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七百二十三章移植電鍍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系統不正經

  加刻不加刻,就是價格上千萬,和上百萬的區別,只要遇到了可以加刻的青銅器,就沒有幾個人不動心。

  所以,在這一點上,陳文哲格外上心,他也害怕陰溝里翻船!

  當然,他更加害怕有人會在那兩只大小鍋,就是銅釜之上加刻東西。

  漢代的銅釜,特征就是簡潔,這要是專門弄上一些繁復的紋飾,這就貽笑大方了。

  曾有這樣的事例,當錯金銀的越王劍被發現后,就有一些作假者,在素劍上補刻花紋、錯以金銀出售,卻因技術欠佳而被識破,終貽笑大方。

  鑒別這些改刻或增刻的紋飾,可首先比較其本身,或周圍的表層,和地子是否與該器的其他部位相一致。

  因為若是后刻的,一定是破壞了原有表層的色澤。

  其次,找一下每組花紋的接合處,是否有范痕。

  因為花紋是刻在范塊上,拼合澆鑄的,沒有范線就有作偽的可能性。

  再有就是,作偽者對商周青銅器紋飾的規律,把握不準。

  比如紋飾一般雖有地紋和主紋之分,但二者其實關系密切。

  如獸面紋卷角,或勾尾的收頭處,往往是像同心圓一樣,與地紋的小圈連接起來的,但作偽者往往忽略了這一細微的特征。

  看過紋飾,沒有發現問題,陳文哲總算是松了口氣。

  最起碼,沒有低級錯誤。

  到了此時,就要整體再看器物的表現。

  辨別青銅器真假,講究重量、嗅覺、聲音和銹色的程度。

  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表,比商周器輕薄,若重量相反,則存疑。

  銅器出土有土氣味,作假的器表,總散發出酸味。

  更為重要的是,對銅質聲音的辨識,和器物表面銹色的鑒別。

  因為商周銅器是以銅錫合金鑄成,敲擊的聲音自然清脆,而后仿的青銅器往往用黃銅鑄成,或澆鑄而成,敲擊的聲音混濁,若偏薄,則脆而散。

  有的是修補的偽器,四周敲出的聲音,就會不一致,加入其他材料修補的,更有一種沙啞感。

  觀察古銅器表層和銹層也很重要,因為當從器形或制作工藝上,難以確認其真假時,可以通過鑒別其表面銹色的好壞,來斷定是真品還是贗器。

  這一點格外的重要,因為現代的一些造假高手,對于銹色的研究,可謂是精深之極。

  不說別人,陳文哲就可以用好幾種方法,做出真假難辨的紅斑綠繡。

  所以,他不得不小心,他也害怕遇到如同他一樣的高手,那就悲催了。

  當然,他會做,也就會看。

  只要小心一點,還是能夠分辨出,作假銹色和真銹色的區別的。

  可是,要真遇到了極致的高仿,要想辨認出來,也是很難的。

  由于青銅器埋于土中上千年,銅銹會層層發出,但各個地域的青銅器表銹色,卻不甚相同。

  這與不同的地下水質,和其他有機物腐蝕其表面,產生不同的化學反應有關。

  如徽省地區出土的青銅器,銹層呈灰綠色;

  而南湖出土的青銅器,則見有翠綠色的銹層,亮晶晶的,人稱“水坑”器。

  中原地區出土的青銅器,銹層豐富,銹色多變,或黑灰,或棗皮紅,或灰綠,或銀白。

  于是行家們又分別稱這些銹層,叫“黑漆古”、“棗皮紅”、“綠漆古”、“水銀沁”等。

  這些銹層很堅硬,即使用刀刮劃,也只是一些銹斑脫落,與偽器的銹層是完全不同的。

  假銹層的做法多種多樣,假的地子用鹽硇砂,銹色用鹽酸水浸泡,或用硫酸銅加綠色顏料和氨水調合。

  但生出的新銹,色澤單調,不像出土銹層敷一層、豐富多變、帶有滋潤感。

  現在市場上看到的一些仿古青銅器,大多呈粉綠色,手感很差,即有些黏手和脫落的感覺。

  有的則烏黑發亮,像是熟坑器,但器表沒有一點色澤滋潤的感覺。

  而做銹的方法,不外乎幾種,最容易的肯定是“種植銹“。

  就是將酸、堿、鹽等各種化學藥品,摻合金屬粉,涂抹到仿品表面,然后再埋到土里來“種植“偽銹。

  要是想要節省一些功夫,那就做“膠著銹“。

  用膠水、松香、白芨漿、清漆等膠狀物,調配各種礦石粉、顏料,涂抹到銅器上。

  或從別的古銅器上,取下真銹,拌入清漆或膠水中,涂抹到仿古銅器上。

  還有更加惡心人的,就是將動物尿液、糞便或農用化肥與泥土摻合,涂抹到仿品表面后埋到土里。

  這樣做銹,肯定容易辨別,而要想賺錢,就不能省事。

  所以,就有人研究出來了“燒熔銹“。

  將調制好的礦物顏料,在銅器表面燒熔。

  這些被熔化的顏料,在降溫后,凝固在銅器的表面。

  這樣比較結實,也更加難以辨認一些,當然,這是針對新手來說的。

  如果想要做高仿,那就一定要用“電鍍銹“。

  用類似工業中金屬表面電鍍技術,在銅器表面鍍“水銀皮“或“黑漆古“、等皮殼。

  這個算是高科技,一般人做不了,也掌握不住火候。

  但是,只要是高手做的電鍍銹,做成了,一般人還真是難以辨別。

  這算是一種很難辨別的做銹手段,而還有另外一種,如果是高手做,不借助高科技檢測設備的情況之下,更加難以發現。

  這就是“移植銹“,這種做銹的方法,十分簡單,但是對于手藝要求很高,一般人做不來。

  移植銹就是將古銅器上的古銹,移植或鑲嵌到仿品表面,再用上述的各種方法組合作銹。

  陳文哲最害怕的其實是電鍍銹和移植銹,只要遇不到這兩種,都好說。

  而鑒定銹跡是不是做上去的,也很容易。

  最容易的一種,就是用針尖刺扎銅銹部位。

  古銅銹非常堅硬難以刺入,而那些用膠水制做的偽銹,不但容易刺入,松開手后,針會被偽銹含住掉不下來。

  對于古銅器上那些修補過的部位,用這種方法鑒定也很有效。

  在鑒定銅器的銹蝕時,最好取一些試樣下來,用高溫熱針燒灼,或將試樣直接用火燒。

  古銅銹一般不易燃燒,銹結晶在高溫下,會發出炸裂的聲音。

  用樹脂或膠水制造的偽銹,在高溫下會熔化、燃燒,并且冒煙。

  這時能聞到各種膠水味兒,或燒塑料味兒等刺鼻的氣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