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四十五章 硬剛好萊塢大片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女友成名不甩我怎么辦

  隨著上映時間臨近,火藥味越來越濃。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

  國內,《盜夢空間》自然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哪怕好萊塢那邊大肆攻擊張十三激起國內影迷排外心里,也沒什么卵用。

  不知道是出于這兩部影片的壓力,張榆宣傳上面也賣力了許多。

  而他在接受媒體采訪之時,自然少不了被問及。

  “華國人是最具包容性的。”張榆淡淡的說道,“只要他們的影片夠好,任何影迷都不會排斥。”

  “我相信影迷選擇《盜夢空間》,主要的還是因為影片的質量值得信任。”張榆說道,“我相信他們也不會失望。”

  “至于國外票房,自然也是如此。”

  《盜夢空間》在國外的聲勢,顯然遠不如另外兩部影片。

  這跟宣發上面有很大的關系。

  夢之影業負責國外發行。

  可宣發費用上面似乎不愿意投入太多。

  這讓十三影視難免有些不滿了。

  “夢之影業”方正顯忍不住搖頭。

  他顯然對夢之影業的不給力,有些不滿了。

  忽然有一種束手束腳的感覺。

  他算是明白,為何張十三讓他著手布局國外發行的事兒了。

  別人都欺負到頭上了,卻還無動于衷?

  “所以,萬事還是要靠自己。”張榆說道,“夢之影業不愿意增加宣發成本,不過是意料之中的事兒。”

  增加宣發成本,無疑就增加了風險。

  夢之影業也是《盜夢空間》的投資方之一。

  不過,相對而言投資比例不大,還不如萬盛影視。

  這無疑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或許還是關鍵原因。

  夢之影業想要拿下更大的投資比例,可惜未能如愿。

  這次未必就沒有借機拿捏張榆的意思在里面。

  當然,其中也有對張十三讓另外兩部影片在國內同期上映意見很大。

  畢竟國內市場算是《盜夢空間》的根本所在。

  “受制于人啊!”方正顯搖頭,說道。

  “那事兒加快速度吧!”張榆說道,“爭取下部影片咱們在國外有一定的發行力。”

  有了一定的發行力,那么夢之影業還敢如此么?

  恐怕該擔心十三影視會不會把他們給甩下車了,不跟他們玩兒了。

  真想要夢之影業甩開,萬盛集團開口都沒用。

  《盜夢空間》的國外宣傳,張榆也少不了參與。

  不過主要還是在李華。

  李華如今在國外的票房號召力可比當初他出演《臥虎藏龍》的時候強多了。

  當然,最大進步的還是張榆。

  他短短幾年時間,從在國外無名小卒,到如今如雷貫耳了。

  他在國外的票房號召力或許還不如李華,但絕對也弱不了多少。

  至于趙辰等人,在國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你說有多高的票房號召力,那就有些捧了。

  國內,真正當得起“國際巨星”這四個字的真不多。

  在國外有點知名度都是國際明星?

  這顯然是一種自我吹捧,宣傳夸大。

  若是如此算,十三影視的藝人那基本上都是了。

  影片宣傳力度其實還是不錯的。

  只是跟《機器人》和《特工》這兩部電影比起來有些不夠看而已。

  不過,國內的宣傳聲勢,哪怕投入費用不多,也不是那兩部影片能比。

  話又說回來,《盜夢空間》全球聲勢比之另外兩部好萊塢大片有所不如,可三部影片已經被綁定在一起了,《盜夢空間》到因此占了些許便宜。

  宣傳聲勢,只是決定影片票房的一個因素,而且不是主要因素。

  真正決定票房的,恐怕還是影片本身。

  《盜夢空間》是部劇情片,故事其實很簡單。

  標準的好萊塢大片套路。

  男主為了某個目標,領了一個難度相當大任務,過程中召集了個性鮮明的團隊,最后克服了巨大的困難終于完成了任務,并且克服了自己長久以來的心魔的一個故事。

  這套路是不是很熟悉?

  《速度與激情》系列每一部基本上都是這么個套路!

  這個世界不少好萊塢大片都是如此。

  張榆甚至猜測那部《特工》都有可能是這個套路。

  若真是如此的話,這部《特工》恐怕要栽。

  因為,《盜夢空間》雖然是這個套路,但講述的方式卻不同!

  原版導演通過細膩的展示了如何進入夢境,在夢境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如何醒來等等問題,讓夢境徹底的形成了完整的世界,有著自己獨特的法則、規律、邏輯。

  這個叫科幻大世界構建!

  然后再搭配上一些解謎和一如既然出色的視覺效果,讓整部影片顯得分外迷人。

  大世界框架就是解釋盜夢者這個職業。

  所謂盜夢者就是通過夢境進入一個人的潛意識,從他的夢里盜取重要的信息。

  植入想法則是通過夢境進入一個人的潛意識,構建合理的情節,讓他自然地接受一個某個想法,從而影響他真實生活里的行動。

  《盜夢空間》有很濃的懸疑成分。

  那不是為了考驗觀眾的智商而來,所以劇情復雜但是并不刻意,一切都是為了這個驚世駭俗的內容所需要。

  看似紛繁,但是沒有一個多余的鏡頭和一句多余的臺詞,隨意漏掉一個鏡頭或者錯過一次對話,都將使觀影不完整。

  張榆此版,顯然對細節上面的處理更是精益求精。

  劇情剪切,并沒什么改動。

  改動的不過是故事背景,以及視覺場面和特效。

  影片劇情也相當清晰,因為整個故事有一根非常明顯的主線就是盜夢者柯布和他的助手,受m國大佬所托,入侵其競爭對手r國大亨三井之子的意識,使他在其父親過世后自動解散父親的公司。

  這過程用了一個套層的夢境來完成。

  每一層的夢境都是視覺奇觀!

  這一切在真人電影里似乎不可能出現,因為真人電影對人類夢境的刻畫極其有限,《盜夢空間》驚艷之處就在于描述的夢境可以為所欲為,隨意顛覆人類公認的物理規律。

  當然最后的結局是盜夢小組成功了。

  坦白講這個結局顛覆了許多電影一貫的價值觀。

  所有的戰爭,都是為了利益。

  從第一層面講,它沒有沿襲好萊塢懲惡揚善的電影傳統,而強調了利益至上的社會規則,盜夢小組因為利益驅使幫一個財團摧毀另一個財團,不考慮此舉是否正義,表面上看,r國大亨的兒子被打垮了。

  可從更深一層也就是第二個層面講,它有一種大徹大悟的禪意,小三井看似被打回到了父親當時白手起家的狀態,其實這才是電影要表達的頂級富翁的境界。

  死后不留一毛錢給子孫,只留下自己開拓的精神,精神才是無價之寶。

  至于電影最后的旋轉的陀螺,大概是因為導演也沒想好到底要不要給主角一個大團圓結局…

  或者說,按照原版導演的一貫想法,愛情更多的是一種殘缺或遺憾,但是為了考慮市場…

  干脆中和一下,讓觀眾瞎姬霸猜去吧!

  開放式的結局,不是更具話題性么?

  張榆此版《盜夢空間》結局自然也是如此。

  七月二十二日,晚。

  《盜夢空間》在中海首映。

  相對于另一部好萊塢大片《機器人》一個星期前在洛杉磯的首映禮,顯然就要低調許多了。

  《機器人》北美率先上映。

  口碑還算不錯。

  票房也一路走高。

  如今累計票房近兩億美元,單日票房還有兩千多萬。

  這跟其他好萊塢大片比起來,談不上多驚艷,卻也極為不錯。

  想想也不錯。

  敢拿來夾擊張十三的野心之作,若是沒點質量怎么可能?

  《機器人》持久性也是極為不錯的。

  只是不知曉《盜夢空間》在北美上映之后會不會對其造成空間。

  影片首映,自然吸引了無數媒體和影評人,另外前來捧場的電影人也是極多。

  張十三的電影,圈內之人誰不想一睹為快?

  只是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娛樂圈內也是有圈子的。

  張航、陳山、徐森、林正賢等非十三影視的導演。

  寧遠等十三影視簽約導演。

  另外,明星藝人更來了不少。

  比如程杰、詹紫等人。

  而十三影視的簽約藝人,只要有空的,或者說能夠抽出空的人都來了。

  整個首映禮,說是群星璀璨都不為過。

  還好,首映影廳夠大,可容納上千人。

  除了這些媒體記者,影評人,電影人之外,還有一些“幸運影迷”。

  “其實,我還是傾向于用作品說話。”張榆在臺上笑著說道,“若是影片夠好,那就多多支持。若是影片不行,那當我沒說。”

  “演員也好,劇組其他工作人員也罷,都為這部電影拼盡全力。”張榆說道,“當然,作為編劇和導演,以及投資人的我自然也不曾懈怠。”

  “這是我對這部影片充滿信心所在。”

  “一部電影的票房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不管這部電影票房最終如何,我自信這部影片不輸任何好萊塢大片。”

  “有人說這部影片是我張十三的野心之作。如此說也沒什么不妥。我對這部影片寄予厚望。”

  張榆選擇跟好萊塢大片硬剛。

  這話題在國內熱度可不是不小。

  國外也引起了熱議。

  只是相對于國外的嘲諷和輕視,國內影迷更多的顯然是支持。

  這么多年,總算有一個華國電影人敢跟好萊塢大片硬剛了。

  以往,好萊塢大片在國內上映,與之同期上映的全是一些炮灰電影。

  那些所謂的華語大片是一部都沒有。

  慫了!

  全慫了。

  不慫不行,因為根本干不過。

  不管是誰撞上好萊塢大片都得栽。

  可如今不一樣了。

  張十三就敢。

  而且他的電影也的確有好萊塢大片水準。

  你們在北美等市場夾擊我,我就在國內跟你們硬剛。

  誰怕誰?

  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張十三此舉無疑還是很提氣的。

  當然,張榆敢如此。

  除了對影片的自信之外,還因為有主場優勢。

  主場優勢可不僅僅表現在影迷支持,還有院線的支持。

  三部大片同天上映,《盜夢空間》拿下百分之二十八的排片。

  而另外兩部只有百分之二十。

  排片高了百分之八。

  這就是優勢。

  而且,影片上映之后,增減排片顯然也有優勢。

  同樣的上座率,《盜夢空間》可能會增加排片,而另外兩部影片卻可能會減少。

  這就是優勢。

  “你家這位還是第一次表現出如此自信。”王梅看向旁邊的楊若雪說道,“說實話,他讓兩部好萊塢大片在國內同期上映,萬盛影視和夢之影業等其他投資方還是很有意見的。”

  兩部大片同期上映,對影片票房若沒沖擊,那絕對不可能。

  別的不說,就排片而言,若無那兩步影片同時上映,《盜夢空間》的排片不可能只有百分之二十八。

  破百分之四十,甚至百分之五十都極有可能。

  “那你們干嘛不勸勸?”楊若雪笑著說道。

  有意見么?

  怎么可能沒意見。

  可反對有用么?

  “怎么沒勸?他什么脾氣,你會不知道?”王梅搖頭,苦笑道,“不過,他說的也不錯。這次若是讓好萊塢那些影視公司感到了痛,那么下次就不敢這么針對了。”

  楊若雪笑了笑。

  這些,張榆自然也跟她提及過。

  他就是以這種不惜“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瘋勁”嚇一嚇好萊塢那些人。

  我們能承受“一千”的損失,那么你們呢?

  很顯然那些好萊塢影視公司或許能承受,但絕對不愿意承受。

  不然,在北美也不會留出一個星期的余地。

  “你們沒他自信。”楊若雪道。

  “這跟自信沒關系。”王梅搖頭,說道,“在其他投資方看來,贏了那兩部好萊塢大片也沒什么意義。”

  “圈內恐怕很多人都是這樣想。”楊若雪說道,“這或許就華語電影為何這么多年卻始終難以在國際上打開局面。這不僅僅是電影本身的問題。”

  王梅看了一眼楊若雪若有所思。

  真是如此么?

  或許是吧。

  可愿意像張十三這般的又有幾人?

  “他說華語電影在好萊塢電影面前處于劣勢,哪怕背靠第二大電影市場,劣勢依舊明顯。”楊若雪繼續說道,“若是不敢拼命,怎么贏得‘和平’發展的局面,就像幾十年前的那場戰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