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海微微一笑,跟著解釋了一句:“這個行業我將來要當第一,不想因為別的事耽誤的。”
  在李明楠聽來,陳江海的口氣實在是太大了。
  可是不知道為什么,他覺得陳江海說這樣的話,實在是太正常不過的。
  而且此刻陳江海表現的相當自信,仿佛對于這件事早已是胸有成竹。
  現在所有的人都不清楚無人機是什么,可陳江海已經開始投資它了。
  就沖這一點,陳江海要做到無人機第一的話,也不是什么難事。
  接下來的幾天,李明楠一直留在平山,每天看著比賽挺開心的。
  而且越看就越覺得上癮,同時也越發覺得陳江海這個項目大有可為。
  他也不禁心生感嘆,陳江海別看年紀輕輕,卻有著超乎常人的眼光和遠見。
  總是能夠發現新的項目。
  這幾天許國棟則是奔波輾轉,忙得腳不沾地。
  兩位大佬只是動動嘴皮子,他卻是要跑斷腿了。
  一個綜合性的廣場,包含了一個五星級酒店以及各種生活配套設施,這個工程的規模自然是不用多說的。
  這種情況下,就意味著它的前期準備工作,將會非常的多。
  在別人看來很辛苦的事,許國棟這里卻是甘之如飴。
  他覺得陳江海給了他這樣的機會,他就必須要拿出十二分的努力來,盡可能做到最好,給陳江海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否則的話,就對不起陳江海給他的這個機會了。
  關于這件事,陳江海沒有過多的去關注,他相信許國棟能把事情協調好。
  若是真的遇到什么困難的話,他肯定也會及時給自己匯報,到時候再處理也不遲。
  此時無人機的第二項比賽,進入了第二天的賽程。
  經過昨天的比賽,大部分人對于無人機這個東西,已經有了一個比較直觀的概念,顛覆了之前的不少想法。
  看著無人機在天上,十分乖巧地按照選手們的操控完成各種飛行路線,那感覺就好像是有人在開一樣。
  這讓他們覺得十分的神奇。
  無人機這個東西,觀眾們之前認為離自己很遠,是非常高端的科技,根本就沒怎么去關注。
  現在看來,這種東西完全可以進入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甚至不少人已經像李明楠一樣聯想到了一部分用途。
  關于這第二項比賽,看的觀眾是越來越多了。
  最開始的比賽,觀眾看到選手們在組裝無人機,起初的時候還是挺新鮮的。
  可是看多了,就沒有什么感覺了。
  畢竟,再怎么組裝,它也只是一個不會動的東西。
  可是現在不同了。
  這些東西要飛上天了,而且是在選手們的操控下。
  秋海的這個障礙賽,其實也很簡單。
  它不是一條平行的賽道,而是忽高忽低,忽左忽右,中間還有不少的障礙物。
  這種情況下,想要操縱一架無人機順利平穩的度過這些賽道,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這個環節考驗的不僅是參賽者對于無人機的改造能力,同時還有對無人機的操縱能力。
  或者說,就是看無人機本身的操控屬性,到底夠不夠出色。
  一款無人機最重要的方面,對普通人來說,大概就是操控方面了。
  畢竟,你要跟普通人說這款無人機哪里的技術厲害,哪里的技術超群,作為外行人的他肯定是不太明白的。
  他唯一最直觀的感覺,就是這個東西好不好操控,能不能輕松的把它開上天。
  至于其他的話,消費者不會太多去考慮。
  當初舉辦這個比賽的時候,陳江海已經把這些都考慮進去了。
  第一個項目,考驗參賽者對于無人機的熟悉,這樣就能淘汰掉那些實力不佳的業余愛好者。
  第二個,就是對無人機的改造和無人機本身的操控能力。
  至于第三個的話,那自然是選手們的無人機,會不會有創新。
  陳江海相信,經過這三輪的比賽,絕對能夠找到他需要的人才。
  現在賽程雖然才剛剛過去一小半,但已經能夠證明陳江海的眼光和遠見了。
  這幾天,陳江海在辦公室也沒有閑著。
  要知道,齊靜易那邊可還在等他的消息,等久了說不定這位臺長大人要著急了。
  陳江海這次想做的節目,其實就是前世火爆了很久的《超級女聲》。
  這對于現在的節目來說,絕對是一個王炸般的存在。
  只要這個節目一出,陳江海覺得就收視率而言,現在的電視節目絕對不會是對手。
  關于超級女聲這個節目,陳江海前世也是看過的。
  對于整套的流程,還是多多少少知道一些。
  再加上超級女聲之后,又涌現出各種各樣成功的娛樂節目。
  稍微借鑒一下,想要超越超級女聲也不是什么困難的事。
  其實就算不知道,也沒有任何的關系。
  只要知道這么一個模式,那就足夠了。
  他相信,這么大一個省級電視臺里,肯定也是有能人的。
  只要能夠確立一個模式和方向,中間的細節必然可以填充的很到位。
  陳江海倒是很希望能夠看到一個跟權勢完全不一樣的超級女聲。
  真正能夠打造一個公平公正的平臺,選出那種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偶像。
  實在不行的話,他也可以幫忙把把關,有問題就稍作一番調整。
  當然,具體的流程陳江海稍微做了一些改變。
  首先就是在全國各地,開設分唱區。
  畢竟現在交通不便,而且對于參賽選手來說,旅途費用和食宿費用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所以能夠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必須得設置分賽區,最好盡可能多一點。
  到時候從這些分唱區中,選出全國三百強。
  這三百個人,將會進行六場五十進時的突圍賽。
  六場突圍賽下來,將會產生全國六十強。
  隨后這六十人,將會被分為兩組,一組三十人。
  通過這兩場比賽,會決出全國的前二十強。
  二十強進十后,便是十強突圍賽。
  十強突圍賽,這是最為繁瑣的一步。
  二十名選手,將會被分為四組,一組五人。
  一組PK后,將會有一個人直接晉級十強,一人進入淘汰PK,一人進入晉級PK。
  全部PK完畢后,將會有四人直接晉級,四人進入淘汰PK,四人進入晉級PK。
  剩下的八人,將會直接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