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700.陳導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是導演,我不比爛

  他和陳珂辛并不是偶遇,而是羅順軍引薦的。

  羅順軍告訴他,陳珂辛想請他喝咖啡。

  一開始許鑫還挺納悶,這位可以說是盛名累累的大導演找自己干啥。

  但人家既然發出了邀約,他就肯定得到。

  于是便答應了。

  他帶著蘇萌,陳珂辛則只有自己一個人。

  62年生人的陳珂辛已經快五十歲了,但乍一看,許鑫對他的印象就很好。

  他身上有一股很濃的書卷氣。

  與其說導演,倒更像是文人。

  并且,說老實話,許鑫真的挺喜歡他拍的那幾部作品的。尤其是《咖喱辣椒》和《甜蜜蜜》。

  對于這位前輩,許鑫表現的很尊重。

  而陳珂辛的態度也很和善,大家落座后,便笑著對許鑫說道:

  「我喊你阿鑫,好不好?」

  許鑫一愣,趕緊點頭:

  「沒問題的,陳導。」

  「因為我覺得這樣,大家比較不陌生。我和阿星聊過你,說你很不錯。」

  許鑫心說他口中的「阿星」不會是周星馳吧?

  一下子,他就興奮了起來。

  而導演的敏銳目光捕捉到了許鑫眼神的變化后,他笑著又補了一句:

  「你們在金雞獎見過面,他對你的印象很深。」

  「這個……哈哈」

  聽到偶像夸自己,他這會兒除了笑,還真沒什么可說的了。

  而話題也就是在這開始,直接跨越了陌生的階段,變得融洽了起來。

  話題呢,主要是集中在《山楂樹》上。

  陳珂辛好奇的地方也就在這。

  他在電影院看過《山楂樹》后,就仔細了解過這部電影的來龍去脈。

  雖然從采訪上看到了許鑫是受到張一謀的啟發,拍的這部電影。但……他拍的實在是太有年代感了,就像是親身經歷過那個年代一樣。

  這部電影特別合他的胃口。

  「我看了很多遍,現在家里還過一張DVD。」

  他給出了相當高的贊美。

  「我很喜歡這種跨越年代的類型片。這種帶著鮮明的時代烙印的電影類型,其實還蠻難拿捏的。阿鑫,你這點處理的真的很棒。」

  這話乍一聽有點像是老師和學生的對話態度。

  但許鑫欣然接受。

  別的不提,論地位,在曾經那個年代,對方好歹也是香江電影的諸神之一。

  哪怕現在上了歲數,產量不如以前,香江電影也不再如同當年那般。

  可上山的人沒道理嘲笑下山的「神」嘛。

  而他夸自己,許鑫也夸他。

  并且還是真心實意的夸:

  「以前我特別喜歡看《咖喱辣椒》,那時候在我家那邊還是錄像廳呢。《咖喱辣椒》我看了好多遍,然后還看過一次《甜蜜蜜》。當時覺得那五毛錢的門票給的太冤枉了,那片子好爛。可自從長大之后,《甜蜜蜜》反倒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了……」

  「哈哈哈哈」

  面對許鑫的言語,陳珂辛開懷大笑。

  一邊笑一邊點頭:

  「嗯,這很正常。這就是我剛才講的,是時代的烙印。每一個年代,不同年齡的觀眾選擇電影的口味也都不同的。很正常……」

  倆人就著咖啡在這閑聊。

  氣氛相當愉快。

  而聊著聊著,就從電影聊到了演員上面。

這時候,陳珂辛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  觀點。

  他覺得大陸以后的電影市場,就是第二個香江。

  用陳珂辛的話來講:

  「老實說,我其實不太看好大陸的下一代演員。」

  看到許鑫微微歪頭,似乎對他這個說法有些質疑的樣子后,他說道:

  「阿鑫,你有沒有想過香江電影演員,和大陸電影演員的區別?我指的是本質上的區別。」

  聽到他著重強調的最后一句話,許鑫略微思索了片刻,便給出了自己的答桉:

  「生活戲和舞臺劇的區別。」

  陳珂辛的眼睛瞬間就亮了起來:

  「沒錯沒錯,就是這種區別。香江的這些演員可能都有很大的缺點,比如他一開始可能連走位都不會,普通話也不標準,甚至連臺詞都記不住。但……你總能在他們扮演的角色身上,找到日常生活中那些角色的影子。但大陸的演員卻不同,他們是正規科班出身的比較多嘛,演什么都像是舞臺劇。」

  「但這兩者其實是不分高低貴賤的。我一直有個觀點,那就是所謂的演技天才,也只是比別人起步高了一些。最后大家走到的終點其實都是一樣的。」

  聽到許鑫的話,陳珂辛用一種頗為認同的語氣說道:

  「是,這話是沒錯的。這兩點確實沒有什么分別。香江的演員雖然不是科班出身,甚至好多人都是迫于生計走上演員這條道路上。他們的優勢就是在于經歷過后的積累。你要演的什么職業,這個職業我見過,我見過別人是怎么表現的,我就該怎么演。這樣大家在熒幕上,就不會覺得很出戲。這是香江演員的優勢。」

  「沒錯,而大陸的演員絕大多數其實都是科班出身。他們有過系統化的舞臺劇培訓的經驗。而陳導您這種所謂的「不出戲」,也是科班出身的演員在起步階段要邁過的一個大難題。比起香江演員從小到大經歷的人生百態,我們讀書、考學、進修表演,畢業……這個階段讓我們勢必要在今后的日子里進行很多把演技生活化的觀察與磨練……」

  許鑫用的是和他如出一轍的思路,在剖析著兩邊不同的長處與短處。

  陳珂辛認同么?

  自然是認同的。

  這也是為什么他會認同許鑫的「殊途同歸」觀點的原因。

  確實就是這樣。

  為什么很多剛畢業的演員大家覺得演技尬?

  說白了,就是生活化的不夠。

  缺少觀察,缺少體悟。

  沒有足夠的人生閱歷,便去駕馭這種毫無經驗的角色,表現出來的生疏感便會傳遞到觀眾那。

  可同樣的道理……

  「過于生活化,非系統科班出身的演員,他們很輕松的度過了第一階段后,再想往上走,同樣會面對一道坎。那就是經過系統化培訓、學習,科班出身的演員已經很輕松掌握的那些技巧。

  我該怎么模擬,怎么學習,怎么剖析人物等等……說白了,大陸的演員是一個瓶子,他需要做的就是填滿自己。很多人會在這種「填滿」之中,被淘汰出市場。

  而香江的演員就像是木桶效應,他們有水,一開始積累的會很容易,可在抵達了那塊短板后,他們同樣也需要補全那塊最短板……兩者其實并沒有什么區別。」

  「是的,是的,沒錯。」

  陳珂辛一邊點頭,一邊推了推自己的眼鏡,然后繞回了倆人最開始的問題: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我才會說,我并不看好下一代的演員。因為……國家在越來越強大,你懂我的意思嘛。你想想看,香江才多大?一開始的演員們,大家都要從那些戲班、武行里找。

后來電影在進化,大家不喜歡人物過于臉譜化  的演員啦,于是,忽然一下,香江就多出了好多……那個詞怎么形容的?……草根?忽然多出了好多草根演員。OK,大家認識了阿星,認識了四大天王,認識了發哥,那么多人。

  這些人打造出了香江東方好來塢的名聲,他們撐起了一個時代。但你看,二十年前,香江是這批人。現在,香江還是這些人。」

  這話其實聽的羅順軍和蘇萌都云里霧里的。

  不明白陳珂辛在表達什么。

  不是說……他不看好大陸的下一代演員么?這怎么又繞到香江演員上面了?

  這……跑題了吧?

  難不成他要和許哥/許導聊聊香江電影沒落的原因?

  可他們正納悶的時候,許鑫卻問道:

  「陳導您的意思是……我們也會面臨這種境遇?就像是香江電影曾經的那些科班演員被所謂的培訓班、生活化演員擠壓了空間一樣。如今大陸這邊越來越多的演員都是科班出身,正在走向另一個……如同何不食肉糜一樣的極端?」

  羅順軍和蘇萌都聽的一愣。

  但陳珂辛卻沖著許鑫豎起了大拇指。

  顯然,倆人從開始聊起來這些事,精神層次就始終在同頻著。

  或者說,站在導演的角度而言,他們的思維是共同的。

  陳珂辛自己想表達的東西,別人聽不懂。

  但許鑫懂。

  而許鑫說的,外人或許也聽著發蒙,但陳珂辛明白他要表達的東西是什么意思。

  在這一點上,倆人非常同調。

  而沖許鑫豎了一下大拇指后,他端著咖啡說道:

  「我覺得一定會是這樣。香江在我看來,就像是大陸影壇的縮影。大陸電影如今正在走向通往最好的那個時代的道路上。但當它極度鼎盛的時候,當這一代演員成為人們心中永恒的那一刻,也就代表著它在未來會經歷一段很長時間的蕭條期。」

  許鑫這下不說話了。

  而是眉頭皺了起來。

  沒來由的,他有些煩躁。

  這地方不讓抽煙可太了。

  不過煩躁之余……

  「萌萌,你去給我找地方買個口香糖去,卡蜜爾的電話你不是有么?」

  「好的。」

  蘇萌快速起身離開了。

  而等蘇萌離開之后,許鑫又琢磨了一會兒,才說道:

  「陳導,那您覺得這個周期是多久?」

  「不好說。」

  陳珂辛搖搖頭:

  「香江電影輝煌了二十年,在2000年左右開始全面走向沒落。但……從2000年后,這個世界的進步讓我們這些上個時代的人好多都看不懂啦……就像是這手機一樣。十年前誰能想到智能機能做這么多的事情?……所以,我覺得與其說會在什么時候沒落,我倒認為,大陸電影市場的巔峰期,要比香江電影少的多。不止咱們在進步嘛,你看……」

  他沖著許鑫身后努了努嘴。

  許鑫扭頭看了一眼后,發現是一大桌亞裔臉孔。

  「韓國電影這幾年的勢頭同樣很勐,日本也不差。以前在戛納想見到韓國人,那是很難的。但現在……他們也算常客嘍。」

  隨著他的話,許鑫在陳珂辛臉上看到了一絲感懷與追憶并存的恍忽。

  他無從得知對方是在懷念曾經香江電影的繁華,還是沉湎于過去不愿迎接新明天的抗拒。

  其實無所謂的事情。

  就像是倆人今天討論的話題一樣。

它的命題很大,但注定結果是無疾  而終。

  因為那是未來。

  再怎么厲害的人,最多也只能依靠自己基于「現在」的判斷,來找尋未來的方向。

  而不能跟重生一樣,篤定那個不變的未來。

  更何況……重生本身也是一種悖論。

  因為知道未來,所以改變現在。可當現在改變的那一刻起,你重生前的未來,還是未來么?

  「不過,至少新一代的導演還后繼有人嘛。」

  聽到這話,許鑫抬頭,看著他面露笑意喝咖啡的模樣。

  雖然明知道他在夸自己,但還是很謙虛的搖了搖頭: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哈哈」

  陳珂辛再次露出了爽朗的笑意,回了一句:

  「行而不綴,未來可期。」

  說著,把咖啡杯伸了過來。

  見狀,許鑫也端起了自己這杯咖啡。

  未來可期么……

  「叮。」

  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他還是記住了這位曾經在香江電影最黃金時代的導演,給自己充滿善意與期待的贈言。

  慢慢走吧。

  一步一步那樣。

  而咖啡入口,感受到那股苦澀之后,他想了想,忽然扭頭對羅順軍說道:

  「羅哥,你把《合伙人》的劇本打印出來給陳導看看。

  古人云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在察覺到陳導很喜歡富有年代感的故事后,他讓羅順軍去把《合伙人》的劇本打印出來。

  其實縱觀對方的電影類型,其實不難發現。

  他真的是一位很喜歡從時間的變化中,找尋兩地人乃至兩代人,在歲月的流逝之下,以「時間」為迭代框架自然而然產生沖突的類型導演。

  《雙城故事》如此。

  《甜蜜蜜》如此。

  《投名狀》亦如此。

  或者用句最簡單的話來講,「時間」在陳導的電影中,特別重要。

  寬泛意義上的那種。

  《合伙人》目前廠里的導演還沒提交上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而對于這種講述時代變遷的片子,許鑫覺得陳導可能會喜歡。

  并且,陳珂辛聽到這話后,也并沒有拒絕。

  雖然這種方式還挺「突兀」的。

  但今天這聊天聊的很愉快,人家既然不介意自己看劇本,那他就更不會推辭了。

  很快,羅順軍拿著一疊剛打印好的劇本回來了。

  許鑫交到了陳珂辛手上,說道:

  「陳導,這個故事您看看。」

  然后,才有了對方的那一番概括。

  陳珂辛看的還挺快的,滿打滿算,不到20分鐘。

  顯然是就了解了一個故事梗概。

  而看完劇本后,他就一個感覺。

  很合他的胃口。

  但這劇本是許鑫遞過來的,他肯定得問一下情況。

  于是便問道:

  「這劇本,阿鑫你要拍?」

  「我不拍,我正發愁找不到人拍呢。這劇本是廠里投資,目前正在尋找導演呢。」

  他之所以這么說,自然也是有自己的考量。

  首先,陳導幾乎沒拍過什么爛片。

  哪怕是他涉獵的驚悚、喜劇類電影,評分也都挺不錯的。

  更關鍵的是,許鑫很喜歡《甜蜜蜜》、《投名狀》當中,他對于幾個主角人物情感的表現手法。

  細膩而含蓄的,善于挖掘人物內心的情感。

  而之所以說他喜歡用「時間」來拍電影,也是因為他鏡頭下的角色很多都是在經過時間的錘煉之后,性格轉化的非常自然,很少有生搬硬套的存在。

  這種影片的含蓄美,很符合《合伙人》這個劇本的氣質。

  這片子難拿捏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故事結構,其實和《社交網絡》挺像的。

  廠里之所以這么久都找不到合適的推薦人上來,原因就在于這些導演提交的劇本或多或少都借鑒了《社交網絡》,幾個角色臉譜化的地方很嚴重。

  與其這樣,那不如讓對方試試。

  當然了,這也不是說就確定了。

  這件事如果要陳珂辛來拍,那么銀都肯定要過來摻和一份。

  就實力而言,全香江的導演,在某種層次上來講,都可以說是銀都的后花園。

  許鑫是發出邀請。

  陳導要是感興趣,那回去就得讓銀都的人來和他溝通。

  這樣大家會合作的更順暢一些。

  但如果他不感興趣,那就另說了。

  銀都這一杯羹要分出去多少,廠里不會在意。

  因為這部電影的最終決策權在自己。

  投資多少,也是自己說的算。

  只要對方能拿出來過硬的影片思路,能給廠里帶來足夠的口碑,那么這片子就不會有任何問題。

  畢竟是兄弟單位嘛。

  而陳珂辛在聽到了許鑫的話后,想了想,忽然啞然失笑的說道:

  「明明只是約你喝個咖啡,怎么卻忽然給自己找了份工作呢?」

  見對方松口,許鑫趕緊補了一句:

  「陳導要是感興趣,那就拿出個方案來試試唄。這戲銀都和廠里可能會合作,不過現階段還不急。這戛納才剛開始,陳導先忙《武俠》的事情,等回國后咱們在坐一起聊聊?」

  陳珂辛先是沒說話。

  而是低頭看著手里這份劇本,思考了大概十來秒的功夫,輕輕的點點頭:

  「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