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三十一章 進口血管供應危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能提取副作用

  女記者走后,心外科很快恢復了平靜。

  到了下午3點,術后已經6小時,在心外icu病房里,患者終于從麻醉中清醒。

  聞訊而來的醫生們將患者團團圍住,仔細檢查她的身體狀況。

  “患者血運恢復得不錯,皮膚溫度36.7,脈搏78,心率,血壓都已回復正常。”

  云峰給患者查完體,跟監護儀上的參數一一對照,確定無誤后,臉上露出了笑容。

  由于手術開始的時候,他已經忙碌了一天,直接累趴下了,所以就沒有參與進來。

  現在看到手術成功,不禁感到有些遺憾,這么重大的手術,如果能跟著主任一起做,該有多好。

  不過他沒有表露出任何情緒,如同一臺精準的機器般下了醫囑。

  “接下來密切監護,防止患者出現出血和感染跡象,以及任何神經系統并發癥和肝腎損傷。”

  “患者年紀較輕,身體素質不錯,應該能夠很快恢復,估計明后天就可以拔管,只要熬過前三天沒問題,就可以送入普通病房,進行康復治療了。”

  旁邊的醫生忍不住感慨道:“真是絕了,換了一米長的血管,患者狀態竟然恢復得這么好。”

  云峰笑著說道:“主任的主動脈置換手術可是咱們科室的招牌,三個月前不是有一個患者換了40公分的人工血管嘛,術后恢復得也不錯,第二天就拔管,十天不到就出院了。”

  “那次用的是邁柯唯的進口滌綸血管,不是效果挺好的嗎?怎么這次1米的長度,還換成三清的新產品了?”一名年輕的住院醫不解地問道。

  云峰看了一眼病人,發現對方已經昏昏睡去,才小聲回答道:“這不是進口人工血管太貴了嘛,一根就要兩三萬,1米長的血管置換術,起碼得用掉三根,這就快10萬了,再加上手術費和icu住院費,對患者經濟負擔太重。”

  “三清的人工血管因為還在臨床試驗,都是免費的,連手術費和住院費都免了。你要是沒錢道患者,你選哪個?”

  那名住院醫尷尬地撓了撓腦門:“那自然是選免費的,我懂了。”

  云峰微微一笑,解釋道:“再說三清的人工血管不比邁柯唯的差,邁柯唯的是聚酯滌綸血管,只是表層浸漬了天然絲素蛋白涂層,所以提高了可操控性和生物相容性,患者排異反應也比普通滌綸血管輕。”

  “但三清的人工血管,可全都是生物彈性蛋白材料造成,里面基本沒有聚合物,材料的技術含量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生物相容性方面更是吊打。”

  “不但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排異反應,穩定性和抗拉強度也非常高。最重要的是,還有一定的成長性。”

  “我看了人工血管的動物實驗資料,三清的生物蛋白人工血管置植入14天后,就能完美替換掉原本的主動脈,跟兩端的原生血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在這次主動脈全置換手術之前,上周我們也做了兩例20公分左右的置換手術,都采用了三清的人工血管,手術效果非常良好,不但植入過程操作性好,不易滲透血液,材料的彈性也很大,放入支架后,依然能維持較高的穩定性。”

  另一名醫生突然插嘴道:“你們也不用迷信進口的人工血管,那個邁柯唯,我聽說前幾年有召回事件,據說是人造血管分支的吻合處在手術中有滲血,然后被投訴了,后來沒過兩年,又因為產品包裝問題再次召回。”

  “依我說,進口產品現在越來越被國產吊打了,咱們能用國產就用國產,起碼三清目前在全球還沒發生過任何召回事件。”

  云峰贊同地點點頭,說道:“我同意你的看法,不過不是因為產品質量,而是供應問題。你們可能不知道,最近邁柯唯的工廠搬遷,導致供貨銳減,進口人工血管現在根本供不應求。”

  “人工血管目前廠家只有兩家,分別是櫻花國的泰爾茂和歐羅巴的邁柯唯,尤其是后者,占據了70以上的市場。”

  “以前人工血管置換術只有少數醫院能做,現在能做的醫院越來越多,人工血管的產量卻沒有趕上來,所以變得越來越緊缺。”

  “加上邁柯唯的工廠搬遷出了問題,舊工廠關閉,新工廠卻遲遲無法開工,現在進口人工血管除了京城和海市的三甲醫院手里還有貨,其他地區的醫院都斷貨了。”

  “國內對人工血管的需求一直都很大,每年要23萬根,占到全球用量的10。”

  “你們仔細想想,國外廠家供貨出了問題,第一個保障的肯定是他們本國的市場供應,至于我們缺不缺貨,病人是不是危在旦夕,苦等人工血管救命,人家才不會在乎。”

  “所以我們才要支持國產人工血管,這是一個原則性問題。否則永遠都要受制于人,被外國廠商卡脖子。”

  “這不僅僅是質量問題,更事關生死,哪怕國產人工血管沒有進口貨好,我們也要用,更別說三清的人工血管還吊打進口貨了,那我們更加沒有理由不用。”

  四周的醫生們沉默良久,紛紛點頭。

  “是這個理,事關患者生死,還是得握在自己手上。”

  “我都不敢想,如果我要做主動脈置換手術,需要人工血管,卻根本沒貨的話,該怎么辦?”

  “沒錯,國產什么時候缺貨過?只有進口產品,成天不是因為罷工,就是因為搬遷,各種理由,換著花樣地缺貨,就連工廠斷電都能缺貨,這是讓人受不了。”

  “沒錯,既然產能不行,就別慣著它們了,我們自個生產,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看著眾人變得群情激昂,云峰趕緊揮揮手,說道:“大家心里明白就行,走,我們去看下一個病人。”

  粵省,羊城中山醫院。

  深沉的夜色中,急診科輪值的曹醫生正忙得焦頭爛額。

  忽然,一道急促的鳴笛聲響起,一輛120救護車沖進了醫院。

  曹醫生聽到熟悉而刺耳的聲音,看了看候診病人的長隊,頓時有些絕望:“又來?”

  很快,一名40歲的男性患者躺在推車上,被護士推了進來。

  “患者吃飯的時候魚刺扎入食道,突然呼吸困難,胸痛不止,于是趕緊撥打120,送來醫院。”

  曹醫生聽到這里,有些不澹定了:“魚刺扎進食道不會這么嚴重,不會是扎透了,進入氣管了吧。”

  他立即檢查患者的食道,檢查了許久,也沒找到魚刺的蹤跡。

  “懷疑魚刺扎進了氣管,去拍個片吧。”

  開了檢查單后,眼看著病人被推進夜間ct室,曹醫生低下頭,繼續為其他急診患者服務。

  沒過多久,家屬拿著ct檢查結果過來了。

  曹醫生接過片子一看,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ct片上,一根2厘米多長的白色的魚刺顯示得很清楚,只是卻沒有出現在他預測的氣管位置。

  而是如同一枚利箭般直刺患者的主動脈弓部。

  想到患者輕輕一個動作,魚刺隨時會像游魚入海一般,扎穿胸主動脈,留下一個血液噴射的破裂缺口,曹醫生的額頭上瞬間滲出細密的汗珠。

  “先辦住院手續。我已經通知專家過來會診了。”

  他朝著家屬叮囑道,隨后騰的一下起身,光速拿起電話,呼叫消化科和心外科的值班醫生。

  等到患者收進病房,消化科和心外科的醫生來看過ct影像后,也都齊齊倒抽一口涼氣。

  這根魚刺已經穿透了食道,突破了縱隔,扎進了第六胸椎附近的胸主動脈里,在患者體內形成了兩處致命傷。

  首先是穿透了食道,發生致命感染的風險呈幾何倍數增加。

  然后穿透了主動脈,形成了假性的主動脈瘤,一旦這個瘤子破潰,巨大的動脈壓力會讓患者迅速死于大出血。

  胸主動脈是人體最粗大的動脈血管,血管壓力很高,一旦形成破口,出血將呈噴射狀,猶如大壩決堤一般,很難搶救過來。

  “根據國內外同行的經驗和數據來看,出現類似情況的患者,一共有23個相似的病例,死亡了20個,只救下來3個,堪稱九死一生。”

  心外科醫生臉色沉重地說道:“我無法處理這樣的手術,必須等主任過來做手術。”

  消化科醫生也搖搖頭,說道:“海市那邊的醫院分享過成功的例子,需要分段推進手術,一期手術進行食道造瘺,同時胸主動脈切除置換,二期行食道重建手術。不但費用高昂,患者還會喪失食道,生活質量將大受影響。”

  一個小時后,心外和消化的科室主任紛紛趕到,進行聯合會診。

  是直接進行外科手術?還是介入與內鏡聯合?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專家們多次討論后,終于拍板,選擇做外科手術,挽救患者。

  就在這時,護士忽然匆匆闖入。

  “不好了。患者突發大嘔血,伴隨失血性休克。”

  消化科主任看了看眾人,起身道:“時不我待,必須馬上做手術。我馬上去找家屬商談,希望能取得她們的支持。”

  “等等,如果要做手術的話,還有一個大問題。”心外主任眉頭緊蹙,說道。

  “患者胸主動脈血管上扎著魚刺,還形成了血管瘤,不管怎樣,都必須置換為人工血管。”

  “可是,”他攤了攤手,無奈道:“現在整個羊城的三甲醫院都沒有人工血管的庫存了,必須找京城和海市那邊調貨。”

  “哦,還有這種事?”消化科主任瞬間露出無法置信的表情:“你們人工血管不是用量挺大的嗎?還會缺貨?怎么不多存點貨?”

  心外主任輕咳一聲,解釋道:“進口人工血管都是通過代理商購買的,現在代理商也沒余糧了。”

  “本來我們有兩個供應商,分別在櫻花國和歐羅巴,按理來說應該很保險的,但萬萬沒想到,兩家廠商同時出了問題。”

  “因為櫻花國那邊,好像是廠商更換了人工血管內部防滲血涂層,沒有通過國內的備桉審核,然后歐羅巴的廠商把舊工廠關了,新工廠卻一直沒開起來,產能出了大問題。”

  “這兩個外國廠商同時出問題?”消化科主任一臉震驚地看著他:“怎么這么巧?”

  心外主任尷尬地笑了笑:“兩個廠家同時出問題的幾率雖然小,但也有啊。”

  “國產廠商沒有替代嗎?”

  “很難,目前好像沒有,其實人工血管已經是五十年前的技術了,雖然說一直都有緩慢的進步,但也算不上什么太高科技的東西,我也不明白,為啥遲遲沒有國產人工血管出來。”

  心外主任摸了摸腦門,有些無語道。

  “行吧,那你趕緊去聯系上級醫院,早點調到貨。我去找家屬。”消化科主任也很無語,本來就是一個風險極高的大手術,困難重重。

  結果手術還沒開始,就遇到了難題,人工血管沒貨了。

  原因竟然是兩大廠商同時掉鏈子,簡直了。

  真夠離譜的,消化科主任發誓這輩子還沒見過這么荒唐的事情。

  “這不是給我拖后腿嗎?要是耽誤了病情,到底算誰的錯。”他出門的時候,心里憤憤然想道。

  “還是國產好,起碼不會缺貨缺的這么離譜。”

  心外科主任也趕緊掏出手機,第一個撥給了京城安貞醫院的心外主任張教授。

  張教授是國內心血管外科領域的大拿,每年要做600例主動脈夾層手術,人造血管用量得到了廠家的優先保供,所以他那里應該不會缺貨。

  “張教授啊,我是羊城中山醫院心外的老王,呵呵,想跟你問個事,最近人工血管不是一直缺貨嘛,你是國內這塊的權威,也是邁柯唯的vip,你那還有備貨嗎?”

  “哎,老王啊,實在太不巧了。最近人工血管到處都缺,我這里備貨也不多,只有五根了,你要早點跟我說就好了,我已經預約了5臺手術,都用出去了。”

  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安貞醫院的人工血管備貨居然也出現了短缺。

  心外主任頓時整個人都呆住了,半響才顫聲道:“那,那要是沒有貨,病人出事了怎么辦?”

  對面陷入了長久的沉默,好一會,才傳來一個艱澀的聲音。

  “只能給最危險的患者用上,其他的病人就先拖著吧。”

  心外主任失聲道:“可是我的病人已經開始失血性休克,再不救人隨時就沒了。”

  “哎,我們這也一樣,現在只能在庫存里扒拉一下,找點型號不對版的血管,湊合著加工使用了,能找到什么就用什么吧。”張教授嘆息著說道。

  心外主任沉默了,好不容易憋出一句謝謝,然后掛斷了電話。

  連心外一哥安貞醫院都缺貨成這樣了,看來是真的沒辦法了。

  至于對方最后說的辦法,也算一個解決方案,只是不適合他。

  將不對版但血管,現場加工成與病人血管匹配的型號是個手藝活,把大口徑的血管改成小口徑的,需要一針一線地縫合,稍有不慎,血管就容易滲血。

  要把小口徑血管改成大口徑,可行性就極地,只有差別范圍極小的材料能冒險用一用。

  對方家大業大,還能在倉庫里找找舊貨改造一下。

  而他這里,無論大血管還是小血管,都沒貨。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要改也得有貨啊。”心外主任嘆了口氣,感覺到一絲絕望。

  他揉了揉眉心,打開手機通訊錄,準備繼續撥打海市的相熟醫院電話。

  正在這時,一名住院醫怯怯地舉起了手。

  “主任,那個人工血管好像有國產的能用。我們要不要試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