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0604章 再苦一苦大清的老百姓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人的悲歡并不相同,

  正如眼下歡天喜地的遼南,興高采烈的大明,皇太極并不覺得歡喜,他只覺得這些明人太過吵鬧。

  因為,他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并不是剛剛登基就被人打破了都城還掠走了皇后,最大的問題是,國庫沒糧食了!

  是的,大清國沒糧食了!

  沒人打敗了,努力訓練軍隊還能從頭再來。

  都城破了,下次就修的更加堅固。

  甚至人心散了,也是能慢慢聚攏的。

  但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手里頭得有糧食!

  可問題是皇太極手里眼下沒糧食啊!

  原先還能從大明的山西晉商那里購買糧食火器等等,可隨著原來的八大晉商被一鍋端了,現有的晉商基本屬于大明的朝廷商人了,他們怎么可能再給大清國出口糧食?

  于是皇太極現在陷入了一個名為糧食困境的怪圈:皇太極需要糧食來穩定軍心民心來為明年做打算,但他眼下手里壓根沒糧食無法穩定內部.

  皇太極一個人是想不出辦法來了,但他的大清國可不止他一個聰明人,大清國的臥龍鳳雛可是都在呢。

  蘇明哲,范文程,魏功朝這大清國的臥龍,鳳雛,徐庶再次湊到了一起,這就是大清國的漢人勢力了;加上皇太極,多爾袞,多鐸、巴爾泰、滿達海、薩哈廉,大清國的皇帝,各大貝勒和旗主,代表滿人勢力。

  嗯,隨著兩紅旗旗主代善被噶了腦袋,他的兩紅旗也被皇太極分給了他倆兒子薩哈廉和滿達海來籠絡人心。

  這一場關于如何應對大清國接下來所面臨的糧食危機的會議就這么召開了。

  皇太極穿著龍袍坐在皇位上,左邊的多爾袞,多鐸等人閉口不言,而右邊的蘇明哲,范文程和魏功朝確在不斷的低聲討論。

  實際上多爾袞他們也知道,這些政務問題還真就得依靠漢人,誰讓漢人讀書人多,而且有真本事呢。

  皇太極看著自己這大清國的臥龍鳳雛與徐庶不斷討論著,也是頗為欣慰的點頭:這些漢人士子還是可靠的啊,有這些人輔佐大清國,那大清國的未來一定是蒸蒸日上吧?

  以后看來還要多從大明招攬點士子讀書人來大清啊!

  皇太極都搞不懂,為什么明朝的皇帝不要這些士子讀書人,難道明朝的小皇帝不知道治理天下需要讀書人嗎?

  正思索著呢,魏功朝開口了:“皇上,臣等商議了下,如今的局面,唯有從三方面入手。”

  “哦?!”

  皇太極一聽三方面入手也是來了精神,他立刻問道:“是從哪方面入手?”

  魏功朝撫須笑道:“皇上,如今雖然我們與明朝交惡,但蒙古卻還在騎墻觀望,如今蒙古韃靼部兩邊下注,他們既不想招惹我們大清,也不想招惹明朝,而且韃靼部有不少部族都對我大清心神向往。”

  “如今明朝與韃靼部開邊市互貿,何不讓韃靼部替我們購買明朝的糧食?我們只需付出一些金銀而已,這,便是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嘛,如今我大清雖然沒糧了,但朝鮮卻是有糧啊。朝鮮國小民寡,卻不尊我大清而甘為明朝藩屬,皇上完全可以出兵朝鮮,一是教訓朝鮮讓其知道我大清的厲害,二也是可以從朝鮮國內搜刮一筆錢糧。”

  “皇上,如今我大清剛剛立國就遭遇失敗,正是需要一場大勝來振奮人心的時候,這個時候出兵朝鮮,不僅能收獲錢糧,還能振奮士氣啊。”

  皇太極聽的連連點頭,眼睛都發光了:“那第三呢?”

  魏功朝笑道:“這第三,便是從如今我大清國內入手,雖然朝廷的國庫沒糧了,但我大清土地肥沃,良田何其多?百姓家家豐衣足食,糧倉充足,朝廷完全可以今年多征收一部分稅收。”

  多爾袞雖然不懂這些,但他還是問道:“魏大人,我大清三面臨敵,為了應對朝鮮、蒙古還有明朝,我大清的百姓賦稅已經很高了,眼下再調高,是不是不太好?”

  魏功朝當然不敢說多爾袞的壞話,他笑著說道:“十四貝勒多慮了,如今我大清新立,百姓多為朝廷付出些也是應該的。”

  “眼下困難些,等朝廷打下朝鮮,蒙古,百姓的負擔不就小了嗎?”

  “所以現在讓百姓苦一苦,是為了以后,畢竟如果朝廷沒糧,怎么去打朝鮮,打蒙古,怎么獲取人口錢糧?”

  皇太極頻頻點頭,說的對,說的對啊!

  眼下明朝是不好招惹,但漠南的韃靼部和東邊的朝鮮確都是軟柿子啊,大清國的確需要一場大勝來振奮士氣人心,好讓八旗和漢人都看看,他皇太極還是能打的,這大清國也不會吃棗藥丸。

  眼下大清國需要朝鮮的糧食,人口,那就必須從國內征調糧草充作軍糧。

  而讓蒙古幫大清國從明朝買糧食,也需要國內百姓繳納更多的賦稅。

  “眼下就苦一苦百姓兩年吧,讓百姓辛苦兩年,以后就好辦了。”皇太極下定了決心,如今大清國國事艱難,那就苦一苦百姓吧。

  魏功朝和范文程互視一眼,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笑意,而蘇明哲眼下也是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不給百姓增加賦稅,難道要從他們這些讀書人,大清官員手里征收賦稅嗎?

  那他們來遼東干啥?

  因此對于增加百姓賦稅這點上,蘇明哲和范文程,魏功朝還真是罕見的達成了一致:苦一苦百姓,大家都好過。

  皇太極是下達圣旨了,但問題是,下面的官員執行途中就變了,皇太極下令大清國的百姓每人多交一斤糧食,一錢銀子,下面的東林讀書人士子就敢說大清國要百姓多交十斤糧食,一兩銀子。

  可遼東苦寒,雖然土地肥沃,但大部分土地都去種大豆和棉花了,玉米、麥子、番薯、土豆都沒種,老百姓手里哪有余糧?

  而百姓手里有沒有糧,就不是這些讀書人在乎的了,他們只負責下達命令然后派人強行征糧征稅。

  不給?那就抓人,打板子,下獄,威逼利誘,強行逼供,就不信榨不出錢財和糧食來,啥都沒有,你不是還有地和房子,有女兒老婆,有你這個青壯勞力嗎?

  皇太極只是想湊集軍糧的計劃,變成了遼東的士子讀書人大肆私肥的撈錢盛宴。

  一時間,遼東的百姓被逼的家破人亡,賣身為奴,上吊自殺的不知多少.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