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七十九章 音樂市場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王牌經紀人從女團開始

  “徐會長,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在首爾的一棟寫字樓的辦公室里,兩個男人的聲音接連響起。

  一個是徐清,一個是韓國的一個知名音源發行商的副會長。

  音源發行商大概類似咱們國家的唱片發行商,負責對徐清這種經紀公司藝人產出的音樂進行線上線下的同步發行。

  說起來,徐清已經在韓國呆了一周了,這期間見了一些不同領域的合作公司,這些公司有的是芋頭提前研究過并聯系好的,有的是Wavve那邊引薦的。

  徐清這次過來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和這些公司進行合作,從而更好的推進韓國這邊的工作。

  不合作是不行的,現在的娛樂產業上下游已經形成了各自細分的板塊,星堂在國內都做不到單打獨斗,何況在韓國這個陌生的市場。

  說起來,作為這次進軍韓國市場的兩位先鋒藝人,徐清都不知道該怎么定義易榕和陳潔蕓這對組合。

  是韓國傳統意義上的Idol嗎?

  好像又不是。

  徐清也不想把他們歸為這個類別,因為韓國Idol的地位其實蠻低的,無論是演員還是歌手,地位都在它們之上,就算演員和歌手有時候不如他們賺的多或者有知名度。

  這是一種潛規則,除了真的在國際上享有很大聲望的個別團體,其他偶像團體那都是弟中弟。

  好像也只有綜藝節目的專屬搞笑藝人的地位可能比Idol的低一點了。

  不過,易榕和陳潔蕓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并不是重點,她們又不是韓國出道的藝人,這套身份的潛規則套不到她們頭上去。

  重點在于,他們要完成徐清把他們安排過來的既定目標。

  在娛樂產業,有兩個相當重要的領域,也是徐清主要要把握的兩個領域,一是影視,二是音樂。

  影視這邊目前的精力在電視劇,徐清選擇了Wavve進行了初步的合作。

  等后期如果有了電影方面的投資,徐清這邊還是需要另尋合作方。

  目前來講,徐清對于在韓國投資電影的興趣并不大,因為電影的進口制度,遠比電視劇的進口制度更加嚴格。

  所以徐清如果要拍電影的話,想進入韓國市場,需要做的事情一個是走傳統的出口渠道,這個渠道是指在韓國的電影院上映或者售賣線上播放版權及光盤,這些事情是可以同步進行的,如果實在不能上院線,那就走后兩項。

  另一個是邀請韓國的演員參演,以此來提高韓國觀眾的好感度。

  當然,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制作周期都比較長。

  這次經過和Wavve的合作,徐清對于進入韓國影視行業的計劃已經開了個頭。

  接下來就是等待《繼承者們》開始拍攝,看看拍攝過程中會出現什么問題,以及制作完成之后在韓國推廣時會出現的問題,看看哪里是重點,哪里比較值得注意。

  這就是徐清想要的經驗,也是易榕陳潔蕓兩個人過來這邊當先鋒的意義。

  總要通過他們倆才能讓徐清在以后更好的捋清楚,該怎么做才是最有效果最省成本的。

  除了影視之外。

  影視項目還在籌備,在籌備期間,易榕和陳潔蕓還要驗證音樂市場的玩法。

  韓國的音樂市場和我們國家的音樂市場比較起來,還是有很大差異的,他們的運作模式其實更加成熟一些。

  相對有關注度的打歌節目。

  比較有公信力的排名規則。

  還有比較受認可的音樂獎項。

  想要衡量一張專輯在韓國的成績到底怎么樣,其實還是有不少直觀的參考因素的。

  “各位,這是我畫的流程圖,我們現在簽訂了音源供應商,接下來就是在油管上投放MV,然后就是參與推廣節目看效果。”

  和音源發行商簽訂合作協議之后,芋頭便在酒店里召集了包括藝人在內的所有相關人員一起開會,商量著他們這次的后續計劃。

  徐清當然也在開會的人員當中。

  說起來,芋頭其實早早的在韓國注冊了一個公司用來對接一系列的業務,當然,這個公司現在還是個空殼。

  連辦公室都還在裝修,不然徐清一行人,就沒必要在酒店開會了。

  “芋頭姐,那六個打歌節目全都要參加嗎?”陳潔蕓一邊用本子記錄,一邊問道。

  “不,你們參加其中四個就行了。”芋頭搖了搖頭。

  在韓國,除了周一,從周二到周日這六天,每天都有專門用于打歌的節目在不同的平臺播出。

  從權威性和受認可度的情況,大概分為兩個檔次,第一檔是在韓國三大電視臺播放的《音樂銀行》《人氣歌謠》《音樂中心》這三個節目。

  其次便是其他電視臺或渠道播放的另外三個節目,第一個是《MCD》,第二個是《showchampion》也叫《冠軍秀》,還有就是《theshow》。

  不管是哪個節目,去參與打歌的最終目的,就是拿到這個節目的“一位”,這樣才有足夠的宣傳噱頭和話題度,也是對于成績的一個認可。

  就算拿不到一位,也要想辦法進入一位候補,這樣曝光量也要大一些。

  “一位”其實就是第一名的意思,每周都會進行評選,大概就是周冠軍的味道。

  至于一位候補,就類似于入圍名單。

  對于這個一位冠軍怎么產生,每個節目的評判標準都不一樣,一位候補的數量每個節目也不一樣,從三個到五個不等。

  但綜合起來,所有節目評判的因素無非就是五樣。

  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是音源分,這個在所有節目中都是占比最大的,音源分的參考依據,是根據韓國各大音源網站的數據榜單來的。

  數據榜單有兩個重要的參考因素,一是播放量,二是下載量。

  第二個因素是銷量,在韓國有兩個銷量榜單,一個是G榜,一個是H榜,每個節目參考的榜單不一樣。

  第三個因素是MV的播放數據,韓國的MV播放數據,基本上就看油管這個平臺的官方MV播放量。

  第四個因素是放送分,也就是在這個電視臺的打歌節目播放你這個音樂作品的時候的數據,這玩意比較迷,只有電視臺自己知道放送到底能拿到多少分。

  因此,很多公司會給電視臺意思意思,買點放送。

  第五個因素是投票分,投票又有事前投票和直播投票,事前投票就是在沒有播放節目前進行投票,直播投票就很好理解了。

  五個因素,每個節目的側重和因素權重不一樣。

  所以也造成了每個節目的差異化。

  拿《人氣歌謠》來舉例子,這玩意的MV分數占比很大,所以《人氣歌謠》里面的女團是很占優勢的,因為女團的MV播放量一般來講就是要比男團的多。

  與之相反的是《音樂銀行》,這個節目就比較看重銷量分,所以被觀眾和粉絲稱之為《銷量銀行》,這個男團的優勢就比較大,因為男團的銷量一般來講,比女團的要強不少。

  與之對比的,還有投票項目比較多的《音樂中心》,有個外號叫《投票中心》。

  當然,這仨不管有什么外號,在粉絲和觀眾心里算是比較權威了。

  后面那仨就不一樣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