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兩百六十六章 磨刀霍霍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

  靖武元年。

  新年新朝的第一場朝議。

  兩奏定論,就如一場龍卷風一般,瞬間席卷了整個京城朝野。

  不同于以往的腥風血雨前的滿城喧囂,這一次,無論是整軍,亦或者嚴明吏治,對京城百姓而言,無疑是霧里探花,也沒那個見識看出太多。

  但對朝野官員士紳而言,這無疑就如一道驚天炸雷!

  自京薊總督,至鎮北侯,再到如今輔國理政的國公爺!

  這位秦國公,何時說過空話!

  言必行,行必果!

  乃是眾所周知之事!

  如今,在新年,新朝第一場朝議,定下如此決議。

  顯然,這位秦國公不會是在開玩笑!

  當初僅僅是整頓京營,就掀起了何等的風波,何等的腥風血雨,甚至,連天子,都為此而駕崩!

  如今,朝天下衛所開刀,劍指吏治!

  會引起多大的風波?

  似乎,顯然意見!

  一時之間,整個京城,亦是暗流涌動,烏云壓頂!

  很快,李修便用事實,再一次的證明了他的雷厲風行!

  靖武元年正月二十日,天子賜尚方寶劍,以英國公為首,如山伯輔之,率領巡查隊伍,同時領勇衛禁軍八千,巡視天下衛所軍籍屯田黃冊!

  隨后,京軍顯武營,耀武營,兩大營,共計兩萬余大軍,以倭寇作亂為名義,從京城開拔,趕赴金陵,駐守陪都!

  緊接著沒過幾天,大江南北,數十個衛所都司指揮使,接連上書朝廷,表示絕對擁護朝廷清查衛所之舉!

  一連串動作,無不清晰展現著秦國公清查整頓衛所軍制的決心與能力,甚至,在那數十個衛所都司指揮使上奏附庸而后,儼然甚至都有種大勢所趨的磅礴之感!

  整個天下,亦是在這般雷厲風行的動作之下,為之震蕩。

  風雨欲來山滿樓,烏云壓城城欲摧!

  毫無疑問,這位名震天下的秦國公,已經就他的所言,做出了行動!或者說,已經舉起了屠刀……

  刀鋒之下,是待宰羔羊,亦或者亡命之徒……

  似乎,也很清晰。

  整個京城朝野,乃至天下士紳,皆在觀望著,等待著。

  當然,對統治大明的文官士紳階級而言,丘八的事情,哪里有自家的榮華富貴重要。

  畢竟,靖武元年的這兩奏,可不僅僅是整軍!

  同樣,還有整頓吏治!

  盡管這一奏,源于幾位部堂大臣,但顯然,誰也不會傻乎乎的覺得,這會和那秦國公沒有關系!

  對軍隊的動作,如此雷厲風行,磨刀霍霍。

  對他們這些文官士紳……

  顯然,沒有誰會認為,那位秦國公,會手下留情。

  事實,卻并非如此。

  對吏治的整頓,李修從一開始,定下的基調,便是慎之又慎!

  畢竟,整頓吏治,這四個字,稍有不慎,便會成為排除異己,黨同伐異的利器!

  而最最重要的便是,李修在文官這個群體之中,完全沒有如軍中那般深厚的根基。

  趨炎附勢太多,這些人,壯壯聲勢還好,整頓吏治這種大事交給他們,那無疑是自毀長城!

  故而,李修也只能定下慎之又慎的這個基調。

  而對孫傳庭等部堂大臣而言,慎之一字,本就是近乎本能,如此,自然也符合心意。

  故而,相比較李修的雷厲風行,一系列大動作,朝堂的動靜,則明顯小上了許多。

  更多的,則是局限于整個京城以及北直隸的人事調動。

  對朝堂的動靜,李修也沒投下太多關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武人的身份,注定了他在未來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在文官群體之間,都難有太強的根基。

  在如此情況下,既然選擇了這些部堂大臣,那就干脆放手讓其施為。

  更何況,對目前的李修而言,整頓清理好大明衛所這個基本盤,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

  大明數百衛所,星羅密布般的遍布整個大明,以衛所獨特的軍民一體特性,完全可以說,只要將衛所這個基本盤清理好了,事實上,這場國運之驚天豪賭,就可以說穩操勝券了!

  而到了那一步,吏治,改革新政,賦稅,事實上,便已是大勢所趨了。

  但顯然,成功之后的收益越大,邁向成功的阻力,自然也是更大!

  書房之中,那一副大明輿圖,亦是清晰標明了李修對大明數百個衛所的謀劃。

  毫無疑問,大明軍事,以九邊為首!

  而九邊之中,唯薊與遼,堪為重中之中。

  如今,遼鎮,早已化為遼賊,九邊去其一,為八邊重鎮,當然,經多番布局,縱使遼鎮已失,但山海建鎮,為山海重鎮,還有登萊建鎮下轄登萊,東江,旅順,鐵山一代,同樣也是一方強鎮。

  準確的說,如今已不是九邊重鎮,而是十大邊鎮!

  薊鎮早在掌握,宣化同樣也是如此,大同因與宣化入陜平賊,同樣亦是在影響之中,山海,登萊,京軍皆為骨干,自然也在掌握。

  如此,大明十大邊鎮,已有五大邊鎮,可以說是握在手中。

  而其余五邊,延綏因那一次居心叵測的兵變,可以說已經名存實亡。

  而隨著周遇吉改任陜西三邊總督,主持陜西平叛之事,延綏,甘肅,寧夏,三鎮,亦是隨著戰爭的進程,被納入了掌控。

  如此,大明十大邊鎮,已有八座重鎮,是在掌握之中。

  如此大勢所趨,可以說北地邊疆,已經是穩若泰山。

  而且,如今大明之內憂外患,不管是遼賊,建奴,蒙古,亦或者陜西四川之民亂,作戰主力,皆是這十大邊鎮之兵力。

  內外皆系邊軍鎮壓,這整軍的第一刀,自然不可能落在十大邊鎮之上。

  準確的說,這整軍的第一刀,不在邊鎮,甚至,不在北方,而是直接落在江南!

  整支巡查隊伍,包括護衛的八千禁軍,總人數達到了一萬有余。

  而其余兩千余人,則盡是李修精心挑選的巡查人員,其中大半皆是武院培訓而出的軍中漢子,也有秦國公府招募的一些精通算數之人,當然,必不可少的便是五軍都督府的官員,以及錦衣衛的存在。

  兩千余人,被分為了二十支巡查隊,每支隊伍,皆是有這幾類巡查人員的存在,起到最大的平衡監督之效,以免上下串通一氣,同時,各有專長,亦是能起到最大的清查效果。

  同時,按李修對巡查隊伍的規定,每一個人,皆有密奏秦公府的權利,且,按李修之規定,密奏有功者,官升兩級!

  如此,雖談不上萬無一失,但,巡查隊伍與地方衛所串通一氣的可能性,無疑是降到了最低!

  當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李修,對辦事者,從來不吝嗇賞賜,早就制定好了一系列詳細的評功論賞的章程。

  若此次巡查之任圓滿完成,大明,多上一批勛貴,多上一批官升數級的存在,將是必然。

  至于那隨行的八千勇衛營禁軍,這支起家的部隊,李修雖也有布局,但最大的作用,還是在于護衛二字之上。

  畢竟,狗急跳墻這四個字,李修可是深有體會。

  那兩萬已經開拔至金陵的京營大軍,同樣也是為此。

  當然,還有之前的落子布局,不管是錦衣衛,亦或者對各個要地衛所重鎮的掌控,同樣也是為此。

  毫無疑問,李修已經磨刀霍霍,甚至,還布下了天羅地網,就看誰……先跳出來,讓他來個殺雞駭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