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國度,父與子之間,似乎總是很難地保持真正的和睦。
有網友戲言《大魚》,其實應該改名《成長的煩惱》或者《成長的童話》!
為什么電影會讓很多人看了感觸無比?
甚至明明平平淡淡的劇情,并不煽情的橋段,可是卻會讓一些人莫名地潸然淚下?
就是因為,電影里面的威爾,電影里面的愛德華,他們兩人的身上,映射著我們每個人的影子。
不得不說,好萊塢巨頭的能量的確足夠強大,李易也沒想到,迪恩影業竟然能夠讓北美的PTA家長教師協會,對《大魚》進行推介。
這在李易的記憶里面,這部電影可沒有這樣的待遇。
但是其實仔細想想,倒是也不難理解,畢竟《大魚》的三觀于北美社會而言,再正確不過了。
PTA的影響力不可謂不大,雖然只是推介,力度并沒有那么大,但是卻依然還是讓《大魚》收獲了更高的關注度。
當然,這也是因為老美這邊,父與子的關系,可以說幾乎沒有幾家是真的和睦的。
可以說《大魚》又一次戳中了這個點。
讓很多人都可以在這部電影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
如同影評人拜森說的那樣:“《大魚》是一部關于男人成長的童話。”
“當一個男孩開始質疑父親所講述的睡前故事時,親愛的,你開始長大了。那個叫做“成長”的程序在那一刻被一只無名的手按下開始鍵,開始一發不可收,一往無前地啟動。當然,質疑的對象除了睡前故事,還有母親的保護欲,父親的權威,愛情的甜美與苦澀,生存的意義,等等,等等。
如果能靜下心來看看《大魚》,它將告訴你一切關于成長問題的答案。
那條大魚,與其說是父親愛德華,倒不如說是每個男孩!因為每個男孩都覺得自己是那條大魚,家,學校,居住的小鎮,喧囂的都市,甚至于這個全世界最發達的國家,對于他們而言,都不夠大!
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大概是每個男孩成長的過程之中都會有的念頭,而且大多時候,這一去,是沒有準備要回來的。
如同奇跡導演李在《天堂電影院》里面說的那樣,每個男孩都應該出去闖蕩闖蕩。一個人,當然,在路上交交朋友。
哦,親愛的男孩,當然不要貪戀捷徑,因為世上本無捷徑可循。捷徑總是充滿危險和未知,但是,如果你足夠勇敢,那么,走那條沒有多少人走過的路吧。開拓精神對于男孩來說很重要。
要勇敢,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記住,付出越多,收獲越大。
愛德華去往幽靈鎮,在他的故事里,這里充滿了安逸,如同鎮長說的那樣,沒有人想離開這里,可是愛德華卻用這個故事,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兒子威爾,年輕的時候不應該停下來,即使所到達的地方那么舒適、安逸。年輕的時候如果停下來,這輩子就只能呆在這個地方,甘心嗎?
其實看看威爾成年之后的工作就知道了,他遠赴海外工作,并且認識了自己的妻子約瑟芬。
盡管他們的關系不那么好,盡管威爾對父親愛德華每每絮絮叨叨地講述那個重復的,充滿“謊言”的故事,覺得很是丟人,可是實際上,他真的被教育的很好!
很難說,他的選擇,和愛德華的故事沒有關系。
或許正因為那些他所討厭的故事,可是實際上卻已經刻在了他的骨子里,讓他潛移默化地知道,我應該出去闖蕩,而不是留下來!
愛德華或許不是一個讓兒子喜歡的父親,但是他的確是個很合格的父親,他教會了他很多。
他用自己的經歷改編而成的充滿魔幻的故事,告訴他:在適當的時候,可以給別人一臂之力,當覺得這是一個適合朋友的機會的時候,那么,不妨把聚光燈打到他身上,他的成功不是你妒忌的種子,而是你同樂的果實。男孩,記得,即使聚光燈暫時打在別人身上,你也是永遠不變的主人公,所以,別急。
這是愛德華教給兒子的交友之道和處事之道!
所以他的故事里有巨人卡爾,有幽靈鎮,有馬戲團的狼人團長。
其實一切的一切都包含在那娓娓道來的故事之中了。
當然,少不了的還有愛情!
一切變化的開始,是丘比特一不小心射中了男孩的心臟。哦,花心的男孩,不許說花心是男人的天性。人一輩子只有一次怦然心動的感覺。在那一刻,那一點,你知道,就是她,就是她!只有你知道。
追逐愛情的時候總是甜蜜而苦澀。也許要付出辛勤的汗水,也許不能一蹴而就。愛情需要等待,需要激情的沉淀,對愛情的執著與專一能支撐你穿越時間與空間。你知道,童話的結局,公主與王子總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永遠。
他用自己的真實經歷企圖告訴兒子,童話故事的結局,可以是真的,公主和王子的確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如同他和威爾的母親桑德拉,他們一起走過了風風雨雨,直到離開這個世界,他們一直攜手!
他還告訴兒子,每個男孩都應該為真愛斗爭。這是一種高貴的騎士精神,你的女孩可能已經有了別人,當然不可橫刀奪愛,但是,要用行動證明,只有你才是她一輩子最正確的選擇。為愛情斗爭,絕不是尷尬、不理智或是丟面子的事情,每個男孩都應該有過這樣血脈噴張的光榮時刻。
電影沒有交代威爾和約瑟芬之間的愛情故事,可是我們可以想象,他們的愛情故事一定也是那樣浪漫的。
而這真的和愛德華的一直以來的另類的教育無關嗎?
一個父親能做的,愛德華都做了,他還告訴兒子,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當國家呼喊你的時候,不可貪戀兒女私情。但是,記得,你的生命不僅僅是國家的,還是你的愛人的。要珍惜,要從前線回來,即使那路再遠再曲折,切記切記。
在危機時刻要機智,要隨機應變,要與人溝通,要建立信任。這樣,一切都會化險為夷。
當男孩把結婚戒指套在最心愛的女孩無名指上時,他開始一段新的生活。這時,他已經不能叫男孩了。嘿,你好,先生。所以,電影里面,在兒子的婚禮上,愛德華又一次開始了他的表演!
只是那個時候的兒子還不明白,來自父親的深切的愛,盡管他的表現方式比較另類!
每個男人都應該給心愛的姑娘買一幢漆著白色涂料的房子。屬于自己的房子,然后好好經營它。因為,這個地方,叫做“家”。
威爾被他教育的很好,我們都可以看的出來!
因為他有一個叫愛德華的父親,他還告訴他,很多,很多。
他告訴他,不義之財不能要,即使再多。
樂善好施,維持這個世界的美麗。
每個男人一輩子都會有幾個意外之遇。也許,同樣金發,同樣青春,同樣美麗,更重要的是,她暗戀著你。但是,記得,她不是theone。要記得,無名指上的戒指,一戴上,就應該是一輩子。學會拒絕,學會婉謝,學會有擔當,因為這個時候你已經不是男孩。
他還教給兒子,當男人有了自己的寶貝,記得,爸爸不是每天板著臉孔說教,還要在睡前給他講個好聽的故事,有巨人,有巫婆,有奇妙的探險,有美滿的結局。然后,男孩的故事重頭寫起,每個男孩的人生都從童話開始,不是么?
男孩,從質疑童話開始成長,從學會講童話開始成熟。
電影的最后,才是真正的點睛之筆。
曾經,他為兒子編寫了許多充滿魔幻的故事,但是這個講了一輩子童話故事的男孩,到了時間了,他沉沉睡去,永遠睡去。慢慢沉入水底,化作一條大魚。他回到了他來的地方,他人生旅途上所有的朋友,知己,還有他的家人,愛人都站在岸邊目送他。這是多么美好的一幅圖畫,每個靈魂離開的時候都會看到這樣美麗的畫面就好了。
至于,小愛德華真的從巫婆的玻璃眼球里看到自己臨死之時的場景了么?電影并沒有展示出來,但是反正,已經不重要了,不是么?
很多人都說,人生不像童話,可是人生真的不像童話嗎?
其實如果你愿意,人生同樣的如童話。
如愛德華的一生,或許不是童話,但是他卻活出了童話世界才有的精彩。
愛德華就這樣幸福的享受著他的童話人生。
之所以說結局是點睛之筆,正因為如此。
因為愛德華是一個童話一般的男孩,所以,他理所應當地應該有一個童話般的結局。
我在觀影之時,也曾經猜測過各種各樣的結局,猜測導演會如何安排這個至死依然少年的童話男孩,他的結局,他的歸宿,會是如何?
奇跡導演不愧是奇跡導演,他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奇跡。
他把鏡頭下的童話男孩,在老去的時候,在他將死之時,讓兒子經過種種的探求也終于明白了父親那顆不老之心,父親終其一生都活在自己的童話中,重要的是,他感到快樂 當他躺在病榻上,隨著兒子的緩緩敘述中進入自己完美的想象世界的時候,時間仿佛發生了輪回,一如兒時父親坐在床邊時的情景。他們的心再次碰撞到了一起,激起了從未有過的奪目的火花。
朦朧中一切出現了像黑衣女巫說的那樣,巨人,鎮長,小姑娘,所有記憶中的人物圍在自己的身邊,用和善的眼光,目送著自己進入自己最終的歸宿,那條閃爍著粼粼波光的有過一條大魚游過的河里 葬禮上,那些仿佛是父親杜撰出來的人物卻一個個的出現了,時而虛幻時而真實。這時探求愛德華的傳奇經歷到底是真是假反而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和威而一樣,從父親的心中嗅到了人生的真諦。
那份保存完整的天真也激起了我們的共鳴,時刻在心中涌動。像遍地靈動的水仙花,像青蔥美好的世外小鎮。
更像是,那條游向遠方的大魚。”
而很多觀眾看完之后,也都紛紛留下了自己的觀后感受。
“我更欣賞兒子坦然面對現實,并不是覺得我們不需要用像父親那樣用美好幻想逃避或豐富現實,而是因為兒子首先看到了父親的需要,放下自己的現實融入父親的夢想,這是最讓我感動的,也是我最做不到的。
如果我們因為兒子首先放下自己的現實而去融入父親,就得出父親的幻想有多么美好,兒子的現實有多少缺陷的話.
那么我們將永遠只能活在美好的幻想和殘酷的現實中,因為我們用殘酷的幻想打擊了美好的現實,原本美好的現實當然會給我們殘酷的打擊。
如果我們對首先看到別人需要并且放下自己的人多一點贊賞,而不是更多的去贊賞另外一個人 是不是會有更多人愿意主動幫別人實現夢想,而不只是等待別人來為自己實現夢想。是不是我們的現實也會更加美好?”
“每個人心里都有這樣一段屬于自己的童話。
在最后逝世的時候,他看到了那條游向遠方的大魚。”
“利用童話的故事只是一種表達方式,電影就是讓我們有所感觸,就像一本書為什么人們喜歡,不過是寫出了大多數人的共同感受和經歷吧!大魚也是。有多少父子能夠真的談過——至少我沒有。要理解父親在一定的年齡是沒法理解的。就像沒有吃過糖就不知道糖的味道一樣。”
“很喜歡愛德華,有著這樣純真心靈的人該是多么美好的一個人呀!生命有限,俗世平淡,但他卻把生活過得五彩斑斕。很喜歡電影結局里愛德華最后變成大魚游向遠方,是人生與夢想的完美結合。”
“現實中有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我們難以像孩童一般無憂無慮地生活。也許只有在電影里,在《大魚》中,我們才能回憶得起那些逝去的天真、那顆曾經的童心的美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