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七百四十五章 抉擇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

  一場廷議,匯聚了大恒文武的重臣,持續了數個時辰,在無天子一錘定音的情況下,最終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結果。

  當廷議結束,草原之大變,自然是隨著文武重臣之口,而飛速的在這座大恒京城中樞傳開。

  皇城邊上,天子腳下,這京城之中,最不缺的,就是關心天下大事之人,哪怕是市井的普通老百姓,張嘴也能道出幾句國家大事,稍有風聲,便是傳得沸沸揚揚。

  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只不過,和往常一樣,大恒的中樞意志,從不會因地方輿論而有所改變。

  士林輿論,市井輿論,皆是如此。

  最的決斷,還是在于天子手中。

  沸沸揚揚之際,朝堂中樞截然相反的兩派意見,亦是經驛站快馬,飛速至北疆天子駕前。

  在這上通下達之過程中,盡管天子尚且未曾表露明確的意志,但西北邊關,北疆,卻也是在軍情消息抵達的第一時間,便隨之而運轉起來。

  天子一向信奉的,便是以攻代守,戰略主動權,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故而,北疆諸邊鎮體系,一向皆是滿兵滿建制存在,圍繞著大恒整個北疆,數十萬將士星羅密布的戍守各地。

  可戍守衛疆,亦是可開疆拓土。

  在短短十來天時間里,數十萬大軍,儼然就已經完成了從戰略防守至戰略進攻的轉變。

  一切響應流程,皆是已經結束,差的,儼然就是天子的一聲令下。

  差的,只是天子的抉擇。

  昭武十年,儼然就在天子這抉擇之中過去,辭舊迎新,步入了昭武十一年。

  大江南北,早已因草原這般大變而震動,朝野亦是為此依舊爭論不休,天子之駕,也依舊還停留于河套銀川府,這個以往的邊疆,當下的北疆腹地。

  如何抉擇,依舊還是天子需要為之思慮的一個難題。

  “打?還是不打?”

  這個念頭,亦是在天子腦海里一直盤旋著。

  朝堂諸文武之奏,已然呈列天子桌案之上,邊軍枕戈待旦,亦是早已為天子所準。

  當如何?

  天子負手而立,眼前,依舊是那一副大恒乾坤圖高懸。

  平定草原,拓土藏地,雖是既定之計劃,但眼下,牽扯實在太多。

  天子注視著輿圖上的西北藏地與草原,目光儼然有些凝重。

  這一場仗,一打,可就不是小打小鬧。

  數十萬大軍,海量的錢力物力,這還僅僅只是戰爭。

  戰爭一開始,那就不是單純的只是戰爭。

  戰爭之后的政治目的,亦是必須達到。

  藏地納入統治,維持草原穩定。

  堪比大半個大恒天下,何其浩瀚的疆域,要一口吞下。

  這其中的牽扯,可不是一般的大。況且,內患未消的情況下,如此恢宏規模的外戰開啟,錢力物力人力,皆被牽扯外戰,內患,必然蔓延……

  許久許久,天子才挪開目光,桌面上,是大恒各文武重臣,及諸皇子之奏,其中諫言,各有不同。

  有好戰者,自然是一心一意想著開戰,有顧忌者,則大都是和天子相同之心思,如靖國公,內閣首輔劉起元,則是這般,對當前大恒牽扯顧忌太多。

  西南云貴兩省土司之亂,尚未結束,白蓮余孽尚且深藏,地方士紳尚且未曾歸心,各地天災依舊綿延,賑災安置壓力天大……

  太多隱患牽扯,太多的龐大支出,帶來的,自然就是顧忌重重。

  也有完全反對者,亦是引經論據,道理充足。

  大恒文武,無論什么意見,也不管是什么立場,至少,其顧慮所在,也皆是事實所在。

  大恒立國第十一年,天子南征北戰,平定南北內敵外寇,革新舊制,重鑄秩序,直至今日,縱使在天子看來,大恒天下,尚有極大的不足與禍患。

  但不可否認的是,當今之大恒,當今之昭武治世,對比青史數千年,已然完全稱得上一代盛世王朝,昭武治世,亦是可以稱得上昭武盛世。

  扛著天災,外敵,內患,舊憂的天大抱負,大恒也依舊穩步前行著,這一點,僅從大恒每年都新增,乃至躍遷式增長的財稅,便可清楚看出。

  要知道,當今之大恒,嚴格而言,就是一具被天災人禍纏身的病軀,如此,尚能穩步前行,顯盛世雛形,這一切,離不開的,就是按部就班的穩步前行。

  大恒的每一項政策,每一個戰略方案,皆是制定了極其詳細的執行計劃,以及各類預案。

  一切,皆是按照計劃而行。

  哪怕是執行阻力最大的教育改制以及里甲改制兩策,亦是如此,這些年,因這兩項國策而被撤職查辦,乃至抄家發配的,都不在少數。

  整個大恒,就如一臺精密的機器,每一個零件,都是在這個機器之中有著位置作用存在,組合在一起,皆是良好的運轉,便鑄就了當前大恒的穩步前行。

  這般大變,一旦開戰,穩步就班,就必然會被打破,本該分布于國家內部各處的精力,就必然轉移。

  國雖大,好戰必亡。

  大恒雖大,同樣,也扛不起超出國力以外的太多。

  但,同樣現實的是,內患雖重,外患,同樣也不小。

  天子能輕視草原之敵,那是因為這些年,他將草原之敵玩弄于鼓掌之中,一切皆在控制,故而,天子有輕視的資格。

  而這控制一旦掙脫,而大恒又坐視不管,讓草原發展起來,數十萬蒙古鐵騎居于臥榻,虎視眈眈,僅此一點,其后果,青史之事,已然證明的一清二楚。

  蒙古也非固步自封,與大恒爭鋒這么多年,亦是在學習著大恒,火器也好,制度也罷,乃至對匠人技藝的重視,在林丹汗這個野心家的帶領下,亦是一點都沒有落下。

  大恒在發展,蒙古,也在發展,也在前進。

  固步自封之景,只會存在于安樂之中,在當前的生死存亡之際,蒙古,準葛爾,和碩特,都沒有那般愚蠢。

  臥榻之側,讓本被壓制削弱的強敵重新崛起,那就是愚蠢至極了。

  顯而易見,不管打還是不打,天子都必須做出取舍。

  老婆預產期快到了,有點忙,抱歉。

  (本章完)

  請:wap.ishuquge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