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康到了練功場,沒見到彭乾吾。
只見到他兒子,只有六歲的彭七子。
正擺弄著各種木刀木劍在玩。
“七子,過來這兒。”
洪康招呼著彭七子,從懷里掏出一包糖果。
彭七子看到糖果,笑呵呵這跑了過來,嘴巴很甜。
“小師叔好!!”
彭七子最喜歡這個小師叔了。
因為每次見到他,都會有好吃的。
在彭七子幼小的腦袋里,能給他好吃的就是對他好。
歷經三世都沒有成家的洪康,有時候也會感到疲倦。
一個人經歷每一個世界,一個世界,一段人生。
洪康本以為這會很精彩,可以見證不同世界的風景。
可有時候一個人久了,也會有種寂寥之感。
他記得自己第一世的時候,是不大喜歡小孩子的,覺得他們挺吵鬧的。
或許是跟他第一世的孤兒生涯有關。
第二世有了父母,第三世有了待他如子的師父,這逐漸補全了他內心深處的感情空白。
現在的洪康,看到小孩子,不再覺得他們嘰嘰喳喳,反而覺得活潑可愛、天真爛漫。
如果單純按照心理年齡來計算的話,相對于普通人,洪康已經是垂垂老朽了。
洪康覺得自己的心態出了問題,需要調整。
他現在有點能體會,“對于凡人來說,長生有毒”這句話了!!
沒有相應的心靈修為,根本駕馭不了長生不死!
“小師叔,我們來打球吧!”彭七子拉著洪康道。
彭七子說的打球,規則像是打排球一樣,就是打起來后不能掉,還是洪康教他的。
不是普通的打球,而是站在“梅花樁”上,在高低不平的木樁上打球。
這是寓功夫于娛樂之中。
小孩子天性好玩,如果叫他們單純的練功,可能很枯燥,很快就沒勁兒了。
但是結合了這種有趣的運動后,彭七子的自發性就被調動了起來。
為了能夠在“梅花樁”上站穩,還要接到球,對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的要求是很高的。
彭乾吾一開始是不同意洪康這么做的,覺得胡鬧。
但看到彭七子的功夫進步速度,他也就默認了。
當然,洪康給彭七子定的“梅花樁”沒那么高,也就離地半米高左右。
“今天不了,今天我找你爹有事。”洪康說道。
彭七子眼珠子咕嚕的一磚。
“小師叔,你是不是要找我爹學《九龍合璧》啊?!!”彭七子賊兮兮的說道,“我知道藏在那兒,我帶你去吧!趁著我爹不在。”
洪康目光垂落,打量著眼前的小人兒。
那一副賊兮兮的樣子,就像是偷了香油的小老鼠一樣。
這……就是傳說中的坑爹嗎??
但是……
洪康瞇起了眼睛。
不得不說,他心動了。
他本就是想要一觀更深的修行知識,現在有這么好的機會放在眼前,難道要錯過嗎?
彭乾吾平日里把《九龍合璧》藏得嚴嚴實實的,不像先掌門彭孝文那般大氣。
一些師兄弟們,了解彭乾吾的為人,加上自己的修為并沒有達到“神明”階段,也就都識趣地沒在開口。
但在洪康準備應下前,他腦中“拳意”一顫。
頓時精神一震,那股妄念被鎮壓了下去。
洪康心中清明如鏡。
他的目的不僅僅是《九龍合璧》,他想要的是以太極門掌門之位,從周西宇手上拿回《猿擊術》。
而且,趁著彭乾吾不在,行這種近乎偷盜之事,洪康不屑為之。
說是固執也好,說是清高也罷。
這不是洪康做人做事的原則。
雖然現在洪康能感受到彭乾吾內心深處的冷淡之情。
但這五年來,
彭乾吾并沒有在明面上有什么地方虧待洪康的。
而且在前兩年,彭乾吾還是盡到了一個做師兄的職責的。
彭乾吾目前并沒有做什么對不起洪康的事情。
如果洪康自己做了這“偷盜”之事,那么在道義上就站不住腳了。
洪康做事,喜歡師出有名。
洪康拍拍彭七子的腦袋,叮囑道:“記得,以后這種話不能說,這種事也不能做。”
“不然,不止你爹會生氣,小師叔也會不高興的。”
彭七子看著忽然嚴肅下來的洪康,小腦袋點了點頭。
他覺得忽然,認真起來的小師叔,比起爹來還要有威嚴。
過了幾個小時,彭乾吾回來了。
洪康先抱拳道:“師兄。”
彭乾吾問道:“是師弟呀,怎么,找師兄有事?!”
洪康點了點頭,直接道:“想找師兄討要《九龍合璧》的法門。”
彭乾吾表情如常,瞳孔卻是一縮。
隨即招呼道:“先進屋吧!”
屋內只有彭乾吾和洪康兩人。
彭乾吾做了個手勢后,洪康敏銳的聽到了一些窸窸窣窣的響聲。
那是有人離開的腳步聲。
洪康眼神一動。
以他的靈覺,他很快察覺出,附近五十米內已經沒有人了。
洪康微微提起了警戒心。
彭乾吾看著洪康問道:“師弟啊,我記得你入門就六年多,還不到七年吧!”
洪康說道:“師兄沒記錯。當時,師父還在世,師兄的兒子也差不多剛出生。”
彭乾吾說道:“是啊!我當時還好奇,已經十幾年不收徒的老爺子,怎么會在晚年還收了你做關門弟子?!”
“現在看來,還是老爺子眼力好啊!!”
“早早就瞧出師弟是塊璞玉。”
“這不,才五六年的時間,師弟就完成了小周天的修行。師弟的天資之高,可讓師兄我汗顏吶!!”
彭乾吾說這話的時候,語氣酸溜溜的,半開玩笑半是認真。
但心中的嫉妒,是壓都壓不住。
他自己是在三十一歲的時候,內氣才流通全身小周天的經脈。
就算是周西宇,也是在二十八歲的時候才達到這個境界。
嫉妒的心態,往往是喪失自我的開始,是很多人對他人處處算計的動機。
有的人可以容忍平凡,卻不能容忍出色。
所以彭乾吾東拉西扯,就是不說到《九龍合璧》的事情。
洪康的精神境界,可以感受到彭乾吾心底真正的情緒。
可他面如尋常。
心若計較,處處都是怨言。
經歷了好幾個世界,洪康的心態很穩。
在這些年里,洪康學會了遇到事,要擺正心態,煩惱自然迎刃而解,才能我順人背,才能灑脫自如。
洪康沒有繼續和彭乾吾說些沒營養的話。
他直言說道:“師兄,我想一觀《九龍合璧》。”
彭乾吾:“……”
氣氛一下子靜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