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兩百二十六章 亡百家者,百家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秦嫡公子

  “人為提高?”許辛眼中露出一抹異色。

  秦落衡點頭道:

  “對。”

  “提高糧種品質,實現糧食增產!”

  “現在糧食增產的辦法不多,主要受限于三個方面,一是土質的肥沃程度,二是種植后的施肥情況,三則是糧種。”

  “但在我看來,糧種才是根本。”

  “若是以十分計,土質和施肥,只是讓糧食產量接近十分,但改變糧種,卻是能讓最多生產十分的糧食,增產到十一分,十二分,甚至更多。”

  “這或許才是農家真正的方向!”

  許辛眼神一亮,還是略顯遲疑道:“這真的可行嗎?”

  秦落衡不置可否道:

  “不知道。”

  “但我認為可行。”

  “以前的稻子只是稗子,即一種雜草,經過人類先祖多次培育才形成稻子,既然能突破性的實現從無到有,為何我們不能實現產量由從少到多?”

  許辛道:

  “話雖沒錯。”

  “我農家的確是研究農業生產問題的,也包含對農業生產技術經驗的總結和歸納,但以往大多是研究病害,蟲害,還有就是播種,糞肥之類,很少涉及到糧種。”

  “糧種產量由天定,人真能改變嗎?”

  許辛有些懷疑。

  秦落衡道:

  “無論能不能,自當要嘗試。”

  “農家奉神農為祖師,祖述神農,主張勸耕桑,以足衣食,現在播種技術已經成熟,幾乎沒有太大提高空間,而田地土質,是由先天環境決定,非人力能輕易改變,糞肥因公廁的緣故,缺口不大。”

  “現在大秦一畝田地收成為1.5石。”

  “今年因糞肥充足的原因,糧食有所增產,但也頂多到1.6石,大秦現有人口高達兩三千萬,而正常人一年的口糧近二十石,大秦大多數民眾其實是吃不飽的。”

  “而你農家的宗旨是足衣食!”

  “只要有辦法提高糧食產量,就應當去嘗試,而不當是在這畏畏縮縮,猶豫不決,誠然,你農家一開始追求的只是得一田,一宅,一簞食一瓢飲,生活自足,安居樂業。”

  “但這就足夠了嗎?”

  “你農家是奉神農為祖師的,自當以天下百姓為念,豈能只盯著自己的飯碗,只盯著身邊人的飯碗?”

  “許博士,你比我癡長不少,你是經歷過戰亂的,自然是見過底層民眾食不果腹,易子而食的慘狀,你難道就忍心這種人間慘狀繼續發生?”

  “我承認。”

  “隨著天下一統,公廁推行,農家用武之地越來越少。”

  “數百年下來,各地積累了大量增產的經驗和技術,你農家不需要任何改變,只需跑跑腿、張張嘴,將這些經驗告知給各地田嗇夫,便能輕松應付了事,還備受底層民眾尊敬愛戴。”

  “但這足夠嗎?”

  “農家似乎忘了一點,大秦實行的是耕戰。”

  “大秦對農業的重視,遠超以往天下任何諸侯國。”

  “大秦是有《田律》的!”

  “現在你農家還算有用武之地,等大秦將這些經驗和技術一一歸納到《青川木牘》、《任地》等耕種糧食相關上,你農家還有什么東西拿得出手?”

  “現在你應有所察覺。”

  “農家在大秦越來越沒存在感了。”

  “也越發衰敗了!”

  “其實不止農家,其他諸子百家亦然,你們都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能做什么?所以終日就抱著以往的諸子文章,看一遍又一遍,跟一只無頭蒼蠅一般,虛度著時光。”

  “你們真的都無能無才嗎?”

  “肯定不是!”

  “天下識字者本就稀少,你們還是從數百名學士中選出的,無論如何都跟無能無才沾不上邊,你們之所以這么庸庸碌碌、死氣沉沉,只是因為你們看不到希望,只感覺未來一片灰暗。”

  “甚至......”

  “你們很多都預感自己的學派要消亡了,只是你們不愿見到這種場景,但也無力改變現狀,所以選擇了逃避,不去主動面對,開始自暴自棄,自甘墮落。”

  “百家在世間存在數百年,真就這么脆弱不堪?”

  “我不認為。”

  “朝廷也不會這么認為。”

  “不然大秦為何設一個博士學宮?”

  “就為了養一堆廢人?就為了換一個尊才愛士的虛名?”

  “這個虛名大秦會在意?”

  “秦國被山東六地叫了數百年虎狼,大秦有曾在乎過?大秦向來務實,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大秦又豈會真放在心上,百家名士,對大秦自來有意見,大秦難道不知?”

  “大秦設立博士學宮,稍不注意,便會淪為天下笑柄,讓天下士人嗤笑,而且是極大可能,大秦難道真的不清楚這些?”

  “自然是清楚的。”

  “即便如此,大秦依舊為百家設立了博士學宮,高官厚爵相待,大秦并不想控制百家,也未曾想過摧毀百家,大秦只是想給百家提供一個平臺,一個重新煥發生機的平臺。”

  “只不過你們都沒有把握住。”

  “五年!”

  “整整五年時間。”

  “大秦可曾強迫百家做過什么?可曾強迫讓百家屈服?又可曾阻止過你們做事?”

  “沒有!”

  “大秦反倒開放了書庫,供你們閱覽天下書籍,即便如此,百家不僅沒有取得任何進步,反倒一直頓步不前,甚至是開始迅疾倒退,如果再不變改,百家的滅亡時間早晚罷了。”

  “亡百家者,百家也!”

  秦落衡神色肅然。

  他其實沒想說這么多,只是許辛畏縮不前的舉止,以及百家眼下這渾渾噩噩的狀態,讓他有些嘆惋,不由多說了幾句。

  殿內一片死寂。

  原本嘈雜爭辯的眾人悉數安靜下來。

  他們全都沉默不語,只是眼中都充滿了怒意,他們又豈不知其中道理,但他們難道就真沒有做過嘗試?

  自然是嘗試過。

  但無一例外,全都失敗了。

  不然他們何至于這么自甘墮落,正是因為他們嘗試過,知道事不可為,所以才選擇了自暴自棄。

  他們為百家名義上的領袖,讓他們眼睜睜的看著自家學派消亡,這實在是太痛苦了。

  他們只能用這種方式麻痹自己。

  通過跟其他人的斗嘴,來獲取自家僅有的存在感。

  呂卓憤然道:

  “你有什么資格說我們?”

  “我們難道不知自家境遇?我們就沒有做過嘗試?當年被自家選出來當大秦博士,我們難道就愿意?誰真的在乎這博士官職?我等百家之人,做夢都想壯大學派,但做不到啊!”

  “我們也是人,也有感情。”

  “誰想看自家學派消亡,但我們真的盡心了,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我們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家學派越發凋零、越發落寞,我們真的沒辦法!”

  “農家扎根地方,連農家都越來越式微,何況我們其他學派?”

  秦落衡起身。

  朝四周眾人行了一禮。

  緩緩道:

  “我便得罪了。”

  “我不認為百家到了退場的時候。”

  “百家的出現,源于禮樂崩壞,天下動蕩,諸子先賢為改變天下亂象,因而開始激發出各種求變的思想,進而有了后面的百家,諸子的觀念不同,想法不同,做事方式也不同。”

  “但他們的目標是相同的。”

  “都是想改變當時混亂黑暗無序的世道。”

  “百家的初衷,都是想讓華夏歸復平靜,得到長治久安,避免天下繼續陷入動蕩殺伐,血流漂杵,生民涂炭流離的慘況,所以百家的初衷從來都不是治政。”

  “治政只是手段。”

  “讓天下安寧祥和才是目的。”

  “戰國之世,天下紛爭不斷,諸子百家積極的參與大爭之世,那時各家都想通過主政的方式,從而踐行自家學說的理想抱負,這并沒有什么好指責的。”

  “但戰時是一回事,和平是另一回事。”

  “你們很多人的思想還停在戰時,依舊想通過主政的方式,推廣自家學說,從而實現自家的理想抱負,但真的有必要嗎?”

  “沒有!”

  “天下已經一統了。”

  “在解決天下紛爭問題上,法家無疑是最優解。”

  “眼下天下定于一,政出一門,你們很多人都擔心大秦會獨尊法術,甚至有不少人開始把百家的衰落,歸咎到法家身上,認為正是法家的強勢,才導致了百家的衰落。”

  “但這顯然是不對的。”

  “諸子百家都是以平息天下紛爭為己任,雖然是以法家為首的學派平定了天下,但這未嘗不是也實現了諸子的理想?”

  “諸子之所以提出治政之學,就是想通過自己的方式,實現天下安寧,眼下天下已然安寧,你們卻把重點聚焦在治政之學上。

  “這豈非是在本末倒置?”

  “在我看來。”

  “百家并不是只存于戰時,也當在和平時建功。”

  “戰時為天下定。”

  “和平時則為萬民謀!”

  “這才是諸子百家存在的意義。”

  “皆為萬民!”

  “現在天下百廢待興,形如當年天下的混沌難安,這不正是百家大展身手的時候嗎?然而你們卻選擇了自暴自棄,這不僅是墜了諸子之志,也是在貽誤自家學派啊。”

  “諸位怎敢如此糊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