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司,前方有敵情!”
朵顏衛指揮使勒住疾馳的戰馬,朝著身旁的都指揮使丁逸林大喊了一句,看來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果然韃虜那邊留有接應的伏兵。
“停止追擊,全軍集結!”
丁逸林當即就朝號令兵下達了命令,從眼前的火把亮度給規模來看,眼前韃虜數量恐怕極其驚人,自己有可能撞上了蒙古汗國主力。
可問題是一場大戰下來,再加上瘋狂的追擊博羅部,戰馬的馬力已然消耗到了極限。
這個時候哪怕兩軍還沒有戰斗接觸,想要調轉方向退兵回去,也成為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原因就在于這里距離最近的朵顏衛城,還有著上百里的距離,把后背暴露給追擊的蒙古騎兵,迎接的就只剩下一場追殺。
丁逸林不可能率領著漠南騎兵,窩囊死在逃跑的路線上,那么唯一的選擇就是亡命一博,用鮮血跟刀劍來證明漢人的武德昌盛。
隨著明軍齊刷刷的勒住韁繩,空曠寂靜的草原夜空響起了無數戰馬的嘶叫,然后只見明軍將士收縮陣型朝著中軍方向靠攏,同時舉起了掛在馬背上的小型手盾,擺出了一副絕對防御的姿勢。
畢竟邊軍跟蒙古人交手太多次,非常清楚對方最為擅長的便是騎射。防御并不意味著等死,丁逸林派出了幾隊哨騎朝著后方跑去求援,同時讓最為精銳的一部兵馬放在軍陣中心位置恢復體力。
只等韃虜進攻態勢稍微出現空擋的契機,這支兵馬便會殺出去擾亂戰場,從死局中拼一個求生的機會。但在這個時機來臨之前,外圍將士們就只能靠著一面小小手盾,以及自己跟戰馬的血肉之軀拖時間。
相比較明軍這邊的如臨大敵,蒙古博羅部的騎兵卻響起了一陣陣歡呼聲音。
“長生天保佑,援軍來了!”
“南蠻們死期到了,還不趕快下馬投降。”
“跪在老子面前求饒,說不定心情好還能給你一個痛快。”
“明狗看到了嗎,草原終究還是我們蒙古人的!”
蒙古兒郎們的呼喊,感染到了主將阿木爾,他用著感慨的語氣朝身邊博羅茂洛海說道:“大汗果然料事如神,算到了郭登那個老東西會率兵追擊,提前在邊線埋伏了一路兵馬。”
“這下漠南明軍有來無回,什么五大衛城都將變成一座空城!”
蒙古可汗向來不是以謀略著稱,天圣汗也先卻打破了這個傳統,戰略上面技高一籌,完美預判了局勢走向跟郭登應對方式,這讓阿木爾簡直驚嘆不已。
不過話說回來,天圣汗也先之所以能運籌帷幄,就在于漠南蒙古這塊地盤,他想要獲取情報的難度,要比定襄侯郭登從草原上獲取情報難度小上太多了,雙方完全不在一個級別。
曾經的兀良哈三衛牧民,邊境交流的商販,通通可以為也先所用,漠南蒙古在他面前就跟透明沒多大區別。相反茫茫漠北草原,哪怕沈憶宸瘋狂增派錦衣衛跟夜不收,也很難融入蒙古各大部族中。
這就好比后世村莊宗族一樣,你一個外姓陌生人入村,簡直就跟一盞明燈似的,還想要充當間諜潛伏獲取情報?
抱有這種想法,那屬實是侮辱蒙古人的智商,沒有把對方給當做人看。
情報獲取難度上的不對等,導致也先要知道漠南蒙古部署很簡單,反之則很難。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定襄侯郭登就陷入了劣勢之中,才需要沈憶宸揮師北伐,用大明的國力優勢去戰勝強敵。
博羅茂洛海沒有回應阿木爾的感慨,他抽了一馬鞭快速來到了納哈勒的面前,面帶愧疚的請罪道:“末將出師不利,沒有抵擋住漠南明軍的進攻,還請大濟農責罰!”
這次突襲漠南蒙古泰寧衛城,雖然在戰略高度上達成了目標,但是在戰術上面蒙古兵馬損失不少。
泰寧衛城外,部落就傷亡了兩千余人,本來有些傷員經過救治,只要能安然回到蒙古,就能大幅降低損失。可是明軍追擊過來一場大戰,基本上所有傷員都只能被迫放棄。
于是乎傷亡兩千余人,就變成了陣亡兩千余人。
再加上與漠南明軍戰斗的傷亡,以及留下來斷后的三千蒙古兵馬,想必他們下場同樣兇多吉少。一場突襲戰爭下來,博羅部整體上傷亡過半,著實只能稱得上是一場慘勝。
畢竟蒙古的底子遠遠不如大明,非常接近的傷亡比屬于不可接受的范疇,更別說隨著萬戶改革下來,麾下兵馬不再是自己的部族,就沒有了絕對的處置權,就得承擔損害汗國利益的責任。
“千里奔襲能誅殺泰寧衛守將郭參,還把漠南明軍引到這里,博羅萬戶你已經做的很好,接下來局勢就由本濟農接管,諸位兒郎們可以放心休養了。”
也先長子納哈勒安撫了博羅茂洛海一句,并不是很在意對方突襲產生的傷亡。原因在于蒙古的萬戶改革,雖然打破了傳統部落的貴族制度,但是卻演變成為了一種分封制,對于高層而言不屬于自己“封地”的傷亡,那就等同于沒有傷亡。
就好比納哈勒封了濟農,統帥遼東三萬戶跟女真三部,可博羅所屬的卻是天圣汗也先親領的左翼三萬戶,與他八竿子打不著關系。
另外對于納哈勒而言,他是目前蒙古三大勢力中最弱的一個。遼東三萬戶聽著好像名頭很大,實際上就是當年韃靼部跟兀良哈三衛的一些殘兵,根本就達不到三萬戶的規格。
至于女真三部,戰兵數量同樣偏少,并且裝備弱于正統左右蒙古三萬戶。
適當的削弱左右蒙古三萬戶的實力,對于納哈勒未來爭奪汗位是有幫助的。與此同時博羅部打的越激烈,就意味著眼前追擊明軍消耗越大,自己就能越輕松的解決對方拿到戰功。
“末將謝大濟農體諒。”
博羅茂洛海撫肩躬身表達了感謝,然后就號召著兵馬退到了一旁,把戰場交到了納哈勒的手中。
只不過隨著雙方距離拉開,旁邊的阿木爾就滿臉不忿的說道:“博羅,咱們跟南蠻血戰,現在卻袖手旁觀讓大濟農撿便宜,這也太虧了一點!”
“大汗不會忘卻我們的功勞,另外大濟農需要戰功來穩固地位,否則他會跟二濟農的差距越來越大。”
博羅茂洛海淡淡的回了一句,這幾年看兵書受到漢人學說的影響,讓他對于天圣汗也先“廢長立幼”的舉動有些質疑。另外相比較次子阿失帖木兒的狂妄自大,長子納哈勒相對而言要親和沉穩許多,更適合成為未來蒙古大汗的繼任者。
想要扭轉目前納哈勒的不利局面,那么就得讓他擁有更多的戰功,這是崇尚強者的蒙古人,最為信服的東西。
自己率領的兵馬已經完成了大汗的戰略任務,就算沒有參與到對漠南明軍殲滅過程,依舊無法掩蓋獲得的戰功。同時困獸猶斗,幾場戰斗下來,博羅茂洛海對于目前明軍實力有了清晰的認知。
他們已經不是當初土木堡時期的兩腳羊,甚至不是早期漠南蒙古還能被攻陷衛城的弱者,對方已然達到了跟蒙古鐵騎同等的實力,這一萬多人的硬骨頭不是那么好啃的。
與此同時大濟農納哈勒那邊,已經開始了戰前動員號召,只見他策馬沿著陣型一邊奔跑,一邊舉著彎刀高聲呼喊著:“遼東萬戶跟女真的勇士們,這些年我們身處東北苦寒之地,享受著汗國最差的待遇,遭受著左右兩翼萬戶的歧視。”
“本濟農知道你們內心的憋屈跟憤怒,現在證明自己的機會就在眼前,只要殲滅眼前的漠南明軍,那么大汗就能看到你們的勇武跟彪悍,我們就能獲得水草更加肥美豐滿的牧場!”
“成思吉汗的子孫,永遠不會屈居人下,殺過去!”
伴隨著納哈勒最后一聲怒吼,數萬遼東蒙古跟女真聯軍,萬馬奔騰朝著漠南明軍方向沖了過去。
他們嘴中發出各種嘶吼聲音,眼中閃爍著嗜血的光芒,仿佛眼前的漠南明軍根本不是一群戰士,而是一群待宰的羔羊,唯恐自己動作慢了搶不到肉吃。
漫天的箭雨朝著明軍陣營飛舞過去,哪怕有著小型手段的遮擋,哪怕明軍鎧甲稱得上精良二字,依舊有著許多箭矢從陣型的空擋處,頭盔的薄弱處穿透過去。
不知道有多少明軍將士,猶如被風吹到的麥浪一般倒下,外圍的戰馬更是死傷慘重。
“拉弦……放!”
明軍中層指揮官,同樣號召著弓箭兵進行還擊,沖在前面的蒙古騎兵齊刷刷的倒下了一排,但是后面的士卒依舊是前仆后繼,張弓搭箭繞著明軍陣型展開了對射。
不得不說,哪怕這些年大明進行軍事職業化改革,讓士兵的整體素質跟裝備精良度,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但是在騎射這一點上面,確實還遜色于蒙古騎兵良多,要知道很多韃虜的戰兵真的可以做到百步穿楊的境地。
只要陣型露出一丁點縫隙,箭矢就能穿透過去命中后方的明軍將士,精準程度完全亞于后世槍械!
畢竟弓箭這種玩意,無論是制作成本還是培育成本,都要遠遠超過一個長矛步兵,古代僅略遜于騎兵。蒙古人從小就在草原上騎射長大,壓根就不需要多少培養成本,可明軍將士從小大多數農耕,到了軍中才接觸到戰馬騎射。
這么多年的時間成本下來,弱于對方就不足為奇。
這也就是為什么,當火器發展之后,立馬就得到了重用。原因就在于培養一個火槍兵的成本,要比培養一個弓箭兵低太多太多,完全可以短時間內批量化“生產”。
數輪對射下來,漠南明軍這邊傷亡慘重,相反蒙古騎兵卻游刃有余,圍著明軍陣型不斷進行騎射,完全沒有硬攻陣地的想法跟打算。
“丁都司,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我們等不來援軍了!”
朵顏衛指揮使一邊舉著手中盾牌,一邊揮舞著馬刀格擋從天而降的箭矢,臉上神情寫滿了急切。
聽到部將的話語,看著身旁的將士們不斷有人倒下去,丁逸林握緊了拳頭心一橫道:“本將率領五千云中衛兵馬斷后,劉衛司你領著其余兵馬突圍到朵顏衛城。”
“不行,都司乃整個漠南主將,怎能讓你身處險境,卑職愿請命斷后!”
面對部將的反對,丁逸林神情堅定的搖了搖頭道:“正因我身為漠南都司,就得擔當起貿然追擊責任,怎能讓你來替我擔責?”
說是斷后,丁逸林跟部將兩人心中都清楚,疲憊的戰馬再經歷一場斷后大戰,根本就沒有任何突圍逃脫的可能性,留下來的五千人將面臨一個必死的結局。
“卑職……”
劉衛司還想要力爭,結果丁逸林直接擺收道:“我意已決,不必多言,準備突圍吧!”
說罷,丁逸林就號令起來云中衛的士卒道:“云中衛的將士們,今日吾等已經陷入絕境,只有留下一衛兵馬殿后,才有讓袍澤們突圍的可能。”
“本都司將與你們一同殿后,待來日共同馬革裹尸還!”
都指揮使丁逸林沒有絲毫的隱瞞,直接告訴了云中衛將士他們接下來將要面臨的處境。
換作王朝末路的兵馬,聽到這話恐怕會立馬崩潰,甚至正統朝時期的大明將士,估計絕大多數都沒有死戰的勇氣跟決心。
但這一次,云中衛將士給丁逸林的回應卻是:“愿與都司一同為國赴死!”
沒錯,大明將士早已不是曾經渾渾噩噩,不知為何而戰的壯丁。漠南蒙古這些年蓬勃發展,很多人都在這里娶妻生子,過上了相對幸福美滿的生活。
他們知道這種生活是什么來的,知道是誰給予的。與其全軍覆沒在這里,讓韃虜的鐵騎再度踐踏漠南蒙古,妻兒子女擄去漠北為奴為婢,不如戰死沙場為袍澤重建防線贏取時間。
聽到這樣的回應,丁逸林雙眼蒙上了一層水霧,自古能做到同生共死的寥寥無幾,自己戎馬一生也算沒有慘淡收場!
“諸君,那便一同共赴黃泉!”
丁逸林最后高呼了一句,高舉著手中佩劍,就準備率領云中衛將士發動亡命一博的反擊。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身后傳來了嘹亮的戰鼓號角聲,遠處無數星星點點的火光朝著蒙古兵馬疾馳而來,大明的援軍終究還是要比預料之中更早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