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是帝國的模范殖民地!
這句話從來都不會在公開場所被提及,為什么不會被提及?
因為在官方層面上來說,大明從來沒有把東瀛視為“殖民地”,至少在表面上,東瀛都護府是通過“明日合邦”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實施合并的。
哪怕就是心里明知道這是值民地,或者說是級別稍微高點的殖民地,也不能去顯露出這種想法。
也正因如此,大明從來沒有把東瀛視為普通殖民地,而是視為某種海外省,至少在官方的所有文件和口頭言語之中都是將其視為海外行省。
當然了這種海外省是需要進行改良,所謂的改良,自然就是“皇民化”。
其實說白了就是馴化,而馴化的第一步,絕對不是什么剃發易服之類的手段。而是語言,盡管不可能一下子改變這些土著的語言,但必須要把它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也正因如此皇民化教育,從都護府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已經開始了,根據實際情況,都護府一邊建立學校,一邊在學校中推行國語教育,也就是華語教育。
大明帝國的“皇民化教育”任重而道遠,不可一蹴而就。
總之,第一步就是語言關。
這個語言關就是通過教育來實施,學校中必須要推行國語。盡管他們在生活中與家人、外界的交流中難免會說日語,可是等到這一代東瀛人成長起來之后,他們就會主動逐漸減少日語,改為華語對話。
按照朱大皇帝的計劃,大概用二十到三十年,也就是一代人的時間,將日語從主流變成非主流,用兩到三代人的時間將它變成歷史,不對應該說是變為大明的地區性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大概需要50年60年的時間。只要有半個世紀的時間就能夠培養出三到五代不會說日語的東瀛人。等到那個時候,他們和大明人也就沒有什么區別了。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而已。
什么事情都要立足于當下,而當下就是……東瀛絕對不愧為帝國的模范殖民地,這里生活著兩千六百萬的對帝國忠心耿耿的帝國皇民。
不過帝國皇民永遠都對帝國本土的人充滿了羨慕之情,當一輛車身上書寫著“帝國游學團”的大客車,在江戶街頭行駛時,周圍的人們無不是投以羨慕的目光。
帝國游學團……車上坐著的可都是從帝國本土來的人啊!
五年前,為了加深下一代對帝國的了解,帝國文部與移民署等機構合作組建了“帝國游學協會”,利用移民船空艙組織學生乘船前往包括北方領地、東瀛都護府以及非洲殖民地等地進行游學,讓他們直觀的了解帝國的海外行省以及殖民地。
畢竟,他們之中的許多人,或者成為帝國中樞的事務官員參與制定殖民地政策,或者作為官員前往海外省、殖地民,為帝國行駛統治之責。
“自1864年第一批“和女”以“契約女仆”的名義抵達南華,再到帝國設立東瀛都護府,大量和女以女仆的身份前往帝國本土,先后有超過600萬和女嫁入帝國本土,從這一點來說,帝國與東瀛是血脈相連、血脈相通的!”
導游是位年青的東瀛少婦,穿著東瀛特色的和服,和服源于漢服,卻又與漢服稍有不同,這也是東瀛的特色,她的聲音是典型的和女的聲音——輕柔且甜美的。
當然了,也總會讓那些正值青春期的少年們,心情充斥著某種燥動,事實上,對于翼州第六國民中學的學生們來說,在他們得知將要到東瀛游學時,無不激動的大吼一聲。
眾所周知,東瀛……那可是男人天堂啊!
為什么是天堂?
因為在這里,即便是最普通的大明男兒也可以艷遇連連,溫柔多情的和女見到大明男兒時,裙帶都是系不住的,在和女們看來,大明男兒個個都是身強體壯,渾身都是腱子肉,一看就是“無肉”不歡的。
越是青春期的少年,就越有某種渴望與沖動。
“在你們的正前方,就是江戶的老街……”
女導游帶著略為自卑的語氣介紹道,
“就像你們看到的,這里的建筑都是傳統的和式建筑,以木制結構為主,盡管簡陋且矮小,但是東瀛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地區,這種輕木結構的建筑在地震時,即便是垮塌,也不會給人帶來多大的傷亡。”
“這也算是優點啊……”
孫文喃喃地自語道,看著車外的這座與華夏傳統城市似是而非的城市,他的心情顯得有些激動。
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
雖然帝國的科技發達,經濟繁榮,在來東瀛之前,他們中的不少人覺得,這里的一切除了和女之外都是不值一提的,在真正來到東瀛之時,他們卻還是難免為受到當地獨特的文化而感到震撼。
第一次來到江戶的孫文,和他的大多數同學一樣一夜無法入眠,甚至接下來的幾天都處于一種相當亢奮的狀態當中。
他們激動與亢奮,并不僅僅只是因為見到了特殊的文化,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感受到了帝國的強大與遼闊。
從帝國本土越過遼闊的太平洋抵達東瀛,這樣的遠行,讓他們所有人都深切的感受到了帝國的遼闊,也正是在這樣的游學之中,這些帝國的青少年們心中的已經形成了一個早期的帝國觀。
什么是帝國觀?
這是一個頗為復雜的人生觀的形成,但可以肯定一點是,當完整的帝國觀在他們的心中形成之后,他們會主動的維護帝國的利益,他們會深知帝國海外省和殖民地于帝國的重要性,并且會千方百計的維護他。
這也是為什么要開展“帝國游學”的原因,就是為了促進帝國的青年們,能夠充分的了解帝國遙遠的海外領地和殖民地。
而不至于因為不了解,或者說因為對其的了解僅局限于文字和圖片,因此在未來的某個時期輕言放棄,就像二戰后的英國的工黨政府一樣,那些從未踏出英倫三島的工黨高官們非但對殖民地沒有絲毫感情,甚至壓根就不明白殖民地于英國的重要性,為了換取民眾的選票,以“揮刀自宮”的精神,放棄了英國數百年的基業。
這種“揮刀自宮”讓英國不需要負擔沉重的軍費,不需要負擔殖民地的開支,當他們把那些資金在改善民生為借口投入到本土的時候,大英帝國的命運就注定了,在龐大的帝國瓦解時,英國經濟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才走出戰爭的陰影,而一戰結束后,依靠殖民地的輸血與市場,英國只用十年就全面復蘇。
失去殖民地民英國從此成了一個二流國家。
歸根結底到底,英國殖民帝國的瓦解,盡管有外部的壓力,可本質上還是因為工黨政府的短視。
對于朱大皇帝來說,這就是前車之鑒,也正因如此,他才會授意官方成立“帝國游學協會”,這種游學不僅僅局限于帝國精英的子女,而是涉及到帝國上下的大多數年青人。
海外的游學,有助他們了解海外,并且形成初步的“帝國觀”,這對于帝國未來的有益而無害。
第三更了,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