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25章、敢戰乎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蜀臣

  夜幕低垂,寒風蕭瑟。

  祖歷城頭上,輪值警戒的士卒早早燃起了火盆。

  幾個隊率彎弓將火箭拋射出去,點燃了城墻外圍的警戒火堆。

  城外城頭一片火光通明,讓這座陷入魏軍重圍的小城池,孤獨且又倔強的宣誓著漢家的天命火德。

  也斷絕了夏侯儒與郭淮,打算趁著夜色遣士卒清掉一些路障的心思。

  彼逆蜀魏延久經戎馬,我等不可取巧也!

  感慨了聲,他們二人便也轉去巡營,督促將士們森嚴值夜戒備,莫要因為行軍疲憊困乏而松懈讓逆蜀所趁。

  雖說,逆蜀出城的幾率不大,但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夜,漸漸深了。

  暮秋入夜后的祖歷縣,沒有了蟲豸的擾夢,但從北方而來的朔風無休止的嗚咽著,連河水流動的聲音都掩蓋了。

  城西的城頭上,一群士卒影影綽綽,正順著繩索垂下城墻。

  人數不多,約莫兩百,皆是魏延的親衛部曲。

  他素來善養士卒,部曲中多有死命相隨者。今他打算親自出城夜襲,無需許下厚賞、椎牛饗之,便響應者如云。

  立于另一側的關興,終于知道了,魏延為何不擔心歸來攀爬上城墻艱難的問題。

  原先從城下攀爬,士卒們主要靠自身的臂力,抓系在垛口的繩子一步步蹬著城墻上來。縱使祖歷城墻不過兩丈高,也要受限于身體支力不勻而極其耗費時間。

  但魏延討了巧。

  直接將幾支長梯一并,橫釘上木板,架在了城頭上就成為了簡陋的吊橋。

  身手矯健的士卒只需彈指的時間便可攀上來。

  亦是膽大妄為。

  明明是守城方,竟然還弄出這樣攀城工具來,委實令人無語。

  不過,關興只能暗中腹誹幾聲。

  想和魏延長久共事,有些話語是不能說出來的。

  而且木已成舟。

  魏延已經帶著士卒下城了,他也要趕去城南坐鎮,以防等下劫營鬧出動靜時,逆魏有可能會趁亂來襲城。

  至于劫營順不順嘛,他也沒必要操心。

  倒不是對魏延的一意孤行麻木了,而是從劫營的人數中,便可推斷出魏延真不是那種逞強斗勇的莽夫。

  他的用意,就類同于昔日曹操征江東,甘寧以百人劫寨一樣,乃是敵眾我寡之下的先聲奪人、鼓舞士氣。

  丞相早就明確告知,不管逆魏圍城多久,隴右都不會有援軍來了。

  但這個消息,除了魏延與關興知外,其余人皆不敢讓知。

  他們擔心逆魏困城久了,士卒們情緒壓抑久了,會對無有援軍感到絕望,進而陡然爆發類似營嘯的不利現象。

  人終究是食五谷雜糧的,非如草木般無欲無情。

  因而,魏延便是打算先趁夜襲擊一場,不求殺傷,不求焚毀輜重糧秣等,但求讓士卒們覺得逆魏不過爾爾。

  縱使數倍來襲,有他們的將軍魏延在,就可以將之視為草芥!

  不足為懼也!

  昔日甘寧劫營的戰果,乃是斬殺了數十人,焚毀了些許鹿角(砦)。

  但誘發了魏軍各部鼓角爭鳴,皆舉火以探虛實、人馬鼎沸作聲,亂成一片。

  劫營歸來之時,東吳各部營寨鼓吹大作,人人山呼萬歲,士氣大震,無一江東士卒覺得數倍魏軍可畏之。

  是青史留名的壯舉。

  亦然是戰局處于劣勢的無奈之舉。

  畢竟,有馬革裹尸的覺悟,并不代表著就愿意拿性命作為賭注去焚毀幾重鹿角。

  且關興不擔心的另一層緣由,乃是天時地利都在魏延這邊。

  天時,自然便是魏軍遠道而來,人馬皆困乏、立寨未穩。

  而絕對的兵力優勢,也會讓他們心中產生“漢軍不會出來找死”的慣性思維。

  地利,則是祖歷城如今僅有一個城門以及臨水了。

  從南往北流的祖歷河,蜿蜒到祖歷城時,其支流關川河已然注入,水勢大漲,亦然大作的水聲可以掩蓋魏延等人的聲響;沖刷出更大的河灘也生長了密密麻麻的蘆葦蕩,可以掩藏魏延等人的蹤跡。

  恰好,夏侯儒在城南、郭淮在城東,城北的魏軍很少。

  那是因為南高北低的地勢,讓魏軍對城北發起進攻會更加費力。

  是夜二更。

  魏延領著兩百部曲,偷摸以繩垂下城墻,人不舉火,口皆銜枚,遁入蘆葦蕩中。

  潛行至魏軍北營外兩里,目睹魏軍布置鹿角三重,警戒火堆連綿成線,無一熄滅者;巡夜士卒三隊輪流行走警戒,幾無拔鹿殺入的空隙時間。

  其部曲督見狀,以無有可趁之機,建言魏延領部曲退歸。

  然魏延不許。

  以夜尚早,魏軍未困乏為由,且先藏身靜候之。

  苦候至夜三更,漢軍士卒雖皆凍涕出,卻無一人騷動,但魏軍警戒森嚴如故。

  魏延乃怒。

  心忖若是軍出無所得而歸,恐城內士卒士氣難振,乃繼續領軍沿著河畔涉水行走近十里,繞道至魏軍北營之后。

  途中,有士卒不慎踩河石,滑落深水中,被水卷走不見。

  但其卒落水至無蹤影,始終不作聲,蓋因恐驚呼之聲引逆魏驚覺也!

  至,夜已四更。

  天色低沉,伸手難辨五指。

  魏軍營寨后方守備松懈,既無瞭望哨塔、鹿砦稀稀落落,亦鮮有火堆警戒。

  漢軍見,皆大喜,乃拔開鹿砦而入。

  遇敵則斫之,遇馬則以刀刺其股驅之,遇軍帳則焚之。

  一時間,舉魏軍北營,皆鼎沸。

  魏軍本無備,又因遠途困乏睡夢深沉,故驟然遭襲,因夜里難辨虛實,分不清漢軍從何而來,皆且恐且亂。

  將不見卒,兵難尋將,亂作一團。

  魏延身先士卒,刀矛并用,豕突無前。

  每斬一人,每突過一軍帳,乃自呼,曰:“身是魏延!賊子敢戰乎!”

  身后部曲皆氣壯,與有榮焉,沖殺唯恐人后。

  見火勢連綿遍地,又聞如雷耀武聲,魏軍皆奪氣膽喪。

  漢軍乃披靡,從營后殺透至營前,突三里之地,時一刻鐘有余,竟無一敢當者!

  得出,奔歸。

  入城后,舉城鼓角大作,人山呼萬歲。

  是時,城西郭淮才堪堪領軍趕至城北,而城南夏侯儒方得知消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