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70章、藏兵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蜀臣

  對弊大于利洞若觀火,卻還要堅持為之,自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丞相亦如此。

  “子瑾所言,我何嘗不知邪?”

  沉默了少時,丞相才悵然作聲,“然而,棄一時之利,可令我軍將士專心演武備戰,又何足惜哉!子瑾長于軍爭籌畫,定知久守必失之理。與其容逆魏來襲而被動守御,不若以攻代守,將戰局把控在我軍手中。”

  原來如此!

  鄭璞聽罷,這才恍然大悟。

  丞相棄了戰馬貿易的暴利,并非僅僅是為了過渡時艱,更是對日后兵進關中的綢繆。

  以當今大漢各地守備兵馬的數量,抵御逆魏來襲倒是無憂,但想攻打關中就必然要再擴招數萬將士。從河西至漢中的防御線太漫長了,外出征伐之前必須要留下許多將士守備地方。

  而如果能從交州引入充足的勞力,代替黎庶屯田提供糧秣、保障郡縣民生之后,便可從隴右與河西之地募兵了。

  至于以攻代守,則是丞相有意領三五萬兵馬出蕭關抑或入關中。

  以自身為餌,誘逆魏大軍來圍堵,將戰火轉到逆魏屬境之內,好讓隴右與河西之地安然的休養生息。

  再者,關中三輔乃大漢舊都所在,意義非凡。

  有光武帝的故事在前,一旦大漢還復舊都,“漢祚未絕”之言將鼎沸天下!

  令魏承漢的天命之說否決!

  對于魏國而言,哪怕窮兵黷武將冀州涸澤而漁、無視孫吳的威脅將淮右與荊襄戰線的兵馬調來,都不會容許關中失守。

  亦是說,大漢看似臨門一腳的“還于舊都”,其實是任重而道遠。

  是故,丞相打算進軍,也是隱隱有臨陣練兵的考慮在:無法更改兵力懸殊的劣勢,那便發揮精兵的優勢吧。

  從普通士卒轉變為強兵悍卒,需要在戰場上脫胎換骨。

  百戰余生是為精銳。

  在可承受的代價之內,以頻繁的戰事磨練將士,也算是一種另類的演武。

  看是殘酷,但這是“慈不掌兵”的詮釋——憐憫了少數人,便會無視了多數人。

  不過,有所悟的鄭璞,心中還泛起了些許怪異。

  丞相現今意向的綢繆之舉,幾與他在巡屯田春耕時所思竟殊途同歸。

  “丞相,先前璞亦曾有以攻代守之思。”

  按捺著心中訝然,鄭璞拱手作言,“不過,是時璞并未思及從交州引入勞力,故而思得募兵之策,乃是藏兵于民。”

  藏兵于民?

  聞言,丞相微微揚眉,若有所思。

  蓋因在前漢時的“都試”制度,便是藏兵于民。

  前漢制,黎庶男子年滿二十三,皆要在郡內服兵役一年,接受射御、戰陣等方面的訓練;且每年八月或九月郡太守皆要以“都試”的方式講武,旨在加強地方武備。

  只不過,此制度也會導致太守職權過大。

  如王莽篡漢時期,東郡太守翟義便利用都試之機糾集兵馬反莽、光武劉秀也曾謀劃在都試時奪兵權舉事。故而在光武復漢后,朝廷為了避免地方武備被有心人利用誘發動亂,便罷了都試制。

  現今若是再復此制,乃是將日后募兵演武的時間縮短了,對時局大有裨益。

  且都試制度亦是雄烈漢風的彰顯,有利于激發黎庶志在軍功、及壯覓封侯的銳氣。

  自然,此舉催生太守權柄過高亦難免。

  但以丞相之智而言,提前規避此患易如反掌。

  只需從朝廷中樞派遣每歲主事都試之人,將職權不授予在郡太守,便可泯滅絕大部分隱患了!

  須臾間了然的丞相,不由拊掌而笑,眸含贊許之意而問,“子瑾之意,乃是復前漢都試之制乎?”

  但鄭璞卻是微微搖頭,“回丞相,乃是類似都試之制。”

  言罷,不等丞相繼續催聲,便徑自細細講述所思。

  他是想以免除一定賦稅的基礎上,讓河西走廊各郡建立“帶弓而鋤、佩劍而樵,器甲鞍馬、常若寇至”的弓箭社!不論家業高下,戶出一人;自相推家資、武藝為眾所服者為社頭、社副、錄事等,自備器甲鞍馬,供治安和備邊之用。

  河西地處邊陲且果腹艱難,人皆易動難安、果敢而輕生死。

  再佐以羌胡雜陳、賊寇叢生的棲居實況,男子成丁后皆有通刀矛弓箭之能,這也是郡縣官府維護治安時大為頭疼的問題。

  換而言之,河西黎庶亦是優良的兵源,亦是日后大漢擴招士卒的首選。

  但前決條件,則要先化去河西紛擾已久的匪氣、令他們遵紀守法、言行禁止。

  故而,鄭璞依此考慮,打算以減免些許賦稅為誘,先推行半民間的“弓箭社”,以軍規軍法讓黎庶們大致熟悉行伍中禁忌,備后續募兵之用。

  且以“結社自守、護安鄉梓”為目的的弓箭社,若能成型,將大為緩解當地治安的壓力,可減少朝廷戍守在當地的兵馬,轉去征戰關中。

  恰好,現今南匈奴左右部與鮮卑拓跋部被逆魏遣入河西,朝廷推行弓箭社乃是保境安民的善政。詔令一頒,必然群起響應,不愁黎庶不踴躍參與。

  至于在大漢財力與糧秣困頓之時,還要減免賦稅嘛.......

  對于大漢而言,收復河西之地的最大意義,乃是得到了牧馬之地以及用絲路貿易的利益誘巴蜀豪族支持北伐。且河西各郡的黎庶生計,賴以農牧并舉。依著官府計人口、田畝所征收賦稅的方式,并不能征得多少糧秣入國庫,免了些許也無傷大雅。

  自然,防患于未然的手段亦不可少。

  為了避免弓箭社日后不會被野心家的利用,鄭璞諫言將“社頭、社副、錄事”等掌權者皆授予官職,納入朝廷武官制度,以軍法監督。

  一番口干舌燥,大致說罷的鄭璞,朗聲作聲。

  “丞相,此舉較之前漢都試制,于現今朝廷時局裨益多矣!若能推行,一可安黎庶之心、絕賊寇之事;次可減少朝廷駐軍、緩河西糧秣不足之困;再次則可為日后兵進關中綢繆、藏兵于民!璞斗膽斷言,以河西黎庶果敢秉性,日后弓箭社應募入行伍者,必不下兩萬之眾!”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