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三十一章 時不我待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

  “陛下,閣臣們都在殿外等候了。”

  王五快步走進殿中,立在天子身后,躬身一拜道。

  “讓他們進來吧!”

  天子轉身,瞥了一眼王五身上沾染的風雪:“讓御膳房準備幾碗姜湯,你也去喝一碗。”

  王五一顫,噗通跪倒在地,高呼出聲。

  “老奴叩謝陛下隆恩。”

  天子目光稍閃爍,擺了擺手,便轉身步入側殿之中。

  “臣,參見陛下。”

  很快,幾位閣臣便步入了殿中。

  “坐吧。”

  天子指了指殿中的幾把椅子。

  “謝陛下!”

  幾位閣臣再拜,隨即恭敬落座。

  天子將手中奏本放下:“前門大街重修的進程如何?”

  “內廷這邊,材料供給充足,目前已經快要完工了。”

  陳奇瑜立馬起身道。

  天子點了點頭,隨即起身,站到了這一副大恒乾坤圖面前。

  見此,幾位閣臣對視一眼,亦是接連起身,緊隨至天子身后,看著這一副宏偉的大恒乾坤圖,皆是有些疑惑。

  “幾位愛卿可記得,前明崇禎初年,有那些地方受災?”

  天子依舊注視著輿圖,出聲問道。

  “回稟陛下,前明崇禎初年,受災之地,主要是集中在陜西米脂,鳳翔幾地,只不過,當年賑災不利,導致災情糜爛……”

  “是啊。”

  天子點頭。

  “前明崇禎初年,還只是陜西幾個地方的旱災,崇禎二年,災情幾乎就遍布了大半個陜西,甚至還波及到了山東,這么多年下來,災情一年比一年嚴重!”

  “這昭武三年的災情匯總,你們想必也看了。”

  “大半個北方,都在旱災的影響之下。”

  “從大恒立國以來,賑災錢糧,年年高漲,今年一年,僅僅賑災之糧,便達四百多萬石,占據了全年賦稅總收糧的三分之一!”

  說到這,天子轉身,看向幾位閣臣:“幾位愛卿想必都知道,這還是未曾徹底展開賑濟的結果。”

  “若徹底放開賑濟,消耗之糧,再增個一兩百萬石,恐怕還算是少的!”

  幾位閣老面色沉重,此時此刻,也不敢多言。

  天子轉身,至龍塌坐下:

  “從前明崇禎初年,到現在,這么多年,災情不僅沒有停止,還一直愈演愈烈!”

  “幾位閣老,就沒有想過什么有效的措施?”

  此言一出,來宗道幾人對視一眼,隨即,劉起元站出,朝天子一拜:“啟稟陛下,臣與諸位閣臣,也多有商議,但朝廷錢糧實在是不寬裕,根本無力實施……”

  聽到這句話,天子眉頭一皺,心中卻是驟然涌出一股無名之火!

  動輒朝廷沒錢,動輒朝廷錢糧拮據!

  卻從來沒有想過,如何讓朝廷有錢,如何讓朝廷財政寬裕!

  只知道盯著他這個天子費勁心血操勞出的一點家底!

  誠然,這些家底,也是國家的,他也必然會用在這個國家上,但,為國之重臣,在這千古大變之時,卻還始終抱著前明的裱糊匠心思,得過且過!

  “前明之時,天下糜爛,所有人都是得過且過,朕不愿,朕一步步的掃平天下,一點點的革故鼎新!”

  “朕給爾等權利,是要爾等跟著朕,一起重鑄盛世,這也難,那也難!”

  “什么事,都往朕這里推,那你們告訴朕,爾等在干什么?”

  “現在的大恒朝,還需要裱糊匠嘛?”

  “陛下息怒!”

  閣臣拜倒,眾宦官亦是立馬匍匐在地,大氣都不敢出。

  天子猛的起身,神色已然冰冷,但隨即,天子還是強行壓下了心中怒火,來回踱了幾步,沉默許久,天子才在眾人膽戰心驚中緩緩出聲:“都起來!”

  “謝陛下!”

  眾人亦是小心翼翼的起身。

  天子掃了一眼幾位閣臣,冷色依舊:“天災持續,朝廷也不能一直被動的賑災,每年那么多賑災錢糧,名為以工代賑,也沒見真弄出什么有用的工程來!”

  “如今水泥研發出來了,也投入了使用,效果既然不錯,那就推廣出去,治理河道,興修水利,修筑道路,都可以用,在各個災區以工代賑……”

  聽到天子這話,幾位閣臣原本沉重的神色,卻皆是閃爍一絲異色。

  受災之地,可是遍布大恒天下………

  工部全權統籌的話,那就是統籌整個大恒天下的以工代賑事宜……

  幾位閣老神色各異,顯然都想到了什么,臉上的沉重之色,在這一刻,卻是消散了幾分。

  “賑災不可避免,那就要讓賑災的錢糧,用得更有價值!”

  “水利設施修好了,道路修通暢,田地也陸陸續續分給百姓了,數管齊下,百姓的抗災能力才能增強……”

  “爾等先擬個詳細章程出來,看看需要多少錢糧!”

  陳奇瑜邁步而出,朝天子一拜:

  “敢問陛下,如此以工代賑,是所有災區皆是如此行事否?”

  天子眉頭一挑:“怎么,大恒境內,還有不是大恒之土的地方?賑災還要分先后?”

  “臣妄言!陛下恕罪!”

  雖是如此,陳奇瑜卻是面露喜色,幾位閣老在聽到天子這話后,也皆是眼前一亮。

  天子瞥了一眼幾位閣老那眉宇間清晰可見的喜色,沉聲道:“每一處工程,都必須登記造冊,記錄工程造價,各項開支消耗,記錄負責人以及參與工程之人,并且,在工程處刻下相關負責之人。”

  “任何一處工程完工,賬冊四分,一分置于當地縣衙,一份置于所屬府衙,一份置于戶部衙門,一份送到內廷保管!”

  “臣遵旨。”

  幾位內閣閣臣皆是一拜。

  “退下吧,盡快把章程擬出來,過完年后,便按照新的以工代賑之策實施。”

  幾位閣臣退下,天子注視著幾位閣臣步入殿外風雪之中,心中的怒火,亦是緩緩消散。

  直到幾位閣臣徹底消失在視野之中,天子才收回目光,再次看向了這一副大恒輿圖之上。

  許久,天子卻是長吐了一口氣,神色,儼然帶著幾絲自嘲之意。

  他這些年,不管是統兵作戰也好,還是治國理政也罷,似乎,都是在劍走偏鋒,或者說,是在走鋼絲。

  從當初統兵,以大明根本無力承擔的財政,養縱橫天下之強兵,然后,在根基未穩之時,又拉開改天換地的改革序幕。

  如今,天下稍穩,他又迫不及待的上馬了一個個歷史上那些王朝,幾代人都不一定能完成的國家根本大策。

  一代人,真的能完成幾代人才能完成的事嗎?

  天子真不確定,但他是真的急切。

  他這一代,不做出幾代人的事,不將整個框架體系鑄就完全,后世之君,哪怕繼承他的意志,哪怕雄才偉略,想要繼續完成他要做的事,也絕對難如登天!

  時不我待!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