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意難平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催淚系導演

  《螢火蟲之墓》可以說的確對于很多影迷來說,有點殘忍。

  特別是一個四歲的可愛的孩子,卻遭受了那樣的悲慘,可以說讓很多人都表示很難再看第二遍。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看完之后,整個人都不好了,雖然明明知道,歷史比電影展現的更加殘酷,可是卻就是不敢看第二遍!」

  「哭的上氣不接下氣,一早就有心理準備了,可是當看到小豆子躺在那里再也睜不開眼睛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眼淚止不住的下落!」

  「雖然事先知道這是個煽情的片子,知道它注定是個悲劇,還是哭了。告訴你這是個悲傷電影,在你準備好的情況下,依然還是無法抗拒!忍不住去查詢了當年的資料,現實遠比電影殘忍!」

  「全片最讓我感動的不是媽媽死了,不是村里慘遭屠戮,而是大好的陽光下,心情愉悅的哥哥看到妹妹一人在那玩泥堆,問的那句,你在做什么,妹妹的那句,我在給媽媽蓋墳墓。瞬間濕了眼眶!」

  「突然想到了《我不是藥神》里面那句話:她有什么錯?她只是想活著,她有什么錯?是啊,他們又有什么錯?那些在戰爭之中犧牲的千千萬萬的同胞,他們有什么錯?真無法想象,至今還有人為那群畜生說話,甚至搞哈日,這和數典忘祖有什么區別?」

  「我們更應該感到幸福,有幸生在和平時代,生在祖國繁榮昌盛的今天,而不是曾經小豆子她們所在的那個時代!永遠不要忘記我們曾經的歷史,忘記歷史等于背叛整個民族!」

  「那個糖罐,擁有哥哥的力量!可惜的是,糖果始終是有數的,總有吃完的時候!」

  「真的太殘忍了,盡管電影沒有描述太多的關于金陵浩劫的畫面,但是以小見大,無法想象......」

  「這部影片真的是缺少看第二遍的勇氣。」

  《螢火蟲之墓》并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宣傳,但是口碑發酵之后,卻根本不需要特意的去宣傳。

  但是本身卻已經足夠了!

  不過,李易此時此刻卻正在安慰慕晴。

  慕晴的一個阿姨去世了,雖然不是親阿姨,但是卻是她媽媽的很要好的朋友,小時候丈母娘因為工作所以經常讓那個阿姨帶她。

  「嗚嗚嗚!姚阿姨為什么不告訴我她患病的事情?本來至少還可以再......」慕晴傷心地道。

  李易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抱著媳婦,聽她說話。

  慕晴的這個姚阿姨,李易倒是知道,不過不熟悉,因為來往的比較少。

  「說實話,我真的替姚阿姨不值,她一輩子操勞,就沒有享福過,可是她的那群家人呢?平時對她不聞不問的,甚至連她身患絕癥都不知道,到她病發了,快走了,才知道。」

  「你知道嗎,她家里還有個癡呆的老太太,姚阿姨無怨無悔地照顧了多年,可是呢?他們是怎么對她的?」

  慕晴說了許多,都在為她的這個姚阿姨抱不平!

  「你說這個世界上怎么會有這么傻的人?又怎么會有那么冷漠的家人?」說完之后,她抬頭看著李易問道。

  李易嘆了口氣道:「這就是典型的華國式母親,其實這樣的事情在這個社會真的不少見,為什么我們總說,人只有到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

  「是啊!你說為什么做母親的總那么傻,傻傻地為家庭付出一切,可是......」

  「因為這就是母親啊!」李易感嘆道。

  雖然他的家庭,老豆和老媽因為比較特殊的關系,所以他倒是沒有感受到。

  可是實際上,絕大多數的母親都的確如此。

「生活在生活中,回到家就  藏起來那些身不由己,面對家人,常常會有不知道從哪里生出來的怨氣。這些怨氣通常不會對外人,只會對自己的至親,很多人其實不是不明白這種傷害,可是沒有徹骨的痛徹,他們往往很難真的悔悟!」李易說道。

  他驀然想起了一部電影,一部比較有爭議的影片。

  電影里面的女主角,倒是和慕晴說的這個姚阿姨很像。

  之所以備受爭議,主要是為電影里面的母親,意難平!

  李易想起來,這部電影的一個影評可以說代表著很多人看完之后的感受。

  寫評論的人對這部電影打上了最低分。

  原片的名字叫《世界上最美好的離別》,可是那位影評人寫的標題卻是字里行間都透著一股意難平。

  「這美,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美個屁啊!」

  「哎呀,我去,這個離別美在哪里啊?看的時候氣得要死!

  這個看完,完全會有不想結婚,不想生小孩,絕逼不能做全職家庭主婦的想法!

  這個媽媽活得也太憋屈了,生活得那么累,也沒有得到相應的尊重與愛,家人對她的付出全都是一副理所應當的態度,這媽還自我感覺良好,我看得滿眼凄涼!

  老公,兒子,女兒,弟弟,還有個得老年癡呆癥的婆婆......

  酗酒老公的對她不聞不問,漠然兒子的嫌棄,小三女兒的無視,窩囊賭棍弟弟的無賴,還有個一言不合就開打開罵撒潑揪頭發的老年癡呆的婆婆,身邊一幫子親人,集體忽視她,正常的全都自私得要死,除了弟妹之外,可以說這個家庭的人不正常的只會找茬,即使生病后也沒差多少!

  一直到快去世前才被人些許珍惜,開始集體表現各種傷感與不舍。

  混蛋們稍微一丟丟表現,觀眾就集體慈悲心了,NNd,三觀差點碎了!

  這美,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美個屁啊!

  這種因為「死亡「來集體被迫去改變的值得去歌頌?用自己的死換來一家人開始好好生活?所以好欣慰?什么鬼啊!

  因為老婆,母親還有姐姐的離開所以得到成長了,用這樣的氛圍來烘托溫情與傷感還有溫暖?

  真的合適嗎?這也太失敗了!

  想要告訴我們應該要珍惜?可煽情,沒找對點啊!

  我只看到了悲劇,作為一個女人一生的悲劇!!

  價值觀就是有問題的,這絕不值得贊美,更不應被歌頌與圣母化!

  或許我是一個自私的人吧!但我寧愿自私一點!」

  可以說此時此刻,自家媳婦的心態,大概就和這個觀影者一樣,意難平!

  但是事實卻是更可悲,因為這種事在現實生活中還在上演。很多人喜歡用贊美一個人,尤其是女人的犧牲來烘托溫情。

  于李易而言,原版的《世界上最美的離別》,說實話,他也想吐槽,可是漸漸地他卻釋然了。

  電影始終是在講故事,只不過,原版的電影,的確有些更加夸張的處理方式。

  事實上,這樣的母親有嗎?

  不說比比皆是,但是的確不少見。

  很多人都會說要以更正確方式對待家庭,但是現實當中呢?

  往往卻讓人更加難以接受的是,你在吐槽的同時,是否想過,或許你沒有像電影里面的兒女或者丈夫那般不堪,但是真的做的更好嗎?

  其實電影這個東西,很多時候,都是兩面性的!

  像這部電影,一部分人覺得意難平,覺得憤慨,覺得導演拍了個什么狗屁電影,三觀不正啊!

可是同樣的也有一部分人覺得,電影院拍出來不代表宣揚,而是反映  出這個問題,怎么解決才是應該思考的。

  就好比,文藝電影導演,拍一些社會底層的故事,邊緣人物的故事,同樣的不是為了宣揚這種不正確的生活方式,而是揭露這種現狀。

  所以,李易才會釋然。

  其實說白了,意難平的《我不是藥神》,關于天價藥,難道不更讓人意難平?

  可以說如果不是結局,扭轉了一下,這部電影會更讓人意難平。

  為什么?

  憑什么?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無藥可治,那就是窮病!

  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可是然后呢?

  同樣的道理《世界上最美的離別》,其實也是這個道理,當然,其實電影里面的女主角的家庭,的確有些偏頗了,因為現實當中或許有這樣的母親,而且不少,但是類似這樣的家庭的其實還是比較少的。

  只不過,電影不可能真的拍出一個完全真實的情況,但是可以說的是,這樣的家庭,比如里面的女兒愛上了有婦之夫,兒子也面臨著高考的艱難形勢等等,等等,這種情況的確比較特別,但是現實當中少嗎?

  還真的不少。

  「你想到了什么?」慕晴見到李易發愣,頓時就猜到了李易應該是又有想法了。

  「你說,像你姚阿姨這樣的情況,如果拍成電影的話,能不能警醒一下那些兒女們?」李易問道。

  慕晴眼睛頓時一亮,擦了擦眼角的淚痕她想了想說道:「應該會吧!其實我也知道,很多時候,子女們或許也并不想那樣,只是習慣成自然,忽略了身邊最重要的事情,姚阿姨最后的那一段日子,她的兒子和女兒,都不停地自責,雖然我依然覺得他們悔悟的太晚了,可是至少證明了一點,他們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的冷漠!」

  「但是如果真的拍出來的話,怕是會有比較大的爭議吧?」作為導演,慕晴自然知道,這種類型的電影,其實很容易引起爭議的。

  因為和《我不是藥神》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我不是藥神》拍的是這個社會的普遍現象,很多人都可以說深有感觸,就算沒有經歷過,但是至少也都聽聞過。

  所以有著切膚之痛,所以《我不是藥神》上映之后會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鳴,引起那么多人的討論,并且一邊倒的支持。

  可是關于母親,特別是有一個那樣的家庭,再加上一系列的故事,很容易引起爭議。

  什么爭議?

  李易之前就提到過了,因為這類的事情,在現實當中雖然不少見,但是女主角的遭遇,或者說姚阿姨的遭遇,卻很容易讓人怒其不爭。

  特別是這年頭的一些獨立女性,可以說對這種事情真的是深惡痛絕。

  不說女性了,就是男的,也同樣的會意難平。

  而李易的名氣足夠大,他要拍出來的電影,影響力也足夠大,所以爭議必不可少。

  但是不管意難平也好,或者是吐槽也罷,這樣的電影拍出來,李易覺得,至少還是有一些意義的。

  會有人意難平,會有人吐槽,謾罵,其實本身就說明了,電影是成功的。

  為什么?因為大家吐槽劇情的同時,吐槽電影里面的母親的傻傻地付出的同時,會不會想到自己?

  想到自己的母親?

  如果能夠想到,珍惜身邊的一切,珍惜愛自己的母親,親人,那么電影就算是成功了!

  用一句網友的話來說: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在說著媽媽我愛你的同時,卻做盡了讓她傷心的事!

  事實不正是如此嗎?

  有幾個年輕人不煩母親的電話里的嘮叨的?

有幾個人會把  在外面受到的委屈,積攢的怨氣忍著不在至親面前發作?

  有幾個人會時時刻刻記得父母的不易?孝順往往都停留在行式上,嘴巴上!

  比如每年的父親節,母親節,往往有不少人在網絡上對父母發去祝福,可是卻忘記了,他們根本收不到你所謂的祝福,為什么不當面說?

  而社會上很多人對全職家庭主婦,其實都有一個錯誤的認知,甚至可以說,都覺得女人應該如何如何,往往看不起家庭主婦,但是事實上呢?

  殊不知全職家庭主婦,才是真正的被忽略的一大群體,因為這群人,他們大多數都是母親啊!

  李易把自己想到的故事和慕晴說了一遍。

  慕晴聽完之后長出了口氣道:「你真要拍?會被罵慘的!」

  李易笑著道:「剛開始會有人罵,但是很快地我相信,大家就明白了,不是嗎?她們的確需要關注,需要被記起來,而不是被隨意地拋棄在記憶的角落里。」

  很多人罵母親傻,覺得為她不值,可是誰又能懂得一個母親的愛,所有的母親總是那樣的無條件地包容,付出,殊途同歸的情感。

  這種大愛,才是最美的!

  不為人父母,很難理解這種感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