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70章 陰陽家的理念,五德終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諸天縱橫,從武林外傳開始

  韓非和李斯相對而坐,看似把酒言歡,狀態卻全然不同。

  李斯的表情很嚴肅,和白日里一模一樣,或者說他已經習慣了這種表情,習慣了這種狀態。

  韓非的表情很放松,不像是執掌刑法的大司寇,而是一個縱橫歡場的浪蕩公子。

  “師兄在朝堂上一番妙辯,著實讓我感到驚訝。”

  “師弟的表現,也令我敬佩。”

  “只可惜,師兄所言,均是詭辯。”

  “你還是如此的好勝!”

  韓非拿起酒杯,一飲而盡,右手攤開,露出兩枚金幣:“要玩一個游戲么?”

  “你叫我來,就是為了玩一個游戲?”

  “這個游戲很有趣,你一定不會失望。”

  “什么規則?”

  “咱們各自手握一枚金幣,我數三二一,一同亮出。

  如果同為正面,我輸你三金,如果同為反面,我輸你一金,如果一正一反,你輸我兩金。

  八次為限,誰的金子多,誰就是最后的贏家,如何?”

  “若有一次同正,我便可得三金,師兄豈不虧之?”

  “游戲尚未開始,師弟怎知結果?”

  這個游戲,表面上是一個數學概率問題,核心本質卻是“概率博弈”。

  一般而言,硬幣的正反概率都是50,但由于限定了規則,且正反可以隨意操控,為了勝利,概率會發生變化。

  當然,不管有多少心理博弈,既然是概率問題,那便可以用數學來表達。

  如果用數學公式計算,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李斯的最優解是“三正五反”,韓非的最優解同樣是“三正五反”。

  只不過李斯的數學期望是負八分之一,韓非的數學期望是正八分之一。

  換而言之,看起來處于劣勢的韓非,從一開始就占據了心理上和數學上的絕對優勢。

  看似優勢實則劣勢,看似劣勢實則優勢,和當初在姬無夜府上玩的“三姬分金”,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國家比較弱小,時常需要以小博大,韓非非常擅長這種游戲。

  兩人對視一眼,隨著一聲“三二一”,同時攤開了手掌。

  同正,李斯3金。

  正反,韓非2金。

  同反,李斯4金。

  正反,韓非4金。

  同正,李斯7金。

  正反,韓非6金。

  正反,韓非8金。

  七局過后,雙方的數據是7:8。

  李斯不懂什么叫做“數學期望”,但是游戲進行到此刻,他當然能夠想明白結果。

  雙方同正,他勝。

  雙方同反,和局。

  一正一反,韓非勝。

  韓非的最佳選擇是出“反”,這樣最為穩妥,不管能不能勝,至少絕不會敗。

  按照這個思路來想,李斯可以同時出“反”,以此來求和。

  處于劣勢的人,能夠變為和局,已經非常的不錯,但李斯想贏,同時他也不覺得占據優勢的韓非會選擇求和。

  攤開手掌。

  李斯正,韓非反,一正一反,韓非增加兩金,最終結局是7:10,韓非獲得了勝利。

  “不好意思,贏你三金。”

  “師兄的賭運總是很好,再來一次!”

  下一局的結果更差,僅僅玩了七次,便已經是4:10,提前決出了勝負。

  李斯的面色有些難看,沉聲道:“再來一次。”

  只要是概率問題,那便有機會獲得勝利,但李斯輸的越多,就越急躁,越想求取勝利。

  帶著這種心思的賭徒,是不可能勝利的,莫說是李斯,便是龍四來賭,也一定會輸。

  韓非和李斯都是聰明絕頂的人,也習慣于思索天下大勢,玩了幾局游戲之后,兩人便開始討論時局。

  “全賴師弟你的配合,你早就看出這個游戲的奧秘,卻仍舊愿意放手一搏,這個游戲名為——不勝之勝!”

  “不勝之勝?師兄似乎話中有話。”

  “看上去己方不利,對方卻占盡便宜,實則剛好相反,殺機暗藏,強弱之勢逆轉的關鍵,在于如何利用對手的貪念。”

  “仕途艱難,朝政變幻,確實暗合這游戲的莫測,師兄似乎言有所指。”

  “不勝之勝,出正,看似回報高,實際上卻是輸,出反,看似回報少,卻最終取勝。”

  “人生不是游戲,尤其對于咱們這種人,每一次選擇,都是一場不能重來的豪賭,選擇贏面較大的一方,也許不能勝,但或可保不敗。”

  “老師曾經說過,位尊則必危,任重則必廢,擅寵則必辱,看似位尊,實際上很可能是坐在刀尖上,勝與敗,或許早已注定。”

  “愿聞其詳!”

  “聽聞秦國呂相位高權重,秦王雖親政,卻仍稱其為‘仲父’。

  如今的秦國,相權強而君權弱,師弟不覺得,這和方才的游戲很像么?”

  此言一出,李斯再也無法保持淡定,因為他走呂不韋的門路入仕,一旦呂不韋倒臺,他必然會遭受牽連。

  巧的是,呂云澄和嬴政,也在玩這個游戲。

  紫女弄玉焰靈姬都已經回房休息,房間內只有呂云澄和嬴政。

  “國師的手段果真高明,寡人已經很認真的分析,最終結果卻仍舊是平局。”

  “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常勝不敗之法,也沒有常勝不敗之人,能夠在劣勢中博得平局,已經是最佳結果。”

  “國師不是說物極必反么?”

  “但這并沒有到‘極’的地步,自然也就沒有‘反’。”

  “國師失敗過么?”

  “當然,我敗過不止一次,只不過在我武道有成之后,就幾乎沒有失敗了。”

  “那豈非是另一種常勝不敗?”

  “規則的制定往往是用來掩蓋游戲的本質,用來迷惑那些執著于勝負的人。”

  “所以呢?”

  “強者不僅可以制定規則,也可以改變規則,尋常人去賭,輸了只能自怨自艾,我輸了,卻能一腳踢翻桌子,把劍橫在對方脖子上。”

  “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掀翻桌子,不僅需要絕強的實力,還不能有他人掣肘,最關鍵的是,這必須能夠獲取更大的利益。”

  “就比如現在?”

  “沒錯,就比如現在,外來的壓力會讓內部變得團結,一味的強壓并非取勝之道。”

  “你想聽一句實話么?”

  “國師請講。”

  “你這話說的很有道理,但從你口中說出來,我總覺得怪怪的。”

  “哪里怪?”

  “因為我曾經覺得,你是那種不管眼前是什么,都會直接強力碾壓過去的人。”

  “就好比國師曾經說過的‘霸道’,可即便是當年稱霸諸侯的齊桓公、楚莊王、晉文公,也有多番隱忍,也有懷柔手段。”

  “更何況大王之心,已經完全超越了那幾個霸主。”

  “知寡人者,國師也。”

  “也不只是我,韓非,還有陰陽家的東皇太一,不也是這種想法么?”

  “國師作為道門中人,竟也認同陰陽家的學說?”

  “那些食古不化的老頑固,早就該被掃入垃圾堆,天地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一群追尋天人合一的人,卻頑固守舊,簡直是笑話!”

  “國師對陰陽家怎么看?”

  “一群很有意思的人,但想要治國安邦,卻不能重用他們。”

  秦一統六國,不僅是因為“六世之余烈”,外來的天才人物,也給予了很大的幫助。

  比如韓非。

  他的策論不為韓國所接受,卻為嬴政提供了很多思路,是刑罰治政方面非常重要的理論基礎。

  還有鄭國渠。

  這條水渠是秦王政元年的時候,韓為了削弱秦國的國力,遂派水工鄭國入秦,獻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資財。

  鄭國渠花費十年時間才挖好,消耗的人力物力極大,收獲卻更大。

  不僅讓關中百萬畝荒地變為沃野,大大增添了秦國的糧食產量,還多了一條運送兵甲糧草的通道。

  在這個時代,水路運輸,可比陸路運輸方便多了。

  說起來也真是詭異,韓國為了削弱強鄰保存自身,用了很多種手段,結果不僅無用,還把殺自己的寶劍,送到了嬴政手中。

  鄭國渠馬上就要修建完畢了,有空一定要去看看。

  如果說韓非提供的是刑罰治政方面的理論,陰陽家提供的就是神秘側的理論。

  不要小看這方面的作用,在古代,神話炒作還是非常有價值的,比如“大楚興陳勝王”,又比如“斬白蛇起義”。

  陰陽家創始人鄒衍提出了一種名為“五德終始”的學說。

  “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種德性,“終始”指五德周而復始的循環運轉。

  在陰陽家看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符應若神,能一統天下者,必須得到五行其中一德。

  黃帝得土德,夏禹得木德,商湯得金德,周文王得火德,而最終能夠一統天下的,一定擁有“水德”。

  秦國認同這種說法,因此秦國尚黑,多著玄色。

  劉邦也采信陰陽家的說法,不過他覺得自己才是周王朝的繼承者,因此同樣也是“水德”,漢初年也是尚黑。

  直到漢文帝時期,才把“水德”改為“土德”,從“尚黑”變為“尚黃”,龍袍也開始變為金黃燦燦的。

  陰陽家的說法有一定的價值,但若論治國安邦,那簡直是在開玩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