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八百三十四章 走出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回到1991年當首富

  “他既然調查了我,我自然也要調查一下他。”

  對于這一點,陳江海回答的也很隨意。

  白小月聽了點點頭,這個理由似乎很合理。

  “沒意思,我走了。”

  白小月是來的快,走的也快,根本沒有一絲拖泥帶水。

  陳江海也樂得清閑,白小月這纏人小妖精不在后,他這邊可是清靜了不少。

  轉眼間就到了三月份,秋海再次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首先就是秋海定下的發展基調,發展民族企業,打造華夏品牌。

  這個主題,在國內得到了很多廠家的響應。

  與此同時,外資企業在國內大量吞并民族企業的事,也都紛紛見報。

  在這種情況下,國人對于外資企業的厭惡,可以說達到了一個頂峰。

  不少即將倒閉的民族企業,在這樣的環境里,也有了一線生機。

  毫不夸張的說,秋海的這個舉動,激起了一股愛國熱潮。

  國內的大部分企業,都紛紛采取了秋海的這個主題。

  外資企業面臨這樣的局面,一時之間都是束手無策。

  在這樣的環境里,秋海推行的星級服務制度,倒是沒有幾個人注意。

  其他人沒有注意到,但是張瑞明注意到了。

  關于售后服務這一塊,張瑞明其實早就有想法了。

  前世的星級服務制度,其實就是他提出來的。

  這一輩子,陳江海比張瑞明更早實行了這個制度。

  看到陳江海的這個制度后,張瑞明也是大受啟發。

  張瑞明自己的制度,正在不斷的完善中。

  等到真正的完善,還需要一段時間。

  現在秋海的這個制度一出,一下就把張瑞明的這個半成品想法,直接變成了成品。

  看著手上完成的文件,張瑞明忍不住連連點頭:“這個陳江海,實在是太厲害了。”

  這個時候的張瑞明,真的很想見陳江海一面,跟他好好聊一聊。

  此時的秋海冰箱,也正式被外資企業,定義為了一個重要對手。

  秋海冰箱剛上市的時候,很多人都沒把它放在眼里。

  在他們看來,秋海只不過是半路出家,在技術上根本不可能超過他們。

  事實證明,秋海冰箱因為剛剛起步,在技術方面的儲備確實比起他們這些前輩來說略遜一籌。

  唯一讓同行們沒想到的,就是秋海接下來的一系列舉動。

  在秋海的直營店里,貼出了不少的通知。

  通知的內容也很簡單,秋海的產品一旦出現問題,秋海就會負責到底。

  秋海能做出這樣的保證,一方面固然是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另外也是把顧客至上的理念貫徹到底。

  這樣的舉動自然是得到了消費者巨大的認可。

  更重要的是,秋海現在在國內的名聲,那是相當的好。

  這種情況下,冰箱的銷量自然是節節上升的。

  很多外資企業想不明白,為什么秋海冰箱的品質,明明比他們的要差一些,而且也沒有打價格戰,但偏偏就賣的比他們好。

  外面的人看不懂這些,秋海的人其實也看不懂這種情況。

  當初陳江海推行星級服務制度的時候,秋海很多人表示不理解。

  現在整體的銷量出來后,讓眾人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事實證明,他們的陳總又一次做對了。

  這個月的銷量,增加的不止是冰箱,秋海名下所有的產品,都增加了不少。

  眾人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陳總提的星級服務制度,簡直就是神來一筆啊!

  岳宏盛看著手上的銷售報告,臉上全是佩服。

  誰又能想到,眾人以為陳江海做了個荒謬的決定,結果卻是打了所有人的臉。

  現在看來,陳江海走的這一步,十分絕妙。

  在這個拼技術、拼價格的年代,陳江海硬生生的走出了一條全新的道路——拼服務。

  陳江海的這種跳脫的思維,可以說讓很多人大開眼界。

  不少企業明白過來之后也是爭先模仿,想利用服務縮減因為質量或者品牌上面距離,跟其他同行爭市場。

  不過明眼人都知道,這些小企業完全就是本末倒置。

  陳江海敢這樣做,那是因為秋海有了足夠的基礎。

  秋海市面上的這幾款電器,不能說最好,但擠進前五名還是沒問題的。

  星級服務制度,在這個時候起到了一個錦上添花的效果。

  二者疊加之下,讓秋海的銷量得到了巨大的增長。

  小企業要是學秋海這樣做的話,結果那絕對會死的很慘。

  他們連自己的產品都沒做好,就想著去做服務,能做好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不僅如此,他們還可能會被燒錢的服務給拖累,最后在市場無情的競爭之中被淘汰掉。

  秋海的成功,并不意味著其他公司照搬模式就能跟著成功。

  想要跟秋海一樣成功,那就必須有秋海一樣的產品實力才行。

  單靠著服務就想崛起,這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這個月大部分的新聞,都被秋海給承包了。

  報紙上、媒體上關于秋海的報道,那就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鋪天蓋地。

  在這種情況下,秋海的銷量自然是穩步上漲,讓同行眼紅極了。

  眼紅是沒有用的,秋海自身有實力,再加上各種超前的營銷手段,幾乎就是無敵的存在。

  四月一號這天,柳明智給陳江海送來了一件禮物。

  經過激烈的價格戰后,聯想成為了國內電腦行業的領頭羊。

  四月一號這一天,聯想的第十萬臺電腦順利的下線。

  按照前世的進程,柳明智把這臺電腦送給陳錦輝。

  到了這一輩子,這臺電腦最后卻送給了陳江海。

  陳江海自己也沒有想到,柳明智會把對聯想意義重大的第十萬臺電腦,送給了自己。

  這件事立馬就上了新聞,柳明智也是高調的宣傳了這件事。

  在柳明智的口中,陳江海成了民族企業的領頭人,他讓民族企業在國外站了起來。

  對于柳明智的這些吹捧,陳江海有些意外。

  當初對方來找自己談合作的時候,他可是直接拒絕了。

  現在柳明智這個態度,明顯就是沒把之前的事放在心上。

  陳江海知道柳明智這樣做,含義可不止這一點。

  最終目的,還是跟秋海打好關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