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七百零二章 藩鎮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

  “臣,參見陛下!”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沉陽府城之外,遼省巡撫張賀及遼省總督黃得功領遼省文官武將,叩拜于冰天雪地之間,萬歲之高呼,直沖云霄。

  “免禮吧。”

  天子從車架走下,抬頭看向這座曾經后金都城,眉宇間亦是難掩唏噓之意。

  憶往昔崢嶸歲月,著實難免感慨,尤其還是多年之后再至,那更是感慨萬千。

  片刻,天子才收攏心緒,目光轉向身前遼省巡撫張賀及遼省總督黃得功兩人。

  遼省,在大恒天下,不僅僅農商環境特殊,同時,官職,也同樣特殊。

  在早些年的軍政分離之策貫徹下,天下各省政治軍事生態,早已恢復了多權分立之模樣。

  如文官體系的布政使,按察使,稅務使,督學使,督察御史。

  如軍隊體系的參謀司,軍法司,政治司……

  兩個體系,皆是對應中樞,或直屬,或統管,軍政分離,相互制衡,集權中樞。

  放眼當今大恒天下,除了云貴兩省,依舊保留著督師體系,即軍政盡掌,大權獨攬的坐鎮一地。

  也就只有這遼省,還保留著巡撫職權,即巡撫統管一省之民政,底下諸司,諸府,盡歸巡撫統管。

  軍事之上,亦是如此,總督統管遼省軍事,除了陜西因地勢特殊,對西北藏地之經營,依舊設總督統管外,也就只有這遼省,依舊保留著軍事之總督。

  如此之政治軍事生態,自然是為了集權。

  畢竟,在民政之上,遼省堪稱大恒的示范之省,若無集權,必然是矛盾重重,進展緩慢。

  而軍事上,遼省在建制之初,便設戍邊五衛,后陸陸續續,又增添五衛,時至如今,遼省已有戍邊十衛,環繞在整個遼省外圍,戍衛遼省安寧。

  同時,遼省還有駐守有長風,安遼,破虜三營精銳營兵,共計近萬鐵騎。

  如此重兵囤積,遼省軍事職責,自然不輕。

  如自平定遼省之后,就沒有停歇過的犁庭掃穴,對遼省土著,即冰天雪地里的那些土著部落,對當年殘存的后金余孽進行絞殺,開拓漢民生存空間。

  這顯然非是一時之功,而是長久之策。

  遼省浩瀚無垠,但當今實控之地,較之整個遼省,依舊只是一小部分,絕大部分,依舊還只是名義上的掌控,一無駐軍,二無漢民。

  遼省的這重兵囤積,其最主要職能,就是開疆拓土。

  只不過,這種開疆拓土,非是一場戰爭,就打下多大的土地,而是跟隨著遼省發展而開疆拓土,一點一點的向未曾實控之地侵蝕,開拓生存空間。

  如此重兵,另外一個職能,自然就是威懾朝鮮。

  朝鮮在大恒,也是省級行政區域,這些年,雖未爆發太大的動亂,但小規模動亂,幾乎沒有停歇過。

  也就只有這近幾年,遼省發展飛速,軍事政治經濟的輻射影響,對朝鮮愈發加深,朝鮮才稍稍安定了下來。

  但必要的軍事威懾,自然是必不可少。

  但……這只是從前,現如今,遼省已穩,秩序已固,以前需要集權的職能,不需要集權,也能正常運轉……

  總督,巡撫……

  這兩個集權之職,對遼省而言,或許還是需要,但對天下,對天子而言,已經是弊大于利了。

  念頭一閃而逝,但這個念頭,卻也直接在天子心中扎根。

  天子也完全沒有卸磨殺驢的心態,功勞政績不錯,那就升官發財,再撤去巡撫總督,恢復正常即可。

  這無疑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事。

  天子,朝廷,不可能讓一個人,長期把持一地之權。

  那非是重視,而是在捧殺!

  人性,是最經不起考驗的。

  長期把持一地重權,生殺予奪,那遲早會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那樣,才是對天下不利,對個人不利。

  在遼省諸文武陪同下,天子入沉陽城,亦是直接住進行了沉陽行宮之中。

  所謂沉陽行宮,指的自然是后金皇宮。

  平滅后金,皇宮空置,涉及天家,自然沒人敢擅自處置,故而一直空置,遼省也曾多次組織人手進行維護,隨著天子巡視天下計劃公示,后金皇宮,自然就順利成章的成了皇家沉陽行宮,為天下下榻之處。

  后金之皇宮,算不得大氣,甚至比之地方是富戶權貴之家,恐怕都多有不如。

  這自然是得益于歷史的變化,畢竟,按照原本的歷史,后金真正的崛起,是在崇禎年間,是因那數次入關劫掠,暢通無阻,劫掠了海量人口財富,再加之皇太極的集權,讓后金完成了一個漁獵國家,至草創的封建集權國家之轉變。

  可這個轉變過程,在這個時空,因天子的崛起,可謂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當年的京薊之戰,努爾哈赤戰死,皇太極戰死,后金部將更是數不勝數。

  隨后多年,對邊疆商人的打擊,對邊關的封鎖,對蒙古的拉攏,哪怕遼鎮叛變,后金也一直被封鎖在這遼東苦寒之地,難有寸進。

  國力被消耗,出路被封鎖,如此之局,這后金皇宮,自然不可能得到什么修繕擴建。

  其簡陋破敗,才是那一個時代歷史的清晰證明。

  當夜,天子與沉陽行宮宴請隨駕文武大臣,及遼省六品及六品以上之文武。

  一場宴會,卻儼然讓天子心中的那一個念頭,愈發的根深蒂固起來。

  就如當年天子為了控制天下,設下的那一個個“藩鎮”一般,在天下危急之際,那些軍政一體的“藩鎮”,為天子控制天下局勢,為大恒的建立,可謂是發揮了不可替代之作用。

  但隨著大恒國運漸穩,那些藩鎮,作用減弱,對國家而言,弊愈發的大于其產生的利。

  故而,削去藩鎮,貫徹軍政分離,便隨之出現。

  而這遼省,亦是如此。

  一場宴會,天子看得清楚。

  長期的文武集權,儼然讓遼省文武政治生態,近乎一個小朝廷,再加之當年遼省大規模的武轉文任職……

  這遼省……非是藩鎮……卻已然形似藩鎮!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