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三十三章 時有秦人高聲語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秦嫡公子

  對于選擇扶蘇,兩人并無異議。

  扶蘇已經是眼前最好的選擇了,至于其他公子相比扶蘇,更沒有優勢,也更沒有機會。

  而且扶蘇本就跟楚系一脈走的近。

  眼下扶蘇身處北原郡,雖遠離朝堂,但若是能借此立些軍功,北方幾地再有意給扶蘇搭橋,未必不能讓扶蘇更進一步,這次楚地近乎被一鍋端,朝廷內定會大舉反撲,扶蘇攜軍功回去,加上朝廷官員幫助,聲勢未必就弱于秦落衡。

  一個聲勢在民間。

  一個在朝堂。

  這一上一下,差距可是很大。

  只是張良有些遲疑,秦落衡在楚地做了這么多事,嬴政真的會毫不察覺嗎?

  他不知道。

  也不敢去多想。

  而今他們只能一條道走到底。

  不然他們一直以來信奉的就會被秦落衡徹底摧毀。

  這是他們不能容忍的。

  何瑊臉色已恢復如常,開口道:“眼下楚地已沒有待下去的必要了,項氏同樣是鼠目寸光之輩,若是北上齊燕,未必不能另謀出路,結果卻選擇蝸進云夢澤,實在是窩囊。”

  “項氏不過爾爾!”

  何瑊對項氏的舉止頗為不滿。

  張良開口道:“項氏怎么做,我們沒必要去評判,他們之所以這么做,定有他們的道理,我們身為外人,豈能對此多加指責?而且項氏是楚地貴族中少有能保全的,今后未必不能成為助力。”

  “只是”

  “云夢澤近些年水澤不斷減少,范圍其實也在不斷縮減,若是天下始終沒有大的變故出現,項氏恐就真要困死其中了。”

  “唉。”

  張良輕嘆一聲,也是站起了身。

  楚地已沒有逗留必要。

  兩人見集市口的群眾都走散,也從邸店離開了,他們的離去并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也不會引起太多人關注。

  隨著新令不斷宣揚,楚地當下一片嘩然。

  原本在田間耕作的黔首,此刻都拿著耒回家去了,不過雖然他們心中有很多不平,但鄉民大多膽小,并不敢真敢去直接告官,都選擇了觀望,想讓其他人先去趟趟水。

  在幾天的沉寂之后。

  終于有人沉不住氣,拿著過去被貴族強買強賣的田契地契,去到了縣衙,當眾訴說起了冤情,在吏員幾番審問,外加其他官吏的多次審理后,確定為真,當眾授予了此人幾畝田地。

  自此。

  新令的影響力徹底爆開。

  短短一日間,就有成千上萬的民戶,拿著當年被強賣的契書及一些其他文書,去到了官府,想因此為自己多爭取一點田地,隨著越來越多人獲得了田地,更多觀望的人坐不住了,紛紛開始出面。

  原本一向安靜的縣衙、郡衙,自此徹底熱鬧起來。

  大堂外。

  不時有‘秦人’高聲語。

  如此盛景,在楚地也是第一次出現。

  隨著檢舉告發貴族的不端行徑發酵,一些人也看向了逃逸的貴族子弟,楚地十一郡,自此拉開了轟轟烈烈的窮寇要死追的序幕,原本高高在上的貴族,在此時徹底成為過街老鼠。

  惶恐度日。

  以往趾高氣昂的貴族,在楚地徹底銷聲匿跡。

  不過新令的影響,遠不止于此,隨著楚地田地分發逐漸落幕,斗貴族,分田地之事,卻已傳至天下。

  此舉自是引得天下嘩然。

  底層者竟皆振臂高呼吶喊,為此搖旗助威,貴族士人等則是怒罵連連,恨不得生啖其肉、飲其血,民間各種妖魔秦落衡的諺語、軼事則開始層出不窮的出現。

  但這些舉動始終難阻止楚地大勢。

  壽春郡。

  外界的轟轟烈烈,秦落衡自是感知到了,不過他顯得很平靜,這個效果他早預知到了,底層民眾的情緒是樸素且真摯的,只要你對他好,他一定會給以最真誠的回應。

  大堂內。

  室內只有秦落衡跟陶舍兩人。

  秦落衡坐在主座,他看向陶舍,開口道:“陶將軍,而今楚地的民眾對大秦的認可程度如何了?”

  陶舍道:

  “回十公子。”

  “經十公子之令,楚地民眾對大秦認可度大幅提高,而今人人稱自己為秦人,已不再如過往稱楚人、會稽人、壽春人等了。”

  秦落衡微微額首。

  笑道:

  “有效果就行。”

  “這次可不同于以往。”

  “數千萬畝田地分下去,就算是我也感到心疼,若是底層民眾回應不強烈,我反倒會質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眼下民眾激動熱切,那便再好不過。”

  “經過此事。”

  “楚地貴族應很難成氣候了。”

  “過去陛下始終對楚地如鯁在喉,就是因為楚地始終跟大秦離心離德,楚人倨傲,也始終不服從大秦管教,而今楚人歸服,楚地徹底融入大秦,我也不枉此行了。”

  秦落衡感慨幾聲,又道:“軍中近況如何?”

  陶舍執禮道:“軍中近來情緒高漲,不過并無多少異動,再則上次山陰縣的斬首,也起到了威懾作用,軍中士卒人人自危,不敢再做為非作歹之事,軍規已能完成執行下去。”

  秦落衡忍不住道:

  “對士卒一定要嚴加約束。”

  “亂世是一回事,治世是另一回事,若還以亂世的標準來練兵,早晚會出問題,軍紀軍規一定要抓緊,大秦的軍隊眼下的職責是保家衛國,若是還縱容士卒騷擾民眾,那跟流寇有何區別?”

  陶舍道:

  “公子說的極是。”

  “目下軍中風氣已大為扭轉。”

  “只是這些軍規并未得陛下恩準,也未經由朝廷商議,只怕此事會讓公子受到牽累。”

  秦落衡擺了擺手。

  不在意道:

  “朝臣要說便讓他們說去。”

  “公道自在人心。”

  “大秦要的是治萬民,大秦的軍隊是對外的,而非是靠欺壓民眾來博取存在感,若是他們連這些都要反對,依我看,他們心中恐早就沒有是非正義了。”

  “此事我會一人擔下。”

  秦落衡神色淡定。

  軍規的變更出自他之手,如果朝堂真要問罪,他也理應將此事承擔下來。

  陶舍心中微動。

  他深深的看了秦落衡幾眼,眼中閃過一抹猶豫,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把一些話咽下去了。

  秦落衡并未察覺。

  他起身,舒展了一下身子。

  淡淡道:“來楚地已有兩月有余,楚地之事也解決的差不多了,等到學室畢業的學子來接替部分官職,就到了離開的時候,來時,沿途麥穗青蔥,去時麥穗已是金黃燦燦。”

  “今年算得上是個豐收年!”

  “哈哈。”

  陶舍跟著笑了笑。

  隨即。

  秦落衡笑容一收,冷聲道:“楚地各郡官吏如何?地方黔首告官時可有一并告發?”

  陶舍心神一凝。

  沉聲道:

  “回十公子。”

  “有!”

  “還有不少。”

  “不過依公子之令壓了下來。”

  “只是地方黔首告發的官吏數量很是驚人,若真論下來,楚地近半數官吏,都在告發之列,這還是算上了鄉亭這些胥吏的。”

  “楚地官吏不容樂觀。”

  秦落衡冷哼一聲。

  嗤笑道:

  “這其實正常。”

  “楚地糜爛日久,地方官吏豈能置身事外,想在這種渾濁官場出淤泥而不染,不同流合污的又有幾人,這些告發書姑且壓下,這些官吏也不用急著處理,若是日后他們能收斂,則繼續任用,就當是網開一面,若是日后還不收斂”

  “那就依法查處!”

  說完。

  秦落衡頓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么,臉上露出一抹尷尬,又補了一句,說道:“把這些告發的歸納整理,上報給陛下吧,一切讓陛下決定,我這段時間倒是有些昏神了。”

  “讓陶將軍見笑了。”

  陶舍淡淡笑了笑,拱手應了一下。

  秦落衡搖了搖頭。

  這幾個月,他一直是作為楚地決策者存在,也是他一人在處理楚地的大小政事,因而習慣代入為決策者了,只是臨末想起自己只是臨時的,也不由感到臉皮臊紅。

  但很快。

  秦落衡臉色就恢復如常。

  拂手道:

  “陶將軍,你先下去吧。”

  “再等幾日,我應當就會啟程離開,不過陶將軍主管天網令,我倒是建議,陶將軍后續多關注一下楚地情況,若是我們前腳剛走,楚地官吏就倒行逆施,到時恐還要勞煩陶將軍向陛下上書一二。”

  陶舍拱手道:

  “公子盡管放心。”

  “楚地的情況,我會派人看著的。”

  “定不讓宵小破壞情勢!”

  秦落衡點點頭。

  陶舍朝秦落衡微微拱手,緩緩朝外面退去,只是在退到門口處,他還是忍不住輕聲說了一聲。

  “十公子,若是有空,我建議公子先去朝歌。”

  說完。

  陶舍走出了大堂。順手還帶上了門。

  聞言。

  秦落衡眉頭微蹙。

  陶舍作為天網令,他說的話,自不是無的放矢。

  恐怕是朝歌那邊出事了。

  秦落衡負手道:“朝歌那邊能出什么事呢?尚書司的官吏都是我親自任命的,農家、墨家子弟也都被嚴加看管,按理不該有變故,但陶舍都說的這么直白了。”

  秦落衡眼中閃過一抹困惑。

  深思片刻。

  他依舊沒有什么頭緒,最終只能搖了搖頭,緩緩道:“罷了,那就轉道去趟朝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