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02章,處理方法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三國之我不是蟻賊

  要是地方府衙真還不上錢,把種植園抵押給他們,只怕他們還更加高興,畢竟和人生地不熟的工商行業相比,他們只怕更加喜歡旱澇保收的種植業!

  他辛苦十幾年時間,才把大漢的門閥士族拔除的干干凈凈了,但要是莊園再次復辟了,要不了多少時間,門閥士族和地方豪強只怕全部會卷土重來,封建制度會卷土重來,工業化就會受到阻礙,這是徐偉難以接受的事情。

  他冷臉說道:“下個命令,警告地方府衙,嚴謹他們違犯均田令,要是誰的地盤上再次出現了門閥士族和豪強,就滾回薊都來當普通的百姓!”

  “諾!”牛貴道。

  徐偉都說的如此嚴重了,其他人也不敢求情了。

  徐偉對牛貴道;“你派出朝廷的巡查御史,巡視地方上大大小小的工程,已經開動的工程控制規模,不準在擴大,還沒有開始的工程全部禁止,把借款給退了,余下一年時間禁止地方上馬任何工程,哪怕是他們自己借的錢也一樣!”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這只是投資過熱,只要控制投資的規模就可以控制住物價上漲,對徐偉來說這都是小事情了,要真弄出經濟危機就是大麻煩了。

  牛貴想了想問道:“朝廷修建的三條鐵路也要限制?”

  徐偉無奈說道:“先暫停,現在我們要想辦法向中原提供各種物資,讓鋼鐵廠的鋼鐵全部用來制造農具,蒸汽機,還要各自開礦的機器,想辦法提升減少鋼鐵的使用量,提升煤炭,水泥,木材產量,限制物價上漲!”

  這波投資過熱主要還是生產力更不上發展的速度,同時弄了大大小小上百個工程,消耗的鋼鐵,煤炭,水泥,木材沒有更是需求導致的,使用徐偉只能一面開源,一面節流!

  襄楷問道:“百姓恐慌搶購物資怎么辦?”

  當年豫州發生的事情讓他們的映像太深刻了,現在他們還沒有到這種程度,但已經引起很多百姓的擔心了。

  徐偉道:“城市當中的工人,引導他們去參觀我們的糧倉和紡織廠廠,讓他們不用擔心物資的問題!他們真要搶購的話,那就相當于幫助我們清庫存了!”

  這點徐偉有絕對信心,大乾的糧倉當中有10億石的糧食,錢鋪也有3000萬匹羊毛布作為貨幣的抵押物!而百姓能搶購的東西也就是吃的和穿的。而偏偏這兩種物資,大乾早就產能過剩了。

  徐偉這樣一說,大家也就穩定下來了,而后按照徐偉的命令開始各自行動。

  而與此同時薊都百姓的恐慌,好在官員按照徐偉的命令帶領百姓去看糧倉和紡織廠,大家看到這兩處沒有問題就安心下來了。

  而在薊都的大儒在知道大乾的經濟發生問題之后,內心當中也是有一點興災惹禍同時帶著一絲興奮,他們也匯集在一起商議這個問題!

  韓融第一開口說道:“老夫就知道,大乾以工商立國,肯定會出事情的,商人重利,無情無義,重視商人國家如何不會動亂!”

  這一桿子算是打翻了一船人了,尤其是徐偉把他們的土地沒收之后,他們能投入的行業也只有工商業了,韓融這是把自己人罵了個遍。

  許劭馬上就開口反駁道:“你現在是老眼昏花了,連事情的原委都不知道,就在這里胡言亂語!大乾朝廷已經說了,引起這次物價上漲是原因是投資過熱,而且物價的漲幅也不算大,不過是一倍而已,在以前的大漢,這都不算是事,大漢那年的物價沒有翻幾倍,這也就是執政愛護百姓,才重視這種情況!”

  在場的大儒對許劭的話都深以為然,像大乾這樣穩定到十年如一日的物價,在他們看了才是異類,在大漢豐年物價低,荒年物價高是常態,當年長安兵變加旱災蝗災,糧食的價格暴漲了幾百倍他們都見過,就現在這點漲幅,豬肉漲了5成,糧食甚至紋絲未動,在他們看來這甚至算不上什么危機!

  趙岐敲敲自己的手杖道:“我讓你們來不是吵架了,而是想要大家想出一個應對現在問題的辦法!我們儒家之所以可以從百家當中脫穎而出,就是因為我們可以解決實際問題,要是我們想辦法平息了大乾的投資過熱,想了可以改變雷公對我們的看法!”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過來,原來趙岐請他們匯集不是看大乾熱鬧,而是想一個解決的辦法!

  于是現場沉默下來了,大家都在想,圣賢書上面對這樣的問題,有什么解決的方法?

  但讓他們苦惱的事情,好像圣賢書上也沒有說遇到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

  蔡邕道:“只要教化百姓修身立德,讓百姓不搶購物資,嚴懲奸商,物價自然會降下了。”

  許劭冷笑道:“你還不如說什么無為而治,這樣效果更加好,不!無為而治是道家的方法,你要真當了官,只怕之后在府衙當中都圣賢書,根本不理會這種庶務!”

  當初許劭被幾個寫小說的推為首領,他剛剛是拒絕的,畢竟他好歹是一代大儒,寫小說只是為了生活而已,但卻沒有想到蔡邕不知道受到誰的蠱惑,還真以為他脫離了儒家,專門在報紙上寫文章對他冷嘲熱諷。許劭一下氣不過還真就加入了什么小說家,成為了他們的首領了。兩人關系也從此冷澹下來,見面就開懟。

  蔡邕還想反擊,但趙岐卻制止了他繼續說話了,而是問道:“難道各位有幾十年從政經驗,連個辦法都想不到?”

  跟在司馬鏡他們來的諸葛亮算是大開眼界了,一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大儒,二是看到了大儒之間相互辱罵這樣的奇景,三就是差距大儒好像本事真沒有自己想象當中的大!

  倒是他小聲對跟著他一起來的龐統和徐庶小聲說道:“現在的事情和當年管子記載的內容倒是有幾分相識!”

  龐統馬上說道:“管子的輕重之術?還真有幾分相似!但關鍵我們是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