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678 放長線釣大魚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成了大明勛戚

  就如同明朝人口在歷史上是筆糊涂賬一樣,蒙古人在明朝時期到底有多少人口,同樣無跡可尋。

  后世對于蒙古人口具體多少眾說紛紜,并且計算方式多種多樣,有些計算整個北疆地區,有些僅僅計算跟大明有接觸的蒙古部落。

  各種統計數據流傳下來有三種,一種是現代史學家根據記載推測,明末各大蒙古部落的人口大概在兩百萬人左右。不過由于蒙古汗國退出中原地帶之后,就沒有再保留中原王朝傳承性的史官系統,這些記載大多是來源于明朝本身。

  可問題是,明朝連自己多少戶籍人口都算不清楚,還能算得清楚蒙古有多少人?

  起點數據錯了,終點結論就很難正確。

  另外比較靠譜的出處,便是清末西北軍閥馮玉祥的自傳,他說過明末蒙古人口實則達到了一千兩百萬之多,這才有實力動不動召集十萬以上的戰兵去跟明朝對戰。

  到了末期衰弱至極的蒙古林丹汗,還能號稱擁兵四十萬跟后金皇太極對戰。就算游牧民族再怎么人人皆兵,扣除老弱婦孺等等,也不可能兩百萬人口出四十萬戰兵。

  最后便是清朝宮廷官方檔案,記載在清末時期蒙古還有一百七十多萬人口。

  眾說紛紜的情況下,就以清朝官方數據為準,但這里有一個前提,便是清朝末年的蒙古人口,是經歷了佛教閹割跟性病傳播之后,兩百多年“減丁”政策執行下來還能有這么多人。

  這就意味著明末清初的人口基數很大,否則按照女真刻意對蒙古執行“減丁”政策兩百余年,草原上早就淪為一片死寂,哪還會有多少活人存在?

  沈憶宸同樣不知道蒙古具體有多少人,但這些年通過夜不收跟錦衣衛,不斷收集草原上各大部落的情報,以及韃虜戰兵的數量,讓他得出結論天圣汗也先實打實擁兵就在三十萬人左右。

  理論上十人抽調一人脫產當兵,就已經是這個時代生產力能供養的極限,草原上游牧民族同樣好不了多少,通過推算就能得出蒙古汗國人口至少在三百萬以上。

  這也就是為什么,沈憶宸會否決丁逸林的回答,斷定韃虜人口在三百萬到五百萬之間。同時他更想讓在座眾人明白,光靠著殺戮是無法統治數百萬的蒙古韃虜,哪怕就是真的能做到滅族戰爭,又得付出多么驚人的代價。

  百萬明軍英靈嗎?

  這些道理不用沈憶宸過多解釋,丁逸林自能明白,他此刻更多的是一種無法復仇的不甘心。

  “是末將魯莽了。”

  丁逸林再次拱手認錯,復仇的基礎不應該建立在更多袍澤犧牲之上。

  見到丁逸林領悟了自己用心,沈憶宸僅是態度溫和的笑了笑,然后用手指向桌上的沙盤說道:“雖然本閣部留下了俘獲韃虜的性命,但這并不意味著戰死袍澤的仇恨就此結束。”

  “蒙古人犯我大明疆土,殺我大明將士,屠我大明百姓,必須付出十倍百倍的慘痛代價,才能告慰漠南跟山東衛同袍的在天之靈。”

  “本閣部決定三千營武銳部、福建衛馮正部各率一萬兵馬進軍衛拉特蒙古,另外神機營都督同知李達,調任遼東都司任職都指揮使一職,歸于襄城伯李瑾麾下,配合三千營跟福建衛對韃虜進行夾擊。”

  “博羅跟納哈勒來得了大明漠南,那本閣部麾下的大明將士,就自然去的了蒙古衛拉特,來而不往非禮也!”

  沈憶宸說出這段的時候,氣勢威壓盡顯,讓在場眾將領紛紛感受到了一種無形重壓。要知道沈憶宸早年間本就領軍出鎮一方,身上有著不輸于武將勛戚的殺伐氣質。

  近些年又在京師執掌朝堂,站在了位極人臣的高度上,更是養成了一股頂級上位者才擁有的底蘊。平日里他面對將士,盡量保持著平易近人的態度,給旁人一種心理上的親近感。

  但到了這一刻,他終于展露出身為統帥的威儀,簡直跟之前判若兩人。

  丁逸林直到這一刻,才明白為什么自己沖入帳中質問沈元輔,老上司定襄侯立馬出聲呵斥,原來這才是大明宰輔的另外一面,自己生死皆在他一念之間!

  隨著沈憶宸擲地有聲的話語落下,坐在一旁的朱儀就淡淡說道:“既然沈元輔決定向韃虜反擊,那我們就必須抓住酋首也先回師的空檔期,否則就容易出現孤軍深入反包圍的局面。”

  “衛拉特跟科爾沁草原廣闊無垠,想要快速找到韃虜主力營帳駐地并不容易,俘獲的韃虜們留了一條性命,那么就得發揮出他們的價值,干脆順勢全放了吧。”

  放了?

  聽到朱儀說出這個詞,營帳內有些頭腦簡單的武將思維還沒轉過彎來,留韃虜一條性命已然算得上天大的恩賜,哪能就這么輕輕松松的放了,那豈不是放虎歸山?

  不過官銜能位列到都司級別,人就不可能蠢到哪里去,在場眾人瞬間就理解了朱儀的意圖,他這哪里是放虎歸山,簡直就是放長線釣大魚。

  放了的韃虜,必然要返回自己的營地,那這不就是現成的帶路黨嗎?

  “朱都督果然足智多謀,那本閣部就再補充完善一點,不能簡單的把他們給放了,否則韃虜們會意識到其中有詐,不一定會返回自己營地。”

  “另外靠著雙腳在茫茫草原上行走,就算能走回所屬的部族駐帳,恐怕都錯過了進攻的時機。最好是裝作出現看管漏洞,還得讓韃虜獲得馬匹竄逃,這樣才能用最快的時間找尋到他們老巢!”

  沈憶宸順勢填補了朱儀計劃中的一些漏洞,讓蒙古俘虜返回營地的過程盡量顯得更為合理,這樣尾隨出擊的成功率才會更大。

  果然當沈憶宸這番話說出來之后,定襄侯郭登等人看向他們兩兄弟的眼神變了,難怪京師傳言成國公一脈未來定會復刻魏國公的奇跡,誕生一門兩公侯。

  從這一幕看來,所言非虛啊……

  “丁都司,漠南蒙古這一塊你比較熟,跟隨韃虜的斥候就由你來安排,替袍澤復仇雪恨的機會,說不定就在不遠的將來。”

  聽到沈憶宸這句話,丁逸林臉上立馬就流露出振奮的神情,他知道這是沈元輔給自己的撫慰,當即拍著胸脯就保證道:“末將定不辱使命!”

  當天夜里云中城外的大明營地,就莫名其妙的燃起了一把大火,然后趁著明軍緊急救火的時刻,關押的韃虜紛紛趁勢逃脫,還有一些獲得了明軍栓在營地里面的馬匹,混著夜色就奔馳進入了茫茫草原。

  對于這一切,仿佛明軍專注于救火,沒有人發現韃虜偷騎戰馬離開,只不過站在云中城墻上的沈憶宸,正面無表情的注視著遠方的場景。

  他除了需要這群逃跑的俘虜帶路,還需要這群戰俘告知他們在草原上的族人,只要投降明軍便能留得一條性命,從而削弱未來蒙古人的抵抗意志。

  順昌逆亡這條準則,應該鑄造成思想鋼印,深深刻在四方藩邦的腦海中。

  臣服者生,不臣者死!

  伴隨著蒙古俘虜的竄逃,天圣汗也先率領的十幾萬蒙軍主力,同樣啟程朝著東方疾馳。他心中隱約有著一股不詳預感,按照沈憶宸的性格哪怕打了勝仗,如此重大傷亡他也絕對不會善罷甘休,主動攻入草原復仇才是他的風格。

  不得不說,最了解你的人,往往就是自己的敵人。也先還真是琢磨透了沈憶宸的想法,只可惜哈密距離衛拉特蒙古有上千里之遙,他再怎么心急如焚都無法及時回師馳援。

  唯一的希望,便是博羅跟納哈勒兩人,能意識到沈憶宸的危險,提前做好應對準備或者干脆避戰。否則等明國的北伐大軍殺到,單單倚仗遼東三衛跟女真三部的實力,很難做到與之匹敵。

  想到這些,本就急切的也先內心,感到愈發的煩悶。于是他朝著身后的賽刊王吩咐道:“傳本汗的命令,從喀爾喀部、察哈爾部、準噶爾部繼續征調戰兵,人數不能低于三萬!”

  聽到大汗在回師途中還要征兵,賽刊王感到有些不妥,猶豫了片刻還是說道:“大汗,左翼蒙古三萬戶已經征調過一輪戰兵,要是還繼續征兵的話,恐怕會影響到牧群生產。”

  “我們現在有接近十五萬大軍,再加上博羅跟大濟寧那邊還有著幾萬人,同時女真三部還能繼續征召,沒必要動左翼三萬戶的根基。”

  蒙古左翼三萬戶是由天圣汗也先親領,其中底子是本族瓦剌部,然后再加上幾個人口諸多的大部族,構成了整個蒙古汗國的統治基石。

  這次蒙古汗國大規模征兵,主要還是從次子阿失帖木兒的右翼三萬戶征召,保全左翼三萬戶的實力。一方面可以作為預備役兵源,另外一方面左翼三萬位置處于西蒙古地帶,還能震懾住關西七衛跟東察合臺兵馬。

  退一萬步說,要真是東方打不過明國的北伐軍,蒙古汗國還有著西逃一條退路。早年間北元面對明國征伐的時候,就做過無數次類似的逃亡舉動,保存實力才有了后面瓦剌部崛起,兵臨明國京師城下。

  “不夠!”

  天圣汗也先搖了搖頭,然后解釋道:“沈憶宸號稱五十萬大軍北伐,實際戰兵數量絕對在二十萬以上。拋開關西七衛跟東察合臺對峙的西征軍,我們并沒有形成兵力優勢,得盡快征兵集結才能對抗明國兵馬。”

  天圣汗也先的推斷非常精準,確實沈憶宸加上從三千營抽調的一萬騎兵之后,整個漠南蒙古的北伐軍數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十五萬,這還不包括遼東軍跟石亨的西征軍。

  等到把李達調任會遼東任都指揮使,那么可用兵力將高達十八萬,蒙古汗國這邊失去了以往的兵力優勢,雙方處于勢均力敵的狀態下。

  聽完也先的推斷解釋,賽刊王心中知道大汗說的有道理,可是不知道為什么他情緒卻生出一股莫名的低沉。要知道以往的大汗盛氣凌人,壓根沒有把南蠻給放在眼中,別說是雙方勢均力敵,就算是以一敵十又如何?

  漢人不過是一群懦弱的兩腳羊,在蒙古鐵騎的屠刀之下,只有跪地求饒的份,哪需要像現在這般謹慎?

  說句好聽點的話,大汗這是有備無患,說句難聽點的話,賽刊王感覺也先已經沒有了對沈憶宸的心理優勢。高高在上的蒙古大汗,怎能被明國狀元給壓制,這不是草原上百年不世出的梟雄應有的狀態!

  當然,這種心中的落寞,賽刊王不可能跟也先明說,他只能恭恭敬敬領命,然后找那幾個部族萬戶商討征兵事宜。

  其實賽刊王臉上那細微的表情變化,并沒有瞞過天圣汗也先的眼睛,可是他卻無法在這件事情上面解釋,說多了反倒會被認為是一種軟弱的表現。

  但是天圣汗也先心里面卻很清楚,沈憶宸這次的率部親征,不同于以往大明任何一次北伐,他是用數年時間做好了滅國之戰的準備。

  相反自己的部族臣屬們,卻沒有意識到沈憶宸的決心,認為這次跟當年英宗皇帝親征沒什么不同,隨隨便便就能擊退明軍恢復到以往的對峙狀態。

  事無備則廢,勝利是屬于有準備的那一方,很明顯整個蒙古汗國從心態上,沒有做好跟明國打滅國之戰的準備。天圣汗也先目前能做的,就是盡量征召更多的兵馬,爭取時間讓蒙古汗國完成戰時狀態的過度。

  如果抵擋不住明國的進攻,當整個草原都淪為漢人的耕地,那牧群生產還有什么意義。這些通通都將成為明軍的戰利品,就連成吉思汗的子孫都將成為奴隸。

  說實話,天圣汗也先自己都沒有想到,沈憶宸的速度會如此之快,以至于讓他都沒有時間完成與關西七衛,還有東察合臺汗國之間的會盟部署,就急匆匆的要應對明國大軍。

  他現在只期望東察合臺汗國跟關西七衛的十幾萬兵馬,能擋得住石亨西征軍的進攻,否則蒙古汗國就得面臨兩面包夾的處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