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16章、攻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蜀臣

戀上你看書網,蜀臣  “飛石重十二斤,為機發,行二百步。”

  ――《范蠡兵法》

  自春秋時期尹始,拋石車便開始運用在戰事之中。

  歷經多年傳承至今,幾乎成為了攻守陣地戰的必備軍械。

  而在魏國被號為霹靂車,乃是昔日官渡之戰時,袁紹所筑的土山樓櫓皆被曹軍以發石車所破,故袁軍士卒畏而號之。

  但不可否認,魏國當時確實對拋石車作了些改造,令其威力更甚。

  如今,漢軍在以往戰事中,繳獲了一些魏軍的霹靂車,丞相同樣再次作了些改造,使之射程更遠、拋臂更堅固耐用。

  扼守在陳倉城池的魏軍兵將,對此就深有體會。

  試問,被四十余座霹靂車不分晝夜的投石砸來,是一種什么滋味?

  魏國士卒不知道怎么去形容。

  但他們都很沮喪。

  倒不是被砸得死傷慘重。

  同樣源于春秋時期,守城方就有了抵擋飛石的辦法。

  如墨子所云“藉莫長八尺,廣七尺,其木也廣五尺,中藉苴為之橋,索其端”者,就是聲稱在敵人攻城拋石車發威時,守城的士兵用桔槔吊起屏障,以遮擋投擲物,起著防護的作用。

  故而,陳倉的守城士卒在架著木城等物的庇護下,并沒有出現多少傷亡。

  令他們無奈的是,漢軍的拋石幾乎是無休止的!

  漢軍在城外的拋石車有百余座,只不過是因為受限于一字擺開以及城墻受攻面不大,故而才以四十余座拋石而已。但有了數量的優勢,他們完全不需要忌諱拋臂與發機頻繁發射而損壞、鉚釘木楔裂碎等問題。

  一座損壞了,拉出去修復之時將另一座徑直補上空缺便是。

  如此,自是可以源源不斷的拋石。

  且f渭之會后方就是隴山,開山取石十分便利,亦令漢軍很輕易的儲備了無數石頭.......

  事實上,這就是丞相用來清障的辦法。

  以飛石砸毀城墻之上的箭樓、壓制城頭守軍無法以弓弩狙擊,讓漢軍得以心無旁騖的拔去鐵蒺梨、填平陷坑與護城河,以及焚毀鹿角鹿砦。

  一開始,進展很順利。

  在飛石的壓制下,漢軍僅僅用了四日的時間,就將護城河外側的障礙皆清理了。

  就是在填平護城河的時候,便有了挫折。

  在這個距離,城頭上的守軍無需拋射、直接從垛口處探出弩箭便可射殺漢軍士卒了。

  但這點小事難不住漢軍。

  丞相乃是讓一些拋石車先將石木先拋到護城河外側,待到入夜的時候,再悄然遣士卒前去將石木推入河水之中。

  如此做法,并不能避免漢軍士卒被狙殺,且費時更久。

  但在夜色的掩護下,守軍的弓弩準頭差了許多,且漢軍皆專司的大櫓盾兵掩護配合前往,令傷亡少了很多。

  是故,填平城池西門這一側的護城河,足足花費了十日的時間。

  且頻繁發射的拋石車,徹底損壞不可再修復的有六十余座。

  士卒亦傷亡了三百余。

  算是攻方必須付出的代價吧。

  因為郭淮看到漢軍入夜潛行來填護城河的時候,見弓弩難以遏制,便改用霹靂車往下砸,令大櫓亦難以防御。

  而依著城墻根而落的鹿角鹿砦等,就很容易清理了。

  將裝滿脂膏的壇子掛在弩箭上,以射程很遠的大黃弩射過去,只需拋射一些火箭便可解決了。

  至夏五月上旬,陳倉城外障礙皆被毀去。

  亦令真正的攻防戰拉開序幕。

  日晴,風輕云澹。

  陳倉西城門外,旌旗獵獵,戰鼓雷鳴。

  魚貫而出的各部漢軍,喊著整齊的號子推著云梯、井闌與攻城車步步而前。

  反觀被拋石車日夜摧殘的陳倉城頭之上,角樓箭塔已然被毀掉了大半,城墻垛口黃色的夯土暴露在陽光之下,坑坑洼洼的倍顯狼藉。

  但那桿繡著“魏”字的大纛依舊隨風怒張、昭示著城池的歸屬。

  漢軍陣內,站在高高巢車上觀戰的丞相,衣袂隨風飄逸,定定的看著下方望著城池而去的士卒,目光里藏在一縷憂慮與憐憫。

  蓋因看似被拋石車壓制、無奈看著漢軍清障的魏軍其實并沒有發力。

  比如藏在城內的霹靂車以及架在城頭上的床弩,魏軍便一直沒有動用,更莫說不用猜測亦能知道他們必然備下了無數膏油!

  就是這種節省物資的做法,令丞相開始為攻城的慘烈而感慨。

  不出意外,郭淮乃是待漢軍臨城墻時才會動用物資。

  如以霹靂車與床弩遏制漢軍推來的高高井闌、以膏油焚燒漢軍想附依城頭的云梯、以巨石砸毀欲破城門的攻城車,將漢軍想登上城頭的冀望扼殺。最大限度發揮城墻的屏障,亦是能讓城池堅守得更久。

  而作為攻堅一方的漢軍,在高高的城墻面前沒有任何優勢。

  唯有的辦法,乃是以人命去消耗這些物資、以尸山血海的慘烈搏得登上城頭的機會。

  唉.......

  攻城一啟,不知我大漢有多少好男兒,將飲恨于此城墻下、埋骨在f渭之會、魂不得歸故里了。

  丞相在心中悄然嘆了一句。

  目光從已然推著云梯、井闌與攻城車至城池三里外列陣完畢的士卒上,挪到了后方的漢軍大纛以及兩桿旌旗上。

  這兩桿旌旗亦很大,底赤繡黑字,分別是“興復漢室”與“還于舊都”。

  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我輩百死不辭!

  默默的看了片刻,uu看書丞相的目光慢慢的變得決絕。

  手中的小令旗一揮而下。

  “冬!”

  “冬!冬!”

  頓時,如雷鼓聲大作。

  在前線指揮、充任此戰升城督的關興,拔出佩劍向著陳倉城而至,大聲下令,“攻城!”

  “戰!”

  “戰!

  士氣如虹的漢卒們,整齊的大聲應和著。

  踩著各自都伯的小鼙聲,帶著視死如歸的決絕,往城墻步步而前。

  但率先發威的還是拋石車。

  伴著發機的聲音響起,被勐然松開的長長拋臂,將無數鵝卵大小的碎石拋向半空,劃了個半弧后,帶著尖銳的呼嘯聲城頭而去。

  這一次,魏國守軍不再蜷縮在木城下,而是持著盾櫓各司其職。

  立在大纛前的郭淮,更是對呼嘯而來的碎石視而不見,瞇著眼睛,看著愈來愈近的高聳井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