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1287【眾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庶子無敵

  天光微熹之時。

  定國府,東苑。

  正房內哀聲不絕,滿頭白發的裴太君坐在榻沿,老淚縱橫地看著榻上昏迷不醒的裴戎,哭道:“好好的人怎會變成這樣?你若是有個好歹,將來我怎么去見你父親啊……”

  旁邊一眾女眷無不默然垂首,雖然裴戎辜負了裴貞的期望,沒有學會忍辱負重繼而扛起裴家的門楣,但他畢竟是裴太君的獨子,再怎么無用也不能割舍血脈親情。如果出現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劇,年邁的老太君未必能承受得住。

  哭了好一會后,裴太君擦拭著眼角,轉頭望著裴寧問道:“大丫頭,究竟是怎么回事?府里真的進了賊?”

  裴寧神色悲戚,答道:“老太太,事情是這樣的。”

  她將昨夜發生的事情簡略復述一遍,然后又說起郎中們的診斷,裴戎因為在很短的時間內被人強行灌入太多烈酒,以至于出現深度昏迷的狀況。如今看來應該不會有性命之憂,但是即便能夠醒來,很有可能會變成癡傻之類的模樣。

  這是因為江萬里私下對裴寧說過,刺客們所用的酒與傳統的破陣子不同,應該是使用某種法子讓酒性更烈,這樣的烈酒直接灌下去,燒壞腦子都不稀奇。

  裴太君聽完之后雙眼泛紅,恨恨道:“是云哥兒將賊人帶進府內?他為何不在這里?”

  裴寧低聲道:“他也在昏迷之中,據三……晉王殿下的護衛說,二弟是被人用了手段,但應該沒有大礙,晚些時候就能醒過來。”

  裴太君又問道:“那城哥兒呢?家里發生這么大的事情,他都不肯回來看一眼?”

  裴寧道:“兄長昨夜便入宮了,一直到天亮才出宮。他方才打發人來說了一聲,讓家里不要擔心,這樣的事情以后絕對不會再發生。”

  “就這樣?”

  裴太君定定地望著她,一時間悲從中來,難以自抑。

  大梁開國九公之首,執掌大梁軍權數十年的裴家,如今竟然淪落到這般境地。雖說裴戎早已不是家主,可他畢竟是裴貞的嫡長子,也是裴城的親生父親,好端端地被人害成生死不知的樣子,偌大一個裴家竟然沒人能站出來。

  若是裴貞在世,莫說賊子公然入府害人,哪怕只是府中晚輩被人欺負,朝廷也斷然不會是這個態度。

  裴太君又悲又氣,顫聲道:“那些賊人在何處?”

  裴寧眼中浮現一抹奇異的光彩,緩緩道:“約莫半炷香之前,晉王殿下帶著那四名刺客出府,他說要讓朝廷還給裴家一個公道。”

  裴太君愣住,良久之后神情復雜地說道:“晉王肯為裴家出面?”

  裴寧鄭重地點頭。

  裴太君百感交集,面上愧色凝重,回想起當年裴家對待裴越的種種不仁之舉,這一刻老人幾近于無地自容。

  “哎……”

  她垂下眼簾,似乎無顏再看裴寧的清澈眸光。

  皇城,景仁宮。

  “臣辦事不力,罪該萬死,請太后娘娘降旨嚴懲!”

  范余大禮參拜,伏首于地。

  珠簾之后,吳太后面無表情地說道:“起來說話。”

  范余滿面愧色地站起來,道:“臣雖早已看出裴云心口不一,從一開始便做好踢開他的準備,但是沒想到裴家長女會在昨日回府,因此功虧一簣。不過還請太后娘娘放心,臣的屬下守口如瓶,晉王不可能得到任何想要的證據。”

  吳太后不置可否,淡淡道:“你說說看,裴越接下來會怎樣做?”

  范余心念電轉,沉吟道:“臣已經交代過屬下,進入定國府后第一件事便是毀掉那份懿旨。即便裴云站在晉王那一邊,他也拿不出任何證據,反而會給自己惹上構陷天家的罪名。晉王就算能猜到這件事的真相,他也只能將臣的屬下交給朝廷,這樣無論怎么查都會變成一樁無頭公案。”

  吳太后從女史手中接過青玉茶盞,淺淺飲了一口,緩緩道:“在你入宮的同時,裴越便已經離開定國府。他親率百余親兵,押著你的四名手下在城中穿行。”

  范余心中一凜,沉聲道:“難道晉王想要叩闕?”

  吳太后道:“皇帝已經派人去攔阻,他不希望裴越將這件事鬧得不可開交。不過在哀家看來,裴越不會錯過這個機會,或許會將矛頭指向宮中。”

  范余思忖片刻,忽地雙眼一亮道:“太后娘娘,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吳太后挑眉道:“何意?”

  范余快速說道:“晉王在軍中擁躉甚眾,但是都中局勢并非堪憂,無論禁軍、京都守備師還是京軍南營,這都是絕對忠心于天家的軍隊。其實他最大的仰仗是名望,是這些年出生入死贏得的人心,可如果這次他在沒有任何證據的前提下,將這件事歸咎于太后娘娘身上,反而會引起劇烈的反彈。”

  吳太后默然不語。

  范余繼續說道:“若晉王咄咄相逼,而天家只要保持足夠的隱忍和克制,讓世人看清楚這位權臣的真面目,民心向背猶未可知!”

  吳太后的眉眼忽地舒展開來,淡然道:“此言有理。你現在立刻出宮,去看著裴越會做出何種應對,速速報于哀家。”

  范余振奮道:“臣遵旨!”

  御書房中。

  劉賢右手握著一卷古籍,目光落在字句上,卻許久不曾翻動書頁。

  內侍省少監侯玉邁著小碎步走進來,行禮道:“啟奏陛下,晉王沒有返回王府。”

  劉賢面上浮現果不其然的神情,問道:“他帶著那些刺客往皇宮而來?”

  侯玉垂首答道:“據報,晉王并未直接往北城而來,他離開朱雀坊后,先是往東行至南北正街,然后才轉向朝北。”

  劉賢放下古籍擺手讓侯玉退下,轉頭看著肅立御前的那位中年虎將,沉聲道:“你有什么看法?”

  其人便是禁軍主帥、河間侯李訾,聞言不慌不忙地應道:“晉王畢竟是定國子弟裴家血脈,今日想必是要為裴家討一個公道。只是在臣看來,晉王此舉稍顯不智。”

  劉賢重復道:“不智?”

  李訾道:“刺客夜襲定國府,這件事可大可小,若是按照朝廷法度來辦,晉王便可立于不敗之地。但是他昨夜壓根不考慮洛執政的提議,現在又做出這般一意孤行的姿態,未免有目無君上之嫌。誠然,以晉王今時今日的地位和名望,便是陛下也會給予相當程度的尊重乃至于寬容。”

  他稍稍停頓,目光炯炯:“然則圣人有言,天地君親師,為臣之道豈可輕忽?”

  劉賢若有所思,隨后看向另一邊那位年輕文臣,和藹地問道:“吳卿家?”

  禮部侍郎吳存仁拱手道:“陛下,臣贊同河間侯的看法。其實陛下對待晉王可謂寬仁溫厚,既沒有強行召其入宮壓下這樁案子,又派數位大人前去溫言相勸,晉王若執意叩闕未免辜負了陛下的一番苦心。”

  劉賢道:“晉王為大梁立下那么多功勞,朕體恤他的心情乃是理所當然。”

  吳存仁恭敬地道:“陛下圣明。”

  君臣之間的氣氛十分和諧,片刻之后,侯玉再度走進御書房,只是這一次略顯腳步匆匆。

  “啟奏陛下,晉王他并未朝皇宮而來,反而去往西北面光德坊。”

  劉賢怔住。

  李訾和吳存仁神色微變,后者眉頭緊皺道:“晉王這是要去鑾儀衛衙門。”

  光德坊距離皇城較遠,而且坊內面積較小并無其他官衙,在開平帝讓鑾儀衛登上臺面之后,衙門便設在此地。

  李訾沉聲道:“陛下,是否要臣前去?”

  一旦禁軍出動,恐怕會讓局勢變得更加險峻。

  劉賢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他搖頭否定李訾的提議,然后嘆息道:“朕只是不明白,晉王究竟想做什么?”

  殿內一片寂然,沒有人能回答年輕的天子這個問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