促成了多金的結果。

  那么后來的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呢?

  似乎隨便哪一個,無論科技還是貿易,都要比漢代強得多,可為什么都沒有出現多金現象呢?

  這個又要說到國內的黃金產地了,黃金這東西是越挖越少。

  事實證明之一,就是美洲的地理大發現,之后不管是北美洲還是南美洲,都發現了大批金銀礦。

  那么到了現在呢?那里還會出現歷史上的淘金熱?

  如果這樣解釋了漢代多金的來源,那么之后為什么這片中華大地上,就缺少黃金了呢?

  其實,通過幾個事情,就能知道,第一個就是考古發掘。

  眼前的黃金,就是一次很好的證明,海昏侯墓又是一次證明,還有梁王墓、楚王墓、滿城漢墓等等,都可以證明。

  漢代厚葬成風,催生了后來的曹操盜墓。

  如果不是知道漢墓之中珍寶無數,曹操怎么也是一位諸侯王,他能拉的下臉來挖墳掘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