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人,時代不同了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催淚系導演

  黃飛鴻三部曲的成功,也不禁讓業界的很多人,以及媒體人,影評人,等等,不禁產生了一個疑問。

  “為什么這么多年了,卻沒有人拍出這樣的武俠電影?”

  其實黃飛鴻的模式要說新鮮,也談不上,這類的電影,其實在曾經的港島黃金時代,也曾出現過不少,可是不知道為什么,很多港島導演,在新世紀之后,雖然打著復興港片,重現港島電影黃金時代的旗號,可是抄作業卻都反而不會抄了,這不得不讓人產生這樣的疑惑,明明還是同一批人,可是為什么,拍出來的電影,卻和當初差了那么多?

  其實這個問題,在黃飛鴻第一部上映的時候,就已經被討論過,只是可惜的是,當三部曲上映之后,似乎結果并沒有什么改變,有人模仿,可惜的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這也不禁讓人疑惑,到底這是因為什么?

  趙光明也問:“為什么?”

  “哪有那么多為什么?我為什么不繼續拍黃飛鴻?因為有黃飛鴻三部曲在,我覺得我恨你再拍出超過這三部曲的“黃飛鴻”了,所以我不繼續拍續集了,我其實挺納悶的,那么多可以拍的“英雄”,為什么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黃飛鴻身上?”李易笑著道。

  “你的意思是?”趙光明眉頭微蹙。

  “其實抄作業,也是要講究技巧的,我知道,大家覺得黃飛鴻的IP被三部曲帶了起來,而這個IP反正也不是獨屬于我,我能拍,他們也能拍,所以,大家就全都來拍黃飛鴻了,可是卻忽略了一點,黃飛鴻的IP雖然因為三部曲而被炒熱,可是已經有三部曲的存在了,觀眾的心里面對“黃飛鴻”的印象已經被三部曲某種程度上來說,定格了,至少在短時間內,定格了!就連我自己再想拍,也覺得完全無法超越之前的幾部,更何況是其他的黃飛鴻?”李易其實是能理解的。

  首先就像他說的那樣,現在大家討論的最多的就是黃飛鴻,因為三部曲的存在,所以,包括黃飛鴻,包括十三姨,包括梁寬,鬼腳七等等角色,其實都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第一印象。

  你這個時候,再拍出來其他的黃飛鴻,天然的會讓人難以接受。

  所以這個時候再跟風也好,模仿也罷,不是說不能拍黃飛鴻,而是現階段最好不要,或者說,絕對不是好選擇。

  其次,黃飛鴻這種電影,其實真的很難拍,門檻也是真的不低。

  一般的劇組也很難邀請到合適的演員,比如趙千,比如吳軍,這樣的有名氣,又有功夫在身,又肯吃苦的演員!

  而同樣的,趙千,吳軍他們這些演員,肯定也不會愿意去接那些模仿跟風的作品。

  再有,就是武術指導團隊,元八爺和于老爺子不是誰都能請的來的。

  “你有沒有發現,眼下的一個現象,模仿跟風這類的作品的有不少,可是反而是那些網絡大電影,往往能拍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相對比較有意思的作品,反而正統的院線電影,卻往往給人感覺差強人意!”李易笑著問道。

  趙光明怔了一下然后點了點頭道:“這個還真的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照理說,院線電影,背后的投資方,和制作方,論資源,人脈,實力都不是網絡大電影能比的,可是結果為什么往往卻恰恰相反?”

  李易笑了,其實這種情況真的不是第一次發生。

  為什么?

  其實答案說簡單也很簡單。

  大概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因為面臨的壓力不同,是,院線電影,不管是卡司,還是導演,亦或者是投資,資源,等等都絕對不是網絡電影能相比的,簡單地說一個是正統的一個是非主流的。

  院線電影,投資大,自然而然地面臨的風險也更大,而網絡電影,投資小,自然回本的壓力也更小,他們需要顧慮的東西也更少。

  這也就導致了,院線電影不可能去選之前的熊軍這樣的一文不名的武替來擔任主要角色,因為沒有票房號召力,可是偏偏市場上,適合這類的電影的演員,卻很少,結果就導致了,名氣有了,但是實力卻很難匹配。

  效果自然而然地可以想象!

  相比之下,網絡大電影就不同了,他們請不起那些知名的明星,所以更加偏向實用性和性價比,像武替啊之類的,不要說重要角色了,就算是男主角,也不是不能接受。

  所以,效果反而更好!因為這類的武俠片,觀眾已經被黃飛鴻系列弄的嘴巴刁了不少。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網絡大電影,通常創新什么的,還真的不擔心風險,所以往往能給人帶來一些不小的驚喜,相比起來院線電影就有些縮手縮腳了。

  畢竟不是什么導演都有李易這樣的魄力,而有這樣的魄力的導演,也很少會去拍跟風之作,結果就導致了眼下的局面。

  “所以你的意思是拍其他的“英雄”?”趙光明問道。

  李易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不一定要是其他的“英雄”人物,其實關鍵還是在于電影的內核!”

  “內核?”趙光明有些啞然。

  “是的,內核,黃飛鴻是一種另類的主旋律,我們現在很多人拍電影,喜歡拍主旋律,因為大家愛看了,可是實際上呢?這類的電影真的他們拍的比過去的好嗎?未必吧?網絡上很多以前被大多數人不屑一顧的主旋律電影,現在的口碑卻慢慢地開始上升,為什么?因為時代不同了啊!”李易笑著也頗有些感慨地道。

  過去那些主旋律電影,其實真的有那么多槽點嗎?或許有,但是現在的這些主旋律電影,大賣的主旋律電影,真的就沒有了那些槽點嗎?

  其實還真不是!

  只是因為就像李易說的那樣,時代不同了!

  當觀眾開始看膩了時下的主流的主旋律電影,那么就該給他們換換口味了,一些比較特殊的時代的“主旋律”就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比如民國,比如清末民初,等等,可以說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可以拍了,有太多太多的文章可以做了。

  就如同影評人對黃飛鴻三部曲的解讀一般。

  “為什么黃飛鴻三部曲被越來越多的影迷追捧,甚至奉為經典?

  竊以為,是李易導演將各方面的因素、主題都完美地都熔于一爐,亦莊亦諧,亦雅亦俗,可以娛樂,又不失嚴肅。

  他用電影的形式來探討華國傳統文化、思想、人性、宗教、信仰、人生價值等深刻的哲學議題,可謂博大精深;難得的是又同時擁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在可以吸引有著獵奇心理的大眾之余,更足以讓眾多編劇們汗顏;無論是懷著娛樂的心情的消遣式的影迷,還是本著研究的態度的解剖式的影評人去觀看,都會忍不住愛不釋手,拍案叫絕。

  壯志凌云,男兒當自強,獅王爭霸三部曲在炫目好看的拳腳招式,激動人心的打斗比拼之中,還有著深刻的歷史反思。竊以為李易導演是在借著這個系列電影表達了他自己的歷史觀,表達了他對晚晴華國在面臨“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時的歷史命運的思考。可以說,李易導演的黃飛鴻系列有著比一般黃飛鴻電影有著更為嚴肅的內核。

  他的看法有別于歷史教科書上傳統的論調,尤其在對待西學東漸,中學西化同時也包含著西學中化的過程的問題時,他表現出了更為謹慎與科學的態度。

  或許是因為港島曾經在鷹國殖民統治下長達一百多年,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在制度、經濟體制、文化觀念、生活方式與思維習慣等方面都與內地有較大區別。

  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成長并的李易導演,或許看待問題的視角與思維邏輯也會有所不同,對晚清漢洋雜處、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歷史嬗變有著更加切身的體會,故在看待西方文化時便能擺脫極端的民族情緒,站在歷史的立場上,秉持更加公正、客觀的態度。

  從電影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李易對那種極端民族情緒渲染下的機械愛國主義的批判,借黃飛鴻對其進行毫不留情的揭露與打擊。這個主題貫穿了整個系列,更成為第二部的思想主題與情節發展主線之一。第二部一開始,黃飛鴻、十三姨與梁寬一行就碰上了白蓮教徒街頭游行。

  白蓮教諸人因不懂十三姨拍照的相機為何物,以為是妖女攜魔物作怪而欲捉拿她。黃飛鴻因此而和他們交上手,幾招過后就看清其本質,斥為邪魔外道、裝神弄鬼。在影片后段,與陸皓東直搗白蓮總壇時,一向溫文有禮,在打斗中拳讓三分的黃飛鴻滿臉憤怒,下手毫不留情。

  其實白蓮教就是在映射當時的庚子義和拳,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抗擊列強,保家衛國,企圖拯救已爛入骨髓,風雨飄搖的大清王朝。但是相對于史書上以宏觀視野記載的民族大義與愛國義舉,電影卻深入歷史生活,從微觀當中發掘出了其中的愛國情緒狂歡下的迷信與非人道的殘酷。

  “人道主義無關政治、國籍與文化之別”,就是這樣一個常識性的信念,讓人看出了其中的荒謬之處。白蓮教教眾,在影片中甚少主動出擊與列強軍隊戰斗,反而是屢屢騷擾教堂、醫院,屠殺外國手無寸鐵的傳教士、醫生與老弱婦孺,甚至是連“洋狗”也一樣燒死。黃飛鴻雖然痛恨列強,他們的入侵使得中華大好河山支離破碎,但是他卻一再出手,從白蓮教的火把與刀口下將在華的洋人解救出來,這僅僅是因為“人道主義”的情懷。無論如何,生命是最寶貴的,濫殺無辜的行為,哪怕是舉著為國為民的旗幟,也掩蓋不了其集體暴行的本質。

  影片中,白蓮教常在街道游行,其儀式類似于民間傳統的宗教活動迎神賽會,受到民眾的夾道歡迎。黃飛鴻一行下榻的那個旅店的老板更是急急忙忙雙手奉上香油錢,取得平安符后立即貼在門前的柱子上,不迭地念著:多添點香油,保平安影片中,面對這一幕時,陸皓東暗自搖頭嘆氣,這其實也是在表達他的無可奈何的心情,因為整體國民性如此,憑一人之力是無法一下子改變的。這種心情到直搗白蓮總壇面對那個手執燈籠自以為真的刀槍不入的小姑娘時白熱化至近乎絕望。陸皓東在那一刻如一個突然間一無所有,面臨絕境而彷徨不知所措的人一般喃喃著:走去哪?沒的走了,如果國人都這樣,還有的救嗎?那一刻真的讓人不禁泛起“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心情。

  另外一個更深的立意,那便是對國民性的揭露與探討,以及其改變的可能性與方法。電影里對那個時代的民眾精神面貌、生活心態的刻畫更可謂入木三分,體現出對晚清時代的國民性洞明于心。

  整個系列在描繪這方面的鏡頭都精準、簡潔、流暢、精彩絕倫。每一個反面角色的性格的刻畫都可謂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最精彩之處倒不在此,而是在于群眾演員表現的普通國民的言行舉止。從系列的第一部開始,這樣的細節就無處不在。比如,第一部中戲班的班主在客客氣氣,滿臉堆笑地送走前來拍照的十三姨一行后,剛轉身就咒罵道:哼,假洋婆子,穿得比戲服還花巧。

在梁寬和豬肉榮與沙河幫對峙一幕,梁寬扔豬腳砸中沙河幫老大,沙河幫一個幫眾對他的頭說:“大哥,怎么下臺?”雙方在街頭混戰,附近的民眾紛紛圍攏看熱鬧,街頭小販吆喝:缽仔糕,吃缽仔糕看打架。一人應道:來碗豆腐花;更有茶館的伙計從樓上傾倒開水淋燙當然,在提出疑問的同時也提出了辦法,對克服國民敝習和民族的前途,在影片中表現了一種樂觀的態度。在第二部直搗白蓮總壇前,陸皓東與學堂的孩子們道別的時候說的那一番話:無論如何,你們一定要熬過今晚,這樣你們這一代便可看到明日的朝陽  我們可以看出電影在這方面的態度是樂觀的,無論國民性如何根深蒂固,在新式的教育下,總會慢慢改變,再頑固的疾病,只要找對藥方,用對藥,那就總有治愈的一天。小姑娘與學堂的小同學們形成鮮明的對比,雖然依然有下一代深受封建迷信的蠱惑,但是同時也有新一代的孩子受到了科學的啟蒙,這些孩子來自五湖四海,操著不同的方言,預示著自由、科學、民主的現代化的價值理念終會傳播到這快古老的土地的每一個角落,使中華民族迎來曙光。”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