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二十章 此時的宰予,正在修訂周禮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尊師孔仲尼

  清晨,當太陽剛剛出現在大地上,一絲微弱的陽光順著窗戶照在了宰予的臉上。

  宰予睜開眼睛,猛地坐起身,捋開遮在眼邊的長發,他垂著腦袋,發出陣陣癲狂的笑聲。

  “哈哈哈!!!”

  他笑了一會兒,忽的又掀開被子,疾步小跑來到門邊,將家里所有夠分量的物件全部抵在門邊。

  然后小心翼翼的拖出家中的藏書箱,打開箱蓋,認真的挑選起了這些被他視若珍寶的竹簡。

  很快,十幾份竹簡被宰予選了出來,這些竹簡都有一個言簡意賅的名字——禮。

  宰予打開一份竹簡,又挑了一張潔白的紙張鋪在面前,他提著筆桿的手微微顫抖。

  雖然他想做這件事已經很久了,但真的讓他動手做,宰予心里還是有點怕的。

  畢竟這可是傳承了五百年的祖宗之法啊!

  不過宰予轉念一想,又記起了夫子前日說過的話:如果錯了,那就去改正吧。

  如果錯了,就要改正!祖宗之法錯了,那也得變上一變啊!

  宰予大著膽子展開《禮》,打算用辯證眼光去把它批判一番。

  他目光掃過,開始閱讀了起來。

天子將要外出,必須要先祭祀上帝、社稷、宗廟。諸侯將要外出,必須要祭祀社稷和宗廟諸侯被天子賞賜弓矢后,才有權力征伐諸侯被賞賜了鈇鉞,才有權力刑殺諸侯被賞賜了圭瓚,才能自己釀造酒  嗯……

  這幾條整體強調一個君權天子授,雖然整體比較繁瑣,但總歸和民眾關系不大,而且現在普天之下的諸侯也沒有幾個搭理天子的。

  況且,把這條改,實在太過顯眼,就暫且不動吧。

  宰予的目光接著向下掃去。

天子命令諸侯興辦教育,諸侯才可以設立學校。其中,小學設在公宮的東南,大學設在郊外天子的大學叫辟雍,諸侯的大學叫頖宮  宰予看到這里,大筆一揮,將‘天子命令諸侯興辦教育,諸侯才可以設立學校’這一條杠掉。

  改成了‘天興教化,禮樂萬民,諸侯理應興辦教育’。

天子、諸侯在沒有戰爭的時候,每年田獵三次其目的在于,第一是為了準備祭祀的供品,第二是為招待賓客準備菜肴,第三是為了充實天子、諸侯日常所用膳食  看到這里,宰予又加了一條,‘第四,是為了與民同樂,將田獵所獲分給庶民,以昭示天意浩蕩、分享地利恩德’

田獵的規定是:天子打獵不應四面合圍,諸侯打獵不應把成群的野獸全部殺光射殺野獸之后,天子要放下指揮的大旗,諸侯要放下指揮的小旗大夫射殺野獸后,就應命令協助驅趕野獸的副車停止驅趕大夫的副車停止驅趕之后,百姓開始田獵  這一條看起來還成,天子、諸侯、百姓,大家其樂融融,都可以田獵獲取膳食,不過還是有進步的空間。

  宰予大筆一揮,將百姓后面加了一條庶民。

正月以后,漁人才可以到川澤捕魚。九月以后,才可以開始田獵。八月以后,才可以設網捕鳥。到了十月,才可以進入山林砍伐昆蟲尚未蟄居地下之前,不可以燒野草而獵取野獸。田獵的時候不捕捉小獸,不取鳥卵,不殺懷胎的母獸,不殺剛出生的小獸,不搗毀鳥巢  宰予微微點頭:“可持續發展,而且這一條還能幫助修養仁愛之心。對待鳥獸尚且不能隨意殺戮,對待人又怎么能胡亂處決呢?保留了。”

農戶幫助耕種公田,不另繳田租。商販繳納地皮稅后,不再繳所得稅。物品出入關口,只稽查是否違禁,而不抽關稅。在規定的時限內進入山林川澤采伐漁獵,就不加禁止  宰予看到這里,不由停筆嘆息。

  只不過這一次,他不是因為《禮》的缺點而嘆息,而是為了《禮》的優點無法被執行而嘆息。

  就這一條來說,這樣的政策難道不好嗎?

  當然好了。

  這是典型的公室向民眾讓利的寬仁政策啊!

  但這樣的政策卻因為種種原因無法施行。

  就拿農戶只需要幫助耕種公田,不需要額外繳納田租這一條來說,最先破壞這個規定的,恰恰就是最恪守周禮的魯國。

  當初武王伐紂建立新秩序后,曾經與四方諸侯盟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正是這句話,奠定了周朝土地政策的基調,那就是以井田制為基礎的土地公有制。

  天下所有的地都歸屬于周天子,不承認其他任何人對土地的所有權,只承認他們擁有對土地進行耕種和收獲的權利。

  天下所有土地,以九百畝為一個單位,按照井字劃分為九個一百畝的小方格。

  外圍的八個方格交給農戶耕種,讓他們自享這些田地的收益,不對這些田地課稅。

  而正中的那一百畝田地,則作爲公田,由八戶人家一同耕種,公田的收入上繳國家,交給公室分配使用。

  后來的情況,是個人都能猜出來。

  私田精耕細作,公田隨便應付交差。

  久而久之,公田的收入越來越少,很難滿足國家的日常用度。

  各國的公室窮得蕩氣回腸,但有一句話叫做窮則思變。

  面對愈發拮據的財政狀況,各國紛紛祭出了改革措施。

  首先進行改革的,依舊是來自齊國的那個男人。

  管仲推出了‘相地而衰征’的新政策,主要內容大致是:將全國的田地,不分公田、私田重新進行統合,再將農戶平均分配到土地上進行耕作,并根據土地肥沃程度、作物產量高低,按照梯度收取租稅。

  不過管仲的改革,終究還是在土地公有制的范疇下進行的。

  但俗話說,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浪。

  作為齊國的鄰國,魯國看到隔壁齊國因為改革獲利后,也動了更易祖宗之法的心思。

  魯國的先君魯宣公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提出了一個頗具開創性的偉大設想——初稅畝改革。

  初稅畝改革,既吸收了管仲改革的成功經驗,也有推陳出新的措施。

  初稅畝的主要措施是,今后不止公田的稅收要上繳國家,私田也要抽取十分之一的收成交給公室。

  當然,如果僅僅只有這兩條,那初稅畝就不叫做改革,而是單純的加稅了。

  魯宣公為了勸說國內的公卿大夫以及普通國人同意改革,還另外做出承諾:

  寡人知道你們在耕作私田之余,還額外開辟了不少沒有登記的私田,這些新開墾的私田,以往國家是不承認的。

  但只要你們同意初稅畝,那這些新開墾的田地只要按時繳納了十分之一的田賦,也可以正常登記了。

  魯宣公這幾句話,看似只是輕飄飄的同意為新田地登記造冊,但實際上卻是承認了魯國境內的土地私有化。

  因為這些新田一旦正式登記,就可以隨意買賣交易。

  所以從初稅畝改革開始,魯國的土地公有制就等于正式宣告瓦解。

  在魯宣公施行初稅畝改革之后,各國紛紛跟進,代表了土地公有制的井田制也正式宣告退出歷史舞臺。

  而華夏歷史上,持續了兩千余年的土地兼并,則從此拉開了序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