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像桑福德等人說的那樣,等到世界各國得知夏威夷的變故時,至少已經過去十幾二十幾天了。
在這個有線電報的時代,在沒有電報線路的夏威夷,這簡直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得益于無線電報的發明,得益于帝國中途島海軍無線電報中轉站的大功率發射塔。
僅僅只是幾個小時后,朱大皇帝就得知了夏威夷發生的變故,他只是指示一個“知道了”。
忍耐了十幾年后,夏威夷終于到手了,至于接下來怎么辦,無論是帝國外交部,還是帝國海軍部,都會根據相應的計劃實施。
相應的計劃是什么呢?無非就是帝國外交部在各個外交場所和美國人和英國人在那里大打口水仗,而與此同時,帝國海軍會派出艦隊表明決心。
當然了,與此同時還會通過國際法庭上訴等一系列的方式來表明夏威夷共和國成立是合法的,是當地居民的選擇。
至于大明帝國,不過只是在幫助當地人民抵抗美國人侵略,幫助實現他們的愿望而已。
夏威夷是可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呦!
當然,在這一天的帝國國民們來說,至少在未來的半個月內,都看不到這篇新聞,對于帝國國民而言,這不過只是極其普通的一天。
離開學校試驗室回到公寓時,已是在半夜11點多了。
沈宏宇住在公寓是徽州戰后重建過程中改造的貧民區,居住在這里的大都是收入較低的歐裔,樓梯里彌漫著一股有些怪異的氣味。當他路過二樓時,聽見一對年輕夫婦在吵架,他們就住在他的樓下。
“你怎么能那么說?”
“你就是一事無成!一事無成!如果你會說華語的話,早就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了……”
他們說的是意大利語,沈宏宇只能簡單的聽得懂幾句,
傳來了“咣當”一聲摔門的聲音,還有嬰兒的啼哭。一戶人家從陽臺那邊嚷嚷著表示抗議。每晚都有這樣的公寓奏鳴曲,在這樣的街區,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
其實,作為初中老師的沈宏宇完全可以申請住進環境典雅的居住區,住戶都是工人、教師一類人物,之所以沒有住進那里,因為這里距離學校只有200米,他并不愿意為了良好的居住環境,每次騎上半個小時自行車。
沿著樓梯爬到三樓,打開了自己的房門。因為陽臺的門沒有關,微風吹入房中,讓屋子里的空氣顯得很清新。這套公寓有五個房間:一個客廳,有簡單的木制餐桌和椅子,都是很不錯的老手藝。兩間臥室,一間衛生間,一個小廚房。
這套房子是里約熱內盧重建過程中,是按標準化圖紙大量興建的那種人民公寓,人民公寓是為了展現帝國治理下徽州民眾的幸福生活,拆遷貧民區改建的,有46平方米、70平方米、以及79平方米等幾種戶型。
沈宏宇搬進這里之前,這里曾屬于一對葡萄牙裔夫妻,他們獲得了外地的工作許可后,就離開了這里,再后來沈宏宇就搬了進來。
在陽臺邊沈宏宇站了一會兒,看著窗外平靜的街區。接著他走進客廳,走到他的寫字房,在有點狹窄的房間里,擺滿了凌亂的稿紙和書籍,書籍大都是電磁學方面的書籍。
他盯著眼前稿紙,在過去的幾年中,作為中學物理老師的他一直在業余從事電磁學方面的研究。
眾所周知,大明的電磁學一直處于全世界領先水平,甚至遙遙領先于歐美各國。沒有電磁學就沒有現代電工學,也就不可能有現代文明。在過去的十二年里,在南華大學任教的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等學者將大明的電磁學帶到了另一個高度。電磁學學術界也因此英才倍出。
作為初中老師的沈宏宇,出于對電磁學的愛好,一直在研究著麥克斯韋預言的“電磁波”,只不過他的預言是計算出來的,一直沒有人用實驗驗證了電磁波的存在。
而沈宏宇想要證明的,就是“電磁波”的存在!
其實,人的興趣完全始于偶然,四年前的那個夏天,還在高中就讀的的沈宏宇,在暑假時前往南華大學游學參觀時,曾有幸聽過麥克斯韋的演講,他在向學生們提出了一個物理競賽題目,要學生們用實驗方法驗證電磁波的存在,以驗證他的理論。
“如果你們誰能證明它,南華大學的物理系的將會向你敞開大門!”
從那時起,沈宏宇就著手進行這方面研究,那一年,他18歲,正在讀高二。
他的初衷很簡單,就是進入南華大學,那是所有大明學生心中的最高圣殿。盡管那次游學后不久麥克斯韋因病去世了,但是他并沒有放棄這方面的研究。后來他考進了省內的師范,學習的仍然是物理。學習的是物理教學。
兩年前,在學校試驗室里,沈宏宇用放電線圈做火花放電實驗,偶然發現近旁未閉合的絕緣線圈中有電火花跳過,從那天起,他便敏銳地想到這可能是電磁共振。由此開始直到現在年,沈宏宇集中力量持續進行了有關電磁波特性的多方面實驗。首先,他反復改變導體的形狀、介質的種類、放電線圈與感應線圈之間的距離等,終于確認了電磁波的存在。他用一個未閉合電路連接在感應圈上作發射器,近旁再放一未閉合的回路作探測器,當感應圈產生火花放電時,探測器氣隙間便有火花跳過。
數以千百次的試驗,讓沈宏宇確信他確認了電磁波的存在,在激動之余,他開始寫起了論文,在狹窄的書房之中,看著桌子上的這篇論文稿件,沈宏宇的神情顯得有些嚴肅,他又一次翻看著這篇論文,仔細核對了一遍又一遍之后,直到凌晨四點多的時候,他才自言自語道。
“現在,終于可以把它寄出去了。”
清晨,迎著清晨涼爽海風,一夜未眠的沈宏宇騎著自行車去學校的路上,在經過一個綠色的郵寄筒時,他從包中拿出一個大信封,最后一次核對了一遍上面的地址。
“南華市長安大道276號《自然》雜志社。”
將裝有論文的信封,塞進郵筒的時候,沈宏宇并沒有第一時間離開,他就那樣騎著自行車,坐在車座上的他從包里取出一包香煙,抽了一根煙,點著后,就那樣默默的抽著煙,然后在那里等待著郵差的到來。
差不多半個小時后,郵差來了,看著郵差把那個大信封和其它信一起帶走后,他才長松一口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