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二十五章 李覺我可是技術型領導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走進不科學

  作為這次實驗中唯一一個在設備“第一現場”....也就是玻璃另一側的實驗人員。

  王淦昌此番的任務無疑稱得上危險而又艱巨。

  所謂危險,指的自然就是壓制閘門的事兒。

  要知道,串列式靜電加速器的閘門可不是后世大家傳統概念里的閘門,不存在什么的情況——它所負載的是梯度電源。

  梯度差值的存在會讓整個加速器在加速過程中出現函數式的電流軌跡,和波浪似的一起一伏。

  其中波峰期間的梯度沖量會讓閘門在瞬時出現回彈,因此實驗過程中必須要有人壓著才行。

  這屬于時代技術的局限性,別說兔子們了,哪怕是劍橋大學和CERN那邊也都必須得這樣操作。

  哪怕你用后世的目光把它批判的再不合理,這依舊是歷史上發生過的既定事實。

  即便是眼下這個時期再過二十三年,等到兔子們搞出了30MeV的扇形聚焦回旋加速器,開機時也依舊要用人力壓制閘門。

  幸運的是這些設備還算皮實,國內倒是沒發生過什么事故,頂多就是因為防護不規范出現過燙傷事件——這種量級的電流雖然有絕緣設備限制不會漏電,但線圈的溫度還是很高的,靠近一點就會融化。

  而除了這個危險任務外。

剩下的艱巨便是  王淦昌必須在完成對撞的第一時間,就把對撞的靶材給立刻取下,進行下一步的分析。

  兩分鐘后。

  在眾人的注視下,王淦昌隔著玻璃,將這塊靶材放到了一處口槽上。

  這有點類似后世大家入住酒店時插取電卡的動作,不過此時的這張“房卡”要比真正的房卡大上很多。

  與此同時。

  操作室內,趙忠堯等人也來到了左邊的那處操作臺,開始忙碌了起來:

  “小周,你去盯傳感器!”

  “小王,開啟徑跡探測系統!”

  “簡偉,你去負責電源!”

  “還有計算組的同志可以開始數據擬合了——需要用電腦的話第一時間匯報!”

  “不用不用,趙主任,景潤同志和大于同志他們都在呢,要電腦干啥?”

  趁著趙忠堯等人開機的間隙,程開甲也向老郭李覺等解釋起了一些常識:

  “郭工,廠長,現在老師他們在進行的是粒子軌跡分析,王京同志安置靶材的插口就是電磁簇射檢測設備。”

  “另外對撞機內部還有兩臺硅探測器,它們會將數據導入到一臺多晶體管顯像器上,通過分析很快就可以得出大量的數據了。”

  “我們這臺加速器對撞發生的時間間隔是25ns,也就是40MHz,不出意外大概可以產出大幾千張圖紙。”

  聽聞此言。

  一旁的徐云也點了點頭。

  眾所周知。

  從步驟上劃分,粒子對撞機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生產粒子、加速粒子、分析粒子。

  其中生產粒子的方法很多,主要分成電子源和離子源。

  電子源就是加熱、光電效應、場致發射或者次級發射——當初徐云在1850副本中使用的就是場致發射原理。

  至于離子源就比較多了,啥負離子源、正電子源、反質子源、中子源等零零散散好多種。

  加速粒子則主要靠的是磁場和電磁,難點一是加速長度...也就是管道強度,二是聚焦。

  在三個模塊中,最具備技術力的其實是第三個,也就是分析粒子。

  在徐云穿越來的2023年,分析粒子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

  比如說CMS有兩級降頻,快速判斷事件的價值,過濾無聊的對撞事件,篩選有價值的對撞事件。

  這種降頻技術也叫Trigger,兩級Trigger分別可以把頻率降為100kHz和1kHz。

  另外還有多絲正比室、漂移室等等,華夏的燕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的譜儀實驗就使用了漂移室。

  不過在眼下這個時期,技術就比較原始了。

  例如眾人面前的這架串列式加速器。

  它使用了硅半導體作為探測傳感器,因為這種材料能夠在粒子對撞中大量的輻射中幸存下來,并且能提供高精度的位置測量。

  而這種傳感器的基本結構就是半導體器件中常見的pn結,這個結構被發現于1940年3月6日。

  這輩子導過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當對pn結施加外部電壓后,pn結內部會產生一個耗盡層,耗盡層內有電場。

  當一個高能帶電粒子穿過耗盡層的時候,會將pn結的晶格原子電離,產生能自由移動的正負電荷。

  這些正負電荷在電場的作用下就移動到了pn結的邊緣,因此可以被收集起來產生信號。

  硅探測器通常用來探測粒子走過的“路徑”,如果同時有外加磁場,硅探測器就能探測到粒子在磁場中的偏轉角度,進而計算得到粒子動量。

  不過這還只是分析粒子的模塊之一罷了。

  徑跡探測系統和磁場結合能探測到粒子的動量,但是粒子的能量的探測還需要另外的探測系統,那就是量能器。

  高能電子或γ光子在介質中會產生電磁簇射,其次級粒子總能量損失與入射粒子總能量成正比,收集到總能量損失即可確定粒子的總能量。

  而強子量能器利用強子會在介質中產生復雜的強子簇射的原理,通過測量強子簇射過程次級粒子的沉積能量得到入射強子的能量。

  這臺串列式加速器使用的量能器材料是鎢酸鉛這種無機閃爍晶體,只能探測簇射中的部分能量,遠遠遜色于后世的CeF3晶體或者硅酸镥。

  但沒辦法,時代所限——這已經是目前全球都稱得上TOP1的設備了。

  你想讓兔子們自己生產出這種水平的設備....在沒有徐云穿越的前提下再過15年都未必夠,20年才有較大概率搞出來。

  視線再回歸現實。

  在粒子分析開始后。

  現場眾人便很識趣的沒有說話,而是主動走到了另一側拉了寄吧椅子坐了下去。

  有些人直接靠在椅子上養起了神。

  有些人則目不轉睛的盯著操作臺。

  還有人從身上取出了之類的書看了起來,其中不少還是手抄版。

  過了大概二十多分鐘。

  一位梳著短發的女同志快步走了過來,此人徐云并不陌生,正是后世赫赫有名的女院士王承書:

  “廠長,郭主任,圖表已經出來了!”

  李覺等人聞言頓時神色一震,一行人近乎同時都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隨王承書朝操作臺走去。

  此時趙忠堯正在操作臺邊看著一份報告,見到眾人走來后朝桌上指了指,解釋道:

  “復印件的報告在那兒,內容和我這份一樣,一共打印了七八份,你們自己分配著看就好了。“

  李覺見狀連忙上前一步,飛快的拿起文件看了幾眼,然后一把將它又塞給了老郭:

  “艸,瞎了!”

  老郭嘴角一抽:

  隨后老郭接過這疊復印件,簡單的翻閱了起來。

  雖然他不是粒子物理方面的專家,但他好歹也研究過奇異攝動理論,對于一些基本的粒子信息還是看得懂的。

  “0.51MeV....這應該是電子的軌跡波峰。”

  “1.83MeV,看起來像是Σ粒子?就是量級差太多了,不知道是正是負.....”

  徐云見狀不由朝前探了探腦袋,很快給出了答案:

  “是正Σ粒子。”

  老郭頓時一怔,下意識問道:

  “小韓,這怎么看出來的?”

  “您瞧瞧這里。”

  徐云笑著伸出手,朝報告上的某個地方點了點,解釋道:

  “大概是1954年7月左右吧,默里·蓋爾曼先生的格拉斯哥會議上與A·佩斯聯名提交了有關奇異數方面的論文,并從實驗中總結出了在弱相互作用中Δ/1/2的選擇定則。”

  “您看,這里....還有這里的波峰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移,偏移量剛好是前一段的1/2左右。”

  “所以根據選擇定則的變式推導,很明顯荷電中心也應該是1/2,也就是一枚帶正電的粒子。”

  “既然粒子帶正電,那么顯然就是正Σ粒子了。”

  “小韓說的沒錯。”

  聽到徐云這番話,一旁的趙忠堯也很快點了點頭,同時眼中浮現出了一絲感慨:

  “蓋爾曼的這個理論也算是他的成名作了,當年我在耶魯大學旁觀核物理實驗的時候見過他一次,那時候他就展現過很強的天賦。”

  “當時耶魯大學還給我開過一個待遇,說是如果我留在了耶魯大學,他們立刻就能安排默里做我的研究生——據說這還是默里本人的意見。”

  “如今一轉眼小二十年過去,默里的名氣都快比我大了,不過根據我對他的了解,奇異數可不是他的能力上限。”

  “或許再過個幾年,他還能搞出什么大新聞也說不定呢,或許最后還能青史留名?啊哈!”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趙忠堯此時大抵只是聽到了熟人名字所以產生了些許追憶,不過一旁的徐云卻想到了很多事情。

  蓋爾曼和趙忠堯的這段關系可不是趙忠堯給自己貼金,而是蓋爾曼親口所述、由約翰·施瓦茨記載在中的內容。

  趙忠堯老爺子在1930年前后就已經享譽國際科研圈了,抗戰勝利后為了能湊到加速器的零部件又去了趟海對面。

  第二次的時候他四處尋訪串門,在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和耶魯大學都待過很長時間。

  蓋爾曼則在14歲那年便考入了耶魯大學,趙忠堯留美那段時間他剛好即將本科畢業,于是便生出了想在趙忠堯名下讀研的想法。

  那時候趙忠堯其實也挺喜歡這個小青年的,沒少給他開過小灶。

  可惜當時趙忠堯注定不可能留在海對面,于是蓋爾曼和趙忠堯最終還是錯過了這段師徒情緣。

  在原本歷史中。

  趙忠堯在98年去世,蓋爾曼沒有在第一時間知道這個消息,但在趙忠堯去世后的那年,蓋爾曼便特意飛到華夏祭拜了一次老爺子。

  不過徐云此時所想的并不是趙忠堯“錯失”了一位在物理學史上都能排進前五十的頂級學生的遺憾,而是在感慨趙忠堯的選擇。

  在當時那個時代面對海對面開出的條件,趙忠堯卻依舊毅然決然的回到了華夏,一般人說實話還真下不了這個決心。

  而且徐云毫不懷疑,即便趙忠堯在1947年知道了未來蓋爾曼的成就,他依舊會選擇回歸自己的祖國。

  雖然聽起來可能有點肉麻,但有些人的心真的生來就是紅的。

  而就在趙忠堯說話的同時,從設備室完成任務的王淦昌也剛好回到了操作室:

  “老師,分析結果怎么樣了?”

  趙忠堯聞言將桌上的另一份復印件遞給了他:

  “剛出結果,還在看呢,你來的正好,大家一起分析分析吧。”

  王淦昌聞言立刻接過稿件,看了幾眼后很快眉頭一揚:

  “1.83MeV?咱們第一次就檢測到了正Σ粒子?”

  很明顯,王淦昌也一眼判斷出了這顆粒子的電性。

  不過想想倒也正常,畢竟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反Σ粒子就是王淦昌本人發現的,他要是看不出來才怪呢。

  因此眾人倒也不以為意,再次看了下去。

  比起第一頁報告,第二頁的內容就略微“非酋”一些了——這份報告沒檢測到任何粒子。

  接著第三份同樣如此.....

第四份出現了質子的波峰  三十多份報告過后,眾人的主要發現依舊停在正Σ粒子上。

  不過趙忠堯和王淦昌等人的臉上并沒有露出失望或者不耐煩的表情,

  硅探測器上總共有132個模塊,每個模塊可探測47個像素點位置,撞擊后的粒子不可能均勻散落在每個像素點上,所以有空檔報告實在是太正常了。

  當年王淦昌等人足足分析了四萬多張圖片,才找到了反Σ粒子呢。

  過了大概十多分鐘。

  眼見眾人都在忙活而自己卻無事可做,一旁的李覺忍不住搓了搓手,對趙忠堯問道:

  “老趙,同志們都在做事兒,就我一個人啥都沒干在邊上看戲...這不太合適吧?你看我有啥能幫上忙的不?”

  “不是我吹,咱老李年輕的時候也是十里八鄉有名的俊后生,哪怕是現在怎么著也算是個技術型領導不是?”

  趙忠堯:

  剛才是誰說自己瞎了的?

  不過趙忠堯倒也能理解李覺的尷尬,于是想了想,從邊上拿起了個尺子。

  只見他在一張報告上某個圖像的縱軸坐標處沿橫軸畫了條直線,對李覺說道:

  “老李,看到這條線了嗎?”

  “這樣,你拿著這條線去每頁報告上挨個兒去對比,遇到比波峰....就是比這條線要高的圖像就立刻告訴我,沒問題吧?”

  李覺聞言嘿嘿一笑,捋了捋自己蓄了一段的胡子,胸口一挺:

  “沒問題,老趙,保證完成任務!”

  看著興匆匆去一旁鼓搗報告的李覺,趙忠堯忍不住搖了頭。

  還保證完成任務?

  你知道給你畫的是啥線嗎?

這根線要是能破,整個理論物理模型都要發生大變動好伐  這樣說吧。

  李覺要是能找到那種圖像,趙忠堯立馬就把基地那700多頭驢下個月的剃毛任務給全包了!

  今天是小日子無條件投降的紀念日,大家記得放好日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