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十三章 爵位就是過往的榮譽簿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秦嫡公子

  待史子將這些四字詞語記在習字簡后,令史枯也開始了日常正式的授習。

  說文解字!

  秦落衡因為認識不少字,所以上課相對輕松不少,在令史枯講到自己認識的字時,更是還有閑心去翻看閬的習字簡。

  閬的習字簡有三十枚竹片。

  已經用去了二十五枚,還剩五枚空白竹片。

  秦落衡翻開。

  只見竹片上歪歪扭扭寫著各種文字,上面的文字都毫無意義,主要就是用來練字的。

  當然若是細看,還是能看出些東西。

  這上面出現最多的是官府文書里的常見字,有官名、地名、文書習慣用語等文字,像是什么‘受受受’‘律隸妾’‘閑閑帚帚’等。

  而有一些字秦落衡也不認識。

  像是什么‘窅’‘辳’‘笪’‘糳’等。

  夫子的確教過他不少字,但教的大多是秦篆的常見字,至于這些生僻字,夫子其實很多也不認識。

  自然也不會去教。

  而且秦篆問世也才五六年時間。

  其中為了照顧原六國子民,更是將六國的文字計數勘合,統一歸入到了秦篆,突然多出一萬多原六國生造字,即便是那些學識通天、博聞強識的博士,一時半會也都認不全。

  何況普通人呢?

  在看了幾枚竹片之后,秦落衡也沒了興趣,剛好令史枯講到了他未曾學過的文字,也是連忙回過神,認真做起了注釋和注音。

  學室內寂寥無聲。

  只有令史枯的講解還在耳中回蕩。

  不知過了多久。

  室外有銅鑼聲響起。

  下課了。

  令史枯沒有拖堂的習慣,銅鑼聲響起,他授課的聲音也同時戛然而止,只是在臨走時,才特意叮囑他們要多讀多寫。

  但一說完。

  就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哇!”

  “終于下課了。”

  “我實在受不了了。”

  “讀書怎么這里累啊,比打架都累。”

  剛一下課。

  閬就大聲哀嚎起來。

  他感覺上課像是在受刑,尤其是令史枯講到一些怪癖字時,自己完全跟不上節奏,滿心只能體會到痛苦和絕望。

  折磨!

  徹頭徹尾的折磨!

  其他史子在聽到下課后,也是暗松口氣,整個人如釋重負,但看到習字簡上扭曲的文字,眉頭也是不經意皺到了一起。

  滿臉愁色!!!

  不過。

  他們也沒有愁多久。

  在將習字簡上的字,跟木板上的字一筆一劃比對后,確定自己謄抄的沒有問題,眾人也是起身去到門口,穿上鞋出了學室。

  秦講究‘屨(ju)不上于堂’。

  即進屋前必須脫鞋。

  因為大家都是席地而坐,若是穿鞋進屋,很容易弄臟席子和其他人的衣服,所以才有了這個規矩。

  歷史上有種恩賞叫‘劍屨上殿’。

  即皇帝允許大臣佩著劍、穿著鞋上殿。

  這在當時是皇帝對大臣一種極為優待的恩賞,不是重臣和權臣,根本就別想著穿鞋佩劍進殿。

  正是因為屨不上于堂,所以這時代的官吏和士子,洗襪子和洗腳的頻率是極高的,畢竟身處一室,腳臭是真的很能拉仇恨。

  秦落衡也起身出了屋。

  這是個大課間。

  是學室令史進食的時候。

  他們這些史子也會去食舍,當然他們是沒人給準備飯菜的,他們是去蹭熱湯的。

  畢竟......

  干吃干糧實在噎喉。

  等秦落衡去到食舍,里面已經坐了不少人。

  每位令史在食舍里都有各自對應的案幾,而他們這些史子則只能幾個人擠一張,見秦落衡到了,閬也熱絡的招呼著:“秦兄,這邊,來這坐。”

  秦落衡快步走了過去。

  其他幾人也挪了挪屁股,給他讓了點位置。

  秦落衡也沒客氣,直接坐了下去,而后從褡褳里取出早前備好的干糧和早上用竹筒盛的一點蘸醬。

  其他人也一樣。

  眾人都等著食舍舍人送湯來。

  不過學室的食舍是給令史供應飯食的。

  他們顯然還排不上號。

  這里的舍人,都是給令史的飯菜上齊后,才會給他們準備熱湯。

  聞著不遠處飄來的飯菜肉香,閬咽了咽口水,眼饞道:“哇,這伙食,粳米白飯、清冽漿水、還有肉食,光聞著就香,等我學室畢業出去為官為吏了,我也要吃這樣的伙食。”

  “一天兩頓!”

  “不。”

  “我要吃三頓!”

  “頓頓都要大魚大肉。”

  “那才是我日后應有的伙食!”

  “真香啊。”

  精瘦的奮忍不住潑冷水道:“人家令史的爵位是官大夫,比你父的爵位還高一級呢,我們現在更是連第一級的公士都不是,還想頓頓吃肉,你咋還不多想點呢?”

  奮的涼水剛潑完,閬就一拳掄了過去,嘴里罵罵咧咧道:

  “就你話多。”

  “我不是公士怎么了?等我學室結業,我不就當秦吏了,那時候去多抓幾個賊幾個盜,多判幾個案,這爵位不就上去了。”

  “你這廝就是狗眼看人低!”

  就在閬跟奮打鬧在一起時,食舍的舍人端來了熱湯,閬和奮見狀連忙停止了拉扯,眾人伸手接過熱湯,道了一聲謝,各自埋頭吃起了干糧。

  四下再次安靜下來。

  秦落衡打開竹筒,將鍋巴沾著里面的蘸醬吃了起來,心中卻不由暗暗感慨,秦朝還真是等級分明。

  一切都跟爵位掛鉤。

  吃穿住行,不同爵位的人都不一樣。

  像他們為無爵位的人,只能擠在一張案桌上,食舍也只給提供熱湯,而像令史等有爵位在身的人,不僅能單人擁有案幾,還有大魚大肉伺候。

  至于官大夫以上爵位的人,待遇更好。

  不僅在食舍內有專門的屋子,還會安排專門的隸臣妾伺候。

  而且。

  他們其實已經被優待了。

  若他們不是學室史子,別說幾人擠一張案幾,他們甚至連案幾的角都別想挨著,只能老實的蹲在角落,喝著其他人剩下的熱湯。

  就是這么等級分明的大秦,卻是讓無數秦人趨之若鶩。

  一切都是因為一個東西。

  軍功爵制度!

  或許在很多人眼中,這個制度過于強調社會的不平等,而且還在生活中時時刻刻展示上位者的優越感,這無疑會讓底層人憤世嫉俗,也會讓很多底層人自卑。

  但事無絕對。

  強化也絕非是固化!

  在戰國那個貴族世襲的時期,尋常百姓想實現階級躍升,根本就是異想天開,正是軍功爵制度的出現,才給了尋常百姓出人頭地的機會。

  而且明碼標價。

  一切都公平、公正、公開。

  爵位對應的任何特權,都是大秦給有功者的顯貴榮耀。

  這些特權,不僅沒激化社會各階層的矛盾,反而刺激了底層百姓的斗志,他們為了改變自身命運,人人爭先,這種強化社會不平等的爵位制,極大的促進了社會各階層間的順暢流通。

  看著前方的令史,秦落衡暗暗下決心。

  “在秦朝這個社會階層分明的時期,想要過上好日子,想要徹底擺脫底層的身份,就必須擁有爵位!”

  “而且要越高越好!”

  “就算是在亂世,爵位也是最能體現能力的東西,它不會隨著時局動蕩發生任何改變。”

  “爵位就是你過往的榮譽簿!!!”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