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十章 消息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

  趙境眼巴巴的看著李修,等了好一會也不見李修出聲回答,反倒是頗為悠閑的拿起他面前石桌上的瓜果品嘗了起來。

  疑惑之間,當看到身旁不敢言語絲毫的下人侍女后,他頓時反應了過來,連忙吩咐下人侍女退下,到最后,靈機一閃之下,連忙又囑咐下人侍女不得外傳院中之事。

  這時,他才聽到了李修的回答聲。

  “據錦衣衛密報,在山陰縣有白蓮教徒潛藏,欲圖謀不軌,李某此次前來,自是為了將這群叛逆之徒繩之以法!”

  “事情重大,為了防止消息外泄,才秘密入府拜見,唐突之處,趙巡檢還請見諒。”

  聽到這話,趙境頭皮都有些發麻起來,他雖有所防備,但還真沒想到山陰縣會有白蓮教存在,畢竟,他趙家于山陰扎根百余年,不說根深蒂固,但一有風吹草動也能知個大概。

  但面前李修所說,他哪敢忽視,只當是白蓮教藏得太深罷了。

  “不敢不敢,上使要事在身,一切當以大事為重。”

  恭敬回了一句,趙境便默不作聲的站在一旁,忍不住想李修這秘密入府,到底是有何謀算。

  “如今我等錦衣衛奉命前來山陰的消息尚未暴露,敵明我暗之下,倒也是件好事。”

  “此次秘密前來,只是提前和趙巡檢你通個氣,我等繼續暗中查探,必要之時,還是需要勞煩趙巡檢調動巡檢司兵力,將那幫叛逆份子揪出來!”

  “好說好說,剿殺白蓮教叛逆,本官義不容辭,還請上使放心!”

  “城中一切照常不變,不過勞煩巡檢派幾人在各個城門盯著,動靜也別弄太大,隱蔽行事,以免打草驚蛇,有什么異常情況,第一時間通知我!”

  悠悠一句,李修才朝身旁的錦衣衛少年揮了揮手。

  “這樣,李真,這段時間你就待在趙巡檢身邊!”

  “屬下遵命!”

  李真抱拳應聲,幾步便走到了趙境身旁,如一根木樁子一般佇立。

  這時,李修才看向趙境,又道:“趙巡檢放心,此行若是功成,定少不得趙巡檢你的那份功勞!”

  說完,李修一步踏出,身形陡然拔高,一躍而起,幾個起伏之間,便消失在了趙境視野之中。

  望著那消失不見的李修,又看著眼前跟木樁子杵著一般的錦衣衛,趙境頓時就有些欲哭無淚起來。

  他小小一個巡檢,何德何能,身旁竟有錦衣衛隨行……

  “修哥,你去見那巡檢了?”

  一回到院中,二娃子便湊了過來。

  不止是他,其他被李修喚回的少年們也是下意識的靠攏過來。

  “見了那巡檢,算是知會一聲,有什么事的話,也不至于突然。”

  李修回了一句,倒也沒有太過在意,若非昨晚發覺那些黑衣人的蹤跡,他也不會這么快與這巡檢接觸。

  按照他的想法,至少要等到他將這山陰縣的情況弄透徹以后,再接觸巡檢,這次著實超出了預料。

  思慮之間,李修看向眼前二娃子幾人,緩緩將夜里的所見所聞道出,頓時就引得二娃子幾人眼前一亮,這些半大小子,經受了錦衣衛這么長時間的操練洗腦,早已是一門心思想著建功立業,眼下聽到發現白蓮教蹤跡,自然是一個個激動不已。

  “之前的安排不變,你們幾個喬裝打扮一下,去城西,大概就是這塊地方……”

  “劉柱,你們幾個去盯著幾個城門,小心一點,別讓人發現了。”

  李修在自己畫出的城池輿圖上畫了一個小圈,神態極為嚴肅。

  “修哥兒放心,俺一定將那群白蓮教的人揪出來!”

  二娃子立馬拍著胸脯保證道。

  “你小子消停點,這可不是開玩笑的,這群賊人武功可不低,你們發現之后,絕不可打草驚蛇……”

  呵斥一句后,李修又叮囑了幾句,這才揮了揮手示意幾人離開。

  李修獨自坐在院中,盯著手中城池輿圖看了一會,正欲出門之時,突然響起的敲門聲,頓時就讓他警惕了起來。

  猛的起身,一把抄起長刀,靜聲幾步行至院門后,透過院門縫隙看去,只見一輛牛車停在門外,為首的兩人儼然就是那永安堂藥房的吳掌柜和劉老大夫。

  “來了來了。”

  回應一句,李修縱身一躍,將長刀藏進房中,掃了一眼院中,確認沒有什么紕漏之后,才快步走過去,打開了院門。

  本來李修還有些疑惑為何區區幾箱藥材,還需勞煩藥房掌柜和大夫一同出馬,但寒暄幾句之后,孫姓老大夫的一句話,頓時就讓李修明白了這兩人的來意。

  “老朽慚愧,見公子醫術入神,著實難以自制,這才讓掌柜的領老朽前來,想與公子探討一二,唐突之處,還請公子見諒!”

  微愣神之后,李修很快反應了過來,一揮手:“老先生謬贊了,兩位請!”

  “公子這宅子可是頗為不凡!”

  走進院子,這吳掌柜的似是想起了什么,突然出聲一句。

  李修疑惑:“掌柜的何出此言?”

  “這宅子,乃是當年我山陰縣武進士劉老大人所居,前年劉老大人仙逝,后人不孝,短短幾年時間,便將家產敗光,這宅子,也抵押了出去……”

  “武進士?”

  李修眉頭一挑,明顯有些意外。

  “聽說劉老當年是高中三甲,國朝武舉雖沒有三甲之名,但在我山陰縣城皆是尊稱老先生為武進士……”

  “當年……”

  吳掌柜的一字一句,著實是吸引了李修的注意力,細聽一番,李修這才徹底明白其中緣由。

  按這吳掌柜的所說,那劉老先生名為劉信,乃是萬歷十幾年參加的武舉,順利通過各級考試,直至京城,并且最終排名第三。

  明朝武舉制度不完善,再加之首重武職世襲,且重文輕武,堂堂武舉都是由文官把控,武舉所得榮耀自然不值一提。

  不僅僅沒有設立武狀元,武傍眼,武探花這些名號區分,最終縱使排名第一的所得到的待遇,也遠遠比不上科舉一普通進士的九牛一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